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5
翁牛特旗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卷面分值150分,共6 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语文学习,可谓跌宕多姿。
有登高峰之酣畅,重峦叠zhàng之中坚忍不拔;有临沟壑之焦灼,素湍.绿潭之间静心慰jiè;有穿森林之迷茫,披荆斩棘之后豁然开朗;有乘快舟之惊骇.,细水涓流之里积少成多。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素湍.绿潭惊骇.(2)写出文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重峦叠zhàng 慰jiè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本质。
C、《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D、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就是其中之一。
3、下面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红岩》塑造了许云峰、江姐、华子良、双枪老太婆、成岗和小萝卜头等人物形象。
2012xx 语文试题第Ⅰ卷(共 76 分)一、语文累积( 20 分)1.依据拼音写汉字()( 2 分)A.积( zǎn)B.妄自( f ěi)薄C.断壁残( yuán)D.驰( chě ng)边境2.以下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轩榭重峦叠障骨瘦如柴樯倾揖摧B.阡陌好手偶得消声匿迹天经地意C.峻峭面面相觑柔波粼粼眼花燎乱D.摩挲满城风雨朴实谦虚害人听闻3.能使以下语意顺畅、连接的一组短语是:( )(2 分)实行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许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巧妙的大地,播下① 的种子,就会获取行为的收获,播下② 的种子,就会获取习惯的收获,播下③ 的种子,就会获取性格的收获,播下④ 的种子,就会获取命运的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的确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②性格③行为④习惯B、①思想②行为③习惯④性格C、①行为②习惯③性格④思想D、①性格②行为③习惯④思想4.《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梁山泊108 位豪杰都取了一个风趣、风趣的外号,请你写出你最喜爱的一位豪杰的名字及其外号,并用简短的语言做评论论。
( 4 分)5.补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随意选做 6 题)( 6 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xx 度若飞。
北朝民歌《 xx 诗》(3)日暮乡关哪处是?。
xx《xx》(4)知汝远来应存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
,。
郦道元《三峡》( 7)别有用心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8)惊恐滩头说惊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6.按下边的提示默写诗词句子。
( 4 分)(1)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眼前一直保持着“,”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2)写出两句与春雨有关的古诗句:,。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题时间为150分钟。
一、 经典诗文积累(25分)1、 依据原文填空。
(选做6个题,多做不加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清照《夜雨寄北》)(3)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4)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何处望神州? 。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烟笼寒水月笼沙, 。
(杜牧《泊秦淮》)(7) ,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8)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2、根据提示默写。
(选做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
(2)李清照《武陵春》中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词是:, 。
(3)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表达雄心壮志的连续的两句:, 。
3、 默写课文选段。
(共15分,(1)题必做,8分;(2)(3)题选做其一,7分。
不写题目和作者)(1)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至“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至“似与游者相乐。
”(3)郦道元《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至“良多趣味。
”二、阅读理解(65分)(一)阅读《夕照透入书房》,完成4----9题。
(20分)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1)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2)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
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3)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 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部分外的美丽。
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天的月光,细nì_____饱满,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泓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从逶yí_____的山间挥洒而下,停泊在雪地上,悠远清寂。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膏脂.②恬.淡(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细nì②逶yí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2.(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极富浪漫色彩。
全书通过写鬼写妖来影射现实生活,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表达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B.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谚语、歇后语等,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王勃。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D.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
代表作有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悲剧《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等。
3.(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地狱的文化特色。
B.《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好汉”形象,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为了解救刘老汉的女儿而质问宋江,在一气之下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了杏黄旗。
C.格列佛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他曾帮忙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的大火,不过他的灭火方法却让该国皇后感到十分痛恨。
D.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
内蒙古赤峰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水浒传》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地域的文化特色。
