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9 压强(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49.00 KB
- 文档页数:28
中考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B. 压强只与压力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C.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有关D.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无关答案:C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重力为5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²,那么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A. 500PaB. 5000PaC. 50000PaD. 500000Pa答案:B3.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越深,压强()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4. 压强的单位是______,它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答案:帕斯卡(Pa)5.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起大约______高的水银柱。
答案:760mm三、计算题6. 一个质量为60kg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的面积为200cm²,求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首先计算该学生的重力,F = mg = 60kg × 9.8N/kg = 588N。
然后计算受力面积,S = 2 × 200cm² = 0.04m²。
最后计算压强,p = F/S = 588N / 0.04m² = 14700Pa。
四、实验题7. 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五、简答题8. 为什么说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答案: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重力作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分子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越大,从而使得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原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专题解析——压强一、选择题1.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答案: A解析:由于是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相等,F甲=F乙;由压强定义,在压力相同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下陷浓度h甲>h乙,选项A正确。
2.如图甲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
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
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
检测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丙所示)。
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否漏气(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答案: D解析: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后,管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漏气;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
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V=πR2h,,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
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A.1G B.2G C.3G D.0答案: B解析:若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装在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应为G,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装在圆锥形容器内,则其液面高度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其压力为3G。
物理初中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A. 1000PaB. 500PaC. 250PaD. 100Pa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压强会增大()。
A.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B.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C.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增大的情况下D.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减小的情况下答案:B二、填空题1.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2. 当一个物体的受力面积增大时,其压强会__________。
答案:减小三、计算题1. 一块砖的重力为20N,当它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强。
假设砖的长和宽分别为20cm和10cm。
答案:砖对地面的压强 = 20N / (0.2m * 0.1m) = 1000Pa2. 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地面上,假设他的一只脚的面积为200cm²,计算他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人对地面的压强 = (50kg * 9.8m/s²) / (0.02m²) = 24500Pa四、简答题1.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答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是因为冰面光滑,摩擦力小,容易滑倒。
防滑鞋通过增加鞋底与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花纹?答案: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汽车的抓地力,防止打滑。
同时,花纹还可以帮助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排出水分和碎石,保持轮胎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B. 压强是物体所受的压力C. 压强是物体的重力D. 压强是物体的重量答案:A2. 一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
A. 物体的重力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质量D. 物体的密度答案:A3.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4. 液体压强的特点不包括()。
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B.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D.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答案:C5. 固体压强的特点不包括()。
A.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B. 固体压强与压力有关C.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都无关D.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都有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
答案:帕斯卡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______。
答案:物体的重力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答案:P=ρgh4.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
答案:增加5.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答案:P=F/S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g取10N/kg)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F=mg=5kg×10N/kg=50N。
由于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压力等于重力,即F=50N。
假设受力面积为0.05m²,则压强P=F/S=50N/0.05m²=1000Pa。
2. 一个深度为10m的水池底部受到的水压是多少?(水的密度ρ取1000kg/m³,g取10N/kg)答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代入ρ=1000kg/m³,g=10N/kg,h=10m,得到P=1000kg/m³×10N/kg×10m=100000Pa。
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5.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9压强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1•福建)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B.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C.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D.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2.(2021•齐齐哈尔)下列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中经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C.悬挂着的吊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灯对吊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骆驼的脚掌宽大,能轻松地在沙漠中行走,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3.(2021•绥化)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4.(2021•青海)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5.(2021•黑龙江)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烧杯中的液面相平。
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6.(2021•广西)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B.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帘飘向窗外C.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D.列车驰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7.(2021•临沂)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屏障”的号召,有序推进全民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棉球消毒时,酒精很快吸热升华B.注射器尖细的针头可以增大对皮肤的压强C.将药液吸入注射器的针筒利用了帕斯卡定律D.进行肌肉注射时,大气压将药液压入人的肌肉中8.(2021•武汉)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不吸水的圆柱体,圆柱体质量为180g。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9章压强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烟台)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B.C.D.2.(2016•广州)如图1所示,静止时U型管两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A.乙、丁B.甲、丙C.乙、丙D.甲、丁3.(2016•威海)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如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用吸管吸材料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C.壶嘴与壶身高度相同D.向两纸间吹气4.(2016•菏泽)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塑胶运动场上突然刮起龙卷风,将一名小学生卷起,如图所示.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5.(2016•株洲)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D.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6.(2016•东营)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B.用吸管吧饮料吸进嘴里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7.(2016•盐城)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A.从瓶中吸饮料B.吹气时纸条向上飘C.纸和水不会下落D.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8.(2016•南昌)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船闸 B.轮船 C.水泵 D.飞机9.(2016•福州)下列主要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A.