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

1前言 (4)

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4)

2.1智慧城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2.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5)

2.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8)

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愿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目标 (10)

3.1发展愿景 (10)

3.2指导思想 (11)

3.3建设原则 (11)

3.4建设目标 (12)

4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13)

4.1武汉智慧城市的业务模型 (13)

4.2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15)

4.3武汉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 (16)

5武汉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体系规划 (17)

5.1应用支撑体系架构 (17)

5.2基础设施服务领域规划 (18)

5.2.1智慧公共安全 (18)

5.2.2智慧交通 (22)

5.3资源环境服务领域规划 (27)

5.3.1智慧水资源 (27)

5.4社会民生服务领域规划 (31)

5.4.1智慧社区 (31)

5.4.2智慧医疗 (34)

5.4.3智慧教育与文化 (38)

5.5产业经济服务领域规划 (41)

5.5.1智慧物流 (41)

5.5.2智慧制造 (44)

5.6城市管理服务领域规划 (48)

5.6.1智慧政务 (48)

5.6.2智慧城管 (53)

6武汉智慧城市运行支撑体系规划 (57)

6.1运行支撑体系架构 (57)

6.2项目融资规划 (59)

6.2.1项目融资模式分类 (59)

6.2.2项目融资模式选择 (61)

6.2.3项目融资实施方案 (65)

6.3项目实施规划 (66)

6.3.1整体实施规划 (66)

6.3.2分项实施规划 (67)

6.4运行维护规划 (70)

6.4.1整体运维规划 (70)

6.4.2分项运维规划 (72)

7武汉智慧城市产业支撑体系规划 (73)

7.1产业支撑体系的架构 (73)

7.2产业带动的总体目标 (74)

7.3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 (75)

7.3.1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 (75)

7.3.2电子信息产业的业务构成 (76)

7.3.3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布局 (78)

7.3.4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78)

7.4传统产业经济的促进规划 (85)

7.4.1传统产业经济促进的目标 (85)

7.4.2传统产业经济促进的关键措施 (85)

8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保障措施 (93)

8.1加强组织领导 (93)

8.2建立配套政策 (93)

8.3创新产业模式 (94)

8.4构建运行机制 (96)

8.5创新体制机制 (97)

8.6资金保障到位 (98)

8.7强化人才培养 (99)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要求,结合武汉实际,特制定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

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2.1智慧城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调研分析,国内城市尚处于智慧城市的起步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从经济活力、便捷通畅性、市民素质、公共管理能力、环境友好性、生活幸福指数等六个指标,三十二个二级指标和更精细的三级指标进行评价。按照指标体系,可以将智慧城市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据调查研究,目前国外部分城市处于智慧城市建

设的初级以上阶段,国内城市尚处于智慧城市的起步阶段。

总结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可以得出智慧城市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全面物联,用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二是充分整合,使“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三是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四是协同运作,让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点的智慧城市,是在已有数字城市建设丰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朝着城市运行更加高效、城市管理更具有预见性、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的方向发展。

2.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1)优越的政策环境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

武汉市拥有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关于支持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武汉?中国光谷)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武政[2000]110号)、《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财企[2004]284号)、《武汉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财企[2007]172号)、《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武政[2009]45号)、《武汉市“光城计划”2010年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大力

发展光纤到户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规,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目前,国家科技部已将武汉市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将享受国家关于建设智慧工程、发展智慧产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

(2)产业优化升级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契机

武汉市要建设两型社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基本构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武汉市的产业特点,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土壤。

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武汉市“两化融合”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武汉市拥有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

长远来看,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器件、地球空间信息、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网络增值服务等新型产业,打造区域性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基地。

上述条件,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导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市领导主抓,武汉市科技局牵头,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开展了武汉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前景展望,为智慧武汉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4)信息化成果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

近年来武汉数字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科教、文化、金融、旅游等其他社会服务信息化也有较大进步。

