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方位精练书稿卷第1课英雄潇洒走苍穹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7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潇洒犹豫经历名列前茅B.仓穹训练记载坚如磐石C.叮嘱锻练负载不堪设想D.体检恢复自毫莫名其妙解析:B项,仓—苍;C项,练—炼;D项,毫—豪。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球股市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为使美元坚挺,降息在所难免。
B.女教练黄伟芬说,这些年来杨利伟的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所谓的“政绩工程”,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个人“政绩”。
它破坏了党的威信,浪费了人民的钱财,群众对其道路以目。
D.贪官在受贿之初,心有余悸,“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A项,在所难免:表示难以避免,多指不好的事;C项,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只是彼此用眼睛互相看看,旧时用以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D项,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过去以后,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此三项均和语境不符。
答案:B3.填入①—④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个永远留在历史底片上的画面①这不是既定程序中的动作②“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6秒时③杨利伟轻松自然地向地面的人们行了一个军礼④A.。
:,。
B.,。
,。
C.。
,!D.,:,。
解析:①③处语意未完,都应用逗号;②处应用冒号,起解释作用;④处语意完结,应用句号。
答案:D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
B.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结果。
C.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书评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
D.针灸按摩器对于关节炎,扭伤,腰病以及消除疲劳等,均有显著效果。
解析:A项,主语成分残缺,应去掉“在”;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或“的结果”;D项,应在“对于”后添加“治疗”。
答案:C5.(2006江西高考,22)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
第1课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洲(jú)湘江(xiānɡ) 漫江(màn) 百舸(ɡě)B.惆怅(chànɡ) 寥廓(liáo) 苍茫(cānɡ) 携来(xié)C.百侣(lǚ) 峥嵘(zhēnɡ) 茂盛(mào) 遒劲(qiú)D.阻止(zǔ) 遏制(è) 竞争(jìnɡ) 沉浮(chéng)【答案】D【详解】D选项中的沉((chén)浮。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指点书生义气挥诉方遒风华正茂B.苍茫鱼翔浅底浪遏飞洲峥嵘岁月C.霜天百舸争流独立寒秋激扬文字D.廖廓橘子州头漫江碧透层林尽染【答案】C【详解】A选项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选项中“浪遏飞舟”;D选项中“橘子洲头”。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答案】B【详解】B选项“怅寥廓”,用来表达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答案】D【详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语文ⅰ语文版第1课(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歼.击()强.迫()发蒙.()绥.中()磐.石()着.落()矫.健()负荷.()默契.()呛.水()答案:qióngjiānqiǎngmēngsuípánzhuójiǎohèqìqiāng2、辨别字形并组词。
答案:编辑/通缉/舟楫摄取/震慑/蹑手蹑脚呕吐/讴歌/怄气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1)指名次列在前面。
()(2)情况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进展到特别坏或特别危险的地步。
()(3)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情况特别惊奇,使人不明白。
()答案:(1)名列前茅(2)不堪设想(3)莫名其妙4、辨析以下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反映反应①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
②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2)必须必需①学习()刻苦钻研。
②煤铁等是进展工业所()的原料。
答案:(1)①反应②反映(2)①必须②必需解析:(1)“反应”,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或回应。
“反映”,用作动词,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判断,得出的结论,①把客观情况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么样”“一定要”,在句子中多作状语。
“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一定有的,不可少的,在句子中多作定语或谓语。
5、填空。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10月15日上午9时,由我国首位航天员________驾驶,飞上了那蔚蓝色的神奇太空。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________、________。
(3)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宇航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每小题3分)一、(12分)1.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寥落(liáo) 桀骜不驯(ào)立仆.(pū) 赁.屋授课(lìn)B. 作揖(yī) 干练坚决(ɡān)解剖.(pōu) 长歌当.哭(dānɡ)C. 莅校(lì) 以待屏息(pínɡ)激亢.(kànɡ) 涕泗.交流(sì)D. 鳏夫(ɡuān) 屠戮妇婴(lù)山阿.(ā) 归纳演绎.(yì)2.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深味悲凉出离愤怒陨身不恤绯红黎明B. 微漠悲哀直面人生枪弹攒射欣然前往C. 广有羽冀黯然泣下惊心动魄浸渍人心D. 绿草如茵逆来顺受高官显宦深居拣出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有名的足球迷, 经常看得出神入化, 有时竟忘了吃饭, 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足球。
B.据经营者透露, 近年来新兴的书吧, 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C. 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 一旦面临挫折, 创业者的生活将会陷入窘境。
D. 做人要正派, 到处打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 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 错误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 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 巴金, 现代小说家,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 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题为一次演讲, 好像是记事, 其实是写人, 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 