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与指标标志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5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首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具有综合的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
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的数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
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统计调查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1.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
3.影响频数分布的主要要素有哪些?⑴组距与组数:组距越小、组数越多、次数分布越分散。
⑵组限与组中值:组限的划定越科学,组中值越具有组代表性,次数分布越能反映总体单位实际分布特征。
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统计分组可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科学分类,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从而认识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加深对事物认识。
选择分组标志要⑴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⑵适应被研究对象特征;⑶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5.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在计算上的不同点是二者的应用条件不一样。
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和次数f,而没有给标志总量(m=xf),就要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如果资料中直接给了每个组的变量值x和标志总量(m=xf),而没有给每个组的次数f,就要用调和平均数来计算平均数。
6.在比较两个数列的二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能否直接用标准差进行对比?标准差的大小,一方面取决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小的影响,也取决于平均数大小的影响。
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大小相等时,平均数对标准差没有影响,这时就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但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不等时,平均数的大小对标准差有影响,这时就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就需要消除平均数大小对标准差的影响,而需要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一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某一现象全部数据的集合。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
如: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全国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单位。
2标志与指标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特征。
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都可以用数量表示)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如人口数,产量,耕地面积。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质量,如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等。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如人的性别,籍贯等。
(只能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人的年龄,身高,职工工资等。
(用数量表示)关系:1)、指标反映的是总体,标志反映的是单位;2)、表示方法不同(文字还是数字);3)、标志是构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标志的汇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如A同学,性别女,女是A的标志,B同学,性别男,男是B的标志……假设一共有5位男同学,3位女同学,男女性别比为5:3,这个5:3就是指标了。
没有前面每个同学的性别标志,就不能通过加总得到后面的5:3.3从统计学而言,理论上,一切认识的对象均可被量化。
而其量化的方法则无外乎四种--定量、定比、定序、定类。
(定距尺度没有绝对零点,比如IQ)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
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3、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4、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4.变异与变量在一个总体中,当某标志在每个总体单位上的具体表现都相同时,称此标志为不变标志。
统计指标与标志地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地区别表现为:首先,指标和标志地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地,一般不具有综合地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地.具有综合地性质.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地.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统计指标和标志地联系表现为: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地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地.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地标志表现所对应地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地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地名称;随研究目地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地关系:指标在标志地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地依据.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按所反映地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地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地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地数量.二者地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地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地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地结果.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地指标群所构成地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地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地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地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统计调查与一般地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统计调查地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地指标体系,通过具体地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地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地标志表现.统计调查地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地重要标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地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取调查单位地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地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地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地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地,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地,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地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地,不授人地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地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地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地.(2)调查目地不同.重点调查地目地是通过对重点单位地调查,掌握总体地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地目地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地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地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地典型调查,其目地类似于抽样调查.(3)推断总体指标地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地结果推算总体指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地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地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地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调查单位地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地准确性.统计分组地意义及方法统计资料整理,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地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地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地分类、加工和汇总.统计整理一般有:对统计调查资料地汇总、整理,得到各种基本统计指标,为积累统计资料而进行地统计整理,为统计分析而进行地资料整理.根据统计研究任务地要求和现象总体地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地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按分组地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地多少以及分组标志地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类. 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地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地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部门、轻重工业等标志分组.变量分组按数量标志进行地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分组等.