武汉城市信息化的以上成果,以及“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光城计划”、“数字武汉”计划,与智慧城市建设一脉相承,而正在建设的智能电网、广电互动传感网络、食品安全跟踪、ETC等项目,正是智慧城市项目,这使武汉打造智慧城市拥有良好的工程基础。(5)科教创新资源为智慧武汉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创新资源上,武汉拥有科研机构106 所,1个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1个P4实验室,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以及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中央及省属科研院所、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56名。

武汉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2.1%,有高新技术企业2504个,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实现产值1100.4亿元。武汉是全国唯一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交易、产业化及知识产权示范的全面试点工作的城市。“武汉·中国光谷”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华中科大)、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华农、武大)、激光(华中科大)、微电子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家领先地位。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知识的支撑。武汉市丰富的科研创新资

源,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创新力和智力来源。

(6)示范园区和优势企业为智慧武汉建设提供了载体

武汉打造智慧城市时,信息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和优势企业是实践智慧化项目的实体,为智慧武汉建设提供了载体。

“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及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拥有众多本地优势企业,在光通信、光传输、光纤传感和海量存储等技术领域,位居国际前列。

此外,在武汉挂牌的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吸引了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化研究单位、软件生产和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和服务企业等200余家会员单位。武汉市的产业基地、园区和优势企业单位,将成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载体,可就近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此外,“十一五”的数字武汉建设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保障,包括:手机钱包、无线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光纤入户等。

2.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于加快推进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1)将有利于培育新型产业链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链,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2)将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现有技术的产业化转化

智慧化将帮助城市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推动城市范围内生产、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并将带来新型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络、高性能计算、高密度存储等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促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将促进一大批现有相关技术的产业转化,成为生产力与GDP。

(3)将改变生活形态,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社会转型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推动政府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提高政府的效能,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如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犯罪率升高等问题,满足人民便利、安全生活的需求。

(4)将有利于解除城市发展矛盾,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智慧城市将通过高性能、智能化的分析,实现对城市生态圈各主体与要素的实时、主动、弹性地调整与优化,实现资源、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平衡,有效解决社会公平、社会应急、信息公开等制约城市发展的矛盾和桎梏。

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愿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目标

3.1发展愿景

武汉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将让武汉呈现六项特质:富有预见性、更加高效、更加科学、更加敏捷、富有创造性、共享与协作。

富有预见性:预见性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交通能够提前预测拥堵、水情能够预先预测、安全隐患能够预先察觉等等,这些都是要通过我们的智慧系统的建设达到。

更加高效:高效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市民办理各项事情更加方便和高效、企业生产制造更加高效等等。

更加科学:科学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规划更加合理、设计更加适用、建设更加理性等等。

更加敏捷:敏捷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政府、企业、市民处理事物更加快捷,接收有效的信息更加方便,敏捷,从而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政府更加高效,企业效率大大增强。

富有创造性:创造性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在产业发展上新的产业及服务层出不穷、市民享受的服务更加新颖化和多样化。

共享与协作:共享与协作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将有利于整合现有的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分配,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各个单位的协作能力。

3.2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加快产业经济发展和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运行机制为保障,以智慧产业为支撑,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大力提高城市管理及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武汉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3.3建设原则

建设“智慧武汉”,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顶层规划,统筹建设。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高标准规划和

统筹建设各领域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推进。。(2)需求主导,市场运作。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低成本、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3)基础共建,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化基础网络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的建设,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集约化建设,加快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

(4)立足产业,拓展应用。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

点,以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应用。(5)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抓住国家赋予我市创新试点的机遇,找准

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建设,以示范和试点带动“智慧武汉”建设整体工作。

(6)开放合作,安全高效。加强对外交与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

更好地为“智慧武汉”建设服务。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3.4建设目标

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完善“三类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云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发展壮大“三大支撑体系”(应用、产业、运行),建设实施“五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基础设施服务、资源环境服务、社会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服务和城市管理服务),加快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民生、保稳定同时要保增长,具体将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一是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智慧城市应进一步推进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提供无处不在的公共服务,让城市更聪明、更快捷。

二是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涉及的技术是一个大集成,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要带动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服务业,以及信息应用服务业等大规模产

