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查研究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760.76 KB
- 文档页数:4
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感,对于护士这个职业群体来说,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其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组织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个体因素1.1 教育背景与专业技能护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是构成其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是否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其未来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也是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关键因素。
对策:护士个体应该重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职前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1.2 心理素质和态度个体的心理素质和态度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病情和患者,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态度直接关系着其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从而影响了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对策:护士应该注重心理素质和态度的培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心态,克服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组织因素2.1 工作环境和氛围护士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对其自我效能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可以促进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而相反,糟糕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则会降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对策:医院和护理机构应该加强对护士工作环境和氛围的管理和改善,提高护士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2.2 管理和领导领导和管理者在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领导者的支持和激励可以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而相反,不良的领导和管理则会降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对策:领导者应该注重对护士的关怀和激励,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护士勇于追求卓越,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护士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班杜拉)首次提出的。
作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只有在保障护士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前提下,才能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促进我国的医疗护理事业向更高的质量方向健康地发展。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在帮助护士提高工作绩效、改善工作状态与增强工作动机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护理人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量表结果、相关影响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关的分析与对策,目的是探讨护士执行能力及其维度与一般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方法对某一中心的500名护士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护士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护士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维度包括4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护士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最终得出结论: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士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力和专业发展总分呈正相关,且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方面影响护士的核心执行能力。
本文对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参考和实际借鉴作用。
关键词:护士;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1年11月到12月选取对上海市黄浦区一中心医院的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本次研究共调查 500名护士,其中男 56名占 6.7%,女444名,占 93.3%;年龄 22-29岁372名占比74.4%,29-35岁128名,占比25.6%;工作年限:1 年以内 112 名占 22.4%,1-2 年213名占42.6%,2 年以上 175 名占35%。
学历:硕士研究生 73名占 14.6%,本科 172名占 34.4%,大专255名占 51%;已婚 166 名占 33.2%,未婚 334 名占 66.8%;职称:护士361名占 72.2%,护士139 名占 27.8%,见表1。
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护士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工作环境因素方面,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护士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个人因素包括自信心、专业能力等方面。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提升工作环境、加强专业培训、激发团队合作等对策建议。
在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中,包括定期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保持积极心态等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护士、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工作环境、个人因素、对策建议、提升方法、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总结、展望、结论建议1. 引言1.1 护士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护士自我效能感是指护士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在护士的工作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
护士如果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他们会更加自信、勇敢地从事各项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境和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反,如果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自我怀疑等问题,甚至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
护士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提升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促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还对团队合作和患者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整个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深入研究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促进全面护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护士自我效能感是指护士对自己能够有效履行护理职责和应对挑战的信心和信念。
