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原理油墨转移
- 格式:ppt
- 大小:611.00 KB
- 文档页数:17
典型印刷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今天,最常见的印刷机都采用柔版印刷工艺。
柔版印刷是一种回转印刷方法,它通过凸起的图案表面在各种承印物上印制图案。
即通过橡胶版或感光树脂版非印刷区域的撤出和降低,在印版上生成所要印刷的图案。
印版与直径各不相同的回转圆筒相连以获得各种尺寸的图案。
油墨则是通过一个称为网纹辊的具有网状结构的油墨计量辊转移到印版表面。
通常,喷墨装置与刮刀协同工作,以便为网纹辊供应油墨。
上述系统操作可以针对每种印刷颜色在印刷机上重复。
目前,一台印刷机上的平均印刷站的数目为10个,卷筒纸的宽度为 6 到136 英寸。
印刷应用中的主要运动类型印刷应用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单色印刷,一直到需要定位的复杂多色印刷。
大多数印刷应用都使用一个包含要印刷的图案的回转喷墨头,印刷表面通常是一种直接与喷墨头接触的卷筒纸。
卷筒纸常为线性的,可以由任意种类的材料组成,包括纸、塑料或树脂薄膜,波纹纸等。
印刷油墨直接供应给喷墨头,在喷墨头与卷筒纸接触时,图案就转移到卷筒纸上。
印刷应用中的主要运动类型为主轴/从轴运动——要在上面进行印刷的卷筒纸为主轴,喷墨头为从轴。
传统的印刷机的卷筒纸和喷墨头之间是机械连接的,但是现在,考虑到通过高性能运动控制器可执行电子式凸轮仿形,以及印刷的最终用户提高机器灵活性,并希望缩短生产期限和实现快速生产转换的要求,通常使用伺服机构。
尤其对于喷墨头而言更是如此,有时对卷筒纸主轴也具有这种要求。
多色印刷应用中包含多个喷墨头,每个喷墨头对应于一种颜色,成为主轴的从轴,各个喷墨头之间要保持相互对准。
其它类型的运动在印刷应用中也不少见,例如用于在机器维护和产品切换中将喷墨头移进和移出的调整轴。
典型的印刷应用需要使用多种运动控制部件,包括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等反馈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伺服放大器和高性能运动控制器。
在印刷中使用的运动控制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回转从轴与线性卷筒纸接触的纸品加工应用。
运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印刷应用中实现运动控制存在几个问题。
PRINTING FIELD 2018.06足够达到相应色密度和遮盖力的墨量,使油墨附着于仅需要墨层转移的区域,从而提升有效的油墨转移。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网点增大,并让印版在无须擦版的情况下运行更长时间。
迎难而上,直面挑战然而,要实现更加出色的油墨转移效果,并不意味着要将尽可能多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增加油墨密度以及提高印刷清洁度,可以扩大色域范围;但如若油墨的密度过大,事实上又会减小可以复制的色域范围,而且墨量过多也会导致印刷的色调范围缩小,这样便会降低对比度,使得网目调印刷品的外观变得模糊不清。
因此,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既要将密度或不透明度提高到所需的目标水平,同时又要尽可能确保最广泛的色域和色调范围。
要在印刷机上成功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对油墨转移的整个机制进行优化,包括如何将油墨从网纹辊传送到印版,又如何最终使油墨有效地转移到承印毫无疑问,如今的柔性版印刷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凭借其能有效地控制油墨密度,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并能获得最具有吸引力的图像效果等诸多优点,柔性版印刷已经发展成为印刷行业中备受青睐的一种印刷方式。
随着柔印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更小的高光网点以及优化油墨实地密度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正得益于各方作出的共同努力。
然而,就最广的色域和色调范围,尤其是图像对比度而言,柔性版印刷往往难以在与胶印和凹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最具有挑战性的还在于如何在实现上述印刷要点的同时,能使印刷机保持高速运行,并最大限度地缩短停机时间。
柯达公司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地的客户展开合作,以帮助他们顺利地把凹印和胶印转化为更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柔性版印刷。
在这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有效的油墨转移和最小的印刷压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通过更小载墨量的网纹辊来传递如何改进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Douglas A.Weiss物上。
