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南五校2015届高三12月联合调研语文试卷(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6
江苏大联考2015届高三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坎坷./苛.求剑鞘./悬崖峭.壁宝藏./藏.龙卧虎B.分娩./冠冕.弹劾./言简意赅.铜臭./遗臭.万年C.绮.丽/崎.岖训诂./沽.名钓誉作.坊/有所作.为D.船舷./眩.目笨拙./咄.咄逼人只.身/只.言片语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该产品的面世,无论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还是在皮肤再生修复方面,都取得了传统烧伤外科产品的功效。
②400余名文化工作者代表在印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横幅上签名,并发表,今后将立足本职工作,用优秀民族文化引领各族群众,以矫健的步伐走上现代化的文明之路。
A.望尘莫及郑重声明B.鞭长莫及庄重声明C.鞭长莫及郑重申明D.望尘莫及庄重申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条例规定,对进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在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限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B.近年来,黑龙江森工林区大幅减少木材采伐,并实施生态移民,无人区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频繁开始迁徙,实现了人“退”虎“进”。
C.中国的电信企业已成为拉美地区通信技术和终端市场的主要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并开始与欧洲运营商携手,参与拉美新一代网络构建和技术标准。
D.试点地区要强化对排污单位的监测,提高执法监管力度,对于超排污权排放或在交易中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老同学,我因病误课,想请你周末帮我补课,还望垂范,不吝赐教。
2015届高三级部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2014.12.15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江苏省2015届高三模拟考语文命题:董成立(台州中学)张智敏(天台育青中学)审卷:项香女(台州市第一中学)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纤.(qiàn)夫矩.(jǔ)形倒.(dào)春寒无色无臭.(chòu)B.蓓.(bèi )蕾古刹.(chà)踮.(diàn)着脚擢.(zhuó)发难数C.包扎.(zā)戏谑.(xuè)走亲戚.(qi)鞭辟.(pì)入里D.拎.(līn)包渐.(jiān)染紧箍.(kū)咒畏葸.(xǐ)不前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终身受益的文学经典。
/椎心泣血,打造年度感人巨作。
/文字或淳朴、或雅致,带着那个时期特有的风韵。
(摘自图书宣传语)B.春节节后综合症/严打地沟油回流餐桌。
/钱江三桥部分坍塌的原因是大桥在施工中强行合拢。
(摘自百姓热议的话题)C.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散尽一身的戎甲。
/醉眼朦胧看世界,此中真趣谁人知。
/清空记忆中於积的垃圾包括词语的矫情与藻饰。
(摘自QQ签名)D.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摘自著名大学校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过年需.要.在家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B.每当闲暇之时,坐在江边,听听江笛唱答,钟声应和,看着帆船往来,鸥影翻飞,一切烦恼与忧愁都赋予..江水,随大江东去。
C.林业局建了个野生动物繁养基地,主要用于医治伤病的野生动物,并进行科研养殖,但因为没有专业人才,这项工作举步维艰....。
D.新华社评论指出,要将学校建成最健康、最安全的地方。
绝密★启用前2015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②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
③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④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⑤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⑥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
A .①⑤②③④⑥B .①⑥③②④⑤C .③⑥④②①⑤D .③②①④⑤⑥2、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甲、江阔天高乙、鸢飞鱼跃丙、识此心之分量丁、见斯道之流行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
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D.我的作品发表了,现抄寄给您,请雅正。
4、汉字书面用语必须规范化,下列语句用语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
这其中,明确要求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
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 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 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处,“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用在此处恰当;“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的优秀人物。
第二处,“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这里取“按图索骥”的第二个义项。
第三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映射”是“照射”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折射”。
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逐字解释词语,运用词语结构特点把握词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乙—喜结良缘丙—乔迁新居B.甲—乔迁新居乙—金榜题名丙—喜结良缘C.甲—乔迁新居乙—喜结良缘丙—金榜题名D.甲—喜结良缘乙—乔迁新居丙—金榜题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对联里的关键词甲:“画栋倚云”“花灯映月”可体现“新居”;乙:“双飞燕”“并蒂莲”可体现“良缘”;丙“蟾宫折桂”“北斗凌云”可体现“金榜题名”。
2015高三语文十二月全国大联考试题(含答案)启慧•全国大联考十二月联考试卷 2016届高三语文试卷时间 :12月7日下午14:30―17:0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
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面对宋人山水,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以为天下正。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
