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电路图中电阻的连接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一、辨别串、并联电路:“擦来擦去法”:擦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它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这些用电器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用电器为并联.1.简单正规的电路图的判断:2.形变类的电路图的判断:3.开关变化引起电路图的变化判断:例1:在图中,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为:()A. 串联B. 并联后与串联C. 并联D. 串联后与并联解析:假设把灯拆除,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经a点、开关S1到达c点,在c点分为两股,一股流过到达d点,另一股流过经到达d点,最后在d点汇合成一股流回电源负极,都能正常工作;同理拆除后,其余两盏灯均能正常工作,因此是并联的。
所以答案为C。
二、有电表类的电路辨析: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可以去掉它们。
去掉的方法为: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因电压表内阻很大,几乎无电流通过---相当于开路);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因电流表内阻很小,电阻可视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例2:请分析下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解析:将电压表“擦除”,用导线代替电流表,则电路的等效图为:·这样很方便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了。
三、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1. 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断路不能工作例3:如图,试判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灯泡的电流。
解析:当断开A3时,L3断路,故A3测的是L3的电流。
当断开A2时,L2、L3均断路,故A2测的是L2、L3并联的总电流。
当断开A1时,L1、L2、L3全都断路,故A1测的是L1、L2、L3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2. 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短路不能工作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则通过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解析:首先判断出三个灯泡是并联的,再依次断开各电流表判断其所测电流。
当断开A1时,三灯断路,故A1测的是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当断开A2时,如下图,L1、L2被短路,故A2测的是L1、L2两灯并联的电流。
当断开A3时,如下图,L2、L3被短路,故A3测的是L2、L3两灯并联的电流。
专题1: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方法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中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初步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
那么,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识别方法:一、电流流向法(这种方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常用的方法)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例1 试判断图1、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二、“节点法”(电路图中几条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在不计导线电阻的情况下,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元件,则导线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个点,然后结合电流流向法判断电路连接的方式。
例2 试判断图3中三只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先定节点。
把共线(线中没有用电器)的点用同一符号A、B表示,如图4所示。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在节点A分流到三个灯泡,在节点B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画出等效电路图,显然灯是并联在A、B两点之间。
如图5所示,故三只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三、断路观察法(这种方法是识别较难电路常用的方法)在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把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如去掉该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了(如电灯不发光了)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
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的。
该方法的依据是串联电路各元件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并联电路各元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方法引伸)例3 试判断图6中三只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如图6所示电路,用“断路观察法”来判断,可以发现具有“断二通一”或“断一通二”的特点,即在中任意断开两个(或一个),其他一个(或两个)能构成通路,如图7所示。
故知为并联。
趁热打铁做练习:同学们不妨结合节点法、断路观察法、电流流向法对图8的电路连接方式进行判断。
、辨别串、并联电路:“擦来擦去法”:擦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它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这些用电器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用电器为并联.1.简单正规的电路图的判断:2.形变类的电路图的判断:3•开关变化引起电路图的变化判断:例1:在图中,当闭合开关-时,灯泡*'A.氐厶"厶串联B.:-并联后与串联C.■':并联D.厶与厶串联后与厶并联解析:假设把灯厶拆除,当闭合开关S、S2时,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经a点、开关S到达c点,在c点分为两股,一股流过 &到达d点,另一股流过」经尿到达d 点,最后在d点汇合成一股流回电源负极,直、“都能正常工作;同理拆除心威心后,其余两盏灯均能正常工作,因此_ • = '「是并联的。
所以答案为C。
二、有电表类的电路辨析: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可以去掉它们。
去掉的方法为: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因电压表内阻很大,几乎无电流通过---相当于开路);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因电流表内阻很小,电阻可视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例2:请分析下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解析:将电压表“擦除”,用导线代替电流表,则电路的等效图为:这样很方便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了。
三、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1.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断路不能工作例3:如图,试判断电流表A' 山3分别测量哪些灯泡的电流。
解析:当断开A时,L3断路,故A测的是L3的电流。
当断开A时,L2、L3均断路,故A测的是L2、L3并联的总电流。
当断开A1时,L i、L2、L3全都断路,故A测的是L i、L2、L3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2.断开电流表,用电器因短路不能工作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毎地的示数分别为1QAJU和0.9胃,则通过灯5 5 上3的电流分别为多少?厶三个灯泡是并联的,再依次断开各电流表判断其所测电流。
当断开A时,三灯断路,故A测的是三灯并联的总电流。
电路图中数字法表示元件连接方式的几种方法
数字法在电路图中表示元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并联表示法: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更多的元件并联连接,可以在这些元件
的标识符之间加上数字2或3,表示这些元件是并联连接的。
例如,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连接,可以在两个电阻的标识符之间加上数字2来表示。
2.串联表示法: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更多的元件串联连接,可以在这些元件
的标识符之间加上数字1或更多,表示这些元件是串联连接的。
例如,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连接,可以在两个电阻的标识符之间加上数字1来表示。
3.支路表示法:如果电路中有多个支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各个支路。
例如,
在复杂电路中,可能会有多个支路,可以用数字1、2、3等来表示各个支路。
4.节点编号法:如果电路中有多个节点,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各个节点。
例如,
在复杂电路中,可能会有多个节点,可以用数字1、2、3等来表示各个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法在电路图中的表示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具体的表示方法可以根据电路图的复杂程度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
在阅读电路图时,需要结合电路图的整体符号和标注来进行理解。