船闸 B.密度计C.轮船 D.气压计10.(2016•衢州)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是()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紙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11.(2016•邵阳)关于气体压强方面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B.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C.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降低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12.(2016•长沙)如图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纸片托住水B.橡皮膜外凸C.U形管中液面相平 D.手指夹住铅笔两端13.(2016•青岛)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焦耳14.(2016•临沂)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B.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C.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15.(2016•内江)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16.(2016•郴州)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17.(2016•南充)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18.(2016•扬州)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19.(2016•达州)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 A=10N,G 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20.(2016•十堰)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 A:m B和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分别为()A.m A:m B=2:1,p A:p B=2:1 B.m A:m B=1:1,p A:p B=2:1C.m A:m B=1:1,p A:p B=1:1 D.m A:m B=2:1,p A:p B=1:1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9章压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烟台)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B.C.D.【分析】利用以下两点知识分析解答:(1)流体的压强特点是: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解答】解:A、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C、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D、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水平吹气时,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直管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从竖管中涌出.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物理现象,以及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多观察,多思考。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 2.如图所示,A 、B 两个柱形容器(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向A 、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可能等于 p 乙B .分别从A 、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C .分别向A 、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一定小于 F 乙D .分别从A 、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3.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重24N ,B 重3N 。
若物体B 对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 的密度ρA 与物体B 的密度ρB 之比为( )A .1:2B .27:8C .8:27D .3:1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5.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 A>S 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大于V乙C.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小于h乙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一定大于m乙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已知甲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A、B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A、BC.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A、B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B7.如图所示,A、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ρA,B的密度为ρB 且ρA∶ρB=1∶2,开始时它们的边长比为L A∶L B=1∶1,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B两立方体的边长L A∶L B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p A∶p 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减小后变大D.先增大后减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则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10.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
13、(20xx•潍坊)(多选题)下列实验中,可以用来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B
A.瓶中燃烧浸过酒精的棉花,鸡蛋剥皮堵住瓶口,鸡蛋被吸入瓶中
B.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快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
C.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将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橡皮膜向下凸出
D.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10.(20xx•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
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
一高度处有A、B 两点,已知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
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A
A.P 甲<P 乙B.P 甲>P 乙
C.P 甲= P 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20xx•东营)校园里时常出现小“旋风”,当“旋风”经过时,旋涡中心气流的速度
_______(选填“大”或“小”),旋涡内部气体压强________,容易把地面上的纸屑“吸”向空中。
15.大小
(20xx•枣庄)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
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
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23.受力面积
5×105
7.(20xx•青岛)综合问答——运动场上的物理:
小雨在运动场上经历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20xx•青岛)同学们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主席台上的标语;②(20xx•青岛)为了防止打滑,小雨穿了一双鞋底花纹更明显的运动鞋;③(20xx•青岛)小雨买了一盒冰镇饮料,用吸管的尖端刺破封口,喝完饮料后他感到很凉快。
解释场
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
(1)(2017•青岛)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提起活塞时,_______阀门关闭,管外的水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圆筒。
A 大气压
(2)(20xx•青岛)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现象方法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发现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盐,发现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还与液体有关。
实验中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探头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问题讨论
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的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
增大密度转换各个方向
7.(20xx•青岛)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则可能会出现:B
A.刀刃磨得越锋利,切菜越容易
B.书包带做得越窄,背着越舒服
C.墙基做得越宽,越不容易下陷
D.图钉尖做得越尖,越容易按入墙中
6.(20xx•聊城)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D
17.(20xx•聊城)如同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门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_____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口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
可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是有条
求
比较三种方式中压强的大小关系;
==0.6g/cm
知,甲、丙两种方式对地面的
可得人体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
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知,
可得,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
=
求出对桌面的压强.
可得,作品的质量:
==20xxPa
求出对窗台的压强;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的质量变
判断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变化.
20.(20xx•宜昌)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中指(选填:拇指、中指)受到的压强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2mm2,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1×107Pa.
【考点】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断拇指与中指受到的压力关系,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根据p=比较压强的大小关系;知道中指受到的压力等于拇指受到的压力,又知道笔尖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中指受到的压强.
【解答】解:
两手指同时压同铅笔的两端,由于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手指施加的力是相同的,
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
由图可知,中指的受力面积较小,由p=可知,中指受到的压强大;
中指受到的压力F
中=F
拇
=2N,则中指受到的压强:
p===1×107Pa.
故答案为:中指;1×107.
5.(20xx•衡阳)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答案】C
【解析】A两次海绵凹陷程度不同反应的是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反应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C类似覆杯实验,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两瓶向中间靠拢说明了空气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选C。
【考点】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8.(20xx•安徽)如图所示,将一把薄木尺的
长度用多层报纸紧密地覆盖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报纸的上表面积为0.25m2,则大气对报纸上表面的压力为 N;在木尺右端快速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要将报纸掀开,则力F至少为 N(假设报纸对木尺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木尺的最左端,大气压取1.0×105pa,报纸和薄木尺的重力忽略不计)。
8. 2.5×104 1.25 ×104
=1g/cm
可知,甲
=34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