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为了确保购置的医疗仪器设备经济、安全、可靠,在生成计划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价,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各部门在上报购置申请表时,应提供以下信息:1、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本单位和本地区现有同类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申购医疗设备应对医院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提高诊断水平,完成科研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避免重复和低水平投资。
2、经济效益分析:对申购设备的运行成本应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用、日常耗品(如试剂、易损件、水、电等)成本、人工费等。
从使用效率分析、预测其检查人次。
用标准收费乘以年人次数就是设备的毛收入,去除运行成本是设备的年收益。
评价购置后能否充分使用,发挥应有作用。
3、技术可行性:包括项是否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对使用科室技术人员配备是否具备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培训能否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对于大型设备根据规定应配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上岗证》等。
对设备维修也要进行论证,有否维修技术力量保证某些设备。
4、安装条件:要论证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安装场地面积层高、承重能力及特殊的防护要求等,使用环境能否达到设备的技术要求条件,配套条件,如水、电气供应、屏蔽防潮等条件是否具备,有无排污、防放射等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5、资金落实:对于贷款和分期付款购置的医疗设备,应论证其资金来源落实的情况,偿还办法和能力。
6、技术先进性:是对计划购置的设备的设计原理,各项功能指标达到的先进程度的评价,是国际先进还是国际一般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还是一般水平。
7、设备可靠性: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在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内能保证正常使用,能确保其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通过了国际国内的质量论证及许可,有关证件是否齐全等等。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审计策略探析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效益审计是指通过评估和分析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从而评估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过程。
在现代医疗健康管理中,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效益进行审计,可以为医院提供决策和管理的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效益审计策略是指通过确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步骤,全面评估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下面从几个方面探析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审计的策略。
可以通过设备利用率进行效益审计。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使用时间和总时间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备利用的程度。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看设备使用记录和日志,计算设备的利用率,并与设备的理论利用率进行对比。
若设备利用率较低,可能说明设备配置不合理或者使用方式存在问题。
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例如设备分时段使用、提供培训等。
可以通过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效益审计。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保证设备使用寿命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审计人员可以查看设备维修记录和保养情况,评估维修和保养的及时性和功效。
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运行效果下降。
审计人员可以提出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建议,例如定期维护计划、加强保养培训等。
可以通过设备的技术更新进行效益审计。
医用设备的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设备可能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审计人员可以评估医院的设备更新情况,包括设备的年限、更新频率和成本效益等。
若医院的设备更新不及时或者更新成本过高,可能会造成设备使用不够高效。
审计人员可以提出设备更新的建议,例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加强对新设备的评估和培训等。
可以通过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效果评估进行效益审计。
设备的效果评估是指通过评估设备使用的效果和效果,以及对患者诊疗的影响,评估设备是否满足医院的需求。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为了确保购置的医疗仪器设备经济、安全、可靠,在生成计划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价,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各部门在上报购置申请表时,应提供以下信息:1、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本单位和本地区现有同类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申购医疗设备应对医院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提高诊断水平,完成科研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避免重复和低水平投资。
2、经济效益分析:对申购设备的运行成本应进行详细分折,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用、日常耗品(如试剂、易损件、水、电等)成本、人工费等。
从使用效率分析、预测其检查人次。
用标准收费乘于年人次数就是设备的毛收入,去除运行成本是设备的年收益。
评价购置后能否充分使用,发挥应有作用。
3、技术可行性:包括项目是否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对使用科室技术人员配备是否具备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培训能否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对于大型设备根据规定应配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上岗证》等。
对设备维修也要进行论证,有否维修技术力量保证某些设备。
4、安装条件:要论证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安装场地面积层高、承重能力及特殊的防护要求等,使用环境能否达到设备的技术要求条件,配套条件,如水、电气供应、屏蔽防潮等条件是否具备,有无排污、防放射等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5、资金落实:对于贷款和分期付款购置的医疗设备,应论证其资金来源落实的情况,偿还办法和能。
6、技术先进性:是对计划购置的设备的设计原理,各项功能指标达到的先进程度的评价,是国际先进还是国际一般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还是一般水平。
7、设备可靠性: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在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内能保证正常使用,能确保其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通过了国际国内的质量论证及许可,有关证件是否齐全等等。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彭普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摘要:医院所具备的市面价值比较高、体积比较大的医疗装置就是大型医用设备的表面概念,以原来卫生部的大型医用设备装置与利用控制方法、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大型医用设备利用评估制度中的概念为依据,归纳进入卫生行政机构控制品母的甲、乙种类医用装置就是大型医用设备。