在医疗护理领域,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表现、职业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和护士工作压力的增加,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讯作者 Email:snzhaoshan@126.com●教育管理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现状及相关性分析杨睿博,张丽丽,王 岚,赵 岳,许婧睿,赵 珊(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摘要]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水平,探讨两者相关性。
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6级113名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调查,根据学生是否参与健康管理学课程及实习进行分组,分时期调查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
结果:试验组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在不同时期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胜任力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受自我效能影响,在本科理论及实践教学中适当添加健康管理学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
[关键词] 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DOI:10.3969/j.issn.1002-1701.2023.03.007[中图分类号] G46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1701(2023)03-0016-0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保健、疾病早期筛查及对疾病信息的掌握,可有效地避免疾病发生并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国经济、物质生活水平虽逐步提高,但由于国内人口基数较大,医疗资源方面仍存在紧缺情况,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居民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医疗首要目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
同年,教育部在高校专业目录中加入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3],本文从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开设的健康管理学课程及健康管理实习着手,分析高校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与自我效能现况,探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㊃调查研究㊃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查研究陈文清㊀滕燕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评估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和自我效能感程度,分析核心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确认临床新护士的培训需求,促进临床新护士护理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效能感程度㊂方法㊀本研究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3年以内的120名临床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㊂运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㊂结果㊀120名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的总分为(167.28ʃ33.453)分,处于中等水平㊂不同科室㊁年龄㊁教育程度的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8.12ʃ4.765)分,属于中等水平㊂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r =0.800,P <0.01)㊂结论㊀临床新护士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领导能力㊁教育/咨询方面有针对性培训的需求,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于新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的继续教育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新毕业护士;㊀核心能力;㊀自我效能感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0.009作者单位: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Study on the relath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capabilities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of new clinical nurses ㊀㊀Chen Wenqing ,Teng Yan.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50,ChinaʌAbstract ɔ㊀Objective ㊀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re capabilities and the degree of the sense ofself-efficacy of new clinical nurses in Third-level Grade-A hospital,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re capabilities and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in order to fix the training needs of new clini-cal nurses,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of the new clinical nurses,and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Methods ㊀A total of 120new clinical nurses in a certain Third-level Grade-A hospital who have worked for three years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SPSS 19.0software and data was analyzed.Results ㊀The total score of the core capabilities of 120new clinical nurses was (167.28ʃ33.453)points,which was in the medium level.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core capabilities of new clinical nurses with different section,ag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P <0.05).The total score of the self-efficacy of the new clinical nurses was (28.12ʃ4.765)points,which was in the medium level.The self-efficacy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new clinical nurs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0.800,P <0.01).Conclusions ㊀The new clinical nurses need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ritical thinking,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leadership competencies,teaching and counseling.Contin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 new nurses'clinical nursingabilities was indispensable because of the specificity of nursing works.