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及接线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7
• 188•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在BP 网络中,隐含层的节点数设计直接关系着训练的性能,如果设计的隐含层节点数目过多还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因此,隐含层的节点设计十分重要,在保证网络的训练精度和泛化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隐含层的节点数目。
经分析,输入层的节点数为16,输出层节点数为3。
3)神经网络的训练训练使一个优化的过程,通过训练可以确定样本数据中包含的规律,但是要注意训练结果的精度,设置合理的权值,初始权值在-0.3到0.3之间。
4)确定合理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精度,降低误差,寻找最优解,神经网络中的权值要相应进行改变,进一步确定这个神经网络结构的最合适的连接权值。
4.2 BP算法实现步骤BP 算法实现步骤如下:1)参数初始化;2)输入训练样本集;3)计算各层输出;4)计算网络输出误差;5)计算各层误差信号;6)判断网络总误差是否达到精度要求,若满足,则训练结束,否则转到7);7)调整各层权值;8)转到步骤3)。
4.3 应用分析在系统应用之前首先运用BP 算法和大量的数据样本,构建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结构,输入层的节点数为16,输出层节点数为3,传递函数采用sigmoid 函数,并根据特增苦对网络权值进行训练,使其趋于稳定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
BP 神经网络算法的主要的构成如下:void Bp_train(double p[trainnum][innode],double t[trainnum][outnode])用于 BP 神经网络的训练。
void Bp_readtrain()用于读取权值。
double w[innode][hidenode] 记录隐含节点权值。
double rate_t1 表示输入层到隐层的权值学习率。
double Result[outnode]表示 Bp 神经网络输出。
构建好BP 网络之后,使用Winpcap/snort 捕获数据包文件,每一个数据集文件中2000个数据(1000个正常数据,1000个异常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正确检测样本数为1856,将异常行为检测成正确的样本数为87,将正常行为检测成异常的样本数为81,BP 算法网络入侵检测的正确率为1856/2000=92.8%,漏报率=87/2000=4.35%,误报率=81/2000=4.05%,由此可知,经过BP 算法训练之后的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效果较好,检测的正确率高,误报率和漏报率低。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本章要点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
2.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要求。
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及动作行为分析。
第一节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电力系统许多重要场合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所谓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就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自动将备用电源迅速投入工作的装置,简称AAT装置。
图2-1所示为电力系统使用AAT装置的几种典型一次接线图。
图2-1 (a)所示为备用变压器自动投入的典型一次接线图。
图中T1为工作变压器,T0为备用变压器。
正常情况下1QF、2QF闭合,T1投入运行,3QF、4QF 断开,T0不投入运行,工作母线由T1供电;当工作变压器T1发生故障时,T1的继电保护动作,使1QF、2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3QF、4QF迅速闭合,使工作母线上的用户由备用变压器T0重新恢复供电。
又如图2-1(f)所示的接线,正常情况下变电所的I段和II段母线分别由线路L-1和L-2供电,分段断路器3QF断开。
当线路L-l发生故障时,线路L-1的继电保护动作将断路器4QF, 2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分段断路器3QF迅速闭合,使接在I段母线上的用户由线路L-2重新恢复供电。
比较图2-1中各种使用AAT装置的典型一次接线图可知,其备用电源的备用方式有所不同,其中第一种备用方式是装设正常情况下断开着的备用电源(用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线),如图2-1 (a)、(b)、(c)、(d)所示,称明备用方式。
其特点是备用可靠性高,广泛用于发电厂厂用电和变电所所用电。
为提高备用电源的利用率,一个备用电源可同时作为两段或几段工作电源的备用。
另外一种备用方式是不装设正常情况下断开着的备用电源,而是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分段母线间,靠分段断路器取得相互备用,如图2-1(e)、(f)所示,称暗备用方式。
在暗备用方式中,每个工作电源的容量应根据两个分段母线的总负荷来考虑,否则在AAT动作后,要减去相应负荷。
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及基本要求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电力系统对发电厂厂用电、变电所所用电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备用电源与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就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自动而迅速地将备用电源与备用设备投入工作的自动装置,简称ATS装置。
2.备用方式ATS装置有两种备用方式:明备用和暗备用。
