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放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 格式:docx
- 大小:27.25 KB
- 文档页数:10
综放工作面防止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1.背景介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煤的自燃性质,会导致工作面发生自燃发火事故。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防止综放工作面的自燃发火。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综放工作面防止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2.严格执行综放工作面排瓦斯、通风规程综放工作面存在着大量的瓦斯含量,而瓦斯是引发自燃发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综放工作面进行生产时,必须严格执行排瓦斯、通风规程。
首先,要定期对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一旦达到可燃浓度,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及时进行处理。
其次,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作面畅通的通风道路,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3.合理设计综放工作面煤层支护体系合理设计综放工作面的煤层支护体系是防止自燃发火的关键之一。
在设计煤层支护体系时,要考虑工作面的瓦斯含量、煤层自燃倾向、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
同时,还应加强煤层监测,掌握煤层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支护体系进行调整和加固。
4.加强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建设为了提前发现和及时处理综放工作面的火灾,需要加强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
火灾监测系统应包括温度、烟雾和气体传感器,以便及时检测到火灾的迹象。
火灾报警系统应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够自动启动相应的火灾应急措施,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5.进行综放工作面火灾应急演练为提高矿工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定期组织综放工作面火灾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报警信号的处理、疏散逃生路线的掌握、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等。
通过火灾应急演练,可以让矿工熟悉火灾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综放工作面防止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矿工在进行综放工作面生产前,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自燃发火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以及火灾应急处理的方法。
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醒矿工在生产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模版一、引言矿井采煤作业过程中,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模版。
二、背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由于煤层条件的特殊性,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因此,开展有效的防灭火工作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三、防灭火技术模版1.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预防- 加强通风管理。
提高综放工作面的通风效果,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 安装火灾监测系统。
在综放工作面设置火灾监测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 加强煤尘防治。
定期进行煤尘清理,保持工作面的清洁,减少火灾的发生。
- 装备灭火设备。
在综放工作面配置灭火器材,方便及时进行初期火灾扑灭。
2.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火灾隔离与扑救-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 封堵通风道路。
通过封堵通风道路,阻断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危害。
- 疏散人员。
组织综放工作面的人员及时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利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
运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尽快控制火势蔓延。
3.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灭火后处理- 确保火灾完全扑灭。
进行灭火后,要仔细检查火源,确保火灾完全扑灭。
- 进行火源外移。
将火源移出工作面,避免火势重新燃烧。
- 排查火灾隐患。
对火灾原因进行分析,排查存在的火灾隐患,并加以解决。
- 加强火灾事故调查。
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完善防灭火技术。
四、结论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模版能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灾扑救。
通过灭火后的处理,进一步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五、参考文献1. 李明.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2. 王志伟.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炭科学技术. 2019.3. 赵小康等.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火灾隐患和预防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 2020.。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范本煤矿防火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范本。