ʌKey words ɔ㊀Newly-graduated nurses;Core capabilities;Sense of self-efficacy㊀㊀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专业教育当中应重点培养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多种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是护士应对临床护理必不可少的武器,具有良好核心能力的新护士更容易适应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1-3 ;而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身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看法,是对自身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的一个自我判断,是人在面对新的环境和事物时所表现出来自信心 4 ㊂适当评价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以及自我效能感的程度,有助于新护士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护理能力的发展,使自己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㊂我国目前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能力现状及一般的人口学特征等方面 5-6 ,而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却比较少见㊂客观了解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了新的参考,为新护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㊂评估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和自我效能感程度,分析核心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确认临床护士的培训需求,促进临床新护士护理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效能感程度㊂适当评价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以及自我效能感的程度,有助于新护士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护理能力的发展,使自己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㊂探讨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关于新护士核心能力的了解,从而分析临床新护士的培训需求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3年以内的120名临床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加研究㊂纳入标准:临床科室新护士,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照,工作时间在3年以内自愿参与本研究㊂排除标准:非临床科室护士,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照,不愿意参与本研究或因病事假不能参与者㊂新护士:目前,对于临床新护士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以及护士成长过程将新入职3年以内的护士定义为临床新护士 7 ㊂样本量: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20名临床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的偏离度太大自动剔除3份无效数据问卷,有效数据问卷117份,有效率为97.5%㊂1.2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㊂①一般人口学资料:自行编制的基本信息资料调查㊂②护士核心能力的评定: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 1 ,由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临床护理能力㊁领导能力㊁人际关系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专业发展和教育/咨询七个维度组成,分别包括10㊁9㊁8㊁8㊁6㊁10㊁7共计58个题目,采用的是五点计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最低得分为58ˑ0=0分,最高得分为58ˑ4=232分,得分越高,测试者核心能力越高㊂该量表已在中国大陆㊁澳门经过测试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总体Cronbach sα系数为0.89,各维度Cron-bach sα系数范围为0.791~0.860 8 ㊂③自我效能感的评定: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最早为德文版 9 ,中文版是由Schwarzer教授与张建新在1995年首次在中国香港使用 10 ,并已证实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量表包括10个题目,采用4点计分法: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最低得分10ˑ0=0分,最高得分为10ˑ4=40分,得分越高,测试者自我效能感越高㊂④质量控制:利用休息时间到临床科室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究对象,并向其解释研究的目的㊁问卷的基本内容㊁填写的注意事项以及问卷填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检查,以确保问卷的完整性以及回收率㊂1.3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㊁方差分析等单因素分析㊁相关性分析㊂①描述性分析:对临床新护士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以显示样本的代表性;②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组数据资料进行差异比较,评价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对自我效能感与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以及各维度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检验r值和P值㊂2㊀结果2.1㊀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情况本研究涉及综合医院内科㊁外科㊁妇产科以及儿科四大部分的临床新护士,均为女性,年龄为20~33岁之间㊂经调查得知:临床新护士的第一学历以大专教育程度为主,本科以上仅占32.2%;年龄分层则以20~25岁为主,占82.2%,说明临床新护士是一个年轻化群体;这个年轻化群体以未婚为主,已婚的仅占12.2%;有90%以上的家庭是支持她们从事这个职业,这让她们在很大意义上得到了社会支持㊂资料无统计学差异㊂2.2㊀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及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表1㊁2)2.3㊀方差分析2.3.1㊀一般人口学特征与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的关系㊀不同科室㊁年龄㊁教育程度㊁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临床护理能力㊁领导能力㊁人际关系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专业发展㊁教育/咨询㊁总分之间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表1㊀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分,xʃs)项目科室得分总计自我效能感外科26.87ʃ4.8128.12ʃ4.765内科26.07ʃ8.54儿科28.00ʃ3.23妇产科29.60ʃ5.14评判性/科研能力外科27.60ʃ4.9426.84ʃ5.452内科26.07ʃ5.51儿科26.20ʃ4.47妇产科27.50ʃ7.38临床护理能力外科25.60ʃ6.1026.58ʃ5.202内科26.60ʃ4.41儿科25.30ʃ4.19妇产科29.30ʃ5.48领导能力外科21.27ʃ4.9422.46ʃ4.639内科23.47ʃ4.60儿科21.90ʃ4.31妇产科23.30ʃ6.22人际关系外科23.20ʃ3.5523.68ʃ4.888内科24.67ʃ5.46儿科21.40ʃ4.17妇产科25.20ʃ6.03伦理/法律实践外科17.00ʃ3.5917.56ʃ3.710内科18.00ʃ3.65儿科15.70ʃ3.27妇产科19.60ʃ3.78专业发展外科27.13ʃ5.8128.30ʃ6.390内科30.00ʃ6.26儿科25.40ʃ4.65妇产科30.40ʃ8.13教育/咨询外科19.00ʃ5.0919.76ʃ4.578内科20.07ʃ4.76儿科18.10ʃ2.42妇产科22.10ʃ4.75注:各科临床新护士总体自我效能感程度中等,妇产科新护士与总体新护士比较,P<0.05表2㊀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分,xʃs)核心能力水平第一学历㊀㊀㊀㊀㊀㊀㊀本科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26.83ʃ5.6227.50ʃ4.316①临床护理27.61ʃ5.71①26.00ʃ4.287领导能力22.59ʃ5.3222.44ʃ3.327伦理实践17.37ʃ3.8717.88ʃ3.533人际关系24.11ʃ5.8623.12ʃ4.121专业发展28.76ʃ7.0528.47ʃ5.535教育/咨询19.63ʃ5.0921.06ʃ3.799①核心能力总分166.98ʃ34.85①161.76ʃ24.758注:大专教育程度的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得分比本科教育程度的高,①P<0.05㊂将各维度得分均数除以各维度条目均分后,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㊁临床护理能力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专业发展㊁教育/咨询㊁领导能力㊁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2.3.2㊀核心能力总分㊁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㊀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在核心能力总分㊁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临床护理能力㊁领导能力㊁人际关系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专业发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㊂表3㊀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xʃs)核心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F值P值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26.84ʃ5.453.8300.036临床护理26.58ʃ5.205.9250.000领导能力22.46ʃ4.642.1880.027人际关系23.68ʃ4.893.0570.003伦理/法律实践17.56ʃ3.713.1030.003专业发展28.30ʃ6.392.1490.033核心能力总分165.22ʃ31.453.9340.017注:F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值2.3.3㊀相关性分析㊀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能力各维度㊁总分呈正相关的关系(r=0.800,P< 