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流变学的考试重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20.40 KB
- 文档页数:4
一、填空题(2×10=20分)1.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可分为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和流变学。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结构和结构,影响高分子流变性质的主要结构层次为结构。
3.输运过程中的基本方程有方程,方程和方程。
4.互容高分子可以分为互容和互容两种情形。
二、选择题(单选)(2×5=10分)1.大多数聚合物流体属于:()A.膨胀性流体 B. 膨胀性流体C. 假塑性流体D. 假塑性流体2.能有效改善聚甲醛的加工流动性的方法有:()A.增大分子量 B. 升高加工温度 C. 提高挤出机的螺杆转速3.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聚合物熔体粘度的是:()A.毛细管粘度计 B. 旋转粘度计C. 乌氏粘度计D. 落球粘度计4.高聚物为假塑性流体,其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
A、增加B、减少C、不变5.在设计制造外径为5cm管材的模头时,应选择哪种内径的模头()。
A、小于5cmB、5cmC、大于5cm三、判断题(2×5=10分)1.Weissenberg效应得出现是因为高分子液体具有黏性。
()2.液体的流动黏度随外力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大的的性质称为触变性。
()3.挤出胀大比随着剪切速率的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4.挤出成型过程中同时存在拖曳流,压力流和漏流。
()5.软化增塑剂的加入使基础胀大比增大。
()四、名词解释(4×5=20分)法向分量;黏流态;宾汉流体;粘流活化能;触变性流体五、简答题(2×10=20分)1.如何表征高分子流体的剪切敏感性与温度敏感性?2.平均分子量和分布对聚合物熔体黏度、力学性能各有何影响?六、论述题(20分)画出牛顿流体和三种典型的无时间依赖性的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并说明其主要流动特征。
判断15分选择20分名词解释15分简述题20分计算题30分一名词解释1.假塑性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的流体,粘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服从幂律定律,其中,非牛顿指数n<12.膨胀性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升高的流体,粘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服从幂律定律,其中非牛顿指数n>13.宾汉流体:指当所受的剪切应力超过临界剪切应力后,才能变形的流动的流体,亦称塑性流体,其中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服从τ=τy+ηpγ̇4.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表达式为τ=μγ̇的流体5.剪切变稀:粘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6.爬杆效应:当金属杆在盛有高分子流体的容器中旋转,熔体沿杆上爬的现象7.挤出胀大:聚合物熔体挤出圆形截面的毛细管时,挤出物的直径大于毛细管模直径8.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时,当剪切速率较高时,聚合物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现象,如竹节状,鲨鱼皮状9.无管虹吸:当插入聚合物溶液中的玻璃管,提离液面之上时,聚合物溶液继续沿玻璃管流出的现象10.第一法向应力差:高聚物熔体流动时,由于弹性行为,受剪切的作用时,产生法向应力差,其中满足关系式N1=τ11−τ22=φ1∗γ̇212(N1通常为正值)11.第二法向应力差:同上,关系式为N2=τ22−τ33=φ2∗γ̇212 (N2通常为负值)12.本构方程:是一类联系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或应变速率张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而联系的系数通常是材料的常数。
13.剪切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τ=FA14.剪切速率:流体以一定速度沿剪切力方向移动。
在黏性阻力和固定壁面阻力的作用力,使相邻液层之间出现速度差,γ̇=d v也可理解成一定间距的液层,在一定时间内的d y相对移动距离。
解答题1. 用分子链缠结的观点解释普适效应答:当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某临界值后,分子链间存在着相互缠绕点或因范德瓦耳斯力作用形成链间的物理交联点。
在分子热运动作用下,这些物理缠结点处于不断解体和重建的动平衡状态。
变形:施加适当的力系于物质上而使其形状和大小发生的变化。
流动:当变形的程度随时间而变化时就成为流动。
区别:变形是固属,流动是液属。
外力作用时间的长短及观察时间的不同。
稳定流动:流体在输送通道中流动时,任何部位的流动状况保持恒定,一切影响流体流动的因素都不随时间而改变。
不稳定流动:流体在输送通道中流动时,其流动状况随时间而改变。
次级流动:高分子液体在均匀压力梯度下通过非圆形管道流动,或通过截面有变化的流道时,在其主要的纯轴向流动上,附加出现局部区域的环形流动。
孔压误差:在凹槽附近流线发生弯曲,产生了背向凹槽的法向应力,使凹槽的传感器测得的液体内压值小于平直时的测值。
弯流压差:高分子液体流经弯道时,内侧壁受到的压力要高于外侧壁的压力。
Toms效应:在高速的管道湍流中,加入少许高分子物质,如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等,则管道的阻力将大为减小的现象。