B.《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好汉”形象,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为了解救刘老汉的女儿而质问宋江,在一气之下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了杏黄旗。
C.格列佛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他曾帮忙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的大火,不过他的灭火方法却让该国皇后感到十分痛恨。
D.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
他的随笔关注现实,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答案】B【解析】B中的“他”指的是李逵,表述有误,所以答案选B。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对《骆驼祥子》《水浒传》《格列夫游记》和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查全面(语言特色、主要人物及情节、作家作品)。
通过“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这一情节,可迅速判断出是李逵所为,从而确定答案为B。
相关情节:李逵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女儿,心想:“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的粉碎,拿了双斧,直奔宋江……李逵和鲁智深性格相似,注意区别: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
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
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专题06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7.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倔强(jué)茅塞顿开(sè)惟妙惟肖(xiào)B.酝酿(niàng)饶恕(shù)鳞次栉比(zhì)忍俊不禁(jīn)C.媲美(pì)炽热(zhì)风驰电掣(chè)揠苗助长(yà)D.篡改(cuàn)娴熟(xián)循序渐进(xún)销声匿迹(n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谈笑风生水到渠成B.风靡一时苦思冥想C.优柔寡断明察秋毫D.卓有成效按步就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了他在外国的经历,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
B.在现代社会,个人信息自由流动的空间越来越大,人们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C.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终于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D.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考复习期间,我门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复习功课上。
B.这场比赛是否胜利,取决于我们队员的齐心协力。
C.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美丽的王花山行进。
D.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哎呀,蛇!”小明突然惊叫起来。
我赶忙问他:“蛇?在哪里?”B.后来,我又千方百计去研究这个课题,于是又千方百计去寻访专家。
但专家们不是说不可能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吗?C.从这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宇宙里再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然而对宇宙的奥秘和它的秘密的探索,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D.不用那么费事,你说买哪几本?我一会儿就给你买回来。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试题内蒙古赤峰市的中考数学试题,无疑是对考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
赤峰市2018年中考联考试题语文答案1、(1)静谧.安详 mì(1分)茎.jīng(1分)(2) 默契(1分)鼓胀(1分)2、A(2分)3、C,后世多称《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2分)4、B“不来夫斯帝国的入侵”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情节。
(2分)5、妈妈,以前都是我不好,不太懂事,多次顶撞了您和爸爸,以后我会尽量克制避免。
其实我的压力也很大,我一直在默默努力提高着成绩,请你们相信我。
我不给您买礼物了,妈妈,祝您节日快乐!(言之成理即可)(3分)6、略(3分)7、(1)欲辨已忘言(2)贤者能勿丧耳(3)徙倚湖山欲暮时(4)求之不得(5)白露未晞(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每空1分,共9分)8、(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共5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够5分为止。
)9、(1)“我”只要了半碗阳春面,老芋仔却给了“我”一整晚,又加一个卤蛋;得知外婆生病不能来时,对“我”进行鼓励和安慰;让“我”先吃面,以后再付钱;给“我”讲他坎坷的生活经历;“老芋仔”娶亲得子;老芋仔被老婆骗走了积蓄和儿子,后上吊自杀。
(每个要点0.5分,共3分)(2)老芋仔是一个孤穷老兵;做得一手好面;身世坎坷,命运多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富有同理心,感恩心;外省人,适应能力强。
(共4分,答出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要点言之成理也可)10、①“老芋仔”的“同理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芋仔当兵打仗逃难,靠着许多不认识的人接济,才活到今天,所以他看到“我”因外婆生病无人帮助买面时,就给我加面加蛋;二是他没有读书的机会,所以鼓励我好好读书;三是他被迫和父母离散,已无孝顺的机会,所以嘱咐我“好好孝顺外婆”。
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天的月光,细nì_____饱满,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泓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从逶yí_____的山间挥洒而下,停泊在雪地上,悠远清寂。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膏脂.②恬.淡(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细nì②逶yí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2.(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极富浪漫色彩。
全书通过写鬼写妖影射现实生活,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表达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B.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自谚语、歇后语等,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王勃。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D.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
代表作有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悲剧《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等。
3.(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地狱的文化特色。
B.《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好汉”形象,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为了解救刘老汉的女儿而质问宋江,在一气之下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了杏黄旗。
