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介绍-刘道义讲座
- 格式:pdf
- 大小:8.33 MB
- 文档页数:78
立足英语教材,挖掘写作素材摘要:为了适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强调了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并就课文缩写、仿写、改写、续写、评写等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学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英语教材缩写仿写改写续写评写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
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缩写、仿写、改写、续写以及写评论、读后感等练习。
这些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刘道义先生在给教师学员作sefc辅导讲座时,也强调了以教材为中心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这种以课本为蓝本的写作教学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一、缩写——用缩影的形式把握课文。
缩写是在保留原文体裁、题材、主要内容、结构顺序、人称角度等的前提下概括原文内容、压缩篇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简明、语言简练、中心突出的短文。
缩写时一定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原文,有关主题的主干切不可任意删减,也不可随便摘取其中部分要点了事。
如下面一篇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的缩写:long long ago milu deer was a usual animal in china. some of them had been sent to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in china, people killed them, and milu deer disappeared during the ming, qing periods. they were kept in the great park. the number of them increased very fast.这篇缩写看上去很“精炼”,但作者忽视了短文的题目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这个中心和重点,它丢掉了milu deer回归中国;中国为了拯救曾经在中国非常普通后来又消失了的milu deer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在中国的几个milu deer中心,milu deer受到了很好地研究和保护,它们的数量才不断增加这些事实。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思考[摘要]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安徽省皖北地区普通高中开始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
新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变革。
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然而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充满了一些困惑和问题。
如何使新教材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人作为一个实践者,从教材使用过程出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入手,谈谈新教材教学中的反思。
[关键词] 人教高中英语困惑思考一、新教材的特点新课程改革,把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
把“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作为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要求课程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以人为本”体现其选择性和多样性。
因此新教材以它们为理论基础,吸收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听说法的实践经验,博采同类中外教材之长处,采用结构功能体系编写,既注意结构循序渐进安排,又按功能体系,密切结合社会交际原则,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此教材模块设计科学、合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鲜活、地道,情景丰富、逼真、文化内涵丰富,旨在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习策略,重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强调“做中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材采用了一些有创意的设计思路:每一单元开始,以首页上的图画和问题会激活你已有的和单元话题的相关知识,让你轻松进入本单元,即版块一——Warmingup。
顺着这一话题,学生进入Pre-reading和Reading版块。
这是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来完成阅读练习,掌握英语阅读能力。
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 版块中,可学会根据话题扩充词汇及其它多种词汇,使词汇学习集中化,这点是老教材所不及的。
特别是在其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版块,既有系统的语法讲解,又精心设计了可在语境中灵活使用语法知识的练习,且从基础开始,内容具体化,难度逐渐递进。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其间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发展。
本期《英语学习》专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回顾40年来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总结在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探讨教材与核心素养落地以及测试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改革开放40年间,中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思想和内容设计上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取得了哪些进步?这些变革和进步的背后又反映了英语教学理念怎样的转变和革新?刘道义:英语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7年国家组织集中编写通用教材,1978年把“文革”期间各地编写的教材全部替换完毕。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是依据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法或句型法进行编写,初中教材重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句型教学,书中句型操练占了相当大的部分。
虽然每课的最后设置了“Everyday English”的板块,但因为缺少语境,并不能真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高中教材则以语法为核心,每一篇课文配有词汇与语法的练习。
教材还根据中国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适当加入了英语和汉语相比较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是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还有录音带。
《英语学习》:我国居然在这一时期就有录音带了!刘道义:对。
20世纪80年代是录音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教学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时,“看”的资源稀少,幻灯片、录像还没有普及。
通用教材改变了原来突出政治、不尊重语言学习规律致使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为英语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学生由不爱学英语到对英语开始产生兴趣,英语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舟山中学忻瑜岑璐摘要: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中小学英语教材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新版的英语教材编排中,“热身”(Warming up)和“读前”(Pre-reading)等“任务”(Tasks)都需要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Brainstorming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知识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整体语言素质。
但在实施此活动的时候,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笔者就此展开一点简短地分析。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标准头脑风暴法自主学习语言综合运用一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背景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含义由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 奥斯本提出的Brainstorming就是通过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发散思维进行信息催化,思维共振,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让自己的头脑尽量的运转,不放过任何与该问题有关的答案,并且认为这些想法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它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
其目的是集思广益,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的作用,大量产生各种可能的思想或解决方法。
其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想象力。
2.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为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教材的保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材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2003年9月始使用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的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必修)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在1996年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教材的概述中明确告诉我们:板块二“热身”(Warming up)实际上是一种“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活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作用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
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新大纲》的“新”与课堂教学的实践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先要考虑到外语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既要为大学输入有一定外语基础的毕业生,也要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然而,我国高中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强调“单一任务”——升学。
为了保证高考升学率,高中的外语教学要求划一。
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致使有些高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比较低。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教委决定改革外语教材,1996年秋新高中英语课本在全国试用。
新高中英语教材在编写思想、选材、体例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与旧教材差别很大。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指导思想方面的变化正如前面所提到,旧大纲主要考虑的是单一模式,即升学模式,教材难、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新大纲明确高中开设外语课目的具有双重性。
并提出除语言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教学目的,如思想情感教育以及智力、思维能力培养等。
二、吸收了当今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交际教学思想新教材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都强调,不能仅把英语做为语言知识来传授。
提出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一教学思想的改变,对教科书的编写、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测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提出了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
要正确一理解别人的意思和准确一表达自己的意思都离不开对所讲语言所传递的文化的理解。
制定课程标准时吸收了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教材编写和日常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其间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发展。
本期《英语学习》专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回顾40年来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总结在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探讨教材与核心素养落地以及测试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改革开放40年间,中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思想和内容设计上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取得了哪些进步?这些变革和进步的背后又反映了英语教学理念怎样的转变和革新?刘道义:英语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7年国家组织集中编写通用教材,1978年把“文革”期间各地编写的教材全部替换完毕。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是依据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法或句型法进行编写,初中教材重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句型教学,书中句型操练占了相当大的部分。
虽然每课的最后设置了“Everyday English”的板块,但因为缺少语境,并不能真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高中教材则以语法为核心,每一篇课文配有词汇与语法的练习。
教材还根据中国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适当加入了英语和汉语相比较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是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还有录音带。
《英语学习》:我国居然在这一时期就有录音带了!刘道义:对。
20世纪80年代是录音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教学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时,“看”的资源稀少,幻灯片、录像还没有普及。
通用教材改变了原来突出政治、不尊重语言学习规律致使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为英语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学生由不爱学英语到对英语开始产生兴趣,英语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介绍刘道义罗少茜《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在1993年开始至今使用的中英合作编写的高中英语(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所以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参照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原则,联系我国实际国情,做了师生需求方面的调查和座谈,并研究了国内外教材编写和教材评价方面学者的理论和标准,如Cunningsworth(1995),Ur (2000), Grant(1987), Ellis (1998 in Tomlinson 1998), Tomlinson (1998)等。
(见附录)本文我们综合各家理论和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教材目的和教学思想(aims and approaches);教材设计和结构(design and organization);语言内容(language content)和语言技能(skills);教学方法(methodology);教师用书(teacher’s books)和实际考虑(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一.教材目的和教学思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的目的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材中我们在介绍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注意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
情感因素也成为我们关注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语言学习积极的情感因素,如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语言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促进人的发展是目标,教师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