只不过大型医用设备的限定在每一个医院都不一样,单价50万元经常是规模比较大的医院使用的限定,单价20万元是规模比较小的医院用来进行区分的限定。
以原本卫生部的医疗卫生部门医院装置控制方法中的规定为依据:能够实行的论证单价应当在50万元还有超过 50 万医学装置进行。
科学技术迅速成长的情况下,在医院中投入了更多数量的大型医用设备,供应了牢固的保障给医院的社会收益与运营质量。
只不过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个目前的医院都快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对大型医用设备的客观性与开展有用的动态控制进行处理。
大型医用设备采购前的考证与决策探究,还有装置进行应用后的效益探究一定要被医院做好,然后这个难题才可以被解决。
本文探究了有关大型医用设备的问题,并给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大型医用设备;经济效益;分析当下,医疗卫生体制变革更进一步成长的情况下,医院变成自立的经济体,并且开始实行了大量大型医用设备项目,在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用装置的比值更加高了,随之而来的是慢慢突显的医院的成本管理与收益计算等问题。
国家医疗部门公益化目标应当被医院遵守,医院还要对医疗部门的平常经济运转进行维护,客观仔细地探究医用装置的运转与效益是医院一定必需做到的事。
医院的控制与策略直接受到医用装置经济效益探究的干涉,医院经济控制中的关键考证题目变成了医用装置的经济效益探究。
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采购装置之前开展足够的考证。
当下,医用装置被我国不同医疗部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特别是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探讨作者:余均知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5期摘要:目的:对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于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对我院2011年到2015年期间内,价值在10万元之上的医疗设备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基于医疗设备应用时间的越来越久,其所获利润的优秀率也逐渐下降;在所有大型医疗设备中,检查设备与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最高,护理设备与急救消毒设备以及实验室设备所获经济效益最低;购入成本、维修保养、设备引进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构建等因素会影响到设备的经济效益。
结论: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工作,可为指导科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价值管理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其使用所获的经济效益,属医院整个设备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所在。
通常来说,大型医疗设备具有涉及面广泛、投资金额大等特点,对其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实现合理的设备购置与使用,对于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自2011年1月到2015年年末,我院共计有超过10万元的设备包括200台,包括医用超声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生化分析仪器、医用激光仪器、物理治疗仪器、病房护理仪器、消毒仪器以及手术急诊仪器。
(二)方法1、设备选择以我院大型医疗设备的实际购买以及使用情况作为基本的统计依据,挑选出120台极具代表性的设备做本次研究的经济效益分析,设备的选取重点放在治疗、检查诊断的设备里,这是由于这些设备属于较为贵重的仪器设备,且对我院经济收入存在着较大影响。
2、有关于经济效益的分析(1)数据来源①人员方面的费用来自财务科;②耗材支出以及本月收入的费用选自于各科室报表;③房屋及总务科管其他物品的折旧费用来源于总务科;④其他数据来源于经管科。
(2)数据构成经济效益为在该设备项目收入中扣除支出后的金额;其中支出费用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基本水电费、场地费等,除此之外像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奖金、教育科研费用与工作者“四金费”也包含其中;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为:13%×工作者费用;在这其中工作者费用的计算方法又为:人员“四金费”与操作人员工资以及奖金三者之和;教育科研费用为20%×设备收入费用;利润率的计算为,(效益/设备原值)×100%;在成本的计算中尚未纳入设备维修费用。
大型医用设备效益跟踪分析【摘要】目的: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
方法:跟踪与分析的大型医用设备来自于我院近期采购的CT机,X 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使用资料。
结果:CT机效益等级为良,彩超与X线机效益等级均为优秀。
根据月收益率计数(分别为1.11%,6.4%和7.3%)得到的年收益率分别为13.3%,76.5%和87.4%。
结论:通过对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益跟踪分析,均已达到购买前经济效益预测。
【关键词】大型医用设备,效益,预测Tracking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cy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medical equipment,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to better serve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thods: the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from our hospital recently purchased CT, X-ray imaging equipment and ultrasonic equipment using data. Results: CT efficiency rating of goo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X-ray machine efficiency grades are excellent. 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returns(1.11%,6.4%和7.3%) by counting annual returns were 13.3%, 76.5% and 87.4%. Conclusion: through the use of benefit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have been reached before buying the forecast of economic benefit.[keyword]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cy, forecast医院设备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医疗设备(如CT机,X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等)的管理又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对大型医用设备的效益进行跟踪分析,对医院合理利用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为了跟踪并分析我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本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设备资料本研究进行跟踪与分析的大型医用设备来自于我院近期采购的CT机,X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
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及应用分析摘要: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是公立医院整个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关键性内容,其审计质量对于医用设备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着直接性且基础性作用。
