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义工小组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0
志愿服务组织维护现有资源的方式志愿服务组织是为了达到无偿服务的目的而设立的组织。
维护现有资源是志愿服务组织的一项核心任务,因为这可以帮助确保组织的活动能够持续地开展并为社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介绍几种志愿服务组织维护现有资源的方式。
一、开展宣传活动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扩大组织的知名度。
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开展社区宣传、发放组织宣传材料等等。
宣传可以提高组织的成员招募率,拓展组织的活动网络,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二、加强合作与协调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加强与其他机构、组织的合作与协调。
与其他组织开展联合才能让各自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组织可以与政府机构、企业、民间组织开展合作,共同设计计划、开展活动,宣传拓展组织的知名度。
三、持续吸纳新成员新成员的加入可以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影响组织的生命周期。
持续吸纳新成员也有利于解决组织中可能存在的人员流失、队伍老化等问题,使组织更加有活力,更具成长性。
四、做好志愿者教育工作志愿服务组织要做好志愿者教育工作。
通过培训和指导志愿者,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志愿活动,提高志愿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可以降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风险。
做好志愿者教育工作还可以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五、积极评估和反馈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持续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
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不断地评估和反馈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组织的服务质量、效果,提高组织及其成员的满意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维护现有资源是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宣传、合作、吸纳新成员、志愿者教育和评估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志愿服务组织也应不断关注和思考如何利用周围的资源实现优质服务和社区发展。
义工能力提升小组策划书3篇篇一《义工能力提升小组策划书》一、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义工服务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义工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计划开展一次义工能力提升小组活动。
二、小组目标1. 提升义工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增强义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
4. 培养义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义工服务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方法。
三、小组对象本小组面向所有愿意提升自己义工能力的志愿者。
四、小组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每周[具体次数],每次[具体时长]。
2. 地点:[详细地址]五、小组内容1. 沟通技巧培训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进行沟通情景模拟,提高沟通能力的实际应用。
2. 团队协作训练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组织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服务意识提升探讨义工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服务意识。
分享优秀义工服务案例,学习服务经验和方法。
4. 创新思维培养开展创意活动,激发义工的创新思维。
组织头脑风暴,探讨如何在义工服务中创新方法和形式。
5. 实践活动安排实地服务活动,让义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
六、小组流程1. 小组启动阶段(第 1-2 次活动)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关系。
介绍小组目标、内容和流程。
开展沟通技巧培训,如倾听练习。
2. 团队协作发展阶段(第 3-4 次活动)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组织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开展服务意识提升培训,分享服务经验。
3. 创新思维培养阶段(第 5-6 次活动)开展创意活动,激发创新思维。
组织头脑风暴,探讨义工服务的创新方法。
进行实践活动,应用创新思维和方法。
成员分享心得体会,表达对小组的感受和建议。
颁发小组证书,对优秀义工进行表彰。
七、评估方法1. 过程评估:观察小组活动中的成员参与度、表现和互动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活动内容和方式。
组建公益志愿者团队的实用建议在当今社会中,公益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一行列,成为了志愿者,为社会进步尽一份力量。
然而,建立一个高效、协调、互助的志愿者团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些组建公益志愿者团队的实用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组建一支公益志愿者团队,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等方面,确定志愿者团队要关注和参与哪些方面的公益事业。
比如,做义教活动,参与环保行动,关注留守儿童,关爱老人等等。
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才能有效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广泛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团队的参与者,是志愿者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志愿者,是组建志愿者团队的关键问题。