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穴的形状和工况•印版本身•印版的表面特性•油墨和承印物的表面张力配合•环境条件各个领域的柔印供应商都在通过自身的技术发展完善和改进这一工艺。
柔版印刷机工作原理以柔版印刷机工作原理为标题,我们来了解一下柔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柔版印刷机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柔版上的凹凸图案将墨水转印到印刷材料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柔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柔版印刷机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供墨系统、印刷部分、传输系统和烘干系统等。
首先,供墨系统会将墨水从墨盒中输送到印版上。
印版是由一种柔软的材料制成,如橡胶或塑料。
印版上有一定深度的凹凸图案,这些图案是根据印刷需求进行制作的。
当印版接触到被印材料时,墨水会被印版上的凹凸图案吸附。
接下来,印刷部分会通过一个压力系统将印版上的墨水转印到被印材料上。
这个压力系统通常由一对辊子组成,其中一个辊子是橡胶辊子,另一个辊子是金属辊子。
橡胶辊子可以更好地与印版接触,从而实现墨水的转印。
金属辊子则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确保墨水能够均匀地转印到被印材料上。
在墨水转印到被印材料上后,传输系统会将被印材料从印刷部分移走,并将新的材料送入印刷部分,以便继续印刷。
这样,柔版印刷机就可以持续地进行印刷工作。
为了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柔版印刷机还配备了烘干系统。
烘干系统会对被印材料上的墨水进行烘干,使其迅速固化。
这样可以避免墨水晕开或模糊,同时也可以提高印刷速度。
柔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却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与其他印刷方式相比,柔版印刷机具有以下优点:1. 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印刷效果,图案清晰细腻;2. 适用于印刷各种类型的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3. 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印刷,提高印刷效率;4. 可以进行多色印刷,实现丰富多样的效果。
总结起来,柔版印刷机通过柔版上的凹凸图案将墨水转印到被印材料上,从而实现印刷效果。
其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在印刷行业中,柔版印刷机是一种常用的印刷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领域。
柔印的印刷原理柔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的印刷方法,也被称为胶印、凹印或深雕印刷。
它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橡皮版和墨水传递图案或文字到印刷介质上。
具体来说,柔印的印刷原理如下:1. 设计和制版:首先,根据印刷需求,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出需要印刷的图案或文字。
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或文字转移至橡皮版上,形成一个与设计完全一致的印版。
2. 墨池和刮刀:柔印机的墨池中放置着适量的墨水。
墨池内有一条刮刀,用于将多余的墨水刮掉,使墨池和橡皮版之间维持适量的墨水。
3. 印刷:在柔印机的工作台上放置好印刷介质,通常是纸张或薄膜。
墨池中的墨水经过刮刀的刮掉了多余的墨水后,橡皮版与印刷介质接触,将墨水传递到印刷介质上。
4. 压力调节:通过调节柔印机的压力,可以控制印刷时橡皮版与印刷介质的接触程度和墨水的传递量。
不同的印刷需求需要不同的压力调节。
5. 干燥和固化:印刷介质上的墨水需要一定时间干燥和固化,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通常,柔印机设有烘干设备,可加速墨水的干燥过程。
柔印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印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适用范围广:柔印可以应用于多种印刷介质,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适用于印刷各种不同领域的产品。
2. 印刷速度快:柔印机可以实现高速印刷,可以每分钟印刷数千张纸张,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印刷品质高:柔印可以印刷出精细、清晰的图案和文字,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印刷品质量高。
4. 色彩丰富:柔印墨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种颜色,实现丰富多彩的印刷效果。