本文围绕公立医院,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方面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审计,并指出了其具体应用,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应用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许多新技术、新理念在医用设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许多大型医疗设备的诞生,而医院为了能够得到更多收益,并促进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自身实际,大量引进这些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
首先,医院要想对此些大型医疗设备进行购置,需花费大量资金,成本能否按期收回,且最终得到收益,与医院的发展直接相关。
其次,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有着较高的收费,会增加费用承担者的经济负担。
所以,在公立医院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时,强化效益审计,无论是在强化医院监督上,还是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再或者是在保证医疗保险资金合理使用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
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就其经济、社会效益审计及应用思路探讨如下。
1.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1.1经济效益审计1.1.1采集成本费用与收入数据需指出的是,各台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人次以及对应的收入情况,可采用HIS系统来进行统计;而对于其成本费用尔雅还能,可从多部分来调取,如设备使用科室、医疗设备科及财务科等,主要囊括维修费、耗材支出、设备折旧费、人工费等。
而在对成本费用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时,需要对设备的完好程度进行检查,若设备的老化破损程度不符于其对应的使用年限,那么基于谨慎性原则,建议对设备的折旧金额进行重新调整;比较既往有着较大年度减少或者增长幅度的成本费用项目,仔细且反复性核对,以保证所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1.1.2设备的效益审计评价对变动成本费用所对应的增减幅度进行计算,并对比于此设备诊疗检查人次的增加幅度与减少幅度,就其合理与否进行细致观察,并且还需要对设备的费用支出有无浪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审计策略探析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是医院重要的资本投资,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院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这些设备的高精尖复杂,高昂的价格,一般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维护,因此在设备采购前需要进行效益分析和后续的效益审计。
本文基于大型医用设备的投资特点,分析了目前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策略。
一、医用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1. 需求与设备匹配程度不高医院在设备采购时往往过于关注设备功能和品牌,并忽视了医院实际的需求和预算限制。
在没有明确的需求前,盲目采购设备将导致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2. 缺乏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医院领导和设备采购决策者缺乏成本效益意识,没有对采购设备的成本和效益做出慎重分析,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3. 设备运维管理不规范医院大型设备必须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然而,医院一般缺乏专业的设备运维管理,导致设备故障率高,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设备闲置率升高,大大降低设备的效益。
1. 发挥设备采购主体作用医院管理者要明确医院的需求和预算限制。
对于医用设备的采购,应该进行全面的需求情况分析、设备功能选型、效益分析、成本核算和预算制定。
定期收集和分析设备使用情况,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
对于设备闲置情况,要及时调整设备使用方案,降低设备闲置率。
2. 推进设备效益管理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避免故障发生。
此外,医院应开展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医院要建立与设备相关的监测体系和工作流程,方便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判断设备维修保养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益。
3. 制定审计规程由于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成本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医疗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应针对使用效果、成本收益、设备装备水平等关键指标,制定适合的审计规程。
BUSINESS CULTURE 商业文化2021.02NO.49428文 / 吴 刚大型医用设备对辅助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先进的医用设备进入医疗机构,而医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越发重要。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以规范和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使用管理。
由此可见,大型医用设备存在的资金占用量大、运营和维护保养成本较高等问题,已经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因此,公立医院更应当加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分析,合理配置资金,提升医院资产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发挥更大效能。
医用设备效益分析方法概述静态投资回收期法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累计流入医院的经济利益等于最初的投资成本所需经历的时间。
即通过资金回流量来测算投资回收年限,并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以决策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一种分析方法。
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具体计算方法,是用医疗设备期初投资总额除以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
其中,医疗设备年净收入等于医疗设备总收入减去医疗设备总支出。
该指标相对比较直观,易于理解,可大致衡量项目的风险,回收期越短,说明设备的投资效果越好。
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法是一种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静态投资分析方法,即将购置医用设备投产后正常年度的平均收益除以投资总额,再将其与预定的设备收益率进行比较。
投资收益率可以衡量项目的盈利性,收益率越高,代表其经济效益越好,易于理解,数据容易取得。
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法是在区分成本习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医疗设备的业务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根据成本的习性,将人员支出、设备折旧、管理费用、材料费用、水电气等成本费用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
边际贡献等于业务收入减去变动成本;设备损益平衡点收入即保本点收入,当设备达到保本状态,也就是利润为零时的收入,其具体计算方法为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再乘以设备业务收入得出。
医院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6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生产管理与维护中国设备工程 2023.11 (下)益分析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过程复杂的工作。