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需要广泛宣传,同时千方百计地加强宣传,利用各种方式招募志愿者。
比如,通过社交网络、公益网站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招募,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
此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与志愿者沟通和反馈意见,做到及时解决问题,提升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三、重视培训和提升一支高效的志愿者团队,需要志愿者们开展公益活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因此,志愿者培训和提升是公益团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新志愿者还是老志愿者,都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包括公益知识、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参与水平、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此外,还需要积极鼓励志愿者们开展相应的活动,扩大志愿者们的视野和拓展经验。
四、建立协作机制志愿者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各位成员的协作。
因此,建立一种良好的协作机制,不仅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而且还磨练了志愿者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建立协作机制的过程中,要侧重于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强调团队协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激发志愿者间的协作热情和积极性。
义工能力提升小组策划书3篇篇一《义工能力提升小组策划书》一、小组名称:“义路同行,能力提升”二、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工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义工在服务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如服务技能不足、沟通能力欠缺、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等。
因此,提升义工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提高义工服务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组目标:1. 提升义工的服务技能和知识水平;2. 增强义工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促进义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4. 培养义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小组对象:[具体义工组织名称]的义工五、小组时间:[具体时间]六、小组地点:[具体地点]七、小组内容:1. 义工服务技能培训(1)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义工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如急救知识、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2)组织义工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义工的实际服务能力。
2. 沟通能力训练(1)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义工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2)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倾听、反馈、非语言沟通等。
3. 团队协作训练(1)组织义工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游戏等,增强团队凝聚力;(2)学习团队协作的原则和方法,如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目标等。
4. 社会责任感培养(1)组织义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扶贫、助老等,培养义工的社会责任感;(2)开展主题讨论和分享活动,引导义工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
八、小组评估:1. 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义工对小组活动的反馈和意见;2. 根据小组目标,对义工的服务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估;九、注意事项:1. 小组活动前,要对义工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动员,确保义工的参与度;2. 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义工的人身安全;3. 小组活动后,要及时对义工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义工继续参与服务。
篇二《义工能力提升小组策划书》一、小组名称“义路同行,能力提升”小组二、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工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志愿者发展策略和做法
志愿者发展策略和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策略制定:制定明确的志愿者发展策略,明确发展目标和步骤,确保志愿者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2. 招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招募志愿者,包括在线平台、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等。
同时,对招募志愿者的要求和岗位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
3. 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包括志愿者服务宗旨、基本技能、沟通技巧等,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服务工作。
