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 情 似 火 -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 格式:pdf
- 大小:64.58 KB
- 文档页数:2
拉美所非实体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05年8月22日所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完善我所研究中心的管理,建立健全研究中心的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研究中心在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实体研究中心,是指不设编制、经费自筹,不具有法第三条研究中心的任务是组织协调所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第四条研究中心必须按照确有需要、总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五条研究中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心”定名。
第六条研究中心财务应纳入研究所统一管理,同时接受院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七条研究中心受研究所的领导,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关处室负责,重大事第八条研究中心成员的个人研究计划均应纳入各自所在单位的计划,其业第九条研究中心实行所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发生违法、违规等情况,第三章成立、变更和撤销第十条(一)必须符合我院办院方针和院、所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三)有学术造诣较高的本所在职学者担任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第十一条由相关处室提交申请材料,由主管领导审核后报所务会议审批,并报科研局第十四条(一)1.2.3.(二)1.2.3.4.5.(三)第十五条研究中心成立后凡名称、主要负责人,主管单位等事项发生变更,第十二条研究中心主任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经批准可连任两届。
第十三条研究中心有下列情形的,予以撤销:(1)违法和严重违纪、违规者;(2)不接受院、所领导和管理者;(3) 研究中心活动与中心宗旨不一致,经指出后仍不纠正者;(4)研究中心内部矛盾严重、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者;(5)一年以上不开展学术活动,不承担研究课题者;(6)未通过年检,限期内仍不符合规定者。
第十四条研究中心变更、撤销后,应及时予以公告,凡有印章的应及时收第十五条第四章活动第十六条研究中心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本院的各项规章第十七条以研究中心名义主办的学术性会议(内部工作会议除外)应当报批。
A Retrospect of on Sixty Years'Academic
Development of ILAS CASS
作者: 柴瑜[1];王荣军[1];袁东振[1];刘维广[1];周志伟[1];孙洪波[1];张勇[1];林华[1];王鹏
[1];郑猛[1];肖宇[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拉丁美洲研究
页码: 1-3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拉丁美洲研究所;六十周年;问题导向;理论创新;学术体系;智力支持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也迎来了成立6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本文是拉美所课题组撰写的一篇基于学术发展史的回顾和总结.60年来,拉美所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一进程中,拉美所学术发展的内涵和方向呈现为四个鲜明的特点: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相适应,与中国发展阶段相同步,与中拉关系的发展相配合,与拉美发展相伴随.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为我国拉美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机遇、新要求.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拉美所的科研已经从自发探索转向自觉构建新时期的拉美研究范式,不断激发问题导向与推动理论创新的学术研究活力,巩固了历史与逻辑、现实与理论相统一的学术研究框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智力支持.着眼未来,拉美所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继续坚守责任,坚持质量导向,开拓创新,再创辉煌,不负使命.。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建所45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2006年7月4日,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召开庆祝建所45周年“拉美研究:追寻历史的轨迹”学术研讨会。
拉美所全体在职和离退休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人士共90人,共庆该所45周年华诞。
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同志给研讨会发去了贺信。
他指出“拉美所成立45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全所广大科研人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己任,艰苦奋斗,刻苦攻关,不懈探索,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对拉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为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希望“拉美所全体同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再接再厉,锐意创新,刻苦攻关,进一步加强对拉美问题的研究,为推动理论创新,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拉美所党委书记、所长郑秉文在讲话中回顾了拉美所45年来的发展历程。
他指出,作为国内惟一的拉美综合研究机构,拉美所在过去45年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这些成绩是与党中央的重视和社科院党组的领导、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协作、全所新老职工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并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拉美所和拉美研究事业的发展。
他表示,现在是拉美所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在院党组的领导下,要认真落实党中央“5.19”指示精神,把国情研究和拉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起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今后拉美所的研究事业一定能走向新的辉煌。
研讨会上拉美所的四位研究员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对该所拉美经济、拉美政治、拉美社会文化和拉美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而后由拉美研究领域颇有造诣的拉美所四位老专家分别作了精辟的评论。