同时,医院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可有助于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自主定价方法。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主要分析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崔宗晴根据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数据范围,将医疗设备的效益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四个等级,其中投资收益率≥50%,评价等级为优秀;16.5%≤投资收益率小于50%,评价等级为良好;10%≤投资收益率<16.5%,评价等级为一般;投资收益率<10%,评价等级为差。
投资回收期≤2年,评价等级为优秀;2年<投资回收期≤4年,评价等级为良好;4年<投资回收期≤6年,评价等级为一般。
投资回收期>6年,评价等级为差。
陈国祝等利用本量利方法建立了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经济价值评价管理的3个模型,分别是在开展论证时的经济效益论证与风险评估、使用过程中的效益跟踪、改善与管控和设备使用期限内的净现值跟踪。
赵子璋等利用投资回收期法和医院卫生评估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配置管理中,为医疗设备购置审批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依据。
张霞从医院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急救类医疗设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建立急救类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医院收集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数据主要依赖临床使用科室手工填写的方法。
部分医院使用简单的信息化系统,还没有实现从医院收费系统、PACS 系统等系统中自动提取相关效益数据。
杨卉等通过医院资源计划(HRP)系统实现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工作信息化。
王威等通过一种电能测量装置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工作时间的自动统计。
李维嘉等通过构建一套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系统,并将其应用在医疗设备采购前、使用中及使用后的过程分析,实现了从医院、临床使用科室和单台设备等多层面进行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功能。
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分析的方法探讨——以MRI为例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已成为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效益分析也是医院技术经济和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
对2010年购入的大型医疗核磁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分为三部分,即保本效益分析,实际效益分析和次均成本分析。
得出结论该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优,但也体现了投资回收期较长。
通过对核磁设备的运行以及经济状况的详细分析,有利于医院了解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运行效率。
标签:核磁设备;成本;效益根据2012年河南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审计处的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全省甲、乙两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工作的要求,一年来,我院在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本文以核磁共振仪为例,通过量本利分析法及次均成本分析法分析我院3.0T核磁共振仪投入使用后的目标状况,为医院购置大型设备的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以2010年购入,至2014年末已经使用4年的3.0T核磁共振仪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医院3.0T核磁设备购置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011年至2014年成本核算报表及计算机HIS系统服务量数据。
(二)计算方法:1.设备收入的计算:调取财务软件中的相关项目的统计数据,得到设备收入。
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发布的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信息,核磁设备3.0T涉及项目收费标准见表1。
表1项目名称价格(元)单位磁共振平扫磁共振增强扫描脑功能成像MRI心脏功能成像磁共振血光成像(MRA)磁共振水成像(MRCP、MRM、MRU)磁共振波谱分析(MRS)750900890765765765765 次次次次次次次2.设备成本的计算:2010年购置成本为2165.8万元折旧年限为6年,按照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
该设备的固定成本包含设备折旧、房屋折旧、人员费用;变动成本为维修费和可变成本,其中可变成本主要包括耗材费用,水电等。
大型医疗设备基本情况一览表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分析一、基本情况及资料来源(一)基本情况:1、医院有50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共有台。
2、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分析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功能开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二)设备收入来源:1、对于以单个设备为核算单位的,如医院的核磁共振、B超、CT、DR等单台价值较高,又能独立作业的设备可以利用医院的HIS 系统统计诊疗人次,由于无法统计具体每台设备的收入数据,所以根据科室诊年总收入和诊疗人次占比测算单台设备收入情况,这种测算方法是将各项检查项目费用平均,所以实际单台设备的收入情况会和实际收费情况有误差。
2、手术室设备涉及多个科室,为辅助工具类设备,如关节镜、腹腔镜、C臂等,没有单独收费项目,而其又是相关手术和治疗项目开展的必备工具,其经济效益无法单独测算,主要对其社会效益进行相关评价分析。
(三)设备支出来源:设备支出根据设备的原值占比,分别从工资福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修,其他支出等几个方面统计数据。
(四)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法是指该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收入-设备支出)/该医疗设备投资总额]X100%。
投资收益率越高,表明设备经济效益越好。
二、设备经济效益分析: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一览表经2019年大型设备投资收益率测算, 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X-EVOLUTION), 多普勒超声仪(DC-6T)投资收益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彩超(NOBLUS),乳腺X射线机(M mmomat Fusion)投资收益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三、设备社会效益分析:设备社会效益分析一览表根据可查证的论证报告可计算出部分实际诊疗人次与期望诊疗人次占比,其中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用诊断X线机超预期,社会效益较好,乳腺X射线机诊疗人次远低于期望诊疗人次,社会效益较差。
四、开机保证率五、总结综上分析,在可查证数据中,乳腺X射线机效益较差,和期望相差较大,可作为以后购买相似设备的参考。
大型医用设备效益跟踪分析
【摘要】目的: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
方法:跟踪与分析的大型医用设备来自于我院近期采购的CT机,X 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使用资料。
结果:CT机效益等级为良,彩超与X线机效益等级均为优秀。
根据月收益率计数(分别为1.11%,6.4%和7.3%)得到的年收益率分别为13.3%,76.5%和87.4%。
结论:通过对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益跟踪分析,均已达到购买前经济效益预测。
【关键词】大型医用设备,效益,预测