因装设了专用的备用变压器,故称为明备用的接线方式。
暗备用没有明显断开的备用电源,而是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分段母线间,靠分段断路器相互取得备用。
显然,每个工作电源的容量都应该按照两个分段母线上通过的总负荷来考虑,否则在ATS装置动作后,会造成过负荷运行。
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优点(1)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省建设投资。
(2)简化继电保护。
(3)限制短路电流。
由于ATS装置简单,投资少,可靠性高,同时具有上述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
被看作是一种很好的安全、经济措施。
4.对ATS装置的基本要求(1)ATS装置应保证在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才投入备用电源。
(2)工作母线或设备上的电压,不论任何原因消失时,ATS装置均应动作。
(3)ATS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
实现这一要求的措施是:控制备用电源断路器的合闸脉冲,使之只能合闸一次而不能合闸两次。
(4)ATS装置的动作时间应使负荷的停电时问尽可能地短。
运行经验证明,ATS装置的动作时间以1~1.5s为宜,低电压场合可减小到0.5s。
(5)当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断时,ATS装置不应动作。
(6)备用电源无电压时,ATS装置不应动作。
(7)应校验ATS装置动作时过负荷的情况,以及电动机自起动的情况,如备用电源过负荷超过允许限度而不能保证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在ATS装置动作时自动减负荷。
如果备用电源投于故障,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
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典型接线图1.备用电源自动投人装置的组成(1)低电压起动部分。
其作用是当工作母线因各种原因失去电压时,断开工作电源。
这部分包括KV1,KV2,KT,KM1,KV3,KM3。
一、概述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下简称BZT装置)的作用是:当正常供电电源因供电线路故障或电源本身发生事故而停电时,它可将负荷自动、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使供电不至中断,从而确保企业生产连续正常运转,把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备用电源的配置方式很多,形式复杂,一般有明备用和暗备用两种基本方式。
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不工作,称为明备用;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也投入运行的,称为暗备用,暗备用实际上是两个工作电源的互为备用。
主要有低压母线分段断路器备自投、内桥断路器备自投和线路备自投三种方案。
在企业高、低压供电系统中,只有重要的低压变电所和6kV及以上的高压变电所,才装设了BZT装置。
但因供电系统主接线方式大多数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或桥接线方式,故一般采用母联断路器互为自动投入的BZT装置。
在过去,不论是新建变电所,还是改造老变电所,设计的BZT装置均由传统的继电器来实现,这种BZT装置因设计不完善或继电器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发生的拒动或误动故障率较高,所以有些企业用户供电系统虽已装设了BZT装置,但考虑到发生事故时不扩大停电事故,将其退出,这样BZT装置的作用就没有发挥出来。
近年来,随着微机BZT装置的不断完善与快速发展,在一些老高压变电所的改扩建及新建高压变电所的设计中,逐步广泛采用分段断路器微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下简称微机BZT 装置)。
目前,许多企业用户在高压供电系统中为何要采用微机BZT装置呢?是由于该装置与传统的BZT装置相比较,具有以下许多特点和优点,因而在工业企业的高压供电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装置使用直观简便。
可以在线查看装置全部输入交流量和开关量,以及全部整定值,预设值、瞬时采样数据和大部分事故分析记录。
装置液晶显示屏状态行还实时显示装置编号、当前工作状态,当前通讯状态、备自投“充电”、“放电”状态以及当前可响应的键。
(2)装置测试方便,工作量小。
交流量测量精度调整由软件方式完成,其调试和开入/开出试验均由装置通过显示界面和键盘操作完成。
洛阳理工学院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原理及接线方式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电气35班学号:B********学生姓名:皇甫晓晓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15日《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论文评分表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股,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发电设备的容量也相应增大.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越来越频繁。
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并保证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日益发展,同时也促进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
与其他产品不同,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在同一时刻完成,遵循功率平衡原则。