菲德尔·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目录目录 (2)第一部分 (4)第一部分导言:无限的一百小时 (4)第一部分致中国人民 (6)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1) (9)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2) (13)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3) (17)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4) (21)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5) (25)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6) (29)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7) (33)第一部分领袖的童年(8) (36)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1) (39)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2) (43)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3) (47)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4) (51)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5) (55)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6) (58)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7) (62)第一部分一个反叛者的锤炼(8) (66)第二部分 (69)第二部分切-格瓦拉之死(1) (69)第二部分切-格瓦拉之死(2) (73)第二部分切-格瓦拉之死(3) (77)第二部分切-格瓦拉之死(4) (81)第二部分苏联的崩溃(1) (85)第二部分苏联的崩溃(2) (89)第二部分苏联的崩溃(3) (93)第二部分苏联的崩溃(4) (96)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 (98)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2) (102)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3) (106)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4) (110)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5) (114)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6) (118)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7) (122)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8) (126)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9) (130)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0) (134)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1) (138)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2) (142)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3) (146)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4) (151)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5) (155)第二部分菲德尔-卡斯特罗身后会发生什么呢?(16) (158)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导言:无限的一百小时光线穿过窗户溜进来,又透过玻璃悄然逝去。
发展中拉友好合作关系创造21世纪美好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宋晓平(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加快发展的过程。
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截至1998年底,19个拉美国家,包括所有的大、中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目前,双方携手,共同努力,正在把中拉关系推向具有美好前景的21世纪。
一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贸易和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在16世纪中叶,中国和拉丁美洲就有了贸易往来。
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菲律宾马尼拉港转口,同墨西哥和秘鲁太平洋沿海口岸分别建立了海上贸易通道,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往来其间的大帆船被拉美人称为“中国之船”。
中国把丝绸、瓷器、陶器、棉布、香料、火药等产品输入新大陆,从那里带回白银、玉米、烟草等产品。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流入拉美的大批华工,为当地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后来成为中拉经济关系和民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联系的发展,我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以及美国反华政策的影响,大多数拉美国家继续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系”。
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同拉美国家的很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发展双方的友谊和经济往来做出不懈的努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70年代,在过去20多年民间往来的基础上,中拉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7个拉美国家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另外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牙买加、巴拿马等国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投了弃权票。
自此,很多拉美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拉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0年12月15日,智利阿连德政府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Summary of the 19th Symposium of Latin American History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hina 作者: 冯利[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拉丁美洲研究
页码: 145-15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现代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研究;研究会理事长;副校长;会议综述
摘要:2019年11月1—3日,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9届年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本届年会主旨是纪念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暨围绕“拉美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进行学术研讨。
会议由中国拉美史研究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承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
安外国语大学等近3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国辉教授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中国拉美史研究会理事长韩琦教授先后致辞。
感动中国之军⼯⼈物2019-09-17“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的年度精神史诗”。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晚,再就是每年度的“感动中国”,是⽗亲⼀定会看的节⽇。
他不是知识分⼦,也不了解所谓的国家战略与军⼯,更不会思考以⾝许国的价值,但是我相信,他寻找的是普世的价值,关于奉献、关于美、关于付出、关于爱和国家。
颁奖辞⼈⽣为⼀⼤事来。
他⼀⽣就做了⼀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浮名绊此⽣。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只做⼀件事朱光亚1924-2011事迹,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
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贡献。
然后1964年原⼦弹爆炸的瞬间,由于司机带错了路,朱光亚没能赶到观测现场,不禁独⾃潸然泪下,这似乎成为了⼀个象征,当辉煌和荣誉到来的时候,朱光亚默默地退⾝后⾯,但所有⼈都不会忘记,他对中国核事业所作出的巨⼤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朱光亚的履历中出现最多的⼀句话是,“主持某次核试验取得成功”。
