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形容与配色感知强度
- 格式:pdf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49
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
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硬、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二、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1)鲜强调如10:8:1 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如10:8:5 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如10:8:7 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
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如4:6:10 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如4:6:8 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如4:5:6 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五颜六色、千变万化,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白色光,经过分析在色带上可以看到,它事实上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各颜色间自然过渡。
其中,红、黄、蓝是三原色,三原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色彩有冷暖色之分,冷色(如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安静、冰冷;而暖色(如红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火热。
冷暖色的巧妙运用可以让网站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非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从心理学和视觉的角度出发,彩色具有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彩度)。
b5E2RGbCAP1、色彩的属性:色相、饱和度、亮度。
■ 色相<Hue):也叫色调,指颜色的种类和名称,是指颜色的基本特征,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因素。
色相和色彩的强弱及明暗没有关系,只是纯粹表示色彩相貌的差异。
如红、黄、绿、蓝、紫等为不同的基本色相。
p1EanqFDPw■ 明度<Value):也叫亮度,指颜色的深浅、明暗程度,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区别。
不同的颜色,反射的光量强弱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明暗。
非色彩的黒、灰、白较能形象的表达这一特质。
DXDiTa9E3d■ 纯度(Chroma):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原色最纯,颜色的混合越多则纯度逐渐减低。
如某一鲜亮的颜色,加入了白色或者黑色,使得它的纯度低,颜色趋于柔和、沉稳。
RTCrpUDGiT2、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繁多,变化丰富,但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
除白色外,把三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
5PCzVD7HxA色素的三原色:红、黄、蓝3、色环:我们将色彩按“红->黄->绿->蓝->红”依次过渡渐变,就可以得到一个色彩环。
色环的两端是暖色和冷色,当中是中性色。
色环通常包括12种不同的颜色。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
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色彩的配合,是研究实用色彩的题材。
它主要追求色彩的和谐与色彩的美感。
纯粹色彩科学纯粹色彩科学称为色彩工程学,包括表色法、测色法、色彩计划设计、色彩调节、色彩管理等。
包装色彩学是色彩工程学在包装色彩设计与色彩复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是自然色彩、社会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有机统一。
包装色彩学从包装色彩出发,系统地反映色彩形成与表述、色彩设计与再现的现象与规律,是色彩构成、色度学及印刷色彩学等有关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对包装色彩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有机结合。
心理颜色日常生活中观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
在色度学中,颜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纯度,主波长等。
然而在生产中则习惯用桃红、金黄、翠绿、天蓝、亮不亮、浓淡、鲜不鲜等来表示颜色,这些通俗的表达方法,不如色度学的命名准确,名称也不统一。
根据这些名称的共同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组。
将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归纳为一组;明度、亮度、深浅度、明暗度、层次表示的归纳为一组;饱和度、鲜度、纯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归纳为一组。
这样的分组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严格的定义,彼此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例如,色相不等于色光,明度也不等于亮度,饱和度也不等到于纯度、鲜度、深浅度。
但是在判断颜色时,它们也是三个变数,大致能和色度学中三个变数相对应。
主波长对应于色相。
人们常说的红色就有一定的波长范围,红色在色度图上也只是一个区域,人们绝不会把500nm的单色光称为红色。
色度学中的亮度对应于明度、亮度、主观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层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颜色一般总是比亮度大的颜色显得暗些。
1:白色是复合光,能够分解出七种单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2:由于光的显色性,人们在不同光源下看到物体的颜色是有所差别的,在白光下看到的颜色最准确。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RGN)色料的三原色是(品)红(M),(湖)蓝(青 C),黄(Y)(CMYK)4:互为补色的色光相混得白光,互为补色的颜料相混得的是灰黑色。
一、色阶表示图像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指的是灰度(黑色的灰度是越大的,白色的灰度越低)分辨率。
另外:灰色系的纯度是0(对灰度有影响的仅仅是亮度,色相毫无影响)图像的色彩丰满度和精细度是由色阶决定的(色阶是由亮度决定的,和颜色无关)二、色立体图7:色彩的色调倾向为色相,色环表示色相系列三、12色相环按光谱顺序排列为:红(0°),红橙(30°),橙(60度),黄橙(90°),黄(120°),黄绿,绿,蓝绿,蓝(240°),蓝紫,紫,红紫。
如图:注意:色环上的三原色值得是色料的三原色(即,青(蓝);品红;黄;(CMY))四、关于对比色双方都不参入对方色素,在色环上相对应的称为对比色。
把它们放在一起能最大程度突出对方的鲜明,如果相互混合就变成灰黑色。
原色的对比色是两次色。
如,红色的对比色是绿色(黄+蓝)黄色的对比色是紫色(蓝+红)蓝色的对比色是橙色(红+黄)五、关于HSBHSB色彩是把颜色分为色相、饱和度、明度三个因素。
色相:在0~360°的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
红色在0度,绿色在120度,蓝色在240度。
六、关于RGB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七、关于CMYK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
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CMY三种油墨就足够了,它们三个加在一起就应该得到黑色8:黑白之间不同程度的明暗强度划分,称为明暗阶度(也为色阶)。