一、装备优化1.采用耐高温、耐火的材料制作工作面设备,例如工作面支护设备、输送设备等,以增强其抗火能力。
2.在工作面布置防火设备,如防火涂料、防火毯等,用以防止火灾蔓延。
3.配置防火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以便及时灭火。
二、通风与防尘1.加强通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确保通风良好,降低矿井内积尘量的同时,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2.防尘工作要到位,加强对煤巷、回风巷等地点的清理,减少积尘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三、火灾监测技术1.使用火灾监测设备,如温度监测仪、可燃气体监测仪等,实时监测工作面的温度和可燃气体浓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2.配备火灾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烟雾感应器等,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报警,为疏散人员争取宝贵时间。
四、灭火系统建设1.建设灭火系统,如灭火管网、自动喷水系统等,将水源、管道和喷头合理布置在工作面各个区域,以便快速灭火。
2.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如自动喷水头、喷雾器等,利用温度、烟雾等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快速灭火。
五、作业标准与操作规程1.制定防灭火作业标准与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工序的防灭火措施和操作要求,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开展防灭火工作。
2.实施防火岗位责任制,明确防火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好日常巡查、检修和维护工作。
六、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针对防灭火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综合灭火技能。
2.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不定期组织实战灭火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七、责任追究与考核1.建立防火考核制度,检查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加强责任追究,对于因违章违纪操作引起的火灾事故,要依法追究责任,形成有力的震慑效果。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范本一、引言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井开采进入了深部矿层的阶段。
在深部矿层中,由于煤质的变化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易燃厚煤层成为了矿井开采的主要难题之一。
为解决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矿井开采的安全性。
二、易燃厚煤层特点及防灭火技术要求易燃厚煤层具有以下特点:1. 煤中含有大量的挥发分和硫分,易于燃烧;2. 煤层厚度较大,煤体密度大,燃烧产生的热量较高;3. 煤层中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气,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易燃厚煤层防灭火技术要求如下:1. 快速发现和及时处理火灾隐患;2. 高效控制火源,阻止火势蔓延;3. 提高煤层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塌落引发火灾;4. 有效控制瓦斯的释放,降低爆炸危险。
三、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1. 火灾隐患监测技术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安装火灾隐患监测设备,通过监测设备检测煤层中的温度、瓦斯浓度等参数,及时发现火源隐患。
监测设备可以与矿井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联动,当监测设备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供电、关闭通风系统等,保障人员安全。
2. 阻隔火源扩散技术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使用阻隔帷幕技术,将工作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在不同区域设置阻隔帷幕。
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关闭周围区域的通风系统,并将火源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对火源周围区域进行封闭,避免氧气供应,使火源不能得到继续燃烧的条件,快速控制火势。
3. 煤层顶板稳定技术在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上,采用先进的支护技术,提高煤层顶板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钢拱支架、预应力锚杆等支护措施,增加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煤层顶板的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塌落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煤层顶板塌落引发火灾。
4. 瓦斯抽采技术易燃厚煤层中常常有较高的瓦斯含量,需要进行有效的瓦斯抽采。
在综放工作面上设置瓦斯抽采孔,使用专门的瓦斯抽采设备,将瓦斯抽出,避免瓦斯积聚,减少爆炸的危险性。
YF-ED-J203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确保97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工作的安全开展,特提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9705工作面位于9#煤七采区系统巷以东,北部为9706设计工作面,南部为9704设计工作面,东距563米至井田矿界。
工作面标高748米~714米,工作面地面标高1174米~1098米,倾斜长180米,面积312840平方米。