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语文版】高中必修1——5教材详细目录语文版高中教材目录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1、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2、落日3、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4、*唐山大地震(节选)第二单元5、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黄鹂6、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寂寞雨巷7、中国现代诗二首(三)春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8、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地第三单元9、铸剑10、十八岁出门远行11、黑珍珠12、*不会变形的金刚第四单元13、赤壁赋14、陈情表15、项脊轩志16、*报任安书(节选)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1、我的回忆(节选)2、《新青年》时代的鲁迅3、居里夫人传(节选)4、*苏格拉底之死第二单元5、李白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6、杜甫诗四首兵车行登岳阳楼登高旅夜书怀7、琵琶行(并序)8、*诗六首登幽州台歌终南山燕歌行石头城李凭箜篌引锦瑟第三单元9、箱子岩10、跑警报11、寂寞12、*巩乃斯的马第四单元13、鸿门宴14、淝水之战15、段太尉逸事状16、*崔杼弑其君高中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1、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2、双语言时代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4、*痛与不痛的秘密第二单元5、词三首(一)八声甘州鹊桥仙声声慢6、词三首(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州歌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元曲五首【正宫】醉太平·刺世【越调】天净沙·秋【双调】大德歌·春【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双调】夜行船·秋思8、*诗六首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登快阁书愤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论诗(其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第三单元9、邻居们10、山地回忆11、宝黛初会12、*巨翅老人第四单元13、兰亭集序14、阿房宫赋15、黄州新建小竹楼记16、*滕王阁序(节选)高中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敬业与乐业3、荣誉与爱荣誉4、*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第二单元5、《诗经》四首氓(卫风)伐檀(魏风)无衣(秦风)鹿鸣(小雅)6、离骚(节选)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短歌行(其一)白马篇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9、雷雨(选场)10、窦娥冤(选场)11、哈姆莱特(选场)12、*城南旧事(节选)第四单元13、劝学14、师说15、与高司谏书16、*原君高中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1、论雅俗共赏2、谈中国诗3、读《鲁滨逊漂流记》4、*评《泰坦尼克号》第二单元5、外国诗二首(一)送娘曲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6、外国诗二首(二)帆信天翁7、外国诗二首(三)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8、外国诗二首(四)诞生蛇第三单元9、春末闲谈10、汉家寨11、古瓷器12、*娓娓与喋喋第四单元13、论修身14、论民本15、神游物外16、*祸兮福兮。
1沁园春长沙本课话题——以天下为己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触景生情,关注到祖国的命运、革命的未来,从而陷入深沉的思索: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主宰。
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续传奇,12年后再度大逆转夺金!1994年,中国女排不仅丢掉亚洲冠军,世锦赛也跌到第八名的低谷,距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有一年的时间。
当时,袁伟民的一句话让郎平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动容:“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多少年来,“铁榔头”郎平四处漂泊,但不管在美国、意大利,还是在土耳其,她都关心着中国女排的发展。
1996年到1998年,她临危受命,出任主教练,为中国女排的重新崛起打下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2013年,郎平再次接过女排的教鞭,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于2014年世锦赛夺得亚军,给国人带来了惊喜。
2015年9月,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出征日本,第四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赢得的三大赛事第八个世界冠军。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郎平之所以执教中国女排,正是由于她强烈的责任感。
敢于发挥、敢于承担责任,这是郎平在平时训练中,一再向队员们灌输的思想。
郎平责任在肩,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两度低谷出山,令人敬佩!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日知录》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潇洒犹豫经历名列前茅B.仓穹训练记载坚如磐石C.叮嘱锻练负载不堪设想D.体检恢复自毫莫名其妙解析:B项,仓—苍;C项,练—炼;D项,毫—豪。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球股市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为使美元坚挺,降息在所难免....。
B.女教练黄伟芬说,这些年来杨利伟的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所谓的“政绩工程”,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个人“政绩”。
它破坏了党的威信,浪费了人民的钱财,群众对其道路以目....。
D.贪官在受贿之初,心有余悸....,“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A项,在所难免:表示难以避免,多指不好的事;C项,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只是彼此用眼睛互相看看,旧时用以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D项,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过去以后,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此三项均和语境不符。
答案:B3.填入①—④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个永远留在历史底片上的画面①这不是既定程序中的动作②“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6秒时③杨利伟轻松自然地向地面的人们行了一个军礼④A.。
:,。
B.,。
,。
C.。
,!D.,:,。
解析:①③处语意未完,都应用逗号;②处应用冒号,起解释作用;④处语意完结,应用句号。
答案:D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
B.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结果。
C.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书评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
D.针灸按摩器对于关节炎,扭伤,腰病以及消除疲劳等,均有显著效果。
解析:A项,主语成分残缺,应去掉“在”;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或“的结果”;D项,应在“对于”后添加“治疗”。
答案:C5.(2006江西高考,22)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1课《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 ) 歼.击( ) 强.迫( )发蒙.( ) 绥.中( ) 磐.石( )着.落( ) 矫.健( ) 负荷.( )默契.( ) 呛.水( )答案:qióng jiān qiǎng mēng suípán zhuójiǎo hèqìqiān g2.辨别字形并组词。
答案:编辑/通缉/舟楫摄取/震慑/蹑手蹑脚呕吐/讴歌/怄气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1)指名次列在前面。
( )(2)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 )(3)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答案:(1)名列前茅(2)不堪设想(3)莫名其妙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反映反应①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 )能力。
②这部小说( )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2)必须必需①学习( )刻苦钻研。
②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 )的原料。
答案:(1)①反应②反映(2)①必须②必需解析:(1)“反应”,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或回应。
“反映”,用作动词,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判断,得出的结论,①把客观情况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一定要”,在句子中多作状语。
“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一定有的,不可少的,在句子中多作定语或谓语。
5.填空。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 ______年10月15日上午9时,由我国首位航天员 ________驾驶,飞上了那蔚蓝色的神秘太空。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________、 ________。