触变性:流体的粘度随流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触变材料是假塑性体,反之不定)震凝性:流体的粘度随流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震凝材料是胀流体,反之不定)剪切流动:不同平面间两质点发生的相对位移,质点速度仅沿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变化。
拉伸流动:同一平面中两质点间距离的延长,质点速度仅沿流动方向变化。
层流:流体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线状流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
湍流:总体轴向流动+径向随机波动。
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相互碰撞,产生大大小小的漩涡。
区别:是否存在速度、压强的脉动性。
过渡流:不是独立流型(层+湍),流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流型转变)。
剪切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剪切力F/A为τ。
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的通称。
常把动力学粘度称为粘度。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流体密度。
相对粘度: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水的动力粘度之比。
有时也指高分子溶液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纯溶剂的动力粘度之比。
相对流动度指数:在给定的剪切速率下,测定熔体相差10℃或40℃的两个温度下剪切粘度的比值。
流变考点大全一、名词解释1. 本构方程:又称状态方程,描述应力分量与形变分量或形变速率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是描述一大类材料所遵循的与材料结构属性相关的力学响应规律的方程. 反映流变过程中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
2. 等粘度原则:两相高分子熔体或溶液粘度相近,易混合均匀。
3. 近似润滑假定:把原来物料在x—y平面的二维流动,在一段流道内简化成为只沿x方向的一维流动,这种简化假定称为~。
4. 剪切变稀:相同温度下,高分子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的现象。
5. 表观剪切黏度:表观粘度η a定义流动曲线上某一点τ与γ的比值6. Banis效应:又称口型膨胀效应或挤出胀大现象,是指高分子熔体被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d大于口模尺寸D,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7. 粘流活化能:E定义为分子链流动时用于克服分子间位垒跃迁到临近空穴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它表征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E越大,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越强,温度升高,其粘度下降得越多。
8. 法向应力差:两个法向应力分量差值在各种分解中始终保持不变,定义法向应力差函数来描写材料弹性形变行为。
9. 零切黏度:剪切速率接近于0时,非牛顿流体对应的粘度值。
10. 表观粘度:流动曲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1. 弯流误差:高分子液体流经一个弯形流道时,液体对流道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压力,会因法向应力差效应而产生差异。
12. 拉伸粘度:聚合物在拉伸过程中拉伸方向的总的法向应力与拉伸速率的比值。
13. 第二牛顿区;假塑性流体在当前剪切速率很高时,剪切粘度会趋于一个定值,而这一剪切区域称为假塑性流体的第二牛顿区。
14. 触变性:等温条件下,某些液体流动粘度随外力作用时间长短发生变化的性质,其中粘度变小为触变性。
15. Tf:黏流温度,高分子高弹态与粘流态之间转变的温度,大分子链产生重心位移的整链相对运动。
16. Tg:玻璃化温度,分子链段运动,解除冻结的温度,形变可以恢复。
1、玻璃化转变温度:非晶态高聚物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转变区对应的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2、柔顺性:大部分高分子链具有卷曲成不规则的无规线团的倾向。
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
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
单键的内旋转是使高分子链具有柔顺性的根本原因。
3取向:在外力场作用下,分子链或链段沿外力作用方向做有序排列的现象。
4聚集态结构:高分子链之间的排列和堆砌结构,也称为超分子结构。
5取向态结构:由于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形成的聚集态结构。
6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7构象:分子链中由单键内旋转所形成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图像。
8普弹性:大应力作用下材料分子中键长键角变化引起的小变形,形变瞬时完成,除去外力后,变形立即恢复的特性。
9热塑性塑料:可以塑化或软化,冷却时凝固成形,温度变化可令其反复变形。
高分子链结构通常是线型或支化度较低,粘流温度低于其热分解温度。
10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交联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
这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这种材料成为热固性塑料。
11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12滞后现象:试样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变化落后于应力变化的现象。