4. 关怀和激励:及时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同时通过激励措施,如证书、奖励等,表彰和鼓励志愿者的积极参与。
5. 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志愿者团队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可以组织团队拓展训练、交流分享等活动,使志愿者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助关系。
6. 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志愿者发展规划,从志愿者、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考虑,鼓励志愿者在服务中不断学习、成长,并提供相应的机会和平台。
7. 评估与改进:定期进行志愿者服务评估,了解志愿者参与度和满意度,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志愿者发展策
略和工作方式。
8. 社区合作:与相关社区、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志愿者项目或活动,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以上是志愿者发展策略和做法的一些常见方面,具体实施可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志愿者的特点进行灵活操作。
公司成立志愿者团队的策略1. 引言志愿者团队是公司社会责任和员工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成立志愿者团队,公司可以提高员工参与度,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策略旨在为公司成立志愿者团队提供指导,确保团队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 提高公司内部员工的团队协作和参与度。
- 增强公司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2 原则- 自愿参与:尊重员工个人意愿,鼓励自愿加入志愿者团队。
- 平等互助:团队内部平等对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持续发展: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确保团队的长期稳定发展。
3. 团队组织与管理3.1 团队架构- 设立志愿者团队领导岗位,负责团队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 设立志愿者团队顾问岗位,为公司志愿者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3.2 团队成员职责- 志愿者团队成员:参与志愿者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团队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志愿者活动,解决团队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 团队顾问:为公司志愿者活动提供专业建议,协助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3.3 团队管理- 定期召开志愿者团队会议,了解团队成员需求和意见,提高团队凝聚力。
- 建立志愿者活动档案,记录团队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为团队成员提供成长记录。
4. 志愿者活动策划与实施4.1 活动策划- 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和员工兴趣,制定多样化、富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
- 充分考虑活动安全性,确保活动中人员安全。
4.2 活动实施- 明确活动目标、时间、地点、参与人数等关键信息,提前通知团队成员。
- 活动结束后,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总结分享,提高活动效果。
5. 激励与评估5.1 激励措施- 对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员工给予精神鼓励和适当物质奖励。
- 志愿者活动表现突出的团队成员,在晋升、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5.2 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志愿者团队进行评估,了解团队运作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积极收集团队成员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志愿者活动内容和形式。
“志愿者团队”管理,这8种绝招最有效!志愿者团队管理,这8种绝招最有效!引言:志愿者团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对于组织的成长和成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提高志愿者团队的管理效果,以下是8种最有效的绝招:1. 清晰的目标和期望:制定清晰的目标和期望,让志愿者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任务和责任。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和动力,并使整个团队保持一致性。
2. 积极的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包括定期会议、团队聚会和个人交流。
及时传达信息、倾听和尊重志愿者的意见反馈,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3. 适当的培训和支持: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机会,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应针对具体任务的需求,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完成任务。
4. 赞赏和鼓励:及时给予志愿者赞赏和鼓励,认可他们的付出和贡献。
赞赏可以通过公开表彰、奖励或简单的感谢之词来表达,这有助于增强志愿者的自尊心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团队建设: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志愿者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性游戏、团队挑战和志愿者间交流互动,培养友谊和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合作效果。