Tracking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cy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medical equipment,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to better serve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thods: the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from our hospital recently purchased CT, X-ray imaging equipment and ultrasonic equipment using data. Results: CT efficiency rating of goo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X-ray machine efficiency grades are excellent. 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returns(1.11%,6.4%和7.3%) by counting annual returns were 13.3%, 76.5% and 87.4%. Conclusion: through the use of benefit analysis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have been reached before buying the forecast of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cy, forecast
医院设备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医疗设备(如CT机,X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等)的管理又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对大型医用设备的效益进行跟踪分析,对医院合理利用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为了跟踪并分析我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本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设备资料本研究进行跟踪与分析的大型医用设备来自于我院近期采购的CT
机,X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
CT机为SA V ANT-120KV A,总投资5300792元;X线机为普朗医疗-PLD5000,总投资为1500283元;彩超为西门子X300,总投资为2211606元。
1.2分析方法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医疗效益(设备利用率分析),社会效益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
1.2.1社会效益:包括广告宣传、信息传递、病员来源、为病人提供方便;进一步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保持某一领域技术领先、带动相关科室技术进步、提高单位整体服务水平等。
1.2.2医疗效益:包括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提高诊疗治疗效果;
1.2.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为:一是投资回收期法(医疗设备的投资回收期指标越小,其经济效益越好)。
二是投资回收率法(医疗设备的投资收益率指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1.3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方法每个月的十号之前统计各科室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通知进行记录,记录内容重点包括:上个月该医疗设备的总收入、该设备使用频次(治疗人数)和医疗设备的维修(包括维护)情况。
最后针对各医疗器械设备的效益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可了解到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在一定范围时,其月利润达最大值。
2结果
2.1设备使用情况结表(时间以月未单位):
表1: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结果表
名称实际使用频次计划使用频次使用率
CT 400 380 105%
彩超2200 2000 110%
X线机1180 1000 118%
2.2设备效益分析结果(时间以月为单位)
表2:大型医用设备效益分析结果表
名称总收入净收入投资总额收益率效益等级年投资收
益率
CT 271866.4 58922.8 5300792 1.11% 良13.3%
彩超190400 140899 2211606 6.4% 优76.5%
X线机128690 109277 1500283 7.3% 优87.4%
3讨论
我院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剖析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我院近几年购置的大型设备给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就是如何使这些大型医疗设备发挥更好的效能,降低运行成本,使医疗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适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
根据设备管理要求,我院逐步实施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动态分析管理这一措施:实施目的跟上医院改革的步伐,转变观念,切实落实各尽所能的岗位责任制,是落实这一措施的根本保证。
实施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求得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机制,使其达到几个方面的共同提高。
一是调动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设备使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其应有的医学作用。
二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方向和首要任务可概括为:搞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从有限卫生资源的运用分布角度,我们强调“合理购置”。
从资源的投入产出角度,强调“有效利用”。
转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改变过去那种“供应、记帐、修理”的静态管理方式为现在的“论证、供应、管理、维修、分析”的循环动态方式,提高医疗设备价值[4]。
医院中的医疗设备是保证医院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要条件,因此,对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费用进行分析使卫生系统经济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就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管理工作质量的水平能够直接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占医院总固定资产的一般左右,但是由医疗器械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是医院总经济效益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对每台大型医疗设备制定经济指标和
月纯收入基数,并对完成程度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最大限度使大型设备的功能得到发挥,同时收回投资成本,完成利益目标,另外,只有通过对各种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率相关数据的完整统计,才能时刻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从而为是否增大设备的投资总量提供事实依据[5]。
参考文献
[1] 汪君,李清华,余浩杰等.大型医疗设备带给医院经济效益的循证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91-92,115.
[2] 李世俊,张楠,解迎刚等.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系统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17-20.
[3] 胡玉华,童其荣,方洪兴等.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0):51-53.
[4] 王忠明,张兵,刘立洁等.加强医疗设备全程管理着力提高设备经济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78-79,81.
[5] 彭毅,韩玺梅.先进医疗设备是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J].中国医学装备,2011,08(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