5. 耐久性强:柔印的印刷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表面光滑,抗水、抗划伤和耐磨损。
除了以上的优点,柔印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下:1. 制版成本高:制作橡皮版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图案或需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
2. 印刷适应性有限:柔印机对印刷介质的适应性相对有限,在印刷硬纸板等刚性材料时效果欠佳。
3. 不适合小批量印刷:由于制版成本高和调试时间长,柔印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印刷,对于小批量印刷或个性化印刷不太适合。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柔性版印刷,也称为柔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柔性版和印刷基材之间的接触来传递墨水,实现图案和文字的印刷。
柔性版印刷的主要原理是:首先,将图案和文字通过光学、机械或电子方式制作在柔性版的表面。
然后,将墨水涂覆在柔性版上,并利用刮刀将多余的墨水刮走,使墨水仅停留在图案和文字部分。
接下来,将柔性版和印刷基材(例如纸张、皮革、塑料薄膜等)紧密地接触在一起,通过压力将墨水从柔性版上转移至印刷基材上。
最后,印刷基材上的墨水干燥固化,形成印刷图案或文字。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版:在柔性版上制作所需的图案和文字。
制版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使用光学刻蚀、机械刻槽、电子雕刻等技术。
2. 墨汁涂布:将所选的墨水涂在柔性版上。
柔性版具有一定的吸墨性,能够将墨水保存在图案和文字的区域内。
3. 刮刮过境:用刮刀将墨水刮掉,只保留在图案和文字的区域内。
刮刀的设计和刮墨的力度要适当,以确保墨水能够均匀分布在柔性版的图案和文字上。
4. 传墨过程:将印刷基材和柔性版放置在接触面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墨水通过压力作用从柔性版上被转移到印刷基材上。
5. 固化:墨水在印刷基材上干燥和固化,形成最终的印刷图案和文字。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适用性广泛:柔性版印刷可以印刷在多种不同的材料上,包括纸张、塑料、皮革、金属和玻璃等。
这使得它在包装、标签、贴纸和广告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膜厚均匀性好:柔性版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印刷过程中适应不同形状和曲率的印刷基材,使得墨水的膜厚均匀性更好。
3. 生产效率高:柔性版印刷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速度较快。
此外,柔性版的制作和更换较为简便,可以快速更换不同的图案和文字。
4. 印刷精度高:柔性版印刷能够实现较高的印刷精度,适用于印刷要求较高的产品。
5. 印刷成本低:柔性版印刷相对于其他印刷技术而言,设备和材料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于大批量印刷来说,成本较低。
Focus /特别关注/经验交流窄幅柔印常见问题解析文/上海澳科利辊业科技有限公司陈进近几年,随着我国标签印刷行业 的不断发展,柔版印刷因操作简单,速度快,印刷颜色稳定性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主流的印刷方式之一并且呈 现出逐渐取代传统印刷方式的趋势。
然而,由于柔版印刷是最近几年才在 我国迅速崛起,因此许多标签印刷企 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 题,本文,笔者和大家分享一下柔版 印刷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獪读者。
印刷飞墨所谓印刷飞墨,是指在印刷过 程中油墨飞溅的现象。
飞溅起来的 油墨如果落在网纹辊上,就会在网纹辊上形成不规则的小点,这些小点再通过网纹辊转移到印版上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另外,如果在网纹辊的两端油墨飞酿会更加严重,飞溅出来的油墨很有可能会飞到墨斗的外面,从而造成设备脏污。
导致印刷飞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油墨原因柔版印刷所使用的u v油墨虽然呈液体状,但是相对粘性较高,这种油墨在网纹辊高速旋转的时候会比较容易被带起来,形成飞墨。
但是如果把油墨的粘性降低,那么油墨的色浓度有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印刷品的颜色饱和度低。
因此,印刷油墨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生产过程中标签印刷企业最好多测试几家供应商的油墨,再选择最适合的油墨来进行生产。
此外,如果在印刷过程中出现了飞墨现象,在油墨中加人适当的助剂也有利于改善印刷飞墨现象,而至于要加入什么样的助剂以及添加量是多少,需要根据油墨供应商的建议来进行。