业链的形成。

三是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在产生新兴产业聚集效应的同时,应加强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聚集,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以智慧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升级、改造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的效率和速度,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是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建设应改变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社交等几乎一切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智慧工程,构建和谐稳定、经济良性发展,安全、环保、宜居的城市,营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4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围绕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将通过业务模型、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等三视图,描述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4.1武汉智慧城市的业务模型

武汉智慧城市中运行的主体包括四个:政府(G)、企业(B)、公众(C)、公共服务(P)。基于四个主体,相互之间运作的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 4-1 武汉智慧城市业务模型图

政府(G):是城市运行的管理者,包括各种党的组织和附属单位。

企业(B):是城市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指水、电、气、热、交通、物流等各种公用事业产品的提供者;

公众(C):城市运行成果的享受者,享受城市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为所享受的服务通过直接付费或缴纳税收的方式付费。

公共服务(P):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资源环境服务、产业经济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服务五个方面。

政府、企业、公众,通过公共服务构成各种关系,理顺这些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四要素之间信息互通、快速传递,政府、企业、公众在城市运行中呈现动态和谐,政府通过管理职能实现与企业

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并监管公共服务。企业运营公共服务并处置城市

管理事件,服务于公众。

4.2 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采用“1231”的总体框架,即:1个建设目标、2个生态系统、3项支撑体系和1个综合保障措施。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综合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配套政策创新产业模式构建运行机制创新体制机制资金保障到位强化人才培养

提高效率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传统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市民企业政府

城市运行生态系统传统产业经济咨询服务类业务信息处理类业务运营服务

类业务传感类业

网络传输类业务终端产品类业务

集成方案类业务产业支撑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业务城市管理与服务政务城管战略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服务物流制造基础设施服务

交通公共安全资源环境服务水资源能源社会民生服务社区医疗教育与文化应用支撑体系运行支撑体系

障促

进服

务支撑支

撑保

障完

善完善

动运营保障带动完善支撑

运行维护项

资项目实施

图 4-1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图

1个建设目标: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有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个生态系统:即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和城市运行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城市经济的运行体,通过智慧化建设,产业生态系统能够达到自我调节的状态,从而实现生态化。城市运行生态系统涵盖了城市的参与者,通过对整个系统的领域应用建设,达到政府、市民、企业的和谐共处,从而大幅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以及人们的幸福指数。

3项支撑体系:是产业支撑体系、应用支撑体系、运行支撑体系。3大体系自成系统,具有内生发展的动力,同时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1套综合保障措施: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准则,这些措施便于企业的建立和运营,促进上层体系的规范化发展。综合保障措施是整个武汉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整个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正常运行。

整个系统形成良好的运行态势,不断提高整个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3武汉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

武汉智慧城市构建的核心技术基础是物联网技术,武汉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图如下所示: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智慧服务

与决策层

深度

互联层

汇集与

整合层

感知与

提取层

网络接入与传输

传感物联网互联网政务网专业网

感知网络

传感器监控视频 RFID GPS PC

协同服务

智能服务建模仿真服务

仿

仿

云计算服务物联网服务常规应用服务

城市管理与服务社会民生服务

产业经

济服务

基础设

施服务

资源环

境服务

图 4-2武汉智慧城市技术架构图

感知与提取层——由各类传感器、阅读装置、传感网络等组成,其功能是对城市元素进行感知和获取信息,并有适当的反馈控制;汇聚与整合层——由物联网、互联网、专业网和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组成,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应用和整合;深度互联层——由互联软件工具、各类互联模型和支撑各类智慧应用的软件包组成,实现系统的按需组合,按照智慧性、广域性进行加工和关联;智慧服务与决策——各类智慧工具的应用支撑软件、智慧工具等组成,实现服务的多样性、智慧性、普适性。

5武汉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体系规划

5.1应用支撑体系架构

武汉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体系架构图设计如下:

图5-1 应用支撑体系架构图

武汉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体系包括五个方面:城市管理与服务、城市产业经济服务、城市社会民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资源环境管理与服务。