C.格列佛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他曾帮忙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的大火,不过他的灭火方法却让该国皇后感到十分痛恨。
D.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
他的随笔关注现实,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4.(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没有文字的种群也有童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文化的挤占,童谣变得越越少,大多数孩子只能在照片里寻找自己的童年②所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一点也不为过③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④这也是其在儿童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⑤童谣音韵和谐,形式简短,读郎朗上口⑥每一段童谣都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A.①⑤⑥③②④B.③⑥②⑤④①C.⑤③⑥④②①D.②①③⑥⑤④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5.(3分)小娟同学热情活泼,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
她想参加班级文艺委员的竞选,但苦于自己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一直犹豫不决。
假如你是她的知心好友,想鼓励她参加竞选,你会说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说服力;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内容6.(4分)学校将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结合示例,从下列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事物中任选一项写一则推介语。
要求:突出该事物的基本特征,做到语句通顺,生动形象。
汉字京剧中国功夫国画书法示例:我要推介:瓷器推介语:它,从泥土中走,气质温婉,光洁如玉;它,在烈火的焚烧中尽显豪迈与刚直;它,是文明的使者,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将中华文化的馨香尽情播撒。
它,就是朴素大美的中国瓷器!我要推介:推介语:7.(13分)古诗文默写(1)上下句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③,铁马冰河入梦。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根据提示默写。
①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写诗人思乡之梦的句子是:,。
②杜牧在《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政治影响进行议论的句子是:,。
(3)篇段默写。
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至“上下一白”。
②郦道元的《三峡》中“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
一、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60分)8.(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
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9.(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越越多的人,无论是等车还是就餐,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习惯性第掏出手机,刷微博、发微信,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
在中国,“触屏时代”已经到。
材料二:某初中学校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统计图材料三:针对“怎样使用手机”这一话题,初二某班学生家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展开了讨论交流。
@小燕子:开始的时候,我不想给孩子买手机,可经不起软磨硬泡,给他买了一个,结果放学回就玩,成绩下滑得很快,太耽误学习了,我几次想没收,结果都不欢而散,最后还是给了他。
@一米阳光:现在孩子都有手机,关键是怎样用。
用手机可以查找资料、拍照、录视频,外出联系也会方便很多。
@狂奔的蜗牛:我家孩子小学六年级就有手机了,没事的时候就看视频,视力下降了很多,有时半夜还偷着玩,身体虚弱,上课没精神。
@春天:以前我家宝宝爱说爱笑,有了这个手机后,经常发微博,发微信,很少说话,性格越越孤僻了。
@中国梦:我给孩子买的vivo手机还没用一年,昨天他就和我说过时了,同桌都用苹果8了。
@爱心:英语老师每天都在客户端上留英语听读作业,孩子用手机做非常方便。
@勇者无敌:我给孩子买了两部手机,一部智能的,一部老人机。
做作业查资料时用智能的,外出联系时用老人机。
@老班:家长不要太着急。
尽量要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让他们多与别人交流。
也可以多培养一些文体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材料四:昨天中午,我在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
半个小时过去,两人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材料五:材料六:手机本是媒体工具,但长时间玩手机就会被手机控制,出现心理疾病,患上手机依赖症;不拿着手机就会抑郁失落,手足无措。
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强自控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意识。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材料三中家长们认为给初中生配备手机的利、弊各有哪些?(3)材料四、材料五折射除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材料六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5)综合所有材料,你能为材料三中网名为“小燕子”的家长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呢?10.(13分)阅读《多读点“无用之书”》,回答下列各题。
多读点“无用之书”张业修①谈到读书,有不少人认为,要么不读,要读就读有用的书。
我倒觉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在读有用之书的同时,还应多读点无用的书,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书。
②所谓无用的书,是相对于如今流行的那些“有用之书”而言的﹣﹣那些读了以后,对你升学、应聘、挣钱能立竿见影有所帮助和借鉴的书,如《如何炒股》《如何理财》等等。
反之,那些不授技能的书,都属于看似“无用的书”。
③人要生存,必然要学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就得读“有用之书”,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
但若把读有用之书当成读书的全部,或对“无用的书”心存芥蒂,就有失偏颇了。
读有用之书,或许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需求,但如果读书只关注物质的获取,而忽略精神的需求,就可能被名利所牵引控制,变成一个精神空虚、了无情趣的人。
④就我自己说,书读得不算太多,但却自小就喜欢读些无用的书,记得上小学时,课余时间,最喜欢看《黄继光》《董存瑞》《穆桂英挂帅》等小人书。
上中学时,抽空就爱看《红楼梦》《西游记》等长篇巨著。
为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净读这些无用的书,将怎么考上大学?”在学校,也没少挨老师批评,有几次因自习课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不仅被骂得“狗血喷头”,而且连借的书都被没收了,害得我只好东借西凑,才把图书馆的罚款交了。
⑤从学校毕业以后,在阴差阳错中,我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当上了“账房先生”。
这样一,就导致专业不对口,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不上,反倒是平时所读的那些“无用的书”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派上了大用场。
在我看,多读点“无用的书”,起码有四点好处:⑥可以养心。
人生在世,身体需要滋养,心也需要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