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实用版)目录一、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二、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三、自强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四、总结与反思正文一、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割据,清政府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腐朽与衰弱。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一些有远见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自强运动,试图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使中国重新崛起。
二、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1.林则徐:林则徐是晚清时期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以抵制外国侵略。
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成功禁止鸦片贸易,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自强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他们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制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在此期间,中国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提高了国家实力。
三、自强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然而,自强运动并未能挽救民族危机,最终以失败告终。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革不彻底:自强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改革局限于技术层面,未能真正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2.顽固势力阻挠:在自强运动期间,保守势力始终对改革持反对态度。
他们认为改革触犯了封建礼教,损害了传统利益,因此不断对自强运动进行阻挠和破坏。
3.西方列强不支持:当时的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更愿意把中国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因此,在自强运动期间,西方列强并未给予中国实质性的支持,反而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实力。
四、总结与反思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最终未能挽救民族危机。
这使我们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并不能解决国家面临的根本问题。
要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改革,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好的段落摘要:一、引言:概述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的主题和背景二、自强运动的兴起:介绍自强运动的起因、目标及其意义三、自强运动的具体实践:阐述洋务运动、军事自强、教育自强等举措四、自强运动的成功案例:分析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实例五、自强运动的失败原因:探讨政治体制、官僚腐败、西方列强侵略等多方面原因六、失败的影响:阐述自强运动失败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七、结论:总结自强运动及其失败的历史教训正文:【引言】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的主题是自强及其失败。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自强,以及为何最终未能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自强运动的兴起】自强运动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自那时起,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唯有自强才能挽救民族危机。
自强运动的目标是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强化国防实力,从而摆脱列强的控制。
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强运动的具体实践】在自强运动中,洋务派官员们推行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洋务运动、军事自强、教育自强等。
洋务运动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国内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军事自强则着重于加强国防实力,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和海军。
教育自强则是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一代具备西方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自强运动的成功案例】在自强运动中,有一些成功案例值得关注。
例如,江南制造局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兵工厂,为国防事业作出了贡献。
福州船政局则在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自强运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自强运动的失败原因】然而,自强运动最终未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政治体制的束缚,使得改革举措难以深入推进。
其次,官僚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资源浪费和政策执行不力。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主要内容1. 哎呀,你们知道吗?林则徐虎门销烟那可真是太厉害啦!就好像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特别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不公平的事一样。
当时林则徐坚决地说:“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就好比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一样坚定。
他带领大家销毁了那么多鸦片,保护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真了不起!例子: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公园里玩,看到有人在乱丢垃圾,我们当中的小明就像林则徐一样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能乱丢垃圾!”然后大家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那时候觉得自己也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
2. 哇塞,太平天国运动可热闹了呢!洪秀全他们不就像我们一起组队去挑战困难一样嘛。
洪秀全大声喊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这多有气势呀,就跟我们喊着要一起赢得比赛一样。
他们努力去改变不好的状况,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很值得敬佩呀!例子:有一次我们参加拔河比赛,大家一起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地想把对方拉过来,虽然最后没赢,但那种一起努力的感觉真的很棒。
3. 嘿呀,洋务运动那也是很重要的呀!那些大臣们就好像我们努力学习新本领一样。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就好像我们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样。
他们开办工厂、学校,想让国家变得更强大呢。
例子: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个科技活动,我们都积极去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就像洋务运动时的人们努力去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一样。
4. 你们晓得不,甲午中日战争可太惨啦!邓世昌喊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这多有英雄气概呀!就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绝不退缩一样。
那些战士们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真的让人好难过呀。
例子:有一次我们去爬山,遇到了很难走的路,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互相帮助着往上爬,就像战士们在战场上互相支持一样。
5. 哎呀呀,戊戌变法那可是一群勇敢的人在努力呀!康有为他们就像我们想要改变不好的规则一样。
康有为大声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我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近代我国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该运动伴随着我国社会在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与挑战。
自强运动的失败,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我国社会,也对我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近代史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自强运动的兴起自强运动兴起于19世纪中叶,当时我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武装入侵。
我国社会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落后与,开始反思与探索新的出路。
在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改革者和先驱者,如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奕䜣,的倡导者康有为和等,他们试图通过吸收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以及改革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来振兴我国。
二、自强运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然而,自强运动面临着诸多内外因素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当时的政治体制极度,官员贪污腐化严重,官员们不愿改革,改革者也面临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抵制。
列强的侵略和侵略者的强势军事技术和武器,给我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打击。
我国老百姓的素质普遍较低,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低,社会福利差,这些都给自强运动的推进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三、自强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启示综合以上种种,自强运动的失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自强运动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我国当时政治制度,官员们不愿改革,改革者也面临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抵制。
我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侵略者的强势军事技术和武器,给我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打击。