在朱光亚的建议下,⼀批优秀的科学家加⼊,在他的组织下,这批科学家和谐相处、配合默契、组织⾼效,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发的黄⾦阵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古⼈说,“后其⾝⽽⾝先”。
因为不争先,什么事情先考虑他⼈,朱光亚反⽽站到了事业和道德的前列。
87岁的他离开了⼈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星――朱光亚星,低调⽽持久地放射光芒。
他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纵死终令汉⽵⾹林俊德1938-2012颁奖辞⼤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天,英雄埋名五⼗年。
剑河风急云⽚阔,将军⾦甲夜不脱。
战⼠⾃有战⼠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事迹马兰,这是⼀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命⼒很强,在⼽壁上默默地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师资简介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兼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开放促进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编委,《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
汪同三著名经济学家,国策咨询专家,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多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文件的起草工作,是当代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等多种社会职务以及十几所高等学校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财政理论。
曾分别于1997年4月和2000年1月为国务院领导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作税法专题讲座和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座。
张宇燕著名经济学家与公共政策分析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际经济评论》杂志副主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倪鹏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城市竞争力、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以及企业制度和融资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科研考核管理办法(2009年11月11日修订并经所学术委员会通过,2012年2月再次修订)一、指导思想第一条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2001年社科人字33号)、《关于转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的通知》(职改字1986第73号)(以下简称《通知》),为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强院战略实施方案》(2009年5月22日下发),全面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现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012年2月,拉美所进入创新工程后,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对该考核管理办法进行了再次修订,以适合创新工程考核需要。
二、基本原则第二条加强年终考核工作的公正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
细化对在职科研人员年终考核的定量指标,对其全年科研成果和相关工作量给予不同权重和分值,以便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学术贡献和在职活动的状况。
对于不同职称、职务的科研人员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其职务、职称的晋升等人事考察工作有机衔接,保证考核的严肃性与动态性。
第三条考核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兼顾相关工作内容,力求真实地反映被考核者的“德、勤、绩”等综合情况。
第四条考核以成果计量为基础,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为导向,加大成果质量的权重。
第五条考核体系以尊重和鼓励科研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与积极性为宗旨,奖掖先进,并对滞后者予以警示。
三、考核对象第六条考核对象是研究系列在职人员,即按照《我院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所设学科岗位的各级受聘人员。
四、考核范围、分类和方法第七条为了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重点对被考核者完成所、室两级工作的状况进行综合测评。
第八条综合测评项目分科研成果和工作量两大类。
第九条对科研成果类的数量要求:根据前述《通知》中“关于研究员科研成果为3万-5万字且每几年须出版学术著作”的规定,结合拉美所实际情况,研究系列在职人员年度科研成果的数量标准为:研究员不少于3.5万字;副研究员不少于2.5万字;助理研究员不少于1.5万字;研究实习员不少于1.0万字。
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6期
激 情 似 火
———何塞・马蒂其人、其事、其文
黄 志 良
“我的诗将在绿草下成长,我也将成长。
”这是何塞・马蒂生前对自己的预言。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何塞・马蒂的诗篇不仅已然生机勃勃地在他祖国的绿茵下成长,而且在整个西班牙美洲文坛辽阔的草原上生长和蔓延,成为拉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而马蒂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思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更是鼓舞和指导了古巴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今天仍在鼓舞和激励着拉美和世界人民捍卫正义的斗争。
我在古巴工作和生活期间,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是,马蒂的形象无处不在,马蒂的思想深入人心。
最近,我又幸运地得到一个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下这位伟人。
我在翻译一本何塞・马蒂传略的过程中,确实被马蒂崇高的品德、传奇式的经历和隽永优美的诗文深深地感动了。
读完全书,一个光芒四射的马蒂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古巴人民要尊马蒂为民族英雄和革命导师;为什么今天在马蒂诞生150周年之际,在古巴乃至世界范围人们要隆重纪念这位不朽的战士和诗人。
马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可以用他的另一诗句来概括:一团烈焰。
确实,他的禀赋性格犹如一团烈焰,他的革命激情犹如一团烈焰,他的博爱之心犹如一团烈焰,他的诗篇文章犹如一团烈焰,最后他本人也成了在一团烈焰中涅榘的再生凤凰。
我承认,我是以自己浅薄的认识水平来理解马蒂的革命精神和他的作品的。
我在读马蒂的传记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我熟知的一些中国革命前辈的形象来。
马蒂出生在哈瓦那一个贫穷的西班牙殖民军下级军官家庭,自小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
9岁时,小马蒂随父亲出差外地,曾亲眼目睹一艘贩卖奴隶的走私船上残酷鞭打奴隶的情景,这深深刺痛了他纯洁的童心。
后来他在写《纯朴的诗》时回忆了这件事,并发出了他的第一个革命誓言:“用生命来洗雪奴隶制的罪孽。
”
少年马蒂在中学读书时,受校长和教师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立志为祖国独立奋斗终生。
16岁那年,马蒂因起草了一封动员一名同学脱离西班牙军队的“策反信”(信未寄出,被警察截获),被西班牙殖民当局以“叛逆”罪判处了6年徒刑,被迫在哈瓦那政治监狱采石场服苦役。
我们从他后来用血泪写成的控诉《古巴政治犯苦役》一书中看到他在那里受尽了“无边的痛苦”。
其中一段写道:“一天,父亲终于看到了我的伤口,那是多么苦涩的一天啊!我一直避免让他看见我身上的伤……但是那一天终于看见了。
他先看见我在监狱的大屋子里踱步,然后他就看见了我那化脓的伤口、变形的肢体、黏结在一起的血与土、脓与泥……父亲惊恐地盯着我身上那团血肉模糊的东西,悄悄地给我包扎……终于,他疯了似地抱紧我那条打烂了的腿,放声大哭。
他的泪水顺着我伤口淌下来,我竭力安慰他。
撕肝裂胆的抽噎使他泣不成声。
这时,上工的信号响了,我被一条手臂粗暴地拽走,父亲跪在被我的血浸湿了的土地上。
我们被棍棒驱赶着走向一大堆箱子,6个小时的苦役开始了。
那一天,我真的痛苦万分!”
