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人 的民俗
- 格式:docx
- 大小:25.06 KB
- 文档页数:4
俄罗斯的风土人情简介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风土人情独具特色。
本文将从俄罗斯的节日、饮食、礼仪和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神秘而迷人的国度。
一、节日与庆典俄罗斯有许多独特而盛大的节日和庆典,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俄罗斯正教会的传统节日。
其中,俄罗斯的圣诞节和复活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圣诞节通常在1月7日庆祝,人们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并在家中享用丰盛的晚餐。
复活节庆祝活动则主要包括彩蛋的制作和寻找游戏,以及聚餐和舞蹈表演等。
除了正教会的节日,俄罗斯还有一些与农业和自然有关的庆典。
例如,俄罗斯的仲夏节是为了庆祝夏至时刻,人们会举行篝火晚会,跳舞和唱歌。
此外,俄罗斯还有庆祝收获丰收和农耕季节开始的农民节,人们会穿上传统服装,参加民间舞蹈和游戏,品尝传统食物。
二、饮食文化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而闻名。
俄罗斯人喜欢吃肉类食物,如牛肉、猪肉和家禽。
其中,俄式烤肉(又称为“烤猪肉”)是一道传统的烹饪美食,常常在特殊场合和庆典上享用。
此外,俄式酥皮馅饼(或称为“皮罗什基”)、俄式酸奶(或称为“库马”)等也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
在餐桌礼仪方面,俄罗斯人注重用餐的仪式感和交流。
在家庭聚餐中,俄罗斯人会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喝着俄式伏特加或著名的成名酒“俄罗斯贵族”。
人们会用盛情款待的方式向客人提供美食和饮料,并用餐时保持愉快的对话和交流,这一切体现了俄罗斯人热情好客和注重人际关系的特点。
三、传统礼仪与民俗俄罗斯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俄罗斯人在结婚时会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穿上传统的婚礼服装,按照习俗进行仪式和庆祝活动。
婚礼上,新娘和新郎会举行握手仪式,寓意一生的牢固和幸福。
除了婚礼,俄罗斯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仪式和民俗。
例如,俄罗斯人过正月十五时会点燃篝火,并跳舞和唱歌,以驱赶恶鬼和带来幸运。
同时,俄罗斯人还有一项非常流行的传统活动是“换桥”(或称为“白羊”),人们在春天的早晨穿越河流,象征着迎接新的生活和季节。
俄罗斯风俗文化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下面将分别介绍俄罗斯的传统礼仪、生活方式、民间故事、艺术风格和社交习俗。
一、传统礼仪在俄罗斯,传统礼仪十分重要。
俄罗斯人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在社交场合会使用规范的礼仪用语和行为举止。
例如,在见面时,他们通常会用“您好”来打招呼,并且在分别时道别时会用“再见”或“祝您一切顺利”。
此外,在餐桌上,俄罗斯人也有一些特殊的礼仪,例如不能用手直接触碰食物,要用叉子或勺子取食。
二、生活方式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也很有特色。
在家庭方面,他们注重家庭和睦和亲情关系,家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有一些特殊的习惯,例如喜欢喝黑茶、喜欢吃酸菜和烤肉等。
在休闲娱乐方面,俄罗斯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例如舞蹈、音乐、电影和体育等。
三、民间故事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这些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例如,《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名勇士为拯救被俘虏的妻子而展开的冒险旅程。
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大力士、巫婆和小精灵等的故事,都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色彩。
四、艺术风格俄罗斯的艺术风格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方面,俄罗斯文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例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在音乐方面,俄罗斯的音乐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等。
此外,在绘画和雕塑方面,俄罗斯也拥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品。
五、社交习俗在俄罗斯的社交场合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礼仪。
例如,在送礼方面,俄罗斯人通常会送一些小礼物来表达感激之情或庆祝特殊场合。
此外,在参加宴会时,他们也有一些特殊的规矩和习惯,例如要按照座位安排就座、不能穿得过于随意等。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不太喜欢被打扰或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总之,俄罗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和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和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1·俄罗斯的习俗文化俄罗斯人接待贵客的方式很特别,当贵客到来,俄罗斯人则端出一个托盘,里面放了一盘切好的切片面包和一小碟盐。
客人须拿一片面包,撕开后,蘸盐吃下。
在旧时的俄罗斯,盐是十分珍贵的,只有在贵客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享用,而面包又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久而久之,产生了用面包和盐招待贵客的习俗。