所以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和用户构成的电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运行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恶性事故,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电力网规模越来越庞大、发电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电力系统必须借助于自动装置来完成别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监视、控制、保护和信息传递。
因此自动化技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酌总目标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2.电厂动力机械自动控制3.电力系统主要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近年来,由于控制理论、信息沦等方面的成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子器件不断推出;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可靠性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很多用户和用电设备是由单电源的辐射形网络供电的。
当供电电源由于某些原因而断开时,则连接在它上面的用户和用电设备将失去电源,从而使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给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为了消除或减少损失.保证用户不间断供电,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广泛采用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是指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以后,能迅速自动地将备用电源投入或将用电设备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使用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简称备自投或BZT装置。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装设:(1)发电厂的厂用电和变电所的所用电。
(2)有双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和配电所,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
(3)降压变电所内装有备用变压器或互为备用的母线段。
(4)生产过程中某些重要的备用机组,如给水泵、循环水泵等。
在电力系统中,不少重要用户是个允许停电的。
因此常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一个工作,另一个备用,或互为备用。
当丁作电源消失时,备用电源的投入,可以用手动操作,也可以用BZT装置自动操作。
手动操作动作较慢,中断供电时间较长,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对生产工艺不允许停电的场合,手动投入备用电源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采用BZT装置自动投入,中断供电时间只是自动装置的动作时间,时间很短,只有几秒,对生产无明显影响,故BZT装置可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1 备用方式BZT装置从其电源备用方式上可以分成两大类:明备用和暗备用。
图1-1为应用BZT装置的几种电气接线举例。
在图l—1(a)中,正常工作时,断路器lQF、2QF、6QF、7QF台上运行,变压器T1、T2处于通电工作状态,向母线Ⅰ、Ⅱ供电;断路器3QF、4QF、5QF断开运行,变压器乃处于备用状态。
当Tl(或T2)故障时,其两侧断路器lQF、2QL (或6QF、7QF)由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动作而跳闸,然后BZT装置动作,将3QF、4QF(或3QF、5QF)迅速合闸,I段(或g段)母线即由仍恢复供电。
这种设有可见的专用备用变压器或备用母线的情况,称为“明备用”。
图1—1(b)--图1—l(d)均同明备用方式。
暗备用方式图1—1 应用BZT装置的一次接线举例在图l—l(f)中.正常运行时,断路器lQF、2QF、4QF、5QF合上运行,3QF断开运行,两台工作变压器T1、T2分别向I、II段母线供电,母线分段运行;当变压器T1发生故障时,T1的继电保护动作,将1QF和2QF跳闸,然后BZT装置动作,将3QF投入,I段缉线负荷即转移出变压器T2供电;同样,书变压器T2发生故障时,T2的继电保护动作将4QF和5QF跳闸、BZT装置使3QF投入,II段母线转由变压器Tl供电。
这种互为备用的方式称为“暗备用”.暗备用的每台变压器容量,都应按两分段母线上的总负荷来考虑,否则在BZT装置动作后会造成过负荷运行,当然在实际应用上可考虑变压器允许的暂时过负荷能力,变压器容量可选得比总负荷小些,在BZT装置动作后及时采取措施,停止次要负荷的供电,以免变压器长期过负荷的运行。
图1—1中(e)图也属暗备用方式。
从上述接线图的工作情况可见,如果采用手动切换,动作侵,中断供电时间较长。
如不采用BZT装置.要想达到同样的供电可靠性,同一母线必须由两路电源供电或由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势必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复杂,短路电流增大,设备投资增加等。
因此,BZT装置的采用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措施,采用BZT 装置后,有如下优点:(1)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节省建设投资(2)简化继电保护,因为采用了BZT装置后,环形网络可以开环运行,变压器可以分裂运行等,这样,就可以来用方案相对简单的继电保护装置。
(3)限制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余电压。
在受端变电所,如果采用开环运行和变压器分裂运行,将使短路电流受到一定限制,不需要再装出线电抗器,这样,既节省了投资,又使运行维护方便。