煤层分9#煤和8+9#煤合并区,合并区煤层平均4.9m,9#煤层平均厚度3.8m,煤层倾角2?~14?,平均6 ?。
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细粒砂岩;煤层直接底为砂质泥岩,老底为石灰岩。
本面煤层赋存稳定,属复杂结构。
根据20xx年9月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的煤炭自然倾向性签定报告该工作面为三类不易自然煤层。
二、工作面防火措施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CO2、O2 等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
1、一氧化碳传感器标准设置9705工作面进风巷皮带头轮、尾轮滚筒上方下风侧10至15m巷道风流中,分别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Y,报警值≥24ppm。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模版1. 引言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模板。
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面临着火灾风险较高的挑战,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防灭火技术方案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并最小化其对生产的影响。
2. 火灾风险评估在设计防灭火技术前,首先需要对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煤层的易燃性评估:根据煤的成分、含量等因素评估煤层的易燃性。
- 工作面通风系统评估:评估工作面的通风系统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风和堵风等风险。
- 电气设备评估:评估电气设备是否符合防爆要求,是否存在潜在的火灾风险。
- 人为因素评估:评估工作面人员的火灾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等因素。
3. 综合防灭火技术综合防灭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火灾预警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火灾预警技术,及时探测和报警火灾,以最大限度减少火灾的发生频率。
- 自动灭火系统:采用自动灭火系统,当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灾,防止火灾的进一步发展。
- 安全疏散通道:设置合理的安全疏散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工作面。
- 消防器材配置:合理配置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增加灭火的效力。
- 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疏散和救援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火灾事故的最小化。
4. 技术实施根据综合防灭火技术的要求,具体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在工作面的关键区域安装可靠的火灾预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
- 配置自动灭火系统:根据工作面的布局和需要,配置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 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合理设置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序撤离。
- 配置消防器材:根据工作面的特点和需要,合理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
-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工作面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报警流程、疏散路线和救援措施等。
115201综放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措施115201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目录一、矿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煤层自燃的检测、监测、监控体系及措施 (6)(一)、成立矿井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组织机构 (6)(二)矿井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方法 (6)(三)建立煤层自燃发火观测系统 (6)(四)、建立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 (8)(五) 其它 (9)(六)采煤工艺的措施 (11)(七)通风方面的措施 (12)三、防灭火系统 (13)(一)灌浆 (14)(二)流动汽雾阻化剂 (20)(三)氮气 (23)四、预筑防火墙 (29)五、灾害预防应急措施: (30)3)5-2煤层顶底板及稳定性:5-2煤层顶板以细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中—粗粒砂岩,其次为泥岩。
根据试验结果:顶板单轴抗压强度平均75.7M pa,抗剪断强度4.18Mpa,劈裂抗拉强度平均2.97Mpa;底板单轴抗压强度平均25.6Mpa,抗剪断强度3.52Mpa,劈裂抗拉强度平均1.03Mpa。
5.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煤尘爆炸性试验,火焰长度均大于500mm,岩粉量60%,说明各煤层具有爆炸性。
详见表。
6.矿井瓦斯根据邻近矿井(红旗煤矿2号井)瓦斯取样测试结果,5-2煤层瓦斯含量为0.22~0.38ml/g之间。
根据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开采5-2煤层(本矿未进行鉴定),回采工作面标高+800m,掘进工作面标高标高+785m,一采一掘,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13m3/t,瓦斯绝对涌出量0.5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 3.10m3/t,二氧化碳绝对瓦斯涌出量0.76m3/min。
矿井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7.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发火期煤层为长焰煤,煤的挥发分较高,煤的燃点偏低,着火温度降低值ΔT℃>40,煤层属于易自燃煤层。
自燃发火期为45天。