6. 透明和公正:维持团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每个志愿者都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项目分配和资源分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不满,维护团队的稳定和和谐。
7. 持续的反馈和评估:定期进行志愿者工作的反馈和评估,了解志愿者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改进和调整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志愿者的期望和组织的需求,提高整体工作效果和团队的发展。
8. 激励和激发潜能:通过激励和激发志愿者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提供志愿者晋升机会、个人项目或额外的责任,激励志愿者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也可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团队。
结论:通过采取上述8种最有效的绝招,可以提高志愿者团队的管理效果,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志愿者小组活动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
志愿者小组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公益活动,提升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同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次活动的目的包括:
1.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 增强志愿者小组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提升个人成长和发展;
3. 为特定群体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改善其生活状况。
二、活动主题
本次志愿者小组活动的主题是“爱心传递,共筑美好”。
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环保、教育、扶贫、助老、助残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三、志愿者招募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招募志愿者,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
1.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具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和能力;
3. 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活动并遵守相关规定。
四、培训内容
为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我们将组织以下培训内容:
1. 志愿服务理念和价值观;
2. 志愿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
3. 志愿服务安全和风险防范;
4. 具体志愿服务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本次志愿者小组活动的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地点根据具体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确定。
六、物资筹备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前筹备以下物资:
1. 志愿服务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志愿者的餐饮和交通费用;
3. 活动宣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024青年志愿者团队工作计划一、团队建设1. 组建团队:选拔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
2. 团队培训:组织系统的培训,包括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等,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3. 确定团队宗旨:明确团队的宗旨和目标,形成团队的共识和团结力,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团队文化建设:通过团队活动和交流,培养团队价值观念和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志愿服务项目1. 教育支持项目:组织优秀团队成员走进城乡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 环保行动项目: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城市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垃圾分类等活动,鼓励广大市民参与环保行动,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实践。
3. 公益活动项目:策划并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包括义卖、义演、义教等,筹集资金支持贫困学生、孤儿院等社会弱势群体。
4. 社区服务项目: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培训和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的关爱活动,提供社区居民的生活支持和社会帮助。
5. 灾害救援项目:与相关机构合作,参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
三、宣传推广1. 网络宣传: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团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信息,提高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2. 媒体报道:与媒体合作,通过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团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成果,展示团队形象和价值。
3. 社区宣传: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张贴海报和宣传材料,向广大市民介绍团队的工作内容和志愿者招募信息。
4. 口碑传播:通过志愿者活动的口碑传播,引导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扩大影响。
