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网220kV母线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218-2009)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16
220kv封闭母线标准220kV封闭母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体和外壳的材质和结构:220kV封闭母线的导体和外壳一般采用铝管结构,外壳通常采用钢板或铝板焊接而成。
导体和外壳的材质和结构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防火等要求。
2.尺寸和规格: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电流容量要求,220kV封闭母线的尺寸和规格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封闭母线的导体截面面积较大,以满足大电流的传输要求。
外壳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3.电气性能:220kV封闭母线的电气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如耐压等级、绝缘电阻、温升等。
在运行过程中,封闭母线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保证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防护等级:根据应用环境和安全要求,220kV封闭母线的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以上,以保证母线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5.附件和配套设备:220kV封闭母线应配备必要的附件和配套设备,如绝缘子、支架、紧固件等。
这些附件和设备应与主体相匹配,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制造工艺:220kV封闭母线的制造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焊接、防腐、涂装等方面的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应确保母线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7.试验和验收:220kV封闭母线应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验收,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现场验收等。
试验和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母线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总之,220kV封闭母线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导体和外壳的材质和结构、尺寸和规格、电气性能、防护等级、附件和配套设备、制造工艺以及试验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标准要求,以确保母线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GDW-11-217-2009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217-2009I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组屏和配置原则 (2)5 技术原则 (3)6 回路设计 (4)7 压板、按钮设置 (6)8 屏(柜)端子排设计 (7)9 定值设置 (8)10 保护输出报告 (9)附录A(规范性附录)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定值和软压板清单 (10)附录B(规范性附录)浙江电网220 kV降压变压器保护跳闸矩阵固化表 (15)附录C(规范性附录)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信息输出格式 (17)Q/GDW-11-217-2009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现了220 kV变压器保护功能配置统一、定值格式统一、报告输出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组屏方案统一、回路设计统一(以下简称“六统一”),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为浙江电网供电企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水耀朱炳铨裘愉涛黄晓明方愉冬朱凯进赵萌金山红徐灵江。
本标准由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IIQ/GDW-11-217-2009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电网220 kV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功能配置、定值格式、报告输出、接口标准、组屏方案、回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电网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中220 kV“六统一”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的标准化设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220KV母差保护运行规程8 220kV母线保护8.1 220kV母差保护采用南瑞RCS—915AB型微机母线保护,设有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以及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功能。
8.2 母差保护在正常运行时必须投跳闸。
8.3 本装置的投入与退出,必须按调度命令执行。
8.5 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
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
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
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断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8.5. 1 差动保护根据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电流采样值计算出大差电流,构成大差比率差动元件,作为差动保护的区内故障判别元件。
8.5. 2 对于双母连接方式,根据各连接元件的刀闸位置并入情况计算出两条母线的小差电流,构成小差比率差动元件,作为故障母线选择元件。
8.5. 3 当大差抗饱和母差动作,且任一小差比率差动元件动作,母差动作跳母联开关;当小差比率差动元件和小差谐波制动元件同时开放时,母差动作跳开相应母线上所有联接元件。
8.5. 4 当双母线按单母方式运行不需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时可投入单母方式压板。
