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磁现象
- 格式:pptx
- 大小:4.76 MB
- 文档页数:26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一、磁现象1.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有天然磁体(如磁石)和人造磁体。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例如,用磁体靠近或接触大头针,大头针就会被磁化而具有磁性。
二、磁场1. 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磁场。
2.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 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指向N极。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三、地磁场1. 地磁场的存在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
2. 地磁场的特点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四、电流的磁效应1. 奥斯特实验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第一个揭示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的实验。
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五、电磁铁1. 电磁铁的构造电磁铁是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2. 电磁铁的特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
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磁现象
1、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我们称其为磁性。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叫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有N和S两个磁极。
如图1所示,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三截以后,立即变成三根磁铁,每一段都有N、S极。
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在自然界里是不存在的。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互吸引。
3. 判别磁极极性的:将小磁针靠近磁体初中生物,就能判别磁铁的极性。
如图2所示,由静止在磁体旁小磁针甲的指向,可以断定条形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同时也可以判定小磁针乙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4. 磁场: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叫做磁场的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它们各自的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根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我们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到磁力的作用来检验小磁针所在的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5.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6. 磁感线: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学科,而磁现象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磁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各种物体中观察到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初中八年级物理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磁场的特性及其应用。
一、磁现象的基本概念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那些能够被磁场吸引或排斥的物质。
最常见的磁性物质是铁、钢、镍和钴。
这些物质由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能够生成磁场并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力。
2. 磁体和磁极磁体是指能够产生磁场的物体。
磁体通常包括磁铁或磁石。
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磁极是磁体上的两个相对的极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 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其他物体可能受到磁体作用力的影响。
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图形,它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
二、磁场的特性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
根据安培定则,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磁场的方向(右手定则):将右手握住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
2. 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磁力来表示,磁力是由磁体施加于其他物体的力。
磁场的强度与磁体的性质和距离有关。
当两个磁体之间的距离越近,磁场的强度越大。
3. 磁感线的特点磁感线的特点可以用来表示磁场的形状和分布。
磁感线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且不会相交。
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三、磁现象的应用1. 磁铁的吸附力磁铁是最常见的磁性物质之一。
它可以用来吸附一些金属物体,如铁钉和螺丝钉。
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特别是在修理物品或搭建结构时。
2.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是一种能产生电磁力的装置。
它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就会生成磁场,使得电磁铁具有吸附物体的能力。
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梯、电磁炉等设备中。
3. 磁感应的发电原理磁感应发电是利用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的过程。
通过将线圈放置在磁场中,当磁场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磁现象一.基本概念1.磁体: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北极(N极)和南极(S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的物体叫_软磁体,磁性能长久保持的物体叫硬磁体(永磁体),消磁、退磁方法:高温加热、敲击。
5.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力)的作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方向: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同一磁铁的不同地方,磁场方向不同7.磁感线:我们可以用光滑的曲线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越密集的区域,磁性越强。
8.几种常见的磁感线的分布。
9.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周围空间存在着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10.注意:(1)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应用了转换法。
(2)用磁感线表示磁场分布,利用了模型法。
(3)磁感线的画法:①画三至五条即可,且所画磁感线N极与S极对称,并在磁感线上用箭头标明方向。
②所画的磁感线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二.电流的磁效应1.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同条形磁体相似,螺线管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二者的关系。
3.电磁铁:内部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铁芯只能用软铁制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加的原理工作的。
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是否插入铁芯。
磁现象及应用的原理一、磁现象的概念及特点磁现象是指物体在磁场中表现出的特定行为。
以下为磁现象的一些特点:•吸引和排斥:磁体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具有指向性。
•磁化:物体在磁场中被磁化,形成磁性。
•磁性原子:磁性材料中的原子具有自旋和轨道磁矩。
二、磁现象的基本原理磁现象的产生和表现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自旋角动量:粒子自旋对应着一个量子角动量,这个角动量可以导致物质的磁性。
2.磁矩:磁矩是物体的旋转运动造成的,它与自旋、轨道角动量有关。
磁矩是物体对外部磁场的响应。
3.磁化强度:磁化强度是单位体积内具有的磁矩总和,它直接决定了物体的磁性的强弱。
4.磁场:磁场是由带电粒子的运动形成的,它是环绕导线和磁体的空间区域中存在的物理量。
5.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物理量。
三、磁现象的应用磁现象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1.磁存储技术:磁存储技术是指利用磁性材料储存和读取信息的技术,如硬盘、磁带等。
2.电动机:电动机利用磁现象实现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3.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现象生成高清晰度的身体断层影像,用于医学诊断。
4.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利用磁现象检测和测量磁场的变化,用于导航、车辆控制等领域。
5.磁悬浮技术:磁悬浮技术利用磁现象实现物体的悬浮和运动,广泛应用于列车、磁浮列车等交通工具中。
四、磁现象的未来发展磁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和科学研究领域,将在未来继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磁量子计算:磁性材料的独特性质可以用于制造具有量子计算能力的计算机,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计算。
