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3
卫生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015修订2015年卫生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第一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015修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84号令〔2012〕)精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标准(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使用原则:严格使用指证、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1。
(二)具体使用方法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__处方及医嘱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__应根据病情需要,处方及医嘱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__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处方及医嘱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住院期间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可在门诊取药完成序贯治疗。
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注:1.本目录收录138种抗菌药物品种(同一通用名的不同剂型分别计算),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菌中成药;也不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
3.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有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作好记录。
4.本目录为2015年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管理要求将适时进行调。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原创版)
目录
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2.抗菌药物的分级标准
3.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作用和影响
5.2015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正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细菌耐药问题的加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我国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于 2015 年进行了修订。
2015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实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这种分级管理旨在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从而减缓细菌耐药问题的发展。
在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病原体类型、抗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该注意抗菌药物的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浪费。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实施,对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细菌耐药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提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总之,2015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加强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造目录(2017年版)之阳早格格创做
注:
1.本目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造办法》(卫死部第84命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2015版)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造相闭确定,并分离抗菌药物药理效率、仄安性、灵验性、对于细菌耐药的效率及代价果素等概括思量造定;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本体、衣本体、坐
克次体、螺旋体、实菌等病本微死物所致熏染性徐病病本的药物,没有包罗局部中用抗菌药物及治疗结核病、寄死虫病战百般病毒所致熏染性徐病的药物以及具备抗菌效率的中药造剂;
3.标注“*”的抗菌药东西种,准则上仅限于二级概括医院使用.特殊情况下,其余调理机构果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造办法》确定,可开用临床采购步调;
4.已支录的抗菌药东西种规格应参照特殊使用级管造.。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合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和《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版)》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本院目录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二、本院目录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最低要求。
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将“非限制使用级”品种提升为“限制使用级”,或将“限制使用级”品种提升为“特殊使用级”以加强管理,但不得下调抗菌药物管理级别。
三、各科室应加强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分级管理,建立培训、考核和权限授予机制,有效控制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
(一)我院按以下原则授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各级医师均具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
主治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具有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
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无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的科室由科室主任开具处方或医嘱。
(二)医务科要定期组织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和调配权限。
(三)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住院病人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四)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注:1.本目录收录138种抗菌药物品种(同一通用名的不同剂型分别计算),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菌中成药;也不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
3.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有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作好记录。
4.本目录为2015年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管理要求将适时进行调。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和抗菌治疗的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并实施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意义、国际相关经验和我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意义抗菌药物是一类特殊的药物,其使用对人类健康和抗生素耐药性具有重要影响。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限制滥用和不当使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具体意义包括:1. 保护抗生素的疗效:良好的抗菌药物管理可以有效延长抗生素的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病原体对药物的抵抗能力,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避免抗生素滥用:某些非严重感染或病情不明的患者往往过度依赖抗生素。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以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减少滥用情况的发生。
3.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通过明确分级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二、国际相关经验1. 美国FDA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根据药物的临床价值和抗生素耐药性风险,将抗菌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A类”、“B类”、“C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2. 欧洲国家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欧洲各国制定了自己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其中包括限制使用的药物、仅作为后备药物使用的药物、作为常规治疗的药物等。
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欧洲各国有效地控制了抗生素的滥用情况。
三、我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制定与实施我国自2012年开始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该目录根据药物的临床疗效、耐药性风险和安全性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3个等级:特殊级、限制级和常规级。
特殊级抗菌药物仅供特殊情况下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需慎重使用,常规级抗菌药物则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以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以及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二、分级管理办法(1)明确各级医师和药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医师和药师经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明确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权进行严格限定。
(2)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3)患者需要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4)紧急情况下根据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注:1本目录收录138种抗菌药物品种(同一通用名的不同剂型分别计算),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
《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 .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
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菌中成药;也不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
3•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有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
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作好记录。
4•本目录为2015年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管理要求将适时进行调。
重庆市抗菌药物分级管
理目录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菌中成药;也不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
3.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有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作好记录。
4.本目录为2015年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管理要求将适时进行调。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类、青霉素ⅴ钾等。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包括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磺苄西林、阿帕西林、呋布西林、替卡西林、羧苄西林、氟氯西林、双氯西林、甲氧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他唑巴坦等。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包括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β-内酰胺类包括氨曲南、拉氧头孢、头孢匹胺、头孢米诺、头孢西丁、氟氧头孢、头孢地嗪等。
氨基糖甙类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包括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等。
吡哌酸、环丙沙星、诺氟喹诺酮类包括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磺胺类包括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脒、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柳氮磺吡啶等。
抗真菌类包括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唑、磺胺嘧啶、特比萘芬、酮康唑、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
去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其中,抗菌药物被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并列出了各类药物的名称。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应该遵循这个目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滥用和误用。
洛美沙星、氟罗沙星、芦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托氟沙星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
它们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甲氧苄啶和联磺甲氧苄啶是另外两种抗生素。
它们属于磺胺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膀胱炎、肺炎和中耳炎等疾病。
这些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同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症状。
但是,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它们,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注:1.本目录收录138种抗菌药物品种(同一通用名的不同剂型分别计算),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2.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菌中成药;也不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
3.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其他医疗机构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有3名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会诊后决定,并作好记录。
4.本目录为2015年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管理要求将适时进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