当元件在倒闸过程中两条母线经刀闸双跨,则装置自动识别为单母运行方式。
这两种情况都不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当母线发生故障时将所有母线上的所有连接元件同时切除。
8.5. 5 母差保护另设一后备段,当抗饱和母差动作,且无母线跳闸,则经过250MS切除母线上所有的元件。
8.6 母联充电保护:当任一组母线检修后再投入之前,利用母联断路器对该母线进行充电试验时可投入母联充电保护,当被试验母线存在故障时,利用充电保护切除故障,跳开母联开关。
母联充电保护有专门的起动元件。
在母联充电保护投入时,当母联电流任一相大于母联充电保护整定值时,母联充电起动元件动作去控制母联充电保护部分。
220kV线路保护柜技术规范书工程项目:广西电网公司年月目录1 总则2 工程概况3 技术要求3.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3.2装置技术参数要求3.3一般技术要求4.保护配置和功能要求4.1保护配置4.2线路主保护的功能要求4.3自动重合闸的功能要求4.4 三相不一致保护及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技术要求4.5 断路器分相操作继电器箱4.6 双母线电压切换箱4.7通信功能4.8 GPS对时功能4.9录波功能4.10与复用载波机配合的要求4.11继电保护光纤接口装置5 对保护柜的要求6 供货范围7 技术服务8 质量保证和试验9 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10 供方填写的技术性能表附件一差异表附件二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 总则1.1本规范书适用于220kV线路保护、重合闸等设备,它提出220kV线路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供方可提供高质量(可靠性高、损耗低、运行维护方便)的设备和附件来满足规范书中设计及工艺的标准要求。
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供方应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逐条做出详细应答,确认对本规范书要求的满足和差异,对差异部分应列出差异表作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有偏差时,按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标准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对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GB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79-1992 静态距离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广西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及选型技术原则规范书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的IEC 标准及和中国规程要求。
220kV 母线保护改造标准化作业的设计及应用摘要:本文在总结梳理一次设备不停电220kV母线保护改造作业的要求、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提出了一种220kV母线保护改造标准化作业方式,指出了实施应用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为深化开展发电企业各种作业的标准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1.引言近年来,为提升电网故障切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公司已逐步开展了断路器“失灵保护双重化”完善改造工作,即在完成220kV及以上母线保护更换工作的同时启动失灵回路双重化改造工作,对各个发电厂侧的220kV母线设备同样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等文件也明确了微机型保护装置的服役时间及更换要求,一般服役时间为11-12年,而220kV母线保护设备如停电改造,涉及的停电范围大,影响较大,因此要求电厂及变电站母线设备一次不停电进行母线保护改造作业。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厂侧涉及的停电范围大,影响备用电供给,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要求对母线保护更换时,母线设备一次不停电。
为保证作业顺利安全的实施,我们必须对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而且各发电集团公司对各发电企业设备检修、维护、改造的现场管理水平有较高目标及要求,因此要不断深化和巩固改造作业的“标准化”模式,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上述背景下,结合不停电母线保护改造的实施,在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继电保护规程基础上,设计了一整套符合现场实际的不停电保护改造“标准化”作业流程,为开展该类型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1.作业标准化实现的目标与意义作业标准化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其作用是长效的。
作业标准化是提升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
标准化作业有助于规范、统一作业的操作。
电力设备现场标准化作业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特种作业较集中的发电企业而言,各种作业改造在前期原理设计、设备订货、制造、安装、运维以及作业实施过程中,都必然发生工时耗费,而进行标准化作业就是通过对已有成果的重复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损耗。
浙江电网220kV母线保护双重化改造作业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电网220kV母线保护双重化改造现场作业技术要求、停电时间、施工计划、施工过程及改造风险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电网常规变电站220kV母线保护的双重化改造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Q/GDW 1799.1-2013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Q/GDW 1914-201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Q/GDW 1161-2014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75-2013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218-2009 浙江电网220kV母线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222-2009 浙江电网220kV继电保护标准化设计工程应用规范Q/GDW-11-368-2012-10404 浙江220kV电网继电保护调度检修运行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改造模式一原母线保护更换,新上两套母线保护均安装于新屏位。
