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必备知识详解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不是供求决定价格)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文化等因素对价格产生影响。
(间接因素)2.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直接因素)(1)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2)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二、价值决定价格(不是使用价值决定价格)★★★★★1.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2.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意义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不利地位。
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注意:商品生产者怎样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
4.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总结各种关系: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反比社会价值总量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价格正比价值量无关个别劳动时间反比反比个别价值总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正比注: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数量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以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和个性需要为指导思想,不仅让学生学到经济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参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让他们能用其所学,解其所惑,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培养自主创新型实用人才,本教学设计主要以情景创设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体验,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对于本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更详细地作出要求:1、基本要求:了解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了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发展要求:解释现实生活中导致价格变动和供求变化的原因。
3、说明:不作要求: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要内容。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本课时分设“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和“价值规律”三目。
主要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是对第一课多彩消费的深入探讨。
消费者要实现消费,必须有货币,知道价格。
本框着重引导学生价格现象,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
而这些理论属于经济学基本理论,是进一步学习下一框及其它经济学知识的基础。
因而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作为高一新生,经历了初中三年的课改实践,对课改的理念比较了解、课改的实施方式比较熟悉,形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所以对纯粹的经济理论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会使学生兴趣不足,但是他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并且高一学生身心日趋成熟,社会接触面扩大,知识积累量增多,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知识,又难以完全独立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根据以上高一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为讲清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所以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使他们获取理性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1.2.1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3.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基础梳理】
一、供求影响价格
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气候、________、地域、生产条件、政策、____________、习俗等因素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1.价值是价格的________,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_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________。
2.商品的价值量由________________时间决定,不由____________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____________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________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________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3.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
三、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自我测试】
1.思考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往往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
想想为什么?
2.分析即使供过于求,空调的价格也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
为什么?
3.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
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
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4.判断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5.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这里的“等价交换”指的是()
①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②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相符④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次交换的个别场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探究影响房价的各种具体因素
[情景探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室主任冯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需求因素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投资投机性需求,但也要高度重视供给因素。
从供给角度分析,近年来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虽在增加,但相对于需求来讲还是较少。
大部分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需要依靠市场满足。
而商品房的开发要受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总体上看,受供求关系以及土地等因素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镇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探究思考:
请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镇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的原因。
[典例探究]
(1)在上述材料中,专家分析指出,总体上看,受供求关系以及土地等因素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镇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这一分析说明()
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价格影响供求③供求决定价格
④供不应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房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国家积极采取调控措施确保房价合理稳定。
你认为影响房价稳定的因素有()
①商品房供应量②建筑材料价格③购房者需求量④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归纳“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的关系
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价格决定问题。
(1)“价值决定价格”是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供求关系等因素来看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市场决定价格”是从价格的主体讲的,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政府决定价格,而是由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商品价格。
(3)二者都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二者是互为条件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市场决定价格”的首要原则,同时,“市场决定价格”又是“价值决定价格”原则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
[易错点探究]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商品的价值量同比例下降多少。
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
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①市场供求状况②货币流通量③商品自身的价值量④价格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假定某地区鞋业生产出现下列三种情形:①甲鞋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②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厂劳动生产率不变;③甲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形中,甲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A.减少减少增加B.增加增加减少
C.减少增加不变D.不变减少减少
3.漫画《换个瓶加几个0》的现象()
A.说明开发新药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B.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的道理
C.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道理
D.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4.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自然会选择那些口感细腻、安全纯净的“绿色蔬菜”。
但与同类普通蔬菜相比,每公斤“绿色蔬菜”的价格要高出一倍多。
虽然价格偏高,但许多消费者对“绿色蔬菜”还是情有独钟。
调查显示,节日期间,标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绿色蔬菜”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销量较平时普遍增加4成以上。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经济现象?
(2)“绿色蔬菜”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基础梳理
一、时间宗教信仰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价格下跌
买方市场
二、1.基础货币正比
2.社会必要劳动个别劳动(1)社会正常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2)低于高于3.反比
三、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
2.供求关系
自我测试
1.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商品往往供过于求。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这时价格较低,因此,消费者往往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
2.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空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电扇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价值量要大,价格当然也就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
3.D
4.错误。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5.B
情景探究(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房的开发要受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需求因素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保障性住房虽在增加,但相对于需求来讲还是较少。
典例探究(1)B(2)D
易错点探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之间是反比关系,但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二者是同比例的反比关系。
课堂训练
1.C[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据材料的提示,应是价值和供求关系。
]
2.D[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
3.D
4.(1)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购买商品都是把商品看作具有这两个属性的东西来考察的。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2)①价值决定价格,“绿色蔬菜”价格高,说明其价值量大。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生产“绿色蔬菜”要求高,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大,当然价值就高,从而决定其价格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