2.网纹辊原因传统的柔版印刷的网纹辊网穴多数是六边形,而且网穴之间互不联通。
这种形状的网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网穴中的油墨很容易被离心力抛出,从而造成飞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网纹辊28标签技术2021.2经验交流/特别关注/ Focus生产厂家都在尝试改变网穴的形状,如将网穴形状做成河流状,即让每个 网穴之间互相联通。
采用这种网穴形 状的网纹辊,在高速旋转时油墨就不 容易被抛出去,而是顺着网穴之间的 通道流平,这种方法就可以有效解决 印刷飞墨现象。
柔版印刷供墨系统供墨系统是用来控制油墨从墨斗转移到印版以及随后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墨量的。
柔性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包括网纹辊、刮墨刀和墨斗辊等部件。
短墨路是柔性版印刷的最大特点。
柔性版印刷的输墨部件非常简单,目前常见的供墨系统有四种。
1、墨斗辊-网纹辊传墨系统(两辊式)墨斗辊把油墨转移到网纹辊上,网纹辊把保留在墨穴中的油墨转移到印版上。
双辊式传墨系统适合于中低速柔性版印刷机、纸箱印刷机等。
传墨量不精确,小墨量传递不均匀,不适合精细的层次版印刷。
2、正向刮墨刀系统1959年,柔性版印刷中首次使用刮墨刀对传墨量进行控制。
网纹辊和刮墨刀配合使用,使得柔性版印刷机适合各种粘度的油墨,在较高的速度下获得更精确地油墨转移。
由于液压会使刮墨刀抬起,必须对刮刀施加压力,这就增加了网纹辊的磨损。
增大压力还会使油墨中的杂质堆积,所以刮墨刀要不断横向反复串动。
3、反向刮墨刀系统刮墨刀一般与网纹辊切线成35°角。
这种刮刀系统余墨由刀外流去,不需额外施加压力,不损伤网纹辊,更能精确的传递和控制墨量。
4、封闭式刮刀系统全封闭式刮墨刀系统可以减少溶剂的挥发造成的油墨特性变化和环境污染。
封闭式刮刀有两把刮刀,反向刮刀负责刮墨,正向刮刀只起封闭作用。
此外,此系统还可以和清洗系统快速对接。
有利于减少停机时间。
封闭式刮墨系统基本特点创新的腔室流体动力学及封墨设计,输墨效果佳,更能节省油墨;气压或汽缸调节锁定,刮刀磨损自动补偿,使网纹辊与刮墨刀贴合更好,以获得最佳刮墨效果;内腔室防腐、防粘涂层,使油墨传递和清洗更容易;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特别适用于挥发性溶剂单元,节省溶剂,改善工作环境常用刮刀类型刮墨刀材料分不锈钢刮刀和聚酯塑料刮刀。
塑料刮刀一般用于实地版面印刷。
由于柔印机高速运行,刀口磨损较快,往往会导致聚酯塑料刮刀碎屑掉入油墨或夹入刮刀与网纹辊之间,再传入到印版上,影响印品质量。
钢刮刀由于磨损小,一般反向安装用于铲刮,角度为30°~40°。
柔性版印刷原理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它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印刷速度快、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柔性版材料来传输油墨到印刷材料上,从而实现印刷的过程。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印版制备,柔性版印刷使用的印版通常是由橡胶或塑料等柔性材料制成。
在
制备印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设计好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印版上,然后通过化学处理或光敏材料的作用,形成凹凸不平的图案。
这些凹凸部分可以容纳油墨,从而实现印刷的目的。
2. 墨水传递,柔性版印刷中使用的墨水通常是水性或油性的,通过滚筒或刮刀
等装置将墨水传递到印版上。
印版上的凹凸部分可以容纳墨水,而平整的部分则被刮刀刮除多余的墨水,从而形成清晰的图案。
3. 印刷过程,在印刷过程中,印版上的墨水被传递到印刷材料上,形成图案或
文字。
由于柔性版印刷的印版材料柔软,可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印刷材料,因此适用范围广泛。
柔性版印刷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包装印刷、标签印刷、报纸印刷等。
与
其他印刷方法相比,柔性版印刷具有印刷速度快、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崇。
总的来说,柔性版印刷原理是利用柔性的印版材料传递墨水到印刷材料上的一
种印刷方法。
它具有许多优点,适用范围广泛,是现代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印品的生产包括了八种基本的印刷方法: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热转移印刷;喷墨印刷;照相复印;静电复印。
其中,前三种印刷方法是运用比较普遍的,在每年生产的印刷品中由前三种方法进行生产而得到的印刷品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下面,针对每一种印刷工艺,进行简单的描述。
一、 凸版印刷当油墨涂于凸起的表面并且用一张纸覆压在这涂过油墨的表面上时, 油墨就转移到纸上了。
运用这个原理进行印刷的方法被称作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
