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2
2012年九年级化学月考考试试卷(试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卡内。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电灯通电后,灯丝发光发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生锈 C. 含碳和氢的石蜡受热时熔化 D. 在研钵内,蓝色的块状胆矾被研碎...A. 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 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C.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可以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氧气 4. 下列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5.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B. 分子体积较大,原子较小 C. 分子不断运动,原子偶尔运动 D.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6.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 B .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C .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D .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 7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大气污染无关的是( )A.温室效应B.臭氧空调C.酸雨D.雷雨8、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9、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导电B.硬度最大C.常温下呈气态D.会生锈10.下列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焰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二. 填空题(共19分)1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甲是一个燃着的(填仪器名称),用它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焰,当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盖灭。
2012秋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朱巷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制卷:杨军锋 审卷:苏勇(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 60分,每题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1.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各地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 .彩旗飘扬B .气球升空C .火炬燃烧D .声音远扬 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3.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题第Ⅰ卷 第Ⅱ卷总分 得分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得分评卷人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 订 ---------------------------- 线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C 、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后慢慢立起试管,让铁钉顺试管壁滑入试管底D 、试管略倾斜,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后迅速立起试管 13.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去年我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 、泼上汽油焚烧B 、 倾倒入清江河中C 、深埋于土中D 、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4.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若需取用48g 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 .100mL 的量筒B .托盘天平C .50mL 的量筒D .50mL 的烧杯15. 某学生欲称4.3g 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g 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 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 、4.3g B 、3.7g C 、4.0g D 、4.6g 16.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17.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 B .看到火星四射 C .有黑色固体生成 D .铁丝消失了1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液氧 C .食盐水 D .清新的空气 2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 A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分别加入蒸馏水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得分评卷人②③④⑤⑥(1)把以上的仪器名称填在下表:①②③④⑤⑥(2)按要求填空(填标号,下同):<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 铝B.氧C.硅D. 铁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C.金属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D.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很容易锈蚀3、一定量生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烧杯里留有少量黑色物质,其主要成分为A. 碳B.四氧化三铁C. 氧化铁D.铁粉4、下列物质①FeCl3②ZnCl2③CuCl2④AlCl3,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 ①②B. ③④C.②④D. ①③5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a、b、cB. b、a、cC. a、c、bD. c、b、a6、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锌、铁B.镁、铁C.铁、锌D.锌、镁7、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食盐C、花生油D、白醋8.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D.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10、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B.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D.要从A溶液中得到晶体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11A. 玉米粥B.苹果C.牛奶D. 柑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的石蕊试液可使盐酸变红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一下1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的是A. 浓硫酸B.烧碱C. 浓盐酸D.生石灰14.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15、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pH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化学答题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Zn 65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19分)16、(4分)写出有关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足量氢氧化钠吸收硫酸工厂的废气(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次⽉考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前⼤家除了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
通过多做,多看,多记,才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下⾯就是⼩编为⼤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九年级化学第⼀次⽉考⼀、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答案栏内。
选错、不选、选⽽不填、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在⽇常⽣活中经常发⽣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蜡熔化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能⽀持燃烧B、⼆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灰⽔变浑浊C、氧⽓的密度⽐空⽓略⼤D、氧⽓能与许多物质发⽣反应3、下列图⽰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焰上⽅的烧杯内壁有⽔珠,迅速向烧杯内注⼊澄清的⽯灰⽔,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后有⽔和⼆氧化碳⽣成B、蜡烛中含有⽔C、蜡烛中含有⼆氧化碳D、蜡烛中只含有⽔不含有⼆氧化碳5、实验室制取氧⽓的过程,⼤致可以分以下⼏步,其中正确的是()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验装置的⽓密性④将药品装⼊试管并固定装置⑤⽤排⽔法收集⽓体⑥将导⽓管从⽔槽中移出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6、我们呼吸的空⽓中,⽓体体积约为78%的是()A、氧⽓B、氮⽓C、氢⽓D、⼆氧化碳7、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磷燃烧,③⾷物腐烂,④酒的酿造。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都发⽣爆炸D、都属于氧化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的的是()①⽤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②⽤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5mL⽔在酒精灯上加热③⽤排⽔集⽓法可得到⽐较纯净的氧⽓④⽤10mL量筒量取8.2mL⽔A、只有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只有②③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四氧化三铁B、氮⽓+氢⽓→氨⽓C、⽔→氢⽓+氧⽓D、甲烷+氧⽓→⼆氧化碳+⽔10、实验室中,不⼩⼼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法是()A、⽤⽔冲灭B、⽤书本扑打扑灭C、⽤嘴吹灭D、⽤湿抹布盖灭12345678910⼆、填空题(34分)11、结合下图所⽰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初三理化生]2012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中学2012级(下)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Zn—65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C.使用汽油去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2.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少量硫酸亚铁固体溶于水可得到蓝色溶液3.关于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说法:(1)表示第 2 页,共6页氧气这种物质(2)表示氧元素(3)表示2个氧原子(4)表示1个氧分子(5)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6)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其中正确的是()A.⑴⑷⑸B.⑴⑷⑸⑹C.⑴⑶⑷⑸D.⑴⑵⑶⑷4.生产加碘盐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KIO3)。
为检验某食用盐样品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某同学采用以下反应进行实验:KIO3+ 5KI + 3H2SO43K2SO4+ 3H2O + 3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O2B.H2C.I2D.I2O55.2010年7月,重庆瓷器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必须进行环境消毒。