13粘度:产生单位剪切速率所必须的剪切应力值。
14假塑性流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常数,而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大,粘度反而减小的流体。
15胀流性流体:剪切速率很低时,流动行为同于牛顿型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个值时,剪切速率越大,粘度变大,呈剪切变稠效应,流体表现体积略有膨胀。
16粘流活化能:使一个分子链段克服周围分子链段作用力更新位置的所需能量。
【名词解释】1.假塑性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的流体,粘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服从幂律定律,其中,非牛顿指数n<12.膨胀性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升高的流体,粘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服从幂律定律,其中非牛顿指数n>13.宾汉流体:指当所受的剪切应力超过临界剪切应力后,才能变形的流动的流体,亦称塑性流体,其中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服从τ=τy+ηpγ4.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呈线性关系,表达式为τ=μγ的流体5.剪切变稀:粘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6.爬杆效应:当金属杆在盛有高分子流体的容器中旋转,熔体沿杆上爬的现象7.挤出胀大:聚合物熔体挤出圆形截面的毛细管时,挤出物的直径大于毛细管模直径8.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时,当剪切速率较高时,聚合物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现象,如竹节状,鲨鱼皮状9.无管虹吸:当插入聚合物溶液中的玻璃管,提离液面之上时,聚合物溶液继续沿玻璃管流出的现象10.第一法向应力差:高聚物熔体流动时,由于弹性行为,受剪切的作用时,产生法向应力差,其中满足关系式N1=τ11−τ22=φ1∗γ 212(N1通常为正值)11.第二法向应力差:同上,关系式为N2=τ22−τ33=φ2∗γ 212 (N2通常为负值)12.本构方程:是一类联系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或应变速率张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而联系的系数通常是材料的常数。
13.剪切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τ=FA14.剪切速率:流体以一定速度沿剪切力方向移动。
在黏性阻力和固定壁面阻力的作用力,使相邻液层之间出现速度差,γ=d vdy 也可理解成一定间距的液层,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移动距离。
15.高分子流变学:研究高分子液体,主要是指高分子熔体干分子溶液在流动状态下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
以及这种行为与材料结构及其他物理化学的关系。
16.出膨胀现象:高分子熔体被迫基础口模时,挤出物尺寸大于口模尺寸截面积形象黄也发生变化的现象【简答题】1.常用的聚合物流变仪有:毛细管型流变仪、转子型流变仪、组合式转矩流变仪、振荡型流变仪、落球式黏度计、其他类型流变仪(拉伸流变仪、缝模流变仪和弯管流变仪等)2.流变测量的目的:(1)物料的流变学表征。
复习名词解释:1假塑性流体:高聚物熔体流动时,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的流体。
2等温流动:流体在任何部位的流动状态保持恒定,不随时间变化。
3魏森贝格效应:杆在聚合物熔体中旋转时,熔体沿杆上爬的现彖。
4非牛顿流体:流体流动时,剪切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或不满足牛顿电脑功率)的流体。
5.粘性耗散:高聚物熔体被挤压通过一个很窄的口模时,由于剪切摩擦产生热量的现象。
6入口效应:高聚物熔体被挤压通过一个很窄的口模时,在口模入口处,由于弹性而引起熔体在口模入口处产生压力降。
7魏森贝格效应:当杆在盛有非牛顿流体(聚合物熔体)的容器屮旋转时,流体会沿杆上爬,形成中间高,周边凹的现象。
主要是由第二法向应力差效应引起的。
8第一法向应力差:用函数= - ”22二%一厂22 =0龙I,N1称为第一法向应力差,妙|称为法向应力差系数。
9剪切变稀:高聚物熔体流动时,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10不稳定流动和熔体破裂:高分子熔体从口模挤出时,超过某一临界剪切速率,分别出现波浪形、鲨鱼皮形、竹节形、螺旋形畸变,最后导致无规则的挤出物断裂。
11胀塑性流体: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大的流体。
12.挤出胀大:高分子熔体从口模挤出时,挤出物的直径比毛细管口模直径大的现象。
13.宾汉流体:流体所受的剪切应力超过临界剪切应力后,才能变形流动的流体。
14.剪切变稀:流体的剪切粘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下降的性质。
15熔体破裂:高分子熔体从口模挤出时,挤出物的表面呈现不规则的现象的现象。
16.零剪切粘度:剪切速率趋向于零时熔体的粘度。
问答题1阐述非牛顿流体的种类及流动性为的特点。
答:非牛顿流体是指流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间呈现非线性的曲线关系。
其特点是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不成正比的线性关系。
非牛顿流体分为宾汉流体、膨胀性流体和假塑性流体。
宾汉流体在流动前存在一个剪切屈服应力厂。
只有当剪切应力高于匚时,流体才开始流动。
因此其流体方程为T-T y=T]p y o假塑性流体英特征是粘度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增大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