2.新型储能技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化特性作为储能介质,研发更高效、容量更大的储能技术。
3.磁光技术:磁光技术结合磁性材料和光学原理,将产生新的光电子器件,应用于信息存储、通信等领域。
4.磁性陶瓷材料:磁性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和机械性能,有望在航天、新能源、制造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 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解读:判断物体是否是磁体,主要可依据磁铁的吸铁性,指向性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跟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相类似,要判断某物体是否有磁性,可以将另一磁体靠近它,并观察到两者相互排斥时,就能判定被考察物体是有磁性的。
如果被考察物体是铁磁性物质的,由于另一磁铁具有吸铁性,因此两者互相吸引不能证明双方都一定具有磁性。
二、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梦溪笔谈》)解读: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一、磁现象磁现象是指与磁铁有关的各种现象。
磁铁有两极,北极和南极。
同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异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
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磁石之外,许多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也会表现出类似磁石的性质,这种物质被称为磁性物质。
磁现象包括吸引、排斥、磁力的作用等。
二、磁场磁场是磁铁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使铁磁性物质受力,使其运动或转动。
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理量,但可以通过磁感线来描述。
磁感线是描绘磁场分布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磁感线从磁南极出发,进入磁北极,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强度代表磁场强度的大小。
在磁场中,磁性物质会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被称为磁力,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强度、物质的磁性和物质的受力位置有关。
三、电流的磁场电流产生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发现,安培在进行电流实验时发现,通过电流的两条平行导线中间会产生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力。
这表明通过导线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
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安培环形实验来观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四、电场与磁场的关系电场与磁场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物理场,都具有方向性和矢量性。
电场和磁场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在一些物理现象中它们会相互转换,这一关系被称为磁电互感。
在电磁感应中,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而变化的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也是电磁波的物理依据。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磁通量是磁感线在磁场中的数量。
在磁场中,当磁铁或线圈发生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磁通量会随之发生变化。
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是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器设备的基础原理。
在电磁感应中,法拉第定律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描述。
六、电磁波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它们会携带能量。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它的特点是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学中,磁现象和磁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磁现象是指物质表现出的磁性特征,而磁场是指由磁物质所产生的力场。
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知识点。
一、磁现象1. 磁性物质:铁、钴、镍等金属和一些化合物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
2. 磁铁的两极: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相同极互相排斥,不同极互相吸引。
3. 磁化和消磁:将非磁性物质放在磁铁附近,可以使其具有临时磁性,这就是磁化;将磁性物质离开磁铁后,使其失去磁性,这就是消磁。
4. 磁力:磁铁的两极之间有磁力作用,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物体。
5.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线条,从磁铁的南极出来,从北极进入磁铁。
二、磁场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由磁铁的南极指向北极,这是磁力线的方向。
2. 磁力线的特点:磁力线是闭合曲线,磁力线之间不能相交,磁力线越密集,磁场越强。
3. 磁场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发生位移或转动。
4. 磁场的产生:磁场是由磁物质所产生的,例如磁铁、电磁铁等。
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磁力线数目,单位是特斯拉(T)。
三、应用1. 磁铁:磁铁可以用来吸引物体,制作电磁铁等。
2. 电磁铁: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可以用来制作电磁吸盘、电磁铁悬浮列车等。
3. 电动机:电动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 发电机:发电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以上对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对磁性物质、磁铁的两极、磁化和消磁、磁力和磁力线、磁场的方向和特点、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也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磁场具有重要意义。
磁现象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两物体相互吸引要考虑六种情况,两物体相互排斥要考虑四种情况。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1.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不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2.如左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右图中的( )A B C D3.如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是磁体.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C.只有乙是磁体.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4.如图所示,一只小磁针自A点开始沿圆形轨迹绕条形磁铁缓慢移动一周又回到A点的过程中,小磁针绕自身的转轴转动的圈数为( )A.1圈B.2圈C.3圈D.4圈5.如图所示,将大的条形磁铁中间挖去一块,放入一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应指向( )A.左边aB.右边cC.b边或d边D.不能确定6.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一、磁现象简介磁现象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的特征和行为。
磁现象的研究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磁现象及其解析。
二、磁现象解析1. 磁吸引和磁排斥当两个磁体靠近时,它们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行为:磁吸引和磁排斥。
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同(两极均为北极或两极均为南极),它们将互相排斥。
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反(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它们将互相吸引。
2. 磁铁的磁性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体。
它能够吸引含铁物质并产生磁场。
磁铁的磁性来源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主要与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运动有关。
3. 磁化和去磁化当一个物体被置于外部磁场中时,它的内部原子或分子会重新排列,使得物体自身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磁化。
而去磁化是指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
4. 磁场线磁场线可以用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
磁场线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并形成闭合曲线。
磁场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5. 磁场的产生和消失磁场可以通过电流或磁体产生。
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时,会产生磁场。
磁体也能够产生磁场,这是由磁体内部的磁性原子或分子所引起的。
磁场可以通过断开电流或移除磁体来消失。
6. 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磁化强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磁矩,也可以理解为物体自身的磁性程度。
磁场强度是在特定点上的磁场强度大小。
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总结磁现象是物质在磁场作用下的特征和行为。
常见的磁现象包括磁吸引和磁排斥、磁铁的磁性、磁化和去磁化、磁场线、磁场的产生和消失以及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
了解磁现象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