四、团队管理1.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制度,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动员、奖励、考核等环节,确保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
義工小組組員都是熱誠的一群,他們樂於利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及才能投入義務工作,幫助有需要的人仕/團體,為改善社會生活作出貢獻。
但是,怎樣才可以令小組組員長期保持幹勁,更能體會參與義務工作的那份滿足感?本篇章尌是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討論並分享維繫義工小組的策略。
“行為”產生的基本模式
差不多所有自覺性的行為都是來自激勵(Motivation)。
激勵包含個人需要,而個人“需要”的出現則驅使行為的產生,從而完成目標滿足“需要”。
所以,維繫激勵的策略是要幫助義工掌握自己的需要,並協助他們完成目標;更應鼓勵他們再接再勵,實現更高的理想。
圖表〈四〉:組員激勵過程
*說明例子:「需要」:我(義工)很想為長者做些
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們
更需要別人的關懷。
「行為」:參加義工小組為老人院長
者舉辦活動。
「行為目標」:我能夠為長者帶來歡樂。
在閱讀下文之前,請你想想你目前的工作情況,你認為有那些個人需要仍得不到滿足的呢?請你用紙筆寫下來,然後和下文所論述的理論作一比較。
小組組員個人層面
簡單來說人類的需要通常存在一定的優先次序,這次序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由低至高的層次,只有當較低的需要獲得滿足後,較高的一層才成為下一個追求的目標圖(五):
自我
願望的達成
社交需要
(歸屬感)
水、食物、衣服
圖表(五):個人需要
第一層次:基本需要
*基本生活需要(水,食物,金錢等等)。
*若然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其他更高層次的心理需要便不能達致。
第二層次:社交需要
*若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便會找尋自己的生活圈子。
人們便會追求人際間的交往以獲得情感的欣慰,從而對群體產生歸
屬感。
第三層次:實現理想的需要
*發展個人所長,追求人生目標,為理想奮鬥。
*這個層次的需要對行為的產生最具推動力。
工作員要激發義工的熱誠,首先便要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各層次需要。
在不同
時候,各人會追求不同目標,所以工作員要因時制宜,才可
訂立出有效的激勵方法。
維繫藝術二重奏
1. 瞭解義工個人需要
*從招募組員開始,工作員尌必須瞭解準組員參
與義務工作背後的動機,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則
無從滿足他們的個人需要。
*例子:若義工甲參與義務工作的動機是「別人參
加,自己參加」或「認識多些朋友,擴闊生活圈
子」。
機構/小組在安排工作機會時,則應以一
些群體性活動為主,做到服務社會,又可以滿
足其社交需要。
2. 增強滿足感
*令義工感到工作的意義:幫助他們明白自己的
工作是對受助人產生著積極的意義。
例如:讓
義工有充份機會了解受助者現況。
*賦予義工適當責任:讓義工擁有真正的自主權
並為他們給予所需的協助。
這樣,義工更能為
自己所提供的服務負責。
讓他們於工作完成後
能感受到:「這是我所幹的」、「這是大家一手
一腳完成的」。
那份喜悅與滿足則更為直接。
*經常給予義工回應:每一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
工作表現是否稱職。
若能向義工給予客觀的回
應,讚揚他們的良好表現,並對需要改善的地
方給予建設性的意見。
這些都是幫助“信任”
的建立,有效長期維繫組員參與義務工作的積
極性。
小組發展層面
*小組氣氛對組員的維繫起著積極的作用。
組員能夠互相支持完成目標,這有助組內凝聚力的培養。
*小組凝聚力:每個小組的發展有其軌跡可尋,工作員需理解目前義工小組所處的階段並作出推動,鼓勵組員建立更緊密的關
係。
圖表〈六〉:小組的發展階段
組員的凝聚力
1. 小組的內在因素
☞善用領導的技巧:
領導者是小組的靈魂人物,維繫小組的支
柱。
小組的成敗多半取決於其領導方式及態
度是否明確妥當。
☞善用服務機會:
藉著舉辦活動,讓組員均有參與的機會,共
同決定和承擔後果,並能在活動中自然地交
流經驗及建立的互信。
☞強化小組結構:
訂立小組目標→小組政策→行為規範→
獎懲制度→鼓勵一致行為表現
2. 小組的外在因素
☞比較:
看看人家,比比自己。
比別人好,則可激發
組員更上一層樓;若比別人差,則使各組員
有警戒之心,力求上進。
☞比賽:
對於小組的合作性產生催化作用,促進小組
團結,爭取團體榮譽。
機構/團體的支持
*創造適當的機構文化:機構對義工的態度非常重要。
從機構政策到日常工作的每項小節,都必須清楚讓每一位員工知道義工亦是主要的服務提供者,擁有與全職人員相若的重要性。
*提供適當的訓練:(請參閱單元〈四〉)。
*舉辦有系統的獎勵活動:設立義工服務紀錄制度,讓每位義工清楚看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更讓機構用作嘉許優異義工。
附件目錄
附件35
附件名稱:「滿足感」方程式
要維繫義工對服務工作有滿足感,首先是找出引起不滿的原因,然後施以對策,工作員可以採用不記名問卷方式去尋找這些原因,亦可以採用「間接諮商」(Non-directive Counselling)的方法,跟義工談論困擾他們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源及幫助尋求解決方法。
要量度義工的滿足感可以包括下列各項
一. 對義務工作本質的量度(scale)
複雜−簡單
富創意−刻板
有成功感−毫不重要
受尊重−不受尊重
二. 對與小組工作員的關係
主動−被動
熱誠−冷漠
靈活−固執
能幹−平庸
尊重義工擁有自主權
三. 對與其它職員關係的量度
友善−難相處
忠實−虛偽
負責−不負責
主動性高−懶惰
四. 對義工表現的量度
能力表現−隨機任意
給予機會表現−投閒散置
公平、客觀−偏袒、主觀
以上四項的量度,至少可給予工作員一個概括的了解,知道義工對整個服務計劃的想法。
總括來說,決定工作滿足感的因素可以包括下列:
(1) 工作富挑戰性−義工較喜歡富挑戰性的工作,包括有機會運用技
能發揮所長,而工作員對其表現有適當回饋,否
則,沉悶的工作或難度過高的工作只會帶來不
滿。
(2) 公平對待−義工與員工一樣,會對於不公平的對待感到非常
反感的,容易產生不滿。
(3) 工作環境−與員工一樣,義工期望能擁有一個舒適和安全的
工作環境;此外,義工也要求適當的設施和工具
來輔助工作。
(4) 與他人的關係−義工除了從服務社會中取得滿足感外,也從義工
服務之中滿足自己社交需要,所以與工作員及其
它義工的交往、讚賞、了解或意見交流等表現,
可以產生一定程度的滿足感。
附件36
附件名稱:人物選舉
目的:鼓勵小組組員開放地評估自己與其它組員的關係。
活動程序:(1) 每個組員首先填上他的選擇
(2) 由工作員帶領分享每人答案及選擇原因
在回答下列問題時,組員請於義工小組裏選擇最適當的人選,並填上。
1.假設你要選舉小組的領袖,你最選擇誰?()
2.你會委派誰來完成一個重要的使命?()
3.你會願意與誰合作完成任務?()
4.你找誰來商討新的觀念?()
5.你找誰與你郊遊消遣?()
6.假設你遇到個人問題時會找誰傾訴?()
7.假設你經濟拮据時會找誰幫忙?()
8.假設你被囚孤島會希望誰在你的身旁相伴?()
9.假設你奉命出國工作,你會找誰幫忙照顧家務?()
10.假設你病倒在床會找誰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