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报告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2
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总结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认证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项,并提出整改方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符合GMP标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1. 背景介绍在GMP认证现场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下述缺陷项。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到位、人员操作不规范、清洁和卫生管理不严格、记录和文档管理不完善等。
这些缺陷项的存在可能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潜在威胁。
2. 缺陷项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对发现的缺陷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潜在影响。
我们依次列出每个缺陷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2.1 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到位我们发现,生产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频繁。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执行,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和故障率上升。
这给生产进程带来了不必要的停工和生产延误。
2.2 人员操作不规范在工人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操作不符合GMP规范的行为,如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洗手、未佩戴清洁工作衣物、操作过程中的随意行为等。
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交叉污染和产品污染的风险增加。
2.3 清洁和卫生管理不严格我们检查了生产场所的清洁和卫生状况,并发现一些问题。
生产区域的地面、墙壁和设备表面清洁不彻底,存在积尘和污渍。
卫生设施和洗手间的清洁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这样的环境存在潜在的微生物和细菌滋生的风险。
2.4 记录和文档管理不完善在检查中,我们注意到记录和文档管理存在问题。
一些生产记录和文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保存,或者存在错误和遗漏。
这可能对生产过程的追溯性和质量控制造成隐患。
3. 整改方案针对上述缺陷项,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3.1 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到位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计划。
GMP认证申报资料及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审评中心内容提要一、认证情况简介二、认证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三、申报资料中存在的问题认证情况简介¡全省通过GMP认证药品生产企业共158家,其中无菌制剂(含生物制品)生产企业26家,原料药及非无菌制剂生产企业108家,医用氧生产企业17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7家。
¡06年认证35家,飞行检查25家,跟踪检查10家,有因飞行检查2家,飞行检查及跟踪检查现场检查报告中严重缺陷8项,通常缺陷项447项。
¡07年认证38家,飞行检查52家(次),有因飞行检查3家4次,52份飞行检查现场检查报告中严重缺陷有11 项,通常缺陷316项。
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缺陷项目统计¡ a.125份现场检查报告样本统计¡ b.07年认证缺陷项目统计¡ c.07年飞行检查缺陷项目统计¡ 2.缺陷项目要紧涉及内容机构与人员¡发现较多的缺陷条款:0601、0603、0701¡涉及内容:¡ a.足够资历与经验的人员缺乏¡——人员不稳固,人员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无法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 b.上岗与继续培训针对性、专业性、持续性差¡——培训缺乏目的性,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表达;¡ c.未严格按书面规定操作¡——文件未进行培训,不能清晰懂得要干什么,职责是什么,如何按规操作并准确记录;¡ d.未雇用特殊专业人员¡——如空调、机械工程师或者技工;¡ e.无足够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存在岗位临时顶替现象,不重视培养合格、有经验的后备人员;¡ f.人员、理念、执行与GMP要求有差距厂房与设施、设备¡发现较多的缺陷条款:0801、1001、1101、1201、1204、1205、1502、1504、1602、2401、2601、2802 、3501、3601、3602、3701¡涉及内容:¡ a.生产环境¡——对厂区周围地势、气候、噪声、产尘、邻居等因素不进行熟悉;¡——厂区的卫生状况不佳;¡——污染/废水未经处理或者收集就排放;¡ b.厂房¡——防止昆虫与其他动物进入措施不力;¡——不易清洁、保护保养不当;¡——生产区或者储存区的面积空间与规模不相习惯,储存区的物料等防止差错与交叉污染的措施不当;¡ c.洁净区¡——洁净厂房未分析定期监测结果;¡——指示压差装置未按需安装;¡ d.空调系统、水系统¡——水系统定期清洗消毒的设定不合理;¡——水系统定期监测警戒限与行动限未设定;¡——取水点防止污染措施不力;¡——空调系统未按规定保护、保养;¡——高效过滤器未监测或者措施不完善;¡ e.设施、设备¡——未按需安装捕尘设备;¡——未按规定保护、保养;¡——微生物检查室洁净级别不符合药典要求;¡——部份生产与检验用仪器、仪表未定期校验;¡——部分设备无状态标识或者不规范;¡——呼吸器、压缩空气过滤器管理不清晰;物料¡发现较多的缺陷条款:3801、3902、4002、4302、4702¡涉及内容:¡ a.物料管理¡——供应商审计与评估仅进行合法性审查;¡——标签说明书领用等规程的可操作性差;¡——中药材、中药饮片状态标识内容不完整;¡——不合格物料未及时处理;¡ b.物料检验¡——原、辅料未按批取样检验;¡——复验周期未设定或者设定不合理,到期未进行复验;¡ c.物料储存¡——标签、说明书帐物不符;¡——未按规定储存物料;卫生¡发现较多的缺陷条款:4301、4902、4903、5401¡涉及内容:¡ a.卫生管理¡——对进出洁净区人员操纵不力;¡——清洁记录形式化;¡ b.人员卫生¡——工衣穿戴不符合要求。
目录1、现场检查缺陷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2)1.1 主要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2)1.2 一般缺陷项(15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6)2、风险评估 (7)3、整改措施 (11)4、整改情况 (14)药品GMP认证初检现场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2012年8月我公司迁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异地技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消防、环保相关合格批复。
2012年11月完成药品生产地址、注册地址变更,取得地址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补充申请批件。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13年1月28日至31日国家GMP认证中心组织认证专家小组对我公司进行了GMP认证现场检查。
检查综合评定结果严重缺陷项为0项,主要缺陷项为2项,一般缺陷项15项。
对此我公司及时拟定了缺陷整改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进行整改。
1、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1.1 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1.1.1 “振动式药物超微粉机和漩涡振荡筛均未采用针对铁屑的磁选装置,不能保证药粉加工中的铁屑剔除”:(71条)”前处理车间用于原生药粉加工粉的粉碎机、振荡筛,分别选用“LWF100-B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和“ZS-515漩涡振荡筛”。