3.2改造模式二原母线保护更换,新上两套母线保护其中一套安装于原屏位。
3.3改造模式三原母线保护保留,新增一套母线保护。
4 改造技术原则4.1 若原母线保护为微机保护装置且投运时间较短,则宜采用改造模式三。
若原母线保护更换,则宜采用改造模式一,以减少停电时间、便于施工。
4.2 应创造条件,尽可能避免采用改造模式二。
若确因屏位限制而采用改造模式二时,可保留原母线保护大电流试验端子屏以缩短停电时间。
4.3 220kV母线保护双重化改造宜集中安排停电进行,以减少系统方式调整。
当采用改造模式三时,可结合一次设备工作停役进行,但在新母线保护投运前应注意已接入间隔二次回路改接对保护功能完整性的影响。
浙江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备命名规范(试行)一、总则1.为规范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数据的建设和交换,统一保护设备命名,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命名的对象为保护装置(物理设备),不适用于调度运行的保护调度命名。
保护调度命名仍应遵守《电网调度规范用语》。
3.本规范命名的范围为220kV及以下保护装置,500kV保护装置的命名遵照华东网调有关设备命名文件。
4.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等保护装置名称前面的星号为一次设备名称。
二、线路保护1. 220kV线路保护****第一套线路保护(如2311线第一套线路保护)****第二套线路保护****开关失灵及重合闸装置****开关操作箱(母联开关、旁路开关操作箱命名原则与此相同)****第一套高频收发信机****第二套高频收发信机****第一套光纤接口装置****第二套光纤接口装置2.220kV旁路保护220kV旁路保护220kV旁路开关失灵及重合闸装置3.110kV线路保护****线路保护****高频收发信机****光纤接口装置4.110kV旁路保护110kV旁路保护5.35kV(10kV)线路****线路保护三、母线保护1.220kV母线保护****差动保护如:1.1 单母线、双母线双母单分段220kV母线差动保护(按单套配置)220kV母线第一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220kV母线第二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1.2 双母双分母线220kV I段母线差动保护(按单套配置)220kV II段母线母差动保护(按单套配置)220kV I段母线第一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220kV I段母线第二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220kV II段母线第一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220kV II段母线第二套差动保护(按双套配置)2.220kV母联(母分)保护****充电解列保护如:220kV母联充电解列保护220kV#1母联充电解列保护220kV正母分段充电解列保护3.110kV母线保护*****差动保护如:110kV母线差动保护(如为双母双分接线,命名同220kV母线保护)4.110kV母联(母分)保护****充电解列保护如:110kV母联充电解列保护110kV#1母联充电解列保护110kV正母分段充电解列保护5.35kV母线保护****差动保护如35kVI母母线差动保护6.35kV母分保护****过流保护如35kV#1母分过流保护四、主变保护1.220kV变压器****第一套变压器保护(如#1主变第一套变压器保护)****第二套变压器保护****非电量保护****220kV开关失灵保护注:如果非电量保护和220kV开关失灵保护同一装置,命名为****220kV开关失灵及非电量保护****(220Kv、110kV、35kV、10kV)开关操作箱(电压可选择)****110kV及35kV开关操作箱(如110kV开关和35kV开关操作箱在同一装置)2.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110kV侧后备保护****35kV侧后备保护****10kV侧后备保护****非电量保护****变压器保护(如主后一体化)****后备保护(如各侧后备一体)3.35kV(10kV)变压器参照110kV变压器保护的命名原则五、电容器保护(电抗器保护、所用变保护、接地变保护等)****保护如:#1电容器保护#1电抗器保护#1所用变保护#1接地变保护六、故障录波器220kV系统**故障录波器(**为编号,如#1)110kV系统**故障录波器(**为编号,如#1)主变**故障录波器(**为编号,如#1)电铁**故障录波器(**为编号,如#1)七、保护信息子站220kV#1保护信息子站八、安全自动装置主变过载联切负荷装置(单套配置)第一套主变过载联切负荷装置(双套套配置)第二套主变过载联切负荷装置(双套套配置)注:其它安全自动装置按双重化配置,命名原则同主变过载联切装置****线振荡解列装置(****为具体线路名称,如2311)**kV线路过载联切负荷装置(**为电压等级,如220kV)故障解列装置低压解列装置低频解列装置低频减载装置低压减载装置220kV线路备自投220kV母联(母分、桥开关)备自投110kV**备自投(可填主变、线路或母分,如为综合备投则不填)35kV**备自投(可填线路或母分,如为综合备投则不填)10kV**备自投(可填主变或母分,如为综合备投则不填)九、附则1.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对于220kV继电保护的运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装置应具备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能够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正确动作。
保护装置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干扰信号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保护装置应定期进行测试和校验,确保其性能和功能正常。
保护装置的定值应经过计算和校核,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运行要求。
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应保持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保护装置的操作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授权。
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应遵循快速、准确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小故障范围并尽快恢复供电。
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运行水平。