我国老百姓的素质普遍较低,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低,这些都给自强运动的推进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然而,自强运动的失败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吸收外来的文明和科学知识,加强自身的力量和实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改进。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反斗争,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福利水平,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2、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3、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振兴中华”口号最先是()提出来的。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革命团体()。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6、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于()年成立。
A、1895B、1898C、1904D、19057、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战斗报》B、《红星报》C、《民报》D、《民权报》8、(),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A、1910年10月1日B、1911年10月1日C、1911年10月10日D、1911年10月11日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国宪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形成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14、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5、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6、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在近代中国的反动势力中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的是( )。
A、封建主义B、资本-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阶级18、提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周恩来19、20世纪初,清政府为摆脱困境,延续统治,发起了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史称(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保路运动20、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1、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预备仿行宪政”22、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
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B、华侨C、会党D、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23、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兴中会B、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共同纲领》D、《建国方略》25、辛亥革命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不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B、列强的敌视和反对C、没有自己的纲领D、没有一个自己的政党2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严复翻译《天演论》B、孙中山创立《民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7、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清政府的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28、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岳王会29、热情讴歌革命的文章《革命军》的作者是( )。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30、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时务报》B、《国闻报》C、《民报》D、《新民丛报》31、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32、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33.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34、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帝制,袁世凯与( )签定严重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35、1917年悍然拥立废帝溥仪,复辟清朝的封建军阀是()。
A、袁世凯B、张勋C、段祺瑞D、张作霖36、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 )。
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宋教仁37、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的执行部庶务是()。
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宋庆龄38、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39、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兴中会的成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的成立D、中华革命党的成立40、在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发表《警世钟》和《猛回头》的是( )。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黄兴4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买办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42、在近代中国,首先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宋教仁43、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在中国东北为争夺在华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是( )。
A、英法战争B、英俄战争C、日美战争D、日俄战争44、标志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二、多项选择题: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平均地权D、创立民国2、陈天华写的(),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3、在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5、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三位伟大人物是( )。
A、孙中山B、黄兴C、毛泽东D、周恩来E、邓小平6、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E、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C、中国诞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新兴阶级D、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走向贫困E、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此起彼伏8、近代中国产生的新阶级是( )。
A、无产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9、近代中国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是( )。
A、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D、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斗争对列强的牵制E、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抵制10、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是( )。
A、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B、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C、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D、与农民有天然联系1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有( )。
A、手工工场主B、买办C、商人D、地主E、官僚1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侵略者力量异常强大D、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E、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相互勾结13、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随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救国主张和方案,这些阶级是( )。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分别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E、民本主义15、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挽救共和,先后发动了(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第一次国共合作16.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7、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包括( )。
A、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1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 )。
A、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C、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次思想的解放D、促使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粹主义D、民生主义20、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 )。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2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争论的议题包括(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废除科举制度D、要不要社会革命22、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物有( )。
A、康有为B、梁启超C、秋瑾D、黄兴23、下列运动中,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 )。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护国运动2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包括下列(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强学会25、筹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共进会D、文学社26、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列强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27、从1902年至1911年,中国各地先后发生的爱国运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