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八年级科学《溶液》练习10+1份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溶液专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和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天然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饮用水B."水能载舟"是由于水有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之中提取提取淡水D.用来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是纯净物2.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 糖水的溶质是水D. 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3.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 )A. 不断搅拌B. 加热C. 将固体粉碎D. 加溶剂4.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 )A. 硫酸铜B. 食盐C. 石蜡D. 铁5.现有一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密封),当温度变化时,该溶液 ·······························( )A. 变成不饱和溶液,或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B. 变成不饱和溶液C. 仍为饱和溶液D. 析出晶体后变成不饱和溶液6.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7.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 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8.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①蒸发溶剂②加入溶质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④9.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 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 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10.台州是个滨海城市,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一、溶液、悬浊液、乳浊液1.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2.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
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
水是常见的 。
3.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 ,特征是 、 ,其中悬浊液是 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 ;乳浊液是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是指在 下,在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是在上述条件下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要注意 和“一定量溶剂”两个条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1)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2)对熟石灰这类物质而言:在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中,改变温度则与上述物质相反。
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三、溶解度1.溶解性指 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
溶解性大小主要由 决定,还与 等外界条件有关。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某物质在 克 溶剂中达到 所溶解的质量。
3.根据20℃时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将溶解性分成四个等级:>10克为 ;1~10克为 ;0.0l ~1克为 ;<0.01克为 。
4.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
(2)表示的意义。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相等;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点所示温度所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的计算。
①注意点:要强调温度条件和饱和状态;②基本公式:S =剂质m m ×100克;③饱和溶液中,m 质、m 剂、m 液对应成比例。
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P =剂质m m计算时溶液不一定饱和;(2)溶液的稀释问题(浓缩)关键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保持不变。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内容关系合理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答案】C【解析】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应该等于7,不会小于7,错误;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粒接触就会产生气体,错误;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不变,正确;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当开始加入硝酸钾时,溶液的质量不为0,错误。
故选C。
点睛: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t1℃时,a的溶解度为30g,故65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g,选项A正确;B.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的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C. 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选项C正确;D. 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
初二溶液练习题及答案溶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状态,我们可以通过溶液来理解物质的混合与分离过程。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初二水溶液练习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溶液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在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甘油B. 醋C. 葡萄糖D. 白砂糖2. 将无色透明液体A和无色透明液体B混合后得到一种呈现白色乳状液体的物质。
下列哪种液体属于胶体溶液?A. 油B. 酒精C. 盐水D. 纯净水3. 在以下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HClB. NaOHC. NH3D. H2SO44.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到纯净水中,得到的溶液是否具有导电性?A. 具有导电性B. 不具有导电性C. 导电性与否取决于氢氧化钠的质量D. 导电性与否取决于水的温度5. 手机电池的液体电解质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A. 氢氧化钠溶液B. 氯化铜溶液C. 硫酸铁溶液D. 氧化银溶液答案解析:1. B。
强电解质指的是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其中只有醋属于强电解质。
2. D。
胶体溶液指的是悬浮在水中形成胶状物质的溶液,其中只有纯净水不会形成胶体溶液。
3. C。
弱电解质指的是在水中只部分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其中只有NH3属于弱电解质。
4. A。
氢氧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成为Na+和OH-离子,因此溶液具有导电性。
5. C。
手机电池的液体电解质通常是由硫酸铁溶液构成。
二、填空题1. 在以下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答案:甘油。
2. 在以下溶液中,离子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答案:0.2 mol/L的HCl溶液。
3. 将2 g的NaCl固体溶解到100 mL的水中,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
答案:20 g/L。
4. 溶液U中含有H+和OH-离子,溶液V中含有Fe2+和Cl-离子,溶液U和V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_______。
答案:生成水和Fe(OH)2。
5. 溶解固体Na2CO3的过程中,溶剂的状态是:_______。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 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20℃时,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D.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30℃温度范围内分别从36g--36.3g、31.6g--45.8g,所以曲线会相交,故A正确;B、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68g的变化溶液中含有氯化钠18g,所以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故B 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升高温度,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分别将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
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溶液1、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C.①②③D.②③④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 B.液氧C.牛奶 D.冰水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泥水B.硬水C.矿泉水 D.生理盐水6、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