总之,220kV继电保护的运行标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22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78333 22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办法220kV line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目次前言I1范围12基本要求13纵联保护24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25距离、零序保护36选相与跳闸37重合闸38检测与记录49与监控系统、信息子站的配合410保护配置511组屏6前言为统一全网对220kV线路保护的技术要求和使用原则,适应河北南网工程建设和保护改造的要求,确保线路保护的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河北南网运行管理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南网220kV线路保护在功能设置和配置使用方面的原则。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线路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电流、电压回路及装置基本功能等的要求。
――线路保护的功能要求:包括纵联、距离、零序保护及重合闸等的技术要求。
――线路保护的辅助要求:包括通信接口、信号记录、与监控系统及信息子站的配合等技术要求。
――线路保护的配置要求:包括不同线路保护配置、纵联通道组织等的要求。
――线路保护的组屏要求:包括保护屏、通信接口屏的组屏原则。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风然、周纪录、张洪、曹树江、赵春雷、萧彦、孙利强、齐少娟。
感谢在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同行!在执行本标准中如有问题或意见,请及时告知河北电力调度中心。
河北南网22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河北南网220kV线路所配置的微机型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在功能设置、性能指标、配置使用、组屏设计等方面的原则要求。
装置制造、设计、使用中除满足国家、行业规定的各种相关技术条件、规程、反措等的要求外,还需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原则江苏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二月南京目录第一部分220kV变电站标准化施工图设计原则 (5)二、保护、电气二次、通信 (5)●220kV线路保护 (5)技术方案 (5)组柜原则 (6)特殊说明 (6)●220kV失灵保护 (7)技术方案 (7)组柜原则 (8)特别说明 (8)●220kV母线保护 (8)技术方案 (8)组柜原则 (9)特别说明 (9)●220kV母联(分段)保护 (10)技术方案 (10)组柜原则 (10)特殊说明 (10)●220kV主变保护 (11)技术方案 (11)组柜原则 (11)特别说明 (11)●故障录波器和故障测距 (12)技术方案 (12)组柜原则 (12)特殊说明 (12)●110kV线路保护 (12)技术方案 (12)组柜原则 (13)●110kV母联保护 (13)组柜原则 (13)●110kV母线保护 (13)技术方案 (13)组柜原则 (13)特殊说明 (13)●保护信息管理子站 (13)技术方案 (13)组柜原则 (14)其它保护 (14)●自耦变压器 (15)●断路器 (15)●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 (16)●20kV开关柜 (16)●电容器 (17)●电抗器 (17)●电压互感器 (17)技术方案 (17)特殊说明 (18)●电流互感器 (18)●计算机监控系统 (19)技术方案 (19)组柜方案 (20)特殊说明 (21)●计量系统 (21)技术方案 (21)组柜方案 (21)特殊说明 (22)●图像监视系统 (23)技术方案 (23)组柜原则 (23)●直流系统及蓄电池 (23)技术方案 (23)特殊说明 (24)●交流系统 (24)技术方案 (24)组柜原则 (24)●交流不停电电源 (24)技术方案 (24)组柜原则 (25)●低周低压减载控制柜 (25)技术方案 (25)组柜原则 (25)●端子箱 (25)技术方案 (25)特殊说明 (25)●专用接地锁 (26)●电缆敷设 (26)●电气二次专业各卷册设计范围 (27)220kV系统保护原理图的设计范围 (27)110kV系统保护原理图的设计范围 (27)公用部分二次线的设计范围 (27)主变部分二次线的设计范围 (27)220kV部分二次线的设计范围 (27)110kV部分二次线的设计范围 (28)20kV部分二次线的设计范围 (28)交直流系统的设计范围 (28)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范围 (28)电缆敷设的设计范围 (28)设备材料表 (28)●220kV变电站光通信设备施工图标准化设计 (29)●220kV变电站进站光缆施工图标准化设计 (29)第一部分220kV变电站标准化施工图设计原则二、保护、电气二次、通信(一)系统保护专业设计原则220kV变电站保护设备厂家较多,产品型式多样。
220kV母线保护技术规范前言 I1 范围 22 术语和定义 23 配置原则 24 使用原则 35 二次回路 36 运行规定 47 装置功能要求 58 装置组屏要求 79 装置说明书要求 8前言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护。
为适应河北南网微机型母线保护的应用需要, 结合河北南网运行管理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220kV母线的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在功能设计及使用、组屏设计、运行整定等方面的技术原则。
110kV及以下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的运行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微机型母线保护功能使用原则:包括充电(过流)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功能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二次回路:包括刀闸辅助接点的引入、启动失灵接点的引入、失灵回路的压板设置、母差跳主变220kV侧断路器失灵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运行规定:包括充电时母差的投退、倒闸操作时的方式和负极性压板的使用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保护功能要求:包括母差保护、充电(过流)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TV、TA断线判别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组屏原则:包括刀闸操作模拟面板、母兼旁切换压板等。
――装置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等。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萧彦、周纪录、张洪、曹树江、常风然、赵春雷、孙利强、齐少娟。
感谢在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同行!在执行本标准中如有问题或意见,请及时告知河北电力调度中心。
河北南网220kV母线保护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南网220kV母线的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在功能设计及使用、组屏设计、运行整定等方面的原则。