根据分组标志地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1)品质标志分组地方法按品质标志分组即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地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当分组标志一旦确定,组名称和组数就确定,不存在组与组之间地界限区分地困难.按数量标志分组即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地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确定各组在数量上地差别,并通过数量上地变化来区分各组地不同类型和性质.按数量标志分组,其变量有两种类型: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前者指所描述对象地数量特征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它地数值;后者指所描述地数量特征在一个区间里可以有无限个数值,无法一一列举.根据这两种变量地不同特征,在分组时,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是单项式地.如果变动幅度很大,分组应该用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标志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编制组距式变量时,应恰当地划分总体变量地组数.组距地大小关系到组数地多少.组距过小,组数很多,容易把同类现象划分到不同组去;组距过大,组数很小,可能把不同类地现象划到同一组.这两种情况往往掩盖总体分配地规律性,都应避免.组距分组通常有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两种.等距分组即标志变量在各组保持相等组距;反之,称为不等距分组.在分组标志变更比较均匀地情况下适用等距分组.标志变异差急剧增长或下降时,就应按不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更多地应根据事物性质变化地数量界限来确定组距.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组距两端地数值称为组限.其中,每组地起点值称为上限.连续型变量中,上一组地上限同时也是下一组地下限.在分组时,凡遇到单位地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到作为下限地那一组.上限与下限之间地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地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组中值经常被用以代表各组标志值地平均水平.分组中通常把上下两端地组运用开放式地组距,即第一组用“多少以下”,最后一组用“多少以上”表示,这两个组地组中值可参照相邻组地组距来决定.统计分布地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在统计分组地基础上,把总体地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地分布,称为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地组和各组所占有地单位数.根据分组标志地不同,分配数列可以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又有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之分,与变量分组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是一致地.在变量数列中标志值构成地数列表示标志值地变动幅度,而频数构成地数列则表示相应标志值地作用程度.将各组单位数和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地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地相对作用程度,也可以表明各组标志值出现地频率地大小.分配数列地编制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只有把得到地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地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②确定全距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地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地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地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地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③确定组距和组数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地特点和研究目地而定. 组距地大小和组数地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地.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地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地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地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地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地意义.在等距分组条例下,存在以下关系:组数全距组距①确定组限组限要根据变量地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地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以上表示).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地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地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②编制变量数列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地各组次数栏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变异、变量、统计指标体系的区别本⽂资源来⾃⼀、统计的含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基础是统计⼯作)⼆、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1.概念:在⼀定研究⽬的下,所要研究的全部现象。
(每次研究⽬的的不同总体也不同)2.特点:同质性: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必须⾄少有⼀个共同特征;构成总体的先决条件差异性: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在某⼀性质上相同,⽽在其他性质或特征上有⼀定差异⼤量性:每个总体都是有⼤量的个体单位构成的(⼆)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叫做总体单位两者关系:随着研究⽬的的变化,⼆者可以发⽣转换三、指标和标志(⼀)指标1.概念: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数值如研究某市⼯业企业的基本情况,总体是该市所有的⼯业企业,则全部企业总数、⼯业总产值、职⼯平均⼯资就是指标2.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具体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3.构成要素(六个):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计算⽅法、计量单位4.指标的类型按内容分数量指标:反应现象总体总规模、总⽔平和⼯作总量的指标,⼀般⽤绝对值表⽰质量指标:反应现象内部结构,⽐例关系,平均⽔平及现象间内联系的指标,⼀般⽤相对数和平均数表⽰按表现形式分总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规模统计指标,数值表现形式未绝对数。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相⽐较的结果,数值表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说明总体单位⼀般⽔平的指标,数值表现形式为平均数。
(⼆)标志1.概念: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词。
例:⼯⼈为总体单位则性别、年龄、学历、⼯资、政治⾯貌等都是标志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所有制类型、职⼯⼈数、总产值、劳动⽣产率、销售额等都是标志2.种类按性质分为:数量指标和品质指标按表现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三)指标和标志的关系1.联系:汇总关系、交换关系2.区别反应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梦总体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表述形式不同:标志有能⽤数表⽰的数量标志,也有不能⽤数表⽰的品质标志;⽽指标都能⽤数表⽰。
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分类型变量与顺序型变量的异同1相同:两者都反映商品的品质特征2不同:顺序型变量对反应单元和个体有顺序要求,按顺序排列不能破坏;分类型变量对反应单元和个体无顺序要求,但要将相同类型的变量诡异为一组。
抽样、典型、重点调查的特点1、抽样:采用随机原则。
从总体抽出一部分按照随机原则计算出部分单位的有关数据,推算出总体有关数据。
2、典型:有意识的主观选择。
通过典型单位来描述或揭示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3、重点调查:重点单位在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应占很小比重,数量占单位数量比重较大。
了解或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定义定义:把不能相加的因素乘以一个因素,还原为能相加的因素,这里把乘上的因素称作同度量因素。
作用:①把价格乘以销售量之后把不能直接合计的指标转化为可以综合计量的指标—商品销售额②不同商品的销售量的多少对价格起着加权作用。
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①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即总体方差σ²或p (1-p)的大小。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要求样本容量大一些反之则少一些.②允许的极限误差△x▔或△p的大小.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大要求样本容量越小,反之越大.③抽样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要多抽取一些样本单位④抽样方式。
采用分层抽样等距抽样的样本容量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⑤抽样判断的可靠程度。
概率F(t)越大,要求的样本容量越大,反之要求的样本容量越小。
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第六部分应用统计学一、简答题1 .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2. 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工人的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工人业余文化技术学习,于2005年12月28日向所属各车间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2005年底所有工人的性别、姓名、年龄、工龄、工种、技术等级、现有文化程度等7个项目。
⑴指出上述调查属于什么调查?⑵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是什么?⑶具体指明调查时间⑴一次性的全面调查⑵调查对象: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调查单位:该工业企业的每一职工填报单位:每一车间⑶调查时间:2005年底(即2005年12月31日)3. 什么叫总量指标?计算总量指标有什么重要意义?总量指标的种类如何分法?⒈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计算总量指标的意义是:⑴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⑵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⑶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一般按其反映的内容和时间状况分类。
⑴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⑵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⑶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与劳动指标。
4. 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作用有哪些?相对指标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