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
“逸、神、妙、能”四格,逸之外其余三格没有原则的界限。
如果要分的话,每个品种还分上中下呢,这需要是同时代的人才好比较。
画论品评申多有点评,我不研究画史,故对“典型的代表人物”无大兴趣。
孔子说“君子不器”,大约是指对“术”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
学生请教种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
中国画中“道”的部分千栽不移,而“术”的部分代代有变,这应验了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
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形而上的认知,是历代中国画论提炼出来的共同部分。
其中我们所谓的“逸”是宋之后,贯穿中国画精神的一个核心命题。
如果仅仅把“逸”看作是“文人画”的产物,这认识是狭隘的。
“逸”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
“逸”关乎才情,更关乎修为和境界。
关于“逸”的历代论述很多,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不象――不愿拘泥于物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高三2012-09-14 10:11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巷子/巷道雇佣/佣金乳臭/铜臭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连累/劳累标识/卓识症结/症候风姿绰约/绰绰有余C.剽悍/肥膘艾蒿/竹篙玷污/粘贴相形见绌/弄巧成拙D.槊杖/朔方契合/提挈跻身/济南插科打诨/浑水摸鱼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为改变因大山阻隔世代守着一片沃土却过着清贫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古城山的19户农民自筹资金,在山中打出210米长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
C.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4分)福岛核电事故一年之后,核电的前景依然黯淡。
理想主义者认为核能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廉价、丰富、稳定以及安全的能源。
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似乎失败了。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失控爆炸,其辐射影响至今未能精确统计。
25年后,正当核能重新复兴时,日本又发生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另外,私营公司绝对不会选择建造核电厂。
部分原因是私营公司面临地方的反对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但大部分原因是反应堆的确十分昂贵。
后切尔诺贝利时代的现代设计曾被认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正在欧洲兴建的少数几座新反应堆已经远远超过其巨额的预算。
4.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2015届12月份五校联合调研(教师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
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
——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
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
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当她们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如果用一个词替换画横线的“花朝月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轻松浪漫B.美丽动人C.忘我献身D.谈情说爱2、“她(唐小姐)眼睛不顶大,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像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
”根据句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从下列句中选出具有相同特点的一句(3分)( A )A.那妓女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B.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C.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
D.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3.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 C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 ⑤②③B. ①③④C. ⑤③①D. ①④③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B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
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②百家争鸣③齐头并进④才能智者蜂起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⑥才能勇者辈出A.④③⑤⑥②① B.④②⑤⑥③① C.⑥③①④②⑤ D.⑥②①④③⑤5.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
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
”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
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
每次修鞋的时候,对画横线的“圣洁”,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A.所谓“圣洁”,就是对待每一位顾客如同上帝。
B.所谓“圣洁”,就是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C.所谓“圣洁”,就是用自身修养对待每一个人。
D.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唐臣传第十二》,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其令刘知章出猎,不时.给马。
时:按时B.督趣.粮运,日夜不绝。
趣:通“促,催促。
C.重诲怨望.,不可令至行营。
D.重诲已罢,希.旨者争求其过。
希:迎合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3分)A、重诲从容为.言重诲酒酣,为.弘昭言B、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侯三遽以.闻C、而每费一石,而.致一斗重诲妻走抱之而.呼曰D、知章乃.得不死重诲曰:“此臣之责也。
”乃.请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
(3分)译文:如果天下人听说(皇上)因为马的缘故杀掉一个军使,这就叫做看重畜牲而看轻人命。
(“使”1分,“贵”“贱”译为动词1分,句意通顺1分)(2)昨被谗构,几不自全,赖人主明圣,得保家族。