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大多惯以握手为礼;也习惯以拥抱礼会见客人。
人对亲朋好友问的相见,一般惯施亲吻礼:长辈对晚辈,一般以吻额为最亲切;朋友之间,一般都吻面颊;男子对尊敬的妇女,多施吻手礼;夫妇或情侣之间施吻唇礼。
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的浓烈,与其性格如出一辙,豪爽大方,热情,爱憎分明。
能喝与不能喝,随每个人的情况而不同,但俄罗斯人不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喝酒时,人们会想出各种理由干杯,从爱情到友谊,什么理由都可以,常常将烈酒一次一杯或半杯地喝下,有时再喝一口果汁,防止醉酒。
但是喝酒时一定不要作弊,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俄罗斯在社交礼仪上有以下几点禁止做的:1·不要提前祝贺生日。
2·不要隔着门握手。
3·不要提前祝贺生小孩。
4·不要送刀。
5不要送手帕6不要送空钱包7不要当别人面吸烟8不要背朝别人往里挤9不要撅屁股捡东西10不要劝酒11不要做不速之客12说话时不要带‘慧’‘混’的音节13不要拒绝跳舞14不要摸人头15妇女不戴头巾不能进教堂16不要热烈祝福40岁生日。
俄罗斯人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是不祥的预兆。
他们忌讳以黄色的蔷薇花为赠礼,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在送花时都是单数。
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
而认为7为幸福数字。
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
他们忌讳黑色,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
俄罗斯习俗礼仪简介
俄罗斯习俗礼仪简介
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视东正教为国教。
他们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思想,认为左手握东西或递东西、食物等到是失礼行为。
他们偏爱“7”这个数字,认为“7”预兆办事成功,还可给人带来美满幸福。
他们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
俄罗斯人注重礼貌,见面时互相致意问好。
在社交场合,一般施握手礼,拥抱礼也是一种常施的礼节,男子对特别尊重的已婚女子,一般施吻手礼。
俄罗斯人时间观念强,组织纪律性强,喜欢统一行动。
俄罗斯人豪爽大方,如果说他们小气是对他们最大的污辱。
俄罗斯人讲究烹调,菜肴丰富多彩,“俄式大餐”享誉世界,著名的`“罗宋汤”是俄罗斯人爱喝的汤菜。
俄罗斯人的口味特点是浓重,喜油腻、酸、甜、咸、微辣。
爱食黑麦面包、黄油、酸牛奶、酸黄瓜、咸鱼等食品,他们常用面包夹盐招待客人,以示热情和礼貌。
俄罗斯人“嗜饮”爱喝烈性酒伏特加。
俄罗斯风俗习惯有什么俄罗斯风俗习惯有什么俄罗斯是亚欧大陆北部的一个国家,地跨亚洲跟欧洲两大板块,所以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也出现了差异,不只是简单的欧洲习俗,还兼有亚洲国家的习俗,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俄罗斯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俄罗斯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俄罗斯人见面时要先问好,然后行握手礼,好朋友之间要拥抱,亲吻脸颊以表示对朋友的尊敬。
俄罗斯人性格比较豪爽,言谈举止都表现的落落大方,组织纪律性比较强。
俄罗斯人比较干净,所以无论是在住所还是公共场所,俄罗斯人都不会去随手扔垃圾,另一方面俄罗斯人也是一个崇尚高雅艺术的民族,喜欢艺术品和艺术欣赏。
宗教与节日俄罗斯人大部分信仰东正教,这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俄罗斯的国教。
俄罗斯人除了每年要过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洗礼节,谢肉节和旧历年等重要节日。
饮食习惯俄罗斯人与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吃面包,喝牛奶,比较喜欢吃牛羊肉,对于猪肉则不太敏感,口味上偏好酸甜口味。
早餐对于他们来说不太讲究,一般吃点面包,喝杯牛奶就可以,但是中餐跟晚餐他们比较重视,要有牛羊肉、鱼、马铃薯等,他们也喜欢吃中国菜,像北京烤鸭,他们就非常钟爱。
说到俄罗斯的酒,那伏特加就不得不提一提了,俄罗斯人的酒量很大,喜欢喝高烈性的伏加特。
餐后,俄罗斯人喜欢喝一点红茶,但不喜欢喝绿茶,对于妇女跟孩子来说,果汁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俄罗斯禁忌在俄罗斯,我们作为外来游客,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俄罗斯有许多禁忌要特别注意。
首先就是仪表,他们喜爱干净,所以出入场合时要穿着大方得体,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
所以游客们出行要带几件正装或者礼服。
其次,俄罗斯人比较忌讳数字 13 ,这被视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在赴宴的时候不要迟到,在吃饭时,要用右手拿勺喝汤,不得使用左手。
俄罗斯人虽然喜欢吃烤肉制品,但像驴肉、猪肉是不吃的,所以要特别注意。
俄罗斯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像俄罗斯的服饰,居住等都是有他们特定的习惯的,以上介绍的对去俄罗斯的朋友们还是比较实用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同时也是在感受另一种文化的气息熏陶。
俄罗斯有什么礼仪习俗想要去俄罗斯之前,当然就要熟悉这个国家啦,那么关于俄罗斯的各种礼仪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俄罗斯有什么礼仪习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俄罗斯有什么礼仪习俗1、俄罗斯礼仪(习俗禁忌)喜丧礼仪俄罗斯人的传统婚礼仪式,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婚礼上,盐和面包是必不可少的,新郎父母把最洁白的盐洒在新人头上,再在圣像前吻贺新人;新郎新娘则各拿一块面包蘸上盐,献给父母。