0.01),见表4㊂表4㊀相关性分析变量相关系数(r)核心能力0.800①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0.780①临床护理能力0.613①领导能力0.637①人际关系0.619①伦理/法律实践0.595①专业发展0.661①教育/咨询0.665①注:①P<0.013㊀讨论3.1㊀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临床新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领导能力㊁教育/咨询㊁专业发展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临床护理㊁人际关系㊂3.1.1㊀临床新护士虽然经过几年的专科或本科的学习,但对于科研的重要性仍缺乏一定的认识㊂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繁琐性以及细致性,鲜少有精力投入到护理科研工作中,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进而导致新护士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水平最低㊂评判性思维是国际医学教育组织所公布全球医学教育必须具有的基本要求之一 11 ,也是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㊂3.1.2㊀由于新护士刚进入临床不久,对于疾病的掌握程度㊁单个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㊁小组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以及病区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的参差不齐,使得其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对于疾病的领导掌控能力相对较弱㊂3.1.3㊀虽然临床护理水平得分较高,临床新护士能够较好的应对临床护理工作,但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临床新护士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能力㊂3.1.4㊀临床新护士工作科室不同,自我效能感得分不同,这可能与其他某些因素相关㊂由于本研究未进行质性研究进一步了解新护士进入临床不同科室之后的发展变化,故此次研究不做详细解说,但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的主攻方向㊂3.1.5㊀在分析数据时不难发现,第一学历为大专的临床新护士比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新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高,但在各维度得分中又可以发现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新护士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方面得分较大专的高,而在临床护理能力方面得分又较大专的低,这可能也与其他某些相关因素有关,因未能深入了解我国大专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距之处以及进入临床之后各自的发展变化,关于此差距,本次研究也不做详细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此做出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供临床护理培训拿来参考㊂3.2㊀核心能力总分㊁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在核心能力总分㊁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临床护理能力㊁领导能力㊁人际关系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专业发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呈有正相关的关系㊂临床新护士可以通过有目的㊁有计划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核心能力,促进临床护理活动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程度㊂4㊀结论①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处于中等,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水平最低,从低到高依次为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领导能力㊁教育/咨询㊁专业发展㊁伦理/法律实践㊁临床护理㊁人际关系㊂②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有科室㊁年龄㊁学历和自我效能感㊂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㊂③临床新护士的核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服务㊂临床新护士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㊁领导能力㊁教育咨询㊁临床护理4个方面具有培训需求㊂正确的培养方案可以改善提高新护士的核心能力㊂护理教育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也是新护士的学习重点㊂定期考察新护士的基本理论与技能,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指导㊂各科室根据自身专科特点,制定新护士培养方案,有意识地安排新护士跟进疑难病例,提高新护士观察能力㊁判断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㊂④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是新护士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本研究,建议在新护士培训过程中应将其作为护士核心能力基本技能之一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提高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㊂除此之外,各部门应建立护理科研小组,鼓励新护士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能配备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从选题到拟定论文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专人负责,环环紧扣,以增加新入职护士科研的实战能力㊂参考文献㊀1㊀Liu M,Kunaiktikul W,Senaratana W,et al.Development of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nurses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scale development J .Int J Nurs Stud,2007,44 (5):805-813.2㊀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2.3㊀闫瑞琴,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J .护理研究,2004,18(2):201-203.4㊀丛中,高文风.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7-188.5㊀宋春燕,王菊香.护士核心能力的定量研究及人口学变量的研究分析 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14.6㊀吴菲.辽宁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D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7㊀胡娟娟.临床新护士护理活动自我效能的调查研究 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8㊀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3):204-206.9㊀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 J . World Psychol,1997,3(1-2):177-190.10㊀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nenral Self-efficacy Scale J . Psychologia,1995,38(3):174-181.11㊀Zhang Z,Luk W,Arthur D,et al.Nursing competencies: personal characte ristics contributing to effective nursing per-formance J .J Adv Nurs,2001,33(4):467-474.12㊀Williams DR,Kelley MA.Cor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ertification,and practice:the nurse-midwifery model J . Adv Pract Nurs Q,1998,4(3):63-71.(本文编辑:戚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