5.2基础设施服务领域规划

5.2.1智慧公共安全

(1)建设目标

智慧公共安全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整合、分类管理;立足现有、着眼长远;平战结合、注重实效;统一规范、协同指挥;”为建设原则,以空间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整合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城管、交通、工商、卫士、环保、安监、食品药品监管、应急办公室、城市网格已有资源,实现对城市安全事件的分类监管、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近期目标是依托武汉市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公安网、部门专网、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专网、无线网,同城管、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应急办和市长热线等单位实现互联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公安研判中心、指挥台和首长决策室和市应急指挥中心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实现视频专网、公安网、互联网及指挥调度网的互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面向应急指挥的信息共享和可视化协同指挥。

远期目标是充分利用传感网、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数据仓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专

家决策系统为手段,实现动态图像理解、重点对象全程跟踪,实现双实数据库、视频图像、地理信息(包括三维地理信息)、全市卡口监控、重点部位(桥梁、大型人群密集地等)、车站和空港进出人员、宾馆登记等全面联动,对应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预警的智能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智能化,对应急事件的决策、调度和控制的智能化。

城市智慧公共安全最终目标要求是:通过统一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各业务应用与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状态及报警信息的实时显示,各系统间实时信息的交互与数据共享以及各系统的功能协同和控制联动;同时要实现与城市智慧医疗平台、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城市智慧食品安全平台等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2)智慧点

感知对象的在线识别:多模式(事前、事中、事后)、特定行为、可配置的在线识别系统,对重要场所、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的视频信息进行按需选择,进行重要信息的识别和比对。

智慧之眼的共享与协同:利用传感技术对桥梁超载、危险品仓库和运输车、排污口、大型超市、人群密集区等进行压力、化学成分、烟雾、温度等的异常监控,并实现消防、城管、公安、环保、卫士等单位进行联网,按照事件的类别、严重程度实时发送相关信息。

犯罪活动空间轨迹的分析:通过历史记录、犯罪现场数据和人员部署提供的即时信息,及时、准确的确定事件的关联性、参与者的身

份、参与者现在的位置等,实现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犯罪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解释。通过将历史犯罪时间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了犯罪预测结果,从而找出犯罪高发的时间,以及该时间段内最需要进行战略部署的位置,以防止发生犯罪事件。

智慧监测应用:通过部署该系统后,公安部门不仅仅能在事后对犯罪活动和紧急事件做出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努力预防这些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智能系统记录来自各种配备仪器、流程、设备以及对象的数据,然后通过智能系统对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管理,以便发现各种情况并立即采取行动。(3)预期成效

武汉市智慧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使用、融合和优化市公安局、各行政相关部门的各类应急预案,解决市公共安全相关部门层面对各类预警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消除多个预案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甚至有冲突的规定与指引,使得应急行动统一有序,发挥关键智能作用。

提高资源可管理性。武汉市公安局作为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机构,所能直接支配的应急资源却相对有限。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便于整合有限资源,适应突发事件应对自下而上逐级响应的客观现实,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平稳、有序的处置。智慧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将促使我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迈上新台阶,有利于建立高效率政府形象,保证地方竞争优势。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I

目录 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3) 1.1指导思想 (3) 1.2发展原则 (3) 1.3建设目标 (4) 2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8) 2.1概念设计 (8) 2.2总体架构 (8) 2.3网络架构 (10) 2.4数据架构 (11) 2.4.1智慧城市数据架构 (11) 2.4.2非结构化数据规划 (11) 2.4.3结构化数据规划 (14) 2