由于BZT装置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的广用电系统和厂矿企业的变、配电所的所用电系统中:1.2 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要求BZT装置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工作母线突然失压时BZT装置应能动作工作母绘突然失去电压,主要原因有:①工作变压器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使两侧断路器跳间;②工作母线上的馈电线发生短路,没有被线路保护瞬时切断,引起变压器断路器断开;③工作母线本身故障,继电保护使断路器跳闸;④工作电源断路器操作回路故障跳间;⑤工作电源突然停止供电,⑥误操作造成工作变压器退出。
这些原因都不是正常跳闸的失压,都应使BZT装置动作,使备用电源迅速投入恢复供电。
2.工作电源先切,备用电源后投主要目的是提高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的成功率:假如工作电源发生故障,工作断路器尚未断开时.就投入备用电源,也就是将备用电源投入到故障元件上,这样就势必扩大事故,加重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另外,备用电源与工作电源不是取自同一点,往往存在电压差或相位差,只有工作电源先切,备用电源后投才能避免发生非同期并列。
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措施是:备用电源必须判断工作电源断路器切实断开,工作段母线无电压,才允许备用电源合闸,比如备用电源断路器的合闸部分应该由工作电源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来起动。
3.BZT装置只动作一次、动作对应发出信号当工作母线发生持续性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上发生未被出线断路器断开的持续性短路故障时,备用电源第一次投入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备用电源眺开,此时工作母线又失压,若再次将备用电源投入,就会扩大事故,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控制备用电源或设备断路器的合闸脉冲,使它只能合闸一次。
4.BZT装置动作过程应使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尽可能短工作母线失压到备用电源投入,这段时间为中断供电时间。
停电时间短,对电动机自起动是有利的。
停电时间短,电动机未完全制动,则在BZT装置动作,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起动较容易;但停电时间过短,电动机残压可能较高,当BZT装置动作时,会产生过大的电流和冲击力矩,导致电动机的损伤。
因此,装有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厂用电母线,中断供电的时间应在1s以上。
对于低压电动机,因转子电流衰减极快,这种问题并不突出。
同时为使BZT装置动作成功,故障点应有一定的电弧熄灭去游离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已大于故障点的去游离时间,因而可不考虑故障点的去游离时间.但在使用快速断路器的场合,必须进行校核c另外,中断供电的时间还必须满足馈电线外部故障时,由线路保护切除故障,避免越级跳闸。
运行经验证明,BZT装置的动作时间以1—1.5s为宜。
5.工作母线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时BZT装置不误动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是常见的,但此时一次侧回路正常,工作母线仍然正常工作,所以此时不应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即BZT装置应子闭锁。
6.备用电源无压时班BZT装置不应动作正常工作情况下,备用母线无电压时,BZT装置应退出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动作也没意义。
当供电电源消失或系统发生故障造成工作母线与用母线同时失去电压时,BZT装置也不应动作,以便当电源恢复时仍由工作电源供电。
为此,备用电源必须具有有压鉴定功能。
7.正常停电操作时BZT装置不起动如手动跳闸,因为此时工作电源不是因故障而退出运行,BZT装置应予闭锁。
8.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投于故障时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因为此时故障的性质已确定,如果仍由继电保护的固有动作时间去跳闸,则达不到快速切除故障的目的。
除上述要求以外,一个备用电源同时作为几个工作电源的备用或有两个备用电源的情况,备用电源应能在备用电源已代替某工作电源后,其他工作电源又被断开,必要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仍应能动作。
但对于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备用电源只允许代替一个机组的工作电源。
在有两个备用电源的情况下,当两个备用电源互为独立备用系统时,应各装设独立的BZT装置,使得当任一备用电源都能作为全厂各工作电源的备时,BZT装置使任一备用电源都能对全厂各工作电源实行自动投入。
2.备用电源自动投人装置的原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中.当一次运行方式相对固定时,BZT装置接线比较简单。
但对于实际的运行方式来说,不可能永远在一种方式下运行,顾及到电网的灵活性,要求BZT装置投入时的动作过程也相应有所不同,如下图1—2所示:在图1—2这种接线方式下,共有三种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也就有三种备自投方式。
以下分别详细说明。
第一种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3QF处于断开位置,I、Ⅱ段母线分裂运行,分别由T1、T2供电。
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如果I回路故障,导致I段母线失压,此时BZT装置应能自动断开运行断路器1QF和2QF,然后再投入分段断路器3QF,使母线I恢复供电;反之如果Ⅱ回路故障,导致Ⅱ段母线失压,此时BZT 装置应能自动断运行断路器4QF、5QF,然后再投入分段断路器3QF,使母线Ⅱ恢复供电。
此种方式属暗备用的各自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