现代俄罗斯人的婚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旧的习俗已逐渐消逝,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禁忌俄罗斯人忌讳13,喜欢7。
镜子在俄罗斯人看来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就意味着灵魂的毁灭。
俄罗斯境内的犹太人不吃猪肉,伊斯兰教徒则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2、俄罗斯的习俗礼仪(1)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
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
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
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
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
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
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2)服饰礼仪俄罗斯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
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里,俄罗斯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
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务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
这是一种礼貌。
(3 )餐饮礼仪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
俄罗斯民风民俗(1)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
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
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
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
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
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
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
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
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
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称名问好在街上、商店、公共汽车等平常场合,你可称对方“您”(вы)或“同志”(товарищ)。
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господин)、“小姐”(девушка)、“朋友”(друг)、“小伙(ребята)。
与俄罗斯人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互相认识和交谈,要记住对方的全名,即要称呼他的名字还要加上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气。
而且,要称“您”(вы),不能称“(ты)革命期间和革后,“同志”一词具有褒义,因此对陌生人,根据外表认为其是自己人、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对熟人、战友也称同志。
但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用这个称呼的,如买东西、问路等,常用“公民”、“小伙子”、“爷爷”、“婶婶”等词。
称呼对方一定要用他的正式头衔,除非他特意要求改用另一个称谓。
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排列为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别是在正式文件中。
名字和父名都可缩写成第一个字母。
一般口头称姓或名。
尊敬时称名字与父名,对长者有的只称父名。
对家人有爱称,如伊万,称万尼亚或瓦纽沙;谢尔盖,称谢宴沙等。
俄罗斯族人的民族习俗在中国,俄罗斯族有人口1 3 5 0 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的散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
中国的俄罗斯族已有将近2 0 0 年的历史。
他们最初是在1 8 世纪末叶由沙皇俄国迁来的。
进入1 9 世纪,又不断有俄罗斯人迁入新疆等地定居,当时他们被称作“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并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力,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其特有的,带有其民族特色的民族风俗保持不变。
民族婚俗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
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
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
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
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
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
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
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
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
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父亲是家长,掌管家庭经济。
