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格式:xls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强化地方考核的主体责任,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从而充分发挥考核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规范实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依据绩效考核工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地方考核还应当符合本省(区、市)卫生计生、财政和中医药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要求。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原卫生部财政部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流管发〔2014〕82号)。
(二)绩效考核相关文件。
原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10〕112号)、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卫妇社发〔2011〕38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3〕7号).(三)资金管理相关文件。
财政部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财政部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0〕26号).(四)其他相关文件。
国家及地方印发的关于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开展绩效考核的通知及其他相关文件。
二、考核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
考核程序、内容、标准、依据及安排应当事先公布,被考核地区和机构抽取要公平合理,考核结果客观真实,并以适当形式公布,自觉接受监督.(二)科学可行、严谨规范.考核方案应当根据当地实际调整完善,考核指标要进行严格论证,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医改政策,建立规范的工作考勤,业务考核,绩效评定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全县卫生事业良性发展,实现打造区域卫生强县目标,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建立绩效工资制,公共服务补助制,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制等更加科学合理程序严格,操作规范的激励性报酬机制。
二、考核内容(一)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收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项工作情况。
(3)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免范围、目录、比例、出院即报政策情况。
(4)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落实两项转诊、人才交流、对口援建、帮助技术培训指导、一帮一等规定情况。
(5)院内建设与管理、人事财务管理情况。
(6)群众评价与监督情况。
详见《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附表1)。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内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
三、考核主体(一)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
县卫生局按照县政府统一安排依照《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考核。
县卫生局委托乡镇卫生院依据《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对村卫生室进行考核。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单位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基本卫生服务覆盖率指标1.1急诊救治率:急诊患者到医院就诊后被及时、准确地救治的比例。
1.2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
1.3健康档案建立率:当地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比例。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当地常住人口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比例。
二、健康管理指标2.1家庭健康档案覆盖率:当地常住人口家庭建立健康档案的比例。
2.2慢性病患者管理率:慢性病患者得到健康管理的比例。
2.3健康管理师人数:健康管理师数量与当地常住人口之比。
2.4疫苗接种率:婴幼儿疫苗接种的比例。
三、健康监测指标3.1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率:对当地常住人口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比例。
3.2慢性病报告率:当地慢性病患者报告的比例。
3.3传染病报告率:当地传染病病例报告的比例。
3.4健康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当地应急处理能力的评估。
四、医疗卫生服务指标4.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率:当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比例。
4.2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比例。
4.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率: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覆盖率。
4.4医疗安全管理指标:医疗机构医疗安全管理的评估。
五、卫生人才指标5.1卫生计生人员编制配备率:当地卫生计生人员编制与应配备人数之比。
5.2基层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基层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评估。
5.3健康教育师人数:健康教育师数量与当地常住人口之比。
5.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培训的比例。
六、财务管理指标6.1财务使用与绩效指标匹配度:财务资源使用是否符合绩效要求。
6.2绩效管理与财务考核一致性:绩效管理与财务考核的协调性。
以上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借此可以更好地推动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发展和提高。
该指标体系不仅可用于评估县级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还可以用于指导和改进县级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概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挑战与对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未来发展0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概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介绍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动态更新,掌握居民的健康信息。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免疫规划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提供定期检查和随访。
组织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确保疫苗接种质量和覆盖率。
1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23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的提高。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对服务效果的评估,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保障居民健康绩效考核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改进。
推动工作改进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绩效考核应遵循科学、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科学公正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满意度。
以人为本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服务效果。
定量与定性结合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质量。
持续改进0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03实践经验总结根据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践经验,总结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效果。
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01文献资料回顾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情况。
02专家咨询邀请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对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咨询和指导。
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如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健康档案管理等指标。
过程指标包括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指标,如慢性病管理、重特大疾病控制等指标。
结果指标包括服务对象和相关方的满意度指标,如居民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应用,实现各级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时监管,以管促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落实,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目的为全面实时掌握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实施效果以及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精细化管理,推进服务项目任务落实,保证群众受益,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并发挥效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考核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绩效考核坚持科学公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结果公开的分层分级考核原则。
附件1适用于县对镇考核使用,附件2用于指导镇对村的考核,各卫生院应依照本考核方案和细则,制定本镇绩效考核方案。
三、考核对象各项目实施单位四、考核内容目前绩效考核主要通过登录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电子数据档案进行考核。
从注重过程考核逐步转向注重结果考核,以数量考核为主转向以质量考核为重点,并将居民满意度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项目效果(满意度)四部分。
五、考核程序及办法按照分层分级考核的工作原则,县卫生健康局每半年组织对各单位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各项目办负责每季度对各项目实施单位工作进行督导。
考核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采用查阅系统数据录入资料、电话访问、现场复核、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六、考核结果应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绩效考核成绩将作为各单位年终评先评优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考核后拨付的重要依据。
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相应扣减补助经费,原则上奖励分数线不低于总成绩90分,激励各单位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