“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石河子第十中学唐琼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电流表电阻特点“去”电流表2、能根据电压表电阻特点“去”电压表3、能判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4、会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过程与方法:1、以视频方式,根据事实、规律,引入去表的原则2、根据滑动变阻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研究不同连接方式下,接入电路的电阻3、通过例题,完成规律的实践和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循序渐进的分析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了电学后,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含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动态电路的问题,大家有没有觉得苦恼呢?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如何“去”电流表教材中,有这样一幅图片,文字中告诉我们:“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观看视频一:《电流表试触电源两端》。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电流表试触电源两端时,产生了很大的电流。
这电流能造成什么危害呢?这说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可以看作“导线”。
活动二:如何“去”电压表观察视频二:《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节干电池的电压为3V,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观察视频三:《测电压表与电源直接连接时的电流大小》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没有变化,仍然为3V,电流表却没有示数。
这说明: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可看作“断路”活动三:判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电阻的接入电阻首先,我们看一下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如下图:结构示意图如下:连接方式有如下六种:常用的后四种连接方式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可总结为:滑片P与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间电阻接入电路。
即:图中的彩色部分的电阻接入电路总结以上三个活动:1、电流表------------导线2、电压表------------断路3、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间接入电路活动四: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下面,我们就用以上三个规律,来分析动态电路的连接方式例一:根据规则,上图可简化为:例题二:根据规则,上图可简化为:小结:“去表法”判断电路连接方式规则:1、电流表------------导线2、电压表------------断路3、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间接入电路同学们,你学会了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路元件等。
2. 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3. 学会使用电路图表示电路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能够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3.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难点:电路图的绘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图、实物电路元件。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概念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路元件等,并通过实物电路元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
3. 基本方式讲解:讲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如串联、并联等,并通过实物电路元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4. 电路图表示:教授电路图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电路图表示电路连接方式。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并分析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电路图,判断电路连接方式。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流流动的路径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串联: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下列电路元件,绘制相应的电路图,并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路元件:电源、开关、灯泡、电阻。
电路简化及电阻测量方法汇总(含答案)学生姓名:年级:老师:上课日期:时间:课次:等效电路图的画法1.支路电流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1:试判断图中三灯的连接方式。
2.等电势法:将已知电路中各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节点)编号,按电势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用1、2、3……数码标出来(接于电源正极的节点电势最高,接于电源负极的节点电势最低,等电势的节点用同一数码)。
然后按电势的高低将各节点重新排布,再将各元件跨接到相对应的两节点之间,即可画出等效电路。
例2:判断图各电阻的连接方式。
二、综合法:支路电流法与等电势法的综合。
注意点:(1)给相同的节点编号。
(2)电流的流向: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等势点间无电流),每个节点流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例3:由5个1Ω电阻连成的如图所示的电路,导线的电阻不计,则A 、B 间的等效电阻为 0.5 Ω。
解:假设A 端为电源正极,则电流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根据电流流向可以看出电流分为三路,其中一路只有一个电阻,另外两路分别流过一个电阻后汇合,然后又分为两路,再次各经过一个电阻后与第一路汇合;其等效电路为其等效电阻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0.5.三、含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的复杂电路:画等效电路时,①电流表视为导线,电容器、电压表视为断路(若考虑内阻,则将其视为一个大电阻),与电容器、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视为短路即可。
②画等效电路图的同时,根据图中电流方向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根据图中所标节点数字,将电压表和电容器接入电路。
③无电流的支路删去即可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程序法。
例1、在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功势为E 、内阻为r ,R1,R2,R3,为定值电阻,R 是一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的。
如何判断电路图中电阻的连接方式
赣县二中
钟玉亭
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学习中,电路图的分析无疑是很重要的,而判断电路图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那接下来我就讲一讲怎么判断电路图中用电器间的连接方式。
其中用电器以电阻为例。
比如这幅电路图,问题1,仅闭合S3,那就是说S1和S2断开,即S1和S2所在的支路不连通,我就用白纸将这两条支路遮掩,而将S3用导线连通,就可以发现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R1与R2串联。
问题2,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
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电路图,如这样,电路中电流有2条路径,R1与R2在两条支路上,则R1与R2并联。
问题3,同时闭合S2和S3,也这样处理,发现电源短路了。
如果看到的电路图是这样的,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让电路图变的更复杂了,我们就要把电路图简化,简化的方法就是采用“去表法”,即电流表内阻很小,就把它当成导线;电压表内阻很大,就把它视为开路,像这样做,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R1、R2和R3是串联的连接方式。
右边的电路图也可以这样处理,不难发现:闭合开关S后,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有两条路径,因此,R1与R2是并联的。
当我们遇到难度较大的电路图时,不要畏难,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分析。
比如这幅电路图。
问题1,S1和S2均断开,像这样,再把电压表视为开路,电流表视为导线,像这样,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R2与R3是串联。
问题2,S1与S2均闭合,一样处理,发现R3被短路,则R3不工作,电路中电流有2条路径,R1与R2是并联。
问题3,仅闭合S1,同样分析,R3被短路,R3不工作,电路中只有R2工作。
总之,判断电路图中电阻的连接方式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开关的状态。
2,将电压表视为开路,电流表视为导线,将电路图简化。
3,得出电路图中电阻的连接方式(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2条或2条以上的路径,则电路为并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