子女长大结婚以后,另立门户,独立生活。
父母死亡,遗产由儿女共分。
东正教是禁止离婚的,俄罗斯族人受东正教的影响,一般很少离婚。
俄罗斯族的人名,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组成。
女人结婚后,一般随夫姓,也有男的随女姓或双方都不变姓的。
通常以名字或小名称呼未成年人。
对成年人通常称本名和父名,对平辈亲各或晚辈,可直呼其名;朋友间在非正式场合下,亦可直呼其名。
民族丧葬俄罗斯族的丧葬习俗同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一般实行土葬,棺椁大都用松柏木制成。
人死后即要沐浴全身,穿好寿衣,把尸体停放在用几条长凳拼起来的停尸台上,头朝圣像,脚对着大门,三日后入殓。
出殡时,棺木不能从正门抬出,要从后门或窗户出去,葬式为头东脚西。
埋葬后亲人要定期举行悼念活动。
死者的家人要守孝40天,穿孝服,臂缠黑纱,不能在家里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现在,城镇居民多改土葬为火葬。
民族节日俄罗斯族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元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耶稣降生。
这一天俄罗斯人到教堂祈祷后,家人们聚在一起庆贺。
每年3月21日是东正教徒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的复活节。
复活节前40天,教徒们要斋戒、素食。
复活节那天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
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东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清明节”、“主领洗节”等。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
“复活节”又叫“帕斯喀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间。
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
不过现在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国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
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复活节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每当客人来到,主人就分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
节日期间人们要以上好的点心、饼干款待来客,亲友们互登门祝贺,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跳起节奏强烈的俄罗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风琴,尽情欢乐。
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东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圣诞节也是我国俄罗斯族人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
俄罗斯人的圣诞节在每年俄历的1月7日举行,圣诞节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称为圣诞前夜(сочельник ),西方称为平安夜。
在圣诞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开斋。
圣诞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习惯要吃圣诞鹅,这是圣诞晚餐必不可少的。
人们将买回来的鹅腹中填入苹果、面包和过了油的葱头,加入各种作料,烤熟食用。
当节日来临时,俄罗斯族人都要用柏树或松树布置成华丽的圣诞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物。
晚上团聚时,装扮的圣诞老人要给大家赠送圣诞礼物,还要举行唱诗会。
圣诞树至今仍是新年和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圣诞枞树,也叫圣诞树,常用杉、柏之类呈塔形的常青灌木做成,象征着健康长寿。
教徒在圣诞前夕开始布置圣诞树,并一直摆到1月14日(即俄历的旧历新年),而非教徒则在新年的前夕布置圣诞树(新年枞树)。
装饰新年枞树的风俗从18世纪开始盛行于欧洲。
传说神在新年时藏在常青的松树里,为敬奉他们,必须为他们准备礼物。
现在新年枞树上挂满各种各样的礼物就是这么来的。
在家庭中装饰圣诞树是全家老少最为开心的时刻。
人们在圣诞树上挂上用锡纸包的水果和糖及用锡纸剪的各种动物,把买来的长串彩灯、彩珠绕在圣诞树上,树下藏着父母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有的家庭还专门请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
圣诞老人和他的孙女雪姑娘是新年最主要的人物。
圣诞老人是西方童话故事中善良慷慨的化身,最能吸引千千万万颗纯洁童心的是他背着的那只大礼物袋,他给孩子们温暖和欢乐。
每年圣诞夜,圣诞老人乘着鹿拉雪橇从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悄悄地把礼物装在新长筒袜里或塞在枕头下,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而雪姑娘则是青春常驻、快乐永存的象征。
现在圣诞老人和雪姑娘大都是青年人扮演的,由孩子的父母电话预约,前来恭贺新年,赠送礼物。
报喜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岁时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
据《新约圣经》载:圣母玛利亚在这天领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将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
节日期间人们要进行各种庆贺活动。
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
妇女们于三月九日把一块亚麻布铺在村外的地上,摆上一个大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