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7、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生石灰8、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 B.氢气 C.蔗糖 D.汽油9、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D.食盐10、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里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食盐C、生石灰D、烧碱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C.降低温度D.倒掉一部分溶液1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4、一杯食盐溶液,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15、在农业生产上,需用15%的氯化钠溶液1000g来选种,下述方法中正确的是A.称取15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B.称取150g氯化钠,溶于1000g水中C.称取15g氯化钠,溶于985g水中D.称取150g氯化钠,溶于850g水中1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7、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 增加水的质量B. 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 升高水的温度D. 降低水的温度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B.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C.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D.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答案】D【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B. 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C. 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所以降温析出晶体几乎全是硝酸钾。
过滤得硝酸钾固体。
D. 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溶解硝酸钾42.75g,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选D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 错误;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溶液 专题训练1.(1)溶液的组成溶液是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溶液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2)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溶液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不同点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组成不溶性液体和液体组成分散微粒分子或离子直径小于10-9米大量分子的集合体,乳浊液的颗粒大约为1~50微米均一性________________、透明不均一、不透明(浑浊)稳定性 稳定不稳定、久置后分层相同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物2.溶质的质量分数(1).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________________质量之比。
②意义: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3).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①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是恒温下蒸发溶剂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2.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3.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4.向两份质量都是100克的某固体物质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10克该物体后,第一份溶液刚好温度为t℃时的饱和溶液,第二份仍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则这两份溶液中原来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A.第一份溶液B.第二份溶液C.两份溶液相同D.无法比较5.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泥水C 碘酒D 蒸馏水答案:C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泥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质一定是固体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液体酒精,盐酸溶液中溶质是气体氯化氢;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汽油C 蔗糖D 植物油答案:C解析: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汽油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
4、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增加溶质D 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升高温度会使溶解度增大,不饱和溶液可能仍不饱和;降低温度会使溶解度减小,但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饱和溶液也可能仍不饱和;增大压强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影响;增加溶质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现有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 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溶液的质量减少C 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答案:C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 6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此时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1、溶液由_____和_____组成。
答案:溶质;溶剂2、碘酒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2011年小博士辅导站八年级科学《溶液》练习
1.0.05克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克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 可溶物质
D. 易溶物质
2.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100克
B. a克
C. 2a克
D. 50克
3.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 蒸发掉45克水
D. 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
4.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5.某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则此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6.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7.t℃将12克某物质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克;现有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克,则含溶质克,溶剂克。
8.将30克某物质溶于270克水中配成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欲使它的浓度增加一倍,可增加溶质克或蒸发溶剂克;欲使它的浓度变为5%,可加入水克。
9.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克、水克,配制的步骤是:(1)先用称量克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2)再用量取水倒入盛氯化钠的烧杯中。
(3)用搅拌至即可得到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10.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加入5克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1.1000克20%的某溶液加水稀释为5%的溶液,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克,需要加水克。
12. t℃时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克;要使40克水配制成t℃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该物质克。
13.t℃时某硝酸钠溶液40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
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克。
14.一定温度下,在质量都是50克的五杯水中分别加入30克、40克、50克、60克、70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虑去未溶解的硝酸钾。
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与相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
15.将一定质量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克水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30毫升(无固体析出)。
则(1)原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克,(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水为克,(3)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溶质为克,(4)蒸发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克/厘米3
16.t℃5%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若蒸发掉150克水,恢复到t℃恰好变成饱和溶液,则t℃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哪些方法?请选用一种方法并加已计算说明。
18.t℃某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现有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450克,求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19.将80克某物质溶于920克水中配成不饱和溶液,求:(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欲使它的浓度增加到20%,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3)欲使原溶液的浓度变成5%,则需要家水多少克?(4)若在原溶液加入380克该物质,恰好变成t℃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20.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
求:(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质硫酸多少克?(2)若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