(3)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宇航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人。
这次载人航天最大的突破是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出舱行走。
答案:(1)2003 杨利伟(2)2005 费俊龙聂海胜(3)2008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课堂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
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舱内的灰尘也都飘浮起来。
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
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
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抵抗着环境束缚,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感觉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有50%的航天员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
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
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针对性的自我锻炼。
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都做够最长时间,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引力。
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靠想象。
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熬过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
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旋转。
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
“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
”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
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三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它确实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一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
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根儿疼。
杨利伟喜欢吃肉,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
晚上饿了,也没有自己加过餐。
“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个很痛苦的事情。
”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
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 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
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
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
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6.杨利伟回忆驾“神舟”五号飞行时说“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杨利伟驾“神舟”五号飞行时,因身体产生严重不适,意志开始动摇。
B.说明杨利伟一回忆当时的驾船情形就心有余悸。
C.这一处是特定的败笔,有损杨利伟的形象。
D.杨利伟的坦言反而更突出航天员的意志坚强,其言可信,其功可喜。
7.杨利伟在进行离心机训练时,“从来没有按过”用于求救的警灯,你怎样理解?8.杨利伟的成功使你得到什么启示?9.选文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
请结合选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答案:6.D 解析:A项“意志开始动摇”不恰当;B项“就心有余悸”太过牵强;C项“有损杨利伟的形象”是曲解原文。
7.参考答案:杨利伟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航天员,但与其他航天员相比并不是处处有优势,他凭着超常的意志和比别人更加刻苦的训练,才使自己最终成为“神舟”五号航天员的首选对象。
“从来没有按过”求救警灯,一方面表明杨利伟忍受训练负荷的坚强意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杨利伟的身体素质是一流的。
解析:作者写杨利伟在平时的训练中从不使用求救的警灯,是为了说明杨利伟的素质过硬,能够担任首次航天的工作。
8.参考答案:(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但不发展提升素质,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
(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
(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的烦恼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
(4)只有平时不潇洒才能换取关键时刻的潇洒。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但要依据杨利伟的事迹。
9.答案示例:(1)做转椅训练都“做够最长时间”,“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意志的顽强。
(2)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解析:举出例子,言之成理亦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负荷.(hè)烧灼.(zhuó)歼.击(qiān)匣.子(xiá)B.脊.背(jí) 着.陆(zhuó)吞咽.(yàn) 编辑.(jí)C.目眩.(xiàn) 旷.野(kuàng)发蒙.(mēng) 煎.熬(áo)D.呛.水(qiāng) 症.结(zhēng)默契.(qì) 轨.迹(guǐ)答案:D 解析:A项“歼”应读“jiān”;B项“脊”应读“jǐ”;C项“眩”应读“x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现在看着我,5分钟不许咽唾沫。
”杨利伟一时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仍按教练的要求做了。
B.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
C.其实这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决定,因为在确定三人梯队时,杨利伟的综合成绩就排在首位。
D.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答案:C 解析:“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无可争辩”。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这出人意料的军礼,使得地面测控大厅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杨利伟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C.这些程序尽管早已烂熟于胸,但他仍然看得很专注。
D.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由于”。
B项搭配不当,应为“塑造了……形象”。
C项关联词位置不对,应将“尽管”提到句首。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嫦娥”奔向月宫新闻资料:嫦娥工程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下,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将实施三步战略。
第一步是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第二步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在人类进行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中,环绕探测、软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是最主要的探测手段,软着陆更是踏上另一个星球进行实地科学探测的第一步,从获取探测数据的直接性和丰富性的角度来看,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是其他探测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步是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
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完成月球表面采样,以实施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深度认识,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