(3分)译文:以前我被谗言陷害,差点不能自我保全,依靠皇上英明,才得以保全家族。
(“构”1分,“自全”1分,句意通顺1分)(3)以太子太师致仕;而以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遣药彦稠率兵如河中虞变。
(4分)9、安重诲获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三、古诗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
传说服之长生,可成仙。
(1)首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2)有人评价这首诗“口道送别而全无怅意”,请简要阐释。
(6分)豪放飘逸。
(2)总之,诗人表达了惜别之情,但一点惆怅之意都没有。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3)(4)(5(苏轼《赤壁赋》)(6)(7)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是一只蝴蝶王鼎钧本来作家对文学充满了理想和信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了创作,作家可以付各种代价。
文无自信不立,作家宁可失之于自大,不可失之于自卑。
可是我这一代有很多战乱,乱世文章一张纸,百无一用是书生,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好容易熬到太平年,文学又商业化了,读书是娱乐,书是消费品,若说娱乐,它又远不如电影电视,文学徒然庸俗化了(不是通俗化)!社会上有许多人以不读书为光荣,大明星站在舞台上昂然宣告,他十年来没读过一本书,台下的“粉丝”鼓掌欢呼。
作家也不读书,“我是写书给别人读的”,制美国香肠的人不吃香肠。
作家赠书给朋友,朋友随手丢进垃圾箱,搬家的人难免要丢许多东西,第一批要丢的是书,到中国旅行难免要买许多东西,最后忘记买的大概也是书。
我经不起这种磨损,丧失写作的动力,佛教的教义保护了我对文学的信心。
我听说佛家认为功不唐捐,我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无穷的作用和影响,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满山的雪都崩坍下来。
别小看了你一句话,正如别小看了一根手指头,指头碰上按钮,开动了一套精密复杂的机件,可以使火箭上天,一句话撞击了复杂的人心,引发一连串因果,可以使一个地区大乱。
佛家强调业果,写文章是一种口业,人的口业造成后果,果的本身又是另一个因,因果因果因果,生生世世至于无穷。
傻子说的话也不得了,“愚者言而智者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匹夫天天说话。
我看到有人介绍“蝴蝶效应”:亚马逊河旁边森林里一只蝴蝶,它的翅膀搧动空气,引起一连串效应,因果因果因果,在太平洋上形成飓风。
圣经上说,上帝用“话语”造世界,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名词:“琉璃瓦”,古人生了女儿叫“弄瓦”,张爱玲笔下有位太太,她生了好几个女儿,这位太太说,她家的女儿是琉璃瓦。
这个名词多么可爱,它使所有的女孩都可爱,所有女孩的母亲都有尊严,她这一句话创造出一个小世界来。
朱子说过,“天底下有我朱晦庵,就多了些子,天底下没有朱晦庵,就少了些子。
”我也可以说,天底下有我王鼎钧,就多了些子。
杨国浩博士告诉我一个定理,半杯冷水加半杯开水,那会是一杯温水,不会是一半热水一半冷水。
我想到如果我是一滴开水,社会是一杯冷水,这一滴开水加进一杯冷水里,这杯开水就提高一点温度;如果我是一滴冷水,社会是一杯热水,我这一滴水加进一杯热水里,这杯热水就降低一点温度。
那一大杯水没有办法拒绝我这一滴水,他不能像封锁病灶把我密封起来,他只有接受我,只有让我扩散。
小说家水晶后来成了学者,研究张爱玲很到家,当他是小说家的时候,我跟他很熟。
他对我说,某人偷偷的袭用他的小说情节,某某人使用他的句子而不注明出处,他很生气。
现在想想,那些人是在向水晶敬礼,他们在扩大水晶的影响力,如果为了这个生气,孔子释迦岂不气死?“前人地,后人收,还有后人在后头。
”天下为公,一切我执都放下,你只要利益众生,不要想自己的名字。
这些年我看报看书看电视,常常看见别人使用我以前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还挂在大人物的嘴上,当然不会有我的名字,大人物说话,总有许多人呼应附和,报纸电视网络也纷纷报导,我看见我这只蝴蝶、我这一滴水发生了效应,没人记得还有一只蝴蝶,有时候,最好没有人知道还有这只蝴蝶。
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13、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4分)14、分析本文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15、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我是一只蝴蝶”的丰富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丁梅芊《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
作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在对生命本源深刻思考和形象概括之上体现出宇宙万物的自然生长之美。
《易经》的美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是人类所应当遵循的规律。
《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不是专门为了说明美和艺术,但却是同美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直接相关的实质所在。
就艺术范畴论,“天人合一”的文化潜意识使古代艺术家相信,人类所要表达的情感,于宇宙万物中能找到相应的事物、恰当的形式予以寄托,万物是心的外化,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所以,中国古典美学的先哲认为艺术应当“法天贵真”,艺术创作应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比如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盘古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即暗含着人终归要物我合一,归入自然之万物,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先民“天人合一”、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
《易经》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有深刻的阐释:乾为天,为阳,为刚。
乾为天,乃纯阳至刚者。
《乾·文言传》中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易经》中虽没有明确指出“阴柔之美”,却也间接地描绘了阴柔之美的各种现象,如“天地变化,草木蕃”、“山下有风”、“地中生木”、“鸣鹤在阴”之类,都颇能给人以阴柔之美的感受。
由于阴、阳二者在不断变易、互相融合与转化过程中可以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所以,“阳刚”与“阴柔”结合的“和谐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和谐”作为美学思想,最早表现为音乐艺术理论中“和”的观念,《乐记》在音乐艺术风格上即体现出了对“阳刚”和“阴柔”艺术风格的兼收与并蓄。
《易经》对隐喻象征这种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它所采用的论证、论据及论证方法都是隐喻性的,都是借助自然中具体存在的事物或形态来阐释抽象晦涩的哲学道理。
《系辞下传》即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易经》各卦各爻,是对万物万类的抽象概括和升华结晶,但又以实际存在的卦象符号来表现,即“八卦以象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