那时,马蒂刚满17岁,地狱般的折磨非但没
・
4
1
・
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砥砺了他的革命意志。
青年时期的马蒂,一直过着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两度流放西班牙,后寄居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最后长期侨居美国纽约。
他在西班牙流亡期间,以惊人的毅力和优异的成绩,修完了大学课程,取得了文学、哲学和法律学士学位。
他博闻强记,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又擅长演说,很快成为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
好人爱他,坏人恨他。
在马蒂全力以赴为爱国斗争献身之前,新闻和文学创作是他从事的主要工作。
他当过教师、新闻记者、报刊的自由撰稿人、编辑、作家和外交官(曾兼任3个拉美国家驻纽约领事),他与古巴侨民中的爱国团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国内革命斗争情况。
那时期,他的主要斗争武器是手中的笔。
他用犀利的文笔、深邃的思想,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不公,鼓吹古巴独立,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警惕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
阅读马蒂那些似投枪、似长剑、直刺敌人心脏的文章,很自然会使中国读者联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的杂文和小说。
马蒂长期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进行创作。
他靠微薄的稿酬赡养父母妻儿,服苦役落下的痼疾时常折磨着他。
马蒂也像鲁迅对自己的描述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鲁迅曾说过:“我哪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工作上罢了。
”马蒂则写道:“有的人喜欢酗酒,而我则喜欢加班加点地工作。
”这两位文学大师的治学和工作态度是多么的相似。
马蒂风华正茂时,也有过罗曼蒂克的情感经历。
他以火山喷发般的热情爱过一些美丽的女子;也因才华横溢、名士风流,而被多位名媛淑女爱慕过。
马蒂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妥善地处理了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情感纠葛。
他坦承“从来没有像爱卡门那样爱过别的女子”。
卡门・萨亚斯后来成了马蒂的妻子,但美满婚姻未及白头偕老,爱妻卡门终因不赞成、不支持马蒂常年从事危险的革命工作而携带独生儿子离他而去,这使马蒂痛苦不已。
马蒂曾为几位可爱的女子写过多首委婉动人的诗篇,尤其那篇长诗《危地马拉姑娘》不知打动过多少读者。
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称,这是她“在拉丁美洲读到的一首最风趣典雅、最缠绵悱恻的诗作”。
马蒂短促一生的最后15年侨居在美国纽约,这是他文学创作最旺盛和多产的时期,更是他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
他在美国,也前往委内瑞拉、多米尼加、海地等拉美国家,为争取古巴的彻底独立奔走呼号,在广大古巴侨民中宣扬革命思想,团结古巴岛内外一切爱国力量,为古巴人民新的起义组织武装、募集资金和购买军火,特别是为古巴的独立和建国积极进行组织准备,创建了古巴革命党,亲自制定了党的纲领。
马蒂被选为“党代表”(即主席),成为古巴独立革命公认的领袖。
他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又使我联想到了中国的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所作的一切努力。
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了相同的历史使命。
然而,马蒂最大的历史功绩还在于,他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地总结了古巴历次独立斗争成败的经验与教训,排除了自治主义和并吞主义的错误思想干扰,并善于把戈麦斯、马塞奥等老一辈独立战争英雄团结在自己周围,与他们共同筹划,并以大智大勇领导发动了第二次独立战争。
我认为,马蒂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可以与毛泽东在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力挽狂澜、把革命引向胜利所起的作用相比拟。
马蒂不仅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个“写诗的诗人”,也是个“实践的诗人”。
有人曾攻击马蒂是“口头革命派”,但马蒂用实际行动回击了对他的污蔑。
他在1895年1月下达武装起义的命令后,亲赴多米尼加,与戈麦斯会合,共同签署了号召古巴人民彻底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蒙特克里斯蒂宣言》。
随即,他与戈麦斯等7人,亲自划船从多米尼加出发,来到古巴东方省的起义军营地,指挥并参加战斗。
5月19日马蒂在多斯里奥斯与西班牙殖民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我在阅读马蒂“用火写成的”《战地日记》时,心潮澎湃,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位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当代英雄切・格瓦拉和他最后岁月里留下的《游击日记》。
这位无畏的拉美战士不就是学习了马蒂的光辉榜样吗?
我们同样可以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何塞・马蒂的一生。
马蒂的榜样和思想在烈火中永生。
我们今天在古巴和中国纪念何塞・马蒂150周年诞辰,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作者: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前大使;责任编辑:姜成松)
・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