色彩也可以通过加减黑,白来调节亮度。
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色彩是大自然美丽的源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都不能离开它。
色彩作为平面设计的要素和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平面设计中起着最直观的视觉作用。
无论是整体的用色,还是局部的用色,色彩对整个画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今天店铺要给大家讲的是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大家不妨来看看。
色相--即各种色彩呈现出的相貌的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明度--各种色彩所呈现出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明度程度,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
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
另外在同一色相的明度中还存在深浅的变化。
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等明度变化。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度或饱和度。
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纯度也较高,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
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色的,也就是不饱和的色相。
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色彩搭配其目的是为了冲击视觉,产生美的心理感受。
平面设计中进行作品设计时,如何将多种色彩配置在一起,达到完美的效果,因而色彩的搭配方法成了我们努力研究的重点。
色相为依据的色彩搭配这个配色方法是以色相环为基础,按区域性进行不同色相的配色方案。
当进行平面设计作品时首先应依照主题的思想、内容的特点、构想的效果、表现的因素等来决定主色或重点色。
是冷色还是暖色、是艳色还是淡色、是柔色还是硬色等。
主色决定后再决定配色,再将主色带入色相环便可以按照同一色相、类似色相、对比色相、互补色相以及多色相进行配色。
推荐阅读:玩转色彩!颜色的特性与视觉规律。
色彩搭配与配色原则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人们带来情感体验、改变环境氛围。
而色彩搭配和配色原则则是在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对情感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配色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黄、蓝等,不同的色相会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在色彩搭配中,可以选择相近色相的搭配,如红橙黄或蓝绿紫等,以达到色彩和谐的效果。
2. 对比度色彩的对比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明暗程度。
高对比度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适用于突出重点或吸引注意力的设计。
相反,低对比度的搭配则能够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感觉。
3. 明度与饱和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则是指颜色的纯度。
明度较高的颜色常被用于突出设计元素,而较低的明度则常用于制造柔和、温暖的氛围。
饱和度高的颜色会给人带来活力和激情,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沉稳和平和。
二、色彩对情感的影响色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因此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是非常重要的。
1. 红色红色代表着热情、温暖、活力和力量。
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并增加人气和社交性。
在设计中,适度的红色可以用于醒目的标语或突出元素,但过多的红色会给人带来不安和过度刺激。
2. 蓝色蓝色代表着冷静、宁静和专注。
它可以带来平和的感觉,并有助于提高思考和专注力。
在设计中,蓝色常用于商务领域和舒适的环境设计。
3. 绿色绿色代表着生命、自然和希望。
它能够让人感到安全和放松,有助于恢复精力和提高集中力。
在设计中,绿色常用于与大自然相关的场所或环境中,如花园、公园等。
4. 黄色黄色代表着活力、快乐和温暖。
它能够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积极性,并提升注意力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适度的黄色可以用于突出元素或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三、运用配色原则1. 单色调配单色调配是指使用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进行搭配。
它能够创造出简洁、统一的效果,适用于营造舒适、柔和的氛围。
色彩配对知识点总结色彩配对是视觉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如何将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以达到视觉美感和情感表达的效果。
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感知。
因此,了解色彩配对的知识和技巧对于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基本色彩理论、色彩搭配原则和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案等方面对色彩配对的知识点加以总结。
1. 基本色彩理论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是色彩的三大特征。
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成分,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越接近白色越明亮,越接近黑色越昏暗;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越饱和色彩越艳丽,越淡色彩越灰暗。
了解这三大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2. 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不同的色彩,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对比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互补色对比等。
(2)类比原则:使用相近的色彩,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类比包括同色系对比、邻近色对比等。
(3)重复原则:在整个设计中反复使用相同的色彩,以产生统一感。
(4)分裂原则:将一种颜色分解成两种不同的颜色,并将它们相对比以产生对比效果。
(5)平衡原则:通过合理搭配色彩,使整体设计达到平衡和稳定的效果。
3.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案(1)单色调搭配:使用同一色系的不同颜色进行搭配,能够产生简洁、纯净的视觉效果。
(2)互补色搭配:使用位于色轮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3)邻近色搭配:使用色轮上相邻位置的颜色进行搭配,能够产生柔和、和谐的效果。
(4)三色搭配:使用色轮上相隔120度的三种颜色进行搭配,能够产生活泼、多彩的效果。
(5)类比色搭配:使用同一色系的相似色进行搭配,能够产生柔和、和谐的效果。
4. 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色彩配对知识在视觉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不同的室内氛围;在服装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来展现不同的时尚风格;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来突出信息的重点和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