现在有多种不同的印版被用在不同类型的印刷机上来印刷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产品,包括报纸、书籍和杂志等。
凸版印刷是指印刷版的印纹凸起,印刷时油墨会沾在凸起的印纹部分;而非印纹部分凹陷,印刷时则因凹陷而不会沾到油墨。
凸版印刷流传的年代最久远,因此由其发展出来的种类也最多。
凸印有平台型和轮转型两种。
平台型是以印版为平面,压印辊筒为圆筒式,而轮转型指印版和压印辊筒都是圆筒式结构。
凸版印刷由于印刷质量不如胶印和柔印,印刷速率也不如胶印和柔印,现在使用越来越少,因此凸印油墨生产也越来越少。
优点:凸版印刷是惟一可以印制流水号码,连续号码,烫金,压裂线,压凸的印刷版。
油墨表现力强,约为80%左右,其纸张浪费程度比其他印刷方法少。
缺点:制版不易,印刷表面的费用高,不适合大版面的印刷制品,彩色印刷时成本较高,而且只有使用昂贵的纸张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印刷物品举例:名片,喜帖,瓦楞纸箱柔版印刷时凸版印刷的一种,它是一种应用柔软、带有弹性的橡皮版或弹性体版来印刷的轮转型凸版印刷。
由于柔印工艺适应性广,对不同承印材料都能适用,除了传统的纸张,一些非吸收性承印材料如玻璃纸、塑料薄膜、塑料制品、金属箔(如铝箔)、玻璃制品等,以及在较厚的纸板、瓦楞纸上都能印刷。
印刷成本较低,能进行多色套印,印刷质量接近胶印,印刷速率也较快(可达300m/min);同时裁切、成型、模切、穿孔、折页、烫金、覆膜或上光等工序可以连成一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极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在包装印刷中广泛应用。
柔性印刷的原理
柔性印刷是一种基于柔性印刷版的印刷工艺,通过将墨料传输到印刷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方法。
它具有成本低、适用于批量生产和快速转变的特点。
柔性印刷的原理是使用柔性印刷版,也称为弹性版或橡皮版,作为传递墨料的介质。
印刷版的材料通常为橡胶或聚合物材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可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印刷基材。
在柔性印刷中,墨料通过印刷版上的图案孔洞或印刷版表面的凸起部分传递到印刷基材上。
墨料会从印刷版的墨池中传输到印刷版的图案部分,然后通过辊筒或刮刀将墨料平均地覆盖在印刷版上。
当印刷基材通过印刷版时,墨料被传输到基材表面,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印刷版上边缘的刮刀或辊筒将多余的墨料从印刷版上刮掉,使其保持清晰的图案和文字。
柔性印刷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图像制作、版材准备、墨料选择和准备、墨料传输和固化等。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结起来,柔性印刷的原理是通过柔性印刷版将墨料传输到印刷基材上,实现所需图案和文字的印刷。
该印刷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和快速转变,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
柔性版印刷和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和凸版印刷在印刷原理上都属于凸版印刷方式,为便于理解和区分,习惯上人们将使用液体油墨、柔软印版的印刷方式称为柔性版印刷;而将传统上使用膏状油墨、硬质印版的的印刷方式称为凸版印刷。
·印刷着墨原理凸版印刷装置是由一只或几只着墨辊将均匀后的、很薄的油墨层以整体形式转移到印版表面,然后进行印刷。
而柔性版是由金属网纹辊同印版接触传递油墨。
网纹棍的规格是固定的,所以油墨转移量也是固定的。
油墨在转移前储存在网穴中,由于网穴中网墙很薄,在转移过程中,油墨同印版接触的同时各网穴中的油墨迅速流平、形成一体形成印版上的墨层,最后进行印刷。
两者在着墨原理上不同,凸版是软的胶棍同硬的印版接触,依靠墨层的厚薄改变着墨量;柔性版是硬的金属网纹辊同软的印版接触,依靠变换网纹棍的规格来改变着墨量。
·印刷油墨根据印刷着墨原理,凸版印刷油墨是以整体膜状向印版转移,这就要求油墨之间要有一定强度和联接力,否则油墨无法形成墨膜、正常转移,所以凸版油墨是具有一定黏度的膏状油墨。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转移是依靠油墨从网穴中快速流出、流平,要求柔性版油墨有低的黏度和快的转移速度,所以柔性版印刷油墨是低黏度的、流动性好的液体油墨。
·输墨系统为使膏状油墨均匀地转移到印版上,凸版印刷机上有复杂的输墨系统,包括;墨斗、墨斗辊、传墨辊、传墨辊、串墨辊、着墨辊等,称为长墨路系统。
只有通过长墨路系统,膏状油墨才能形成均匀的墨层。
柔性版印刷使用液体油墨,不需要复杂的输墨系统,只需一只墨斗辊将油墨传递给网纹棍或将网纹棍直接同油墨接触(凹印输墨方式),网纹棍表面的油墨最后被刮墨刀去掉、油墨保存在网穴里,这种传墨方式称为短墨路系统。
短墨路系统机构简单、调整方便、材料消耗低,是柔版印刷的最大特点。
·油墨量的调整凸版印刷中的油墨量调整,通常有两种方式;1.整体油墨量的调整:(1)调整变换墨斗辊的旋转角度或速度,改变墨斗辊的传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