姑娘们则用纸或布扎成各种小鸟,用绳子拴的折下的树枝下。
各人自找山披、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摇动树枝,唱迎春歌。
也有的地方于三月二十五日庆祝报喜节,因为这时春天已来临,候鸟也已返回。
在这一天,人们唱迎春歌。
洗礼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公历1月19日举行。
据《新约圣经》载:耶稣曾三次显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礼时,“圣灵”和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他为上帝的儿子。
东正教注重这次显圣,定于公历一月十九日为此节日。
洗礼本是基督教的一种入教仪式。
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进冰窟窿里洗一洗。
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丰收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农祀活动,每年公历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收割结束时,人们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后一束小麦,将它周围的杂草除尽、然后摆上面包、盐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谢大地的恩赐,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
谢肉节,又称“送冬节”,新疆等地俄罗斯的传统见时节日。
时间由原来每年的公历2月底或3月初改定为大斋(东正教的斋戒日期在复活节之前7周开始,无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于每年的3月22日或晚于4月25日)前的一周举行。
节期为七天。
按照民间习俗,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宽恕自己的言行。
在谢肉节期间,家家户户大摆酒宴,因为在谢肉节过后的斋戒期内不能吃荤和喝酒。
民族礼仪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接人待客,讲究礼节。
俄罗斯族人对熟识的人见面时要问好,说“您好” 、“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
节日前夕见面时要说“预祝节日愉快”,如遇重大节日,有的还有互相写信或互相致贺电的习惯。
接吻、鞠躬、握手等礼节最为普遍。
亲人或好友久别重逢的要拥抱一起,双方互吻面颊。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时男子要弯腰吻女子的右手背。
长辈和晚辈相见,一般是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先右后左,再回到右,以表示疼爱。
也有的长辈为了表示对晚辈的疼爱和赞许,吻额头一次。
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二次。
女子之间好友相遇时,一般是拥抱,有时也互吻。
男子之间,则只互相拥抱。
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离时,要行握手礼,一般下级或晚辈不宜先伸手。
男子遇到女子时,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与之握手。
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只行鞠躬礼。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
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
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
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民族禁忌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一般都好客,讲究礼节。
迎接客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善意和友谊。
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
社交中,接吻礼节也较盛行,但也有种种禁忌,如朋友之间只能互吻面颊,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妇女的手背,只有长辈才能吻晚辈的额头等等。
与老年人同行时,年轻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时,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会上,男子不可以在妇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别人握手,见到长者或妇女时,应先鞠躬,等对方伸出手来时才可行握手礼。
去俄罗斯族人家作客时,有不少规矩。
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进屋后不能戴帽子,不能坐在主人家的床上;客人若要吸烟,必须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点烟时,不可以用一根火柴连续给三个人点烟;不能问别人的收入,也不可以问妇女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赴家庭宴会时,一般应比预订的时间晚15 分钟到,但不宜更晚。
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被他们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
俄罗斯族人爱吃肉,但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
喝汤时必须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
民族生活俄罗斯族人洗浴方式分为黑澡堂和澡堂,与其他各少数民族不同。
黑澡堂是为了保暖,澡堂内的炉灶没有烟囱,木柴燃烧产生的黑烟全部散发在室内而得名的。
黑澡堂,一般木质结构,盖在离住家不远的院角,夏季充作储藏室。
澡堂由更衣室和浴室两部分组成。
浴室内砌有长约一米多、宽不到一米的大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