设备主体及接触药品部件均为不锈钢材质,但两台设备均未配置剔除铁屑的磁选装置,不能保证去除药材粉碎、过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铁屑。
分别选用济南龙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和江苏瑰宝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
1.1.2 “未按药典标准对批号为121201批的冰片、107-120201批薄荷脑进行含量测定,甘油、羟苯乙酯无委托检验即放行投入使用。
(223条)”检查检验记录时,批号为107-120201批薄荷脑购进时,因为对照品未及时购买,加上有原厂检验报告,物料供应商为我公司稳定的长期供应商,QC人员未进行含量测定,根据厂家含量出具报告。
121201批冰片,QC人员为技术检测含量,而QC主管未严格符合。
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报告企业名称00000000生物化学制药厂认证范围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建议证书有效期5年检查时间申请书编号检查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陪同部门陪同人员职务综合评定: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管理中心的委派,检查组按照预定的检查方案对该厂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车间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检查项目143项,其中关键项目32项,一般项目111项。
总体情况如下:该厂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车间于0000年0000月通过国家GMP认证现场检查并于0000年00月获得GMP证书。
本次为该企业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车间GMP证书5年期满的重新认证。
检查组对企业常年生产的注射用0000、0000、0000000进行了全过程核查。
重点查阅了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物料发放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供应商审计记录等资料。
0000年至0000年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共生产0000批,00000000瓶,其中规格:2.5g(22批,189989瓶)、规格:5g(169批,1440344瓶)、规格:7.5g(45批,371831批)、规格:10g(25批,16495批)。
生产所用原料共购进19658.16kg,其中0000药业有限公司(2955.05kg),0000药业有限公司(16703.11kg)。
0000共生产33批,484940瓶,其中规格:200单位(12批,217670瓶)、规格:500单位(10批,156600瓶)、规格:1000单位(11批,110670瓶),生产所用的0000原料购自0000化工有限公司,共购进61600ml。
00000共生产9批,252280瓶,其中规格:20mg(2批,55990)、40mg(7批,196290瓶),生产所用原料购自0000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购进16000g。
制药有限公司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整改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针对2013年4月20日至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检查组对我公司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进行现场检查提出的14项一般缺陷项目,我公司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整改会议,对存在缺陷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会议中对拟采取的整改方案进行了审核批准,并按方案要求将各项整改项目落实到位,现将缺陷项目的整改情况予以报告(整改方案附后)。
()制药有限公司2013年5月10日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的整改方案1、部分生产人员现场考核记录未按规定进行保存。
(第二十六条)1.1.缺陷的描述:我公司针对生产操作规程(特别是关键岗位的sop)培训考核,主要以现场考核为主,由被培训员工在现场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教师在现场观察其整个模拟操作过程。
被培训人现场操作无差错,则在《培训记录》成绩栏中记为合格,被培训人现场操作有明显差错,则在《培训记录》成绩栏中记为不合格,并填写《培训效果评价表》。
现场考核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考核过程,所以在生产人员培训档案中没有现场考核记录。
1.2.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在我公司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中,对于sop培训现场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以文件形式制订现场考核记录。
1.3.相关的风险分析评估:现场考核没有记录,存在现场考核的针对性和考核过程没有可追溯性。
该缺陷也存在于其他部门sop现场考核中,发生的频率较高。
该缺陷不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该缺陷为一般缺陷,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1.4.(拟)采取的整改与预防措施:1.4.1.修订《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文件,在文件“5.11.培训效果评估”中增加现场考核的具体办法,即将现场考核内容按程序和重要性,分解为若干关键操作步骤,按顺序进行考核和记录,对“5.11.培训效果评估”中条款顺序进行调整。
1.4.2.修订《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文件,在文件“5.15.3.公共培训档案”条款中增加“培训现场考核记录”内容,使人员培训现场考核记录按规定进行保存。
2022年药品gmp认证整改报告范文(最新)篇一:2022年药店GSP认证整改报告篇一:新版gp认证整改报告模板某某某某药房有限公司文件某某某字[2022]第10号关于gp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报告某某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7月3日,贵局对某某某某药房有限公司进行了两证换发工作的gp认证现场检查,检查组检查人员认真负责,按程序检查,现场总结。
没有发现严重缺陷,存在主要缺陷3项、一般缺陷12项。
针对检查结果,本店负责人及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逐条逐项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主要缺陷:一:某14901计算机系统对近效期药品无法控制,不具备自动报警、自动锁定的功能。
在gp认证前,我公司对近效期药品管理及预警都是通过质量负责人手工在计算机系统里操作,之前不了解计算机系统里有自动报警和自动锁定功能。
经gp认证专家组指出不足及存在的潜在危害,认识到此前会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发现近效期药品并有可能造成效期药品流入老百姓手中的潜在风险,造成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及损害公司的信誉。
通过本次检查,并经过与“千方百计”医药软件商沟通,已得到了软件商的支持,得知计算机系统是存在这些功能的,在安装系统时软件商没有培训到位,没有设置启动这些功能,经过软件商的培训目前计算机系统已经解决了近效期药品的自动报警和自动锁定功能。
整改责任人:某某某整改时间:2022.7.14.二:某16702企业未按包装标示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如头孢拉定胶囊。
经认证检查组当天检查发现我公司存在少数药品没有按阴凉储存要求储存在阴凉柜里面(如头孢拉定胶囊)。
经企业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复核之后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排查及学习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使员工认识到药品没按储存温度要求储存的危害(如容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等等)。
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认真排查每个药品的温度储存要求及添加了一台阴凉陈列柜设备已经对本条款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