1.2 上述装置在使用中除满足DL/T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以及国家、行业规定的各种相关技术条件、规程、反措等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标准技术参数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1)。
表1220kV单母线分段接线的母线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注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
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
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注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
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3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注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
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项目需求部分2.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不带转接屏方案)表5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带转接屏方案)表6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2.2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表7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2.3技术文件提交单位表8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2.4.1 项目名称:220kV蓝丰生化输变电工程2.4.2项目单位:徐州蓝丰生化有限公司2.4.3工程规模:蓝丰生化220kV线路本期1回(柳沟1 回,远景1回,220kV本期为单母线接线,远景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线路本期24回,远景48回,本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景为单母分段接线,10kV电容器本期4组,远景8组;主变本期1台(2×40MVA),远景4台(4×40MVA)。
2.4.4工程地址:徐州新沂市2.4.5交通、运输:公路。
Q/ZD浙江电网220 kV母线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Q/GDW-11-218-2009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组屏和配置原则 (2)5 技术原则 (3)6 回路设计 (4)7 压板、按钮设置 (6)8 屏(柜)端子排设计 (7)9 定值设置 (8)10 保护输出报告 (8)附录A(资料性附录)浙江电网220 kV母线保护定值和软压板清单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浙江电网220 kV母线保护信息输出格式 (12)IQ/GDW-11-218-2009II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电网220 kV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现了220kV母线保护功能配置统一、定值格式统一、报告输出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组屏方案统一、回路设计统一(以下简称“六统一”),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为浙江省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愉冬刘军朱炳铨方天宇李慧赵萌杨涛钱锋张志峥本标准由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Q/GDW-11-218-2009浙江电网220 kV母线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电网220 kV 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功能配置、定值格式、报告输出、接口标准、组屏方案、回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电网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中220 kV“六统一”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的标准化设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22386-2008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 220 kV~50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Q/GDW 175-2008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调继[2005]22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点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IEC 60870-5-103: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五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EC 61850:200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3 总则3.1 本标准旨在通过规范220 kV系统母线保护的配置和组屏原则、技术原则、回路设计、压板设置、端子排设计、定值单和报告输出格式,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3.2 优先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实现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设备的依赖。
3.3 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屏(柜)内装置间以及屏(柜)间的连线。
3.4 继电保护双重化包括保护装置的双重化以及与保护配合回路(包括通道)的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及其回路之间应完全独立,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3.5 本标准强调了母线保护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和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母线保护的全部技术要求,有些内容在已颁发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中已有明确规定,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1Q/GDW-11-218-2009仍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