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第 3 页,共6页6.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2012届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表格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C、植物的光合作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能分解放出氧气C、水在常温下为液态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一下用游码),若用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0gC、14.5gD、14.0g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使用催化剂能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6、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空气,氧气B、氯酸钾,氮气C、液氧,食盐水D、铁粉,五氧化二磷9、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和氢气,也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居住,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0、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混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7小题,共40分)11、(2分)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检测化 学 试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1、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房屋倒塌C 、火山喷发D 、山体滑坡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自来水C 、蒸馏水D 、汽水 3、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 4、通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 、蒸馏水B 、食盐水C 、澄清石灰水D 、糖水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硫D 、红磷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C 、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7、以下仪器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量筒B 、烧杯C 、试管D 、广口瓶 8、小明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量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 、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C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 、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9、下列图示中的操作错误的是:10、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氮 二、填空简答题(本小题包括4小题,共36分)11、(8分)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选用上述四种物质的一种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用于生产硝酸和化肥的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着重要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2012秋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2012年乐平五中月考化学试题9.28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 分,共18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温馨提示:将正确答案填在对应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答案1.2012年11月,乐平市将举行撤县建市20周年庆典。
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气球升空C.彩旗飘扬D.歌声远扬2.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里加2~3 mL 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①④③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①③④②⑤D、④③⑤①②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4.物质的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稳定性B.助燃性C.可燃性D.延展性5.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等于30mL B.小于30ml C.大于30mL D.无法确定6.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燃烧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烛焰分为三层B .罩在火焰上方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D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果汁B.冰水C.加碘盐D.食醋9.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
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A B C DA.加热固体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D.给液体加热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哈密市第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化学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40分)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徽州石雕 B.阜阳剪纸 C.铁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 2.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面包变质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葡萄酿成酒D.鞭炮爆炸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O 5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 2、CO 2和稀有气体4.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
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 .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 .随意丢弃废电池D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5.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氮气、氧气、空气 C .空气、氧气、氮气D .氮气、空气、氧气6.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②③①④⑤⑥B .③②①④⑤⑥C .②③①④⑥⑤D .③②①④⑥⑤ 7.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燃烧生成黑色烟雾B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的气体 8.下列生活中的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B.铅笔芯C.碳酸饮料D.不锈钢锅 9.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无法确定10.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抢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为白烟的主要成份是()A.二氧化碳 B .五氧化二磷 C .二氧化硫 D .四氧化三铁 11.用量筒量取10 mL 水,采取俯视读数,则实际取水量为 ( ) A .10 mL B .小于10 mL C .大于10 mL D .无法估计12.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 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计分:_____________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 ~2mL ;③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④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态加热时,都必须预热。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除去①以外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汽水
C 、液态氧
D 、水泥砂浆。
5.用托盘天平称取10.5克某固体药品,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则应该( ) A.增加砝码 B 增加药品 C 减少砝码
D 减少药品在氧气中 6.点燃细铁丝前,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砂,原因是: ( ) A.增加氧气的量 B.使反应进行的更激烈 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落下时,使集气瓶炸裂
7.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8.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 9.学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
该白烟是(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五氧化二磷 D 、一氧化碳 10、下图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硫粉 D 、铁丝 1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状态
B 、密度、硬度
C 、氧化性、可燃性
D 、熔点、沸点 13、以下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 、厨房排放的烟气
C 、燃烧汽油排放的废气
D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14、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点燃
A 、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B 、二氧化碳+水 → 碳酸 点燃 加热
C 、乙炔+氧气 → 二氧化碳+水
D 、碳酸钙 → 氧化钙+二氧化碳 1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1)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2)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3)检查装置的气密 ;(4)加热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6)熄灭酒精灯;(7)实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3)(1)(2)(4)(5)(7)(6) B.(3)(2)(1)(4)(5)(6(7) C.(2)(1)(3)(4)(5)(6)(7) D.(1)(2)(3)(4)(5)(6(7)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2.燃烧是常见的现象,按要求各举一种可以燃烧的物质。
固体_________ ,液体_________,气体_________。
3.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炸脆的食物防止一段时间后变软_________
霓虹灯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4分)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12分) (1)一种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一种暗紫色固体加热产生一种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一种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水面上升不到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至少答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8分)
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
我市近几年来汽车持有量的增长达20%,虽然空气质量居全国第四,但环保仍面临如汽车污染等问题的考验。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写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市将部分汽车排气管加装三效转换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气管内与空气
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提出减少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3分)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序号的仪器名称:(4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三处明显错误:(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