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紧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契机,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以信息惠民为宗旨,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善政法治为保障,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我市创建成为智能泛在的“互联网+城市”中部标杆、高效幸福的信息惠民重点示范、健康繁荣的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1.2发展原则 整合共享,数据兴市。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逐步有序推动数据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产城融合,信息强市。促进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协同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契合。积极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3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1/ 22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1 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城市综合管理的综合协调与沟通方面,仍然不尽完善。城市管 理工作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改善城市 管理体制加以解决,有些属于加强法治建设范畴。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 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辅助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内 容,使城市管理形成法制、行政、技术手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是今后城市综 合管理发展的必然。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正以其信息海量化、 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现实虚拟化、表现丰富化等优势,成为现代 化城市管理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早在年就着手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到现在已是遍地开花。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加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 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已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 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设管理保障、运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平 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建成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各种应用系统,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显著提高城市管 理能力和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与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将为社会、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全面带动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 设施和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等技术,清晰梳理城市级基础设施和行 业应用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竖井式建设,实现安全、可靠、开放、集约共享的智慧 城市系统。智慧城市围绕下述服务和支撑能力进行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等能力。通过创 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信息亭都多 种方式获得信息和政务服务。 3/ 22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8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 一、三镇绿岛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武汉主城区(三镇规划建成区)。 建设目标: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在主城区新建市内公园48处,新建公园的绿地布局适度集中,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对主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厂区进行系统的绿地规划和布局,在繁华街区、居民区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这样与主城区向外辐射的八条出口公路两侧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相结合,将主城区的森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绿岛镶三镇、绿带连两江”的格局,实现“绿满三镇、城在林中”的基本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主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建设内容 1、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补植和改造进行树种调整,以进一步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全面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2、新(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广场),规划建设面积共2689.76公顷。其中汉口城区12处,计619.63公顷;汉阳及武汉经济开发区13处,计1111.74公顷;武昌及东湖开发区23处,计958.39公顷。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具有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3、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二、两江四岸风光带及堤防林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长江、汉江两江四岸及其支流堤岸(含支流)。 建设目标: 1、两江四岸风光带:两江四岸是武汉主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最有江城特色的地段,特规划在穿越主城区的长江和汉水的两江四岸建设绿色风光带,通过建设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江滩风景林和防护林,使主城区两江堤岸得到更好的保护、江岸景观得到改善,从而为两江四岸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空间和观赏两江风光的窗口。 2、远城区堤防林:武汉市全境都属长江流域,长江、汉水及其在市境内的一级支流堤岸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前言 二、《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前言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 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部署要求,为落实《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智慧杭州”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 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模板】

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工作,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现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制定如下标准: 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 其中,附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规划公示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意见、规划修编大事记、规划编制单位内部技术审查会纪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的记录文件。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一律采用A4纸规格装订,规划图纸一律按照A3纸规格成图,并折叠成A4纸规格装订。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在文本中明确,并采用黑体字加下划线表示。 二、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主要内容 凡提请省规委会、政府常务会审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写专门的汇报材料,并制作PPT(幻灯片)形式的多媒体汇报稿。设区市按照20分钟汇报时间准备,县级市按照15分钟准备。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定位 在简要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修编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明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明确市域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规划到2010年、2020年市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明确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3、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提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 5、县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当编制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专章,确定市域村庄发展的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意见,明确市域现状及规划调整后的村庄数量。 6、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城市还应当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的专章。 (三)中心XX区规划 1、分析中心XX区用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确定中心XX区规划到2010年、2020年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3、确定中心XX区的总体布局结构,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 4、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统一调整为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设规划,要明确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分别提出2010年、2020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布局。提出XX区内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改善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5、确定中心XX区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中心的位置和规模,统筹安排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科研教育中心等主要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明确城市道路网结构,提出主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等规划指标。明确城市主干路功能和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2-

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标案例

第五章投标文件商务标格式 **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一、项目解读 1、规划修编背景 (1)宏观政策的战略新部署 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转型、跨越、提升”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和抓手。 相比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空间布局、政策环境以及关注重点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结果。借势国家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所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城市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修编来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实现,加快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2)区域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中心城市带动和区域整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各省市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纷纷形成了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聚集、产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区为重点的新一轮发展态势。在重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的批复,意味着**城市所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版图。同时,为实现胶东半岛这一省内优质资源最为集中区域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胶东半岛各城市均推出了发展不同特点高端产业的规划,将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到省级政府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意味着**城市将依托优势区域板块获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政策、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等),如何更好地从自身禀赋特征和发展目标角度,探讨在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及诉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将成为诸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议题。 (3)重大设施的战略新提升 随着潍日高速公路、对接青岛东西大通道、滨(潍)诸城际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完成,**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上述重大交通设施在**城市的相继落户,一方面为**城市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4)城市转型的战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诸城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