3.6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应执行本标准。
4 组屏和配置原则4.1 对双母线和双母单分段接线,220 kV母线按双重化原则配置两套均含失灵保护功能的数字式电流差动保护,每套保护均包含两面柜:a)第一套母线保护:母线保护A屏(柜),大电流试验端子A屏(柜);b)第二套母线保护:母线保护B屏(柜),大电流试验端子B屏(柜);c)每套母线保护配套的大电流试验端子柜布置在母线保护柜左侧(正视),两套母线保护的四面柜集中紧邻布置;d)每套母线保护按接入15个支路设计;其中母联1固定接入支路1,主变固定接入支路12~15,线路接入支路4~11;当用于双母线接线时,支路2和支路3为备用;当用于双母单分段接线时,母联2固定接入支路2,分段固定接入支路3;e) 必要时,主变支路可改为线路支路。
4.2 对双母双分段接线,每套母线保护均增加1面母线保护柜,但大电流试验端子柜仍只配置1面:a) 第一套母线保护:母线保护A1、A2柜,大电流试验端子A柜(A1柜保护Ⅰ-ⅡM,A2柜保护Ⅲ-ⅣM);b) 第二套母线保护:母线保护B1、B2柜,大电流试验端子B柜(B1柜保护I-IIM,B1柜保护III-IVM);c) 每套母线保护配套的大电流试验端子柜布置在两面母线保护柜左侧(正视),两套母线保护的六面柜集中紧邻布置;d) 每面母线保护柜均按接入15个支路设计;其中母联1固定接入支路1,分段1固定接入支路2,分段2固定接入支路3,主变固定接入支路12~15,线路接入支路4~11;e) 必要时,主变支路可改为线路支路。
4.3 220 kV母联(分段)充电解列保护单独组屏,按断路器配置一套完整、独立的充电解列保护装置和一个操作箱。
4.4 母线保护屏(柜)上设备居中布置,自上至下依次为母线保护装置(中性线13U左右)、母线模拟盘、打印机(上沿23U)、压板(上沿30U)。
大电流试验端子屏(柜)居中对称布置试验端子,每排2组,一般配置9排、18组;对双母双分段接线配置13排、26组,位置需方便操作。
4.5 两套母线保护应完全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并满足以下要求:a)由不同的保护动作原理、不同厂家的硬件结构构成;b)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c)两套保护一一对应地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d)保护所用的断路器和隔离刀闸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e)合理分配保护所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对确无办法解决的保护动作死区,可采取启动失灵及远方跳闸等措施加以解决。
4.6 两套母线保护的外部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压板设置、端子排排列应完全相同。
每套母线保护均应包含以下保护功能:a)分相式比率差动保护。
由大差元件和小差元件构成,出口经相应母线复压元件闭锁(母联、母分不经电压闭锁);b)失灵保护。
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也经复压元件闭锁。
按单元配置失灵电流判别2Q/GDW-11-218-2009元件、时间及出口元件,每套线路保护及变压器保护各启动一套失灵保护。
对主变单元,具备“解除失灵保护复压闭锁”开入接点,并具备母线故障主变220 kV开关失灵联跳判别逻辑与出口功能;c)母联(分段)失灵保护,只设置相电流判别元件,延时可整定;d)CT断线判别功能,设置告警段和闭锁段,默认投入。
母联及双母单分段接线下的分段开关CT断线可不闭锁母差,自动转入互联方式;e)PT断线判别功能;f)刀闸辅接点自检功能。
当发现状态不符时,发刀闸位置异常告警信号,状态确定情况下自动修正,也可人工干预。
4.7 母线保护装置应具有GPS对时功能,具有硬对时和软对时接口,一般采用RS-485串行数据通信接口接收GPS发出IRIG-B(DC)时码作为对时信号源,对时误差<1 ms。
保护采用以太网口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故障信息管理子站通信,规约采用IEC 60870-5-103或IEC 61850。
5 技术原则5.1 母线差动保护应满足以下技术原则:a)对CT特性无特殊要求,具有可靠的CT饱和判别功能,动作正确性不受饱和影响,并允许使用不同变比的CT,内部实现补偿;b)母差保护应具有比率制动特性,以提高安全性。
比率差动元件应设有大差元件和小差元件。
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具有高、低比率系数定值。
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c)保护不应因母线故障时流出母线的电流影响而拒动。
对于各种类型区外故障,不应由于电流互感器的饱和以及短路电流中的暂态分量而误动,并能快速切除区外转区内的故障;d)母差保护出口经相应母线复压元件闭锁(母联、母分不经电压闭锁),复压元件动作后应告警。
当PT断线时,装置应发出告警信号但不闭锁保护。
对双母线及双母分段接线,若母线并列运行则自动改取另一段正常母线电压,若母线分列运行则解除该段母线负压闭锁;e)具有CT断线判别功能,在5%I N时即能可靠动作,设置告警段和闭锁段。
闭锁段动作经延时闭锁差动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母联及双母单分段接线下的分段开关CT断线可不闭锁差动保护,自动转入互联方式;f)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母差保护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g)由软件实现母线故障母差动作而主变220 kV开关失灵时的联跳判别逻辑(经失灵电流元件闭锁,并经失灵延时)。
对各主变支路,母差保护应分别提供一路联跳出口。
该联跳出口应由独立继电器驱动,不得与主变跳闸出口共用继电器,母线失灵保护动作仅驱动跳闸出口,不应驱动该联跳出口继电器;h)双母线及双母分段接线的母差保护,通过隔离刀闸辅助接点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并对刀闸辅助接点进行自检。
当刀闸双跨时应告警并自动转入互联状态,同时应设置互联压板以实现手动互联。
当与实际位置不符时,发“刀闸位置异常”告警信号,并能通过保护模拟盘校正刀闸位置。
当仅有一个支路隔离刀闸辅助接点异常,且该支路有电流时,保护装置仍应具有正确选择故障母线的能力;i)手合母联(分段)时,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故障(包括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j)双母双分段接线母差保护应提供启动分段失灵保护的出口接点;3Q/GDW-11-218-20094 k)对母联和分段电流互感器极性朝向,同一厂家不同型号或不同版本的母差保护应始终保持固定不变。
5.2 断路器失灵保护应满足以下技术原则:a)失灵保护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也经相应母线复压元件闭锁,电压定值可单独整定;b)每套线路保护及变压器保护一一对应各启动一套失灵保护。
线路支路应设置分相和三相跳闸启动失灵开入回路,变压器支路应设置三相跳闸启动失灵开入回路。
为解决某些故障情况下,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各变压器支路均应设置独立于失灵启动的“解除复压闭锁”开入回路;c)母线保护装置内部具备失灵电流判别功能:各线路支路共用电流定值,各变压器支路共用电流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