文件编号:RHD-QB-K221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某综放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某综放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作面概况
XXXX工作面位于北岔沟至沙掌台之间的山坡地带,并且分布有少量的农田,地面有乔木、草原等,无建筑物。
XXXX工作面北以东拉沟联办小窑为界,南以一采区回风上山保护煤柱为界,西以XXXX工作面采空区为界;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200m,平均斜长135m,煤层平均厚度3.2m,煤层倾角12°-30°,平均15°,一次采全高。
两道均沿中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设计可采储量10.3万吨。
煤层属Ⅰ类容易自燃,预计于20xx年5月上旬回采至设计停采
线,因生产接续问题,XXXX工作面暂不进行回撤,为了预防该工作面在此期间发生自然发火事故,做到“预防为主,防灭并举”的原则,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注氮方法:采用在回风巷上帮底角预先埋设管路注氮方式对采空区进行连续注氮。
三、注氮技术要求:
1.注氮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低于97%立即停止注氮。
2.注氮必须连续进行注氮。
注氮量为每小时200m3。
3.注氮管路末端压力应不低于0.2MPa。
4.氮气释放口的位置暂定为距工作面停采线以北50m,采用Φ108mm的无缝钢管,氮气释放口应高于底板,注氮口距底板巷道高度应在300mm以
上,90°弯拐向采空区1m,与工作面保持平行,自氮气释放口起20m管路均打设出气花眼,以便氮气充分扩散。
5.注氮管路的铺设:管路的埋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
输氮的管路在分岔处应设置三通和截止阀及压力表;输氮管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黄色油漆;定期对输氮管进行试压检漏。
6.注氮时,机运队必须安排专人填写台帐,记录开关机时间、注氮量、压力、开关司机等,以便对注氮情况进行分析。
7.注氮期间,XXXX工作面氧气浓度低于18.5%时,应立即停止注氮。
二、氮气防灭火措施
1.沿XXXX工作面回风巷上帮底角处向采空区埋
设一条Φ108mm注氮管路,随工作面推进后到预定地点后开始注氮,为防止注氮管口被砸或堵塞,可采用20mΦ200mm的钢管制作成花眼管套在Φ
108mm注氮花管及管路口末端,以起到保护作用。
工作面注氮口位置如图所示。
2. 注氮期间,巡检瓦斯检查员除检查上、下隅角外,必须在工作面支架老塘侧设观测点,每20架设置一处观测点,加强瓦斯检查管理工作,每天三班、每班不少于4次对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CO、CO2、CH4浓度、温度以及氧气浓度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通灭队和调度室。
3. 注氮期间,火区观察员每天对XXXX工作面上、下隅角以及老塘侧的CH4浓度、CO浓度、温度、氧气情况进行观测并制表备查,如果检查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通灭部,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
4.每班的氮气注入量不得随意调整;需要调整时由通风灭火部根据推进度、配风量等因素进行计算、经总工程师同意后进行调整。
5.注氮作业时,由通灭队负责在工作面上、下隅角打设风幛,以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6.在管路上安设观察孔,定期测定注氮管路中的氧气和氮气浓度,发现氧气浓度大于3%或氮气浓度低于97%时,应及时停止注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首次注氮时(含以后每次重新开启制氮设备),应将管路中的空气排空,待注氮管路中的氧气浓度低于3%或氮气浓度高于97%时,方可开始向采空区注氮。
7.注氮作业期间,由通风灭火部组织对XXXX工作面进行适当调整(工作面风量以
800m3/min为宜),均衡上下出口的负压,减少采
空区的氮气泄漏。
8.注氮期间,通风灭火部派专人检查注氮灭火区及工作面的气体、气温、煤温、出水温度等情况,并进行每周取样化验。
分析注氮防灭火效果,包括注氮前、后的采空区的气体变化情况、注氮量、注氮口移动步距等,定期进行分析研判。
9.注氮作业过程中,工作面的氧气不得低于20%,否则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同时降低注氮流量或停止注氮。
10.制氮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注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注氮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11.注氮管路连接好后,由机电运输部负责空压机加载空气进行管路耐压试验,检查泄漏,耐压压力
必须达到0.8MPa。
12.首次注氮试验,通风灭火部、通灭队必须派专人在XXXX工作面上、下隅角注氮连接口监控排出空气直到输出氮气的过程,检查输氮管路阀门及注氮支管阀门的密封情况;采空区注氮支管阀门除正常注氮期间,其余时间应处于长闭状态。
密切观察工作面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和各项气体,气体浓度异常时,必须及时撤人并调小注氮流量,确保人员安全。
13.XXXX工作面上、下隅角注氮连接口必须设置三通调节阀门,并保证连接牢固可靠。
检测氧气浓度小于3%时,方可切换至注氮接口。
当检测释放口附近巷道风流的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先关闭输氮出口,并由专人观察输氮管路密封情况。
14.正常注氮期间,通灭队跟班人员与瓦斯检查员必须沿XXXX进风、工作面下隅角、工作面、工
作面上隅角以及回风流不断巡回检查,密切观察各项气体的动态涌出情况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涌出数值。
通风灭火部收集首轮注氮期间的各项数据,并绘制变化曲线。
15.首轮注氮期间,由通灭队火区观察员每天对采空区气体进行检测,并制表备查。
16.正常注氮期间,瓦斯检查员密切观察工作面上隅角氧气浓度情况及各项气体的涌出情况,气体超限时,严禁人员进入,并标明范围,悬挂警标。
17.XXXX工作面监测到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时,则应加大采空区注氮量,同时配合采取均压、堵漏措施,并加强火区监测,若以上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启动《XXXX工作面防灭火预案》。
18.注氮期间,XXXX工作面跟班检查人员必须
携带便携式测氧仪器,未携带的,可在瓦斯检查员的陪同下进入该工作面。
19.未尽事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及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