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术语解释
- 格式:pdf
- 大小:21.76 KB
- 文档页数:5
液晶电视专业术语LCM(Liquid Crystal Module): 液晶模块。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OEL)FPD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COB(Chip On Board):IC裸片经由过程邦定固定于印刷线路板上。
COF(Chip On Film):将IC封装于柔性线路板上。
COG(Chip On Glass):将IC封装于玻璃上。
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柔性带主动连接TCP(Tape Carrier Package):柔性线路板。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体显示Duty:占空比,赶过点亮的阀值电压的部分在一个周期中所占的比率。
ITO(Indium-Tin Oxide):氧化铟锡。
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显示类型。
HTN(High Twisted Nematic):高扭曲向列的显示类型。
STN(Sup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的显示类型。
FSTN(Formulated STN):薄膜补偿型STN,用于诟谇显示。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显示类型。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CCFL(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ight/Tube):冷阴极荧光灯。
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
EL层由高分子量薄片构成Backlight:背光。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冷阴极荧光灯IC(Integrate Circuit):集成电路。
卫星电视名词术语一Analog 模拟信号它是一种连续可变的信号,如人的语音、音乐和电视图像等信号。
早期的卫星通信系统基本上是传输的模拟信号。
Apogee 远地点卫星椭圆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远处的点。
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同步地球卫星在发射时,首先被送入椭圆轨道的35,888公里的远地点处,然后点燃卫星上的小型助推火箭,借助这个火箭的推力,使卫星进入并一直运行在35,888公里的圆形轨道上。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在宽带数字网中使用的,以信元为单位,在设备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方式。
在信元载体内可携带任何类型的信息(如视频、语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可在高速下进行操作。
通过ATM交换机建立源与目的之间设备的连接。
当连接建立后,设备之间可进行任何通信。
Attenuation 衰减为避免接收机过载而降低输入信号电平的过程。
衰减器是一种无源器件,通常被置于卫星接收机与同轴电缆之间。
在差转电视系统中,那些很靠近差转站的用户,常常也要用衰减器来降低过强的信号电平。
Azimuth (AZ) 方位角在跟踪某一个同步地球卫星时,卫星地面站的抛物面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必须转动的一个角度。
对于任何一个地面站来说,只要知道了所跟踪的同步卫星的经度,即可确定其天线所应转动的方位角。
BB (Base Band) 基带电视摄像机、卫星电视接收机或录像机输出的6MHz带宽的信号。
只有监视器才能显示基带信号。
Beta Format Beta制式Beta系统是由索尼公司研制出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制式。
这种制式与VHS制式是不兼容的。
Bird 一种通信卫星典型的通信卫星,重约数千磅,平均使用寿命为七年,它通常“停”在距地球35,888公里高空的圆形轨道上。
通信卫星的作用似乎象是一个电子反射镜,转发着由各个地面通信网和地面站送去的电话、电视和数据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传输到各相应的卫星地面站去。
经常在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为方便都用一些简称,然而一些初学者就反应说不懂那些英文什么意思?经常来问我.其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了,以下我就把一些常用的说明一下,初学者好好看看,
H:表示行
V:表示场
SYNC:通常表示同步信号,结合上面的HSYNC就是行同步信号,VSYNC也就是场同步信号VS或HS:这通常是我们用的简称,也就是HS=HSYNC VS=VSYNC
FBT:高压包
A:阳极,也就是高压那,,几万伏的
G1:控制栅极
G2:加速极
G3:聚焦极
rH或HT:灯丝
K:表示阴极,也就是电子枪,,,所以有KR,KG,KB,也就是红枪绿枪蓝枪了
DY:偏转线圈
VDY:就是场偏转
HDY:就是行偏转
DPM:节能模式,很多能弄不明白,其实还有DPMS和DPMF,统称DPM模式了.一个是控制6.3V一个是控制12V的.
EW:东西的意思,在显示器里面就是东西枕型效正,也叫几何调正
FOCUS:聚焦,很多人都知道.不过我这里说的通常是指动态聚焦了,需要在芯片上找这个引脚,它就是动态聚焦的
+B:主电源
B+:升压或降压后的电源....如我们通常说+B就是指接电源那的,B+就是经过升压以后的电压了.比如说,升压到115V,那50V就是+B,,,115V就是B+了
DRIVE:驱动信号,如B+/DRIVE则表示二次升压的驱动信号
SDA和SCL:通常两个在一起,这是串行时钟总线,可以用I2C来表示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初学者把这好好看了,弄弄懂.下次看我们说就不会看不懂了.
EPROM:存储器。
电视媒体中的广告术语有效接触频率(Effective Frequency):消费者对广告讯息接触次数累积到可以充分记忆广告讯息的接触频次。
第1次看到:他没注意第2次看到:“又一个新广告”第3次看到:“这广告我看过,我看看它在说什么?”第4次看到:“又是这个广告,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用过”第5次看到:“播了这么多次,应该是个好东西“第6次看到:“我要买一个试一下”记忆度在达到一定次数的前提下才能产生较深刻的记忆,若记忆次数不够则不能产生有效的记忆,或不能维持一定时期的记忆,这样的投放都无疑是在浪费。
有效到达率(Effective Reach):在有效频率以上的到达率。
如有效频率的定义为3次,则3次以上(含3次)的到达率即为有效到达率。
媒体比重占有率(SOS-Share of spending):指各品牌的媒体投资量占品类媒体投资总量的比率。
计算单位为金额。
媒体投资占有率(SOV-Share of voice ):批各品牌的媒体投资量占品类媒体投资总量的比率。
计算单位的GRP或Impression。
到达率、百分点收视成本、千人成本-电视媒体中的广告术语(Reach)到达率(Reach): 暴露于一个媒体执行方案人口或家庭占总人口或家庭的百分比,为非重复性(Unduplicate)计算数值,即在特定期间内暴露一次或以上的人口或家庭占总数的比率。
在期间的定义上一般为四周。
有时也称“非重复到达率”(UnduplicateReach)或“净到达率”(Net Reach).百分点收视成本(CPRP- Cost Per Rating Point):在电波媒体中, 每百分点收视所需支付金额,在计算上以单价除以收视率。
CPRP=投资金额(Cost)÷收视点(Rating Point)千人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支付金额,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
电视人名词解释电视是有声视频系统的统称,它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而显示出来的一种新兴媒介,是享受传播、娱乐、资讯等内容的媒介之一。
电视是由一系列专业术语构成的,我们今天就来一一解释。
1.视机:电视机是电视发送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一台专业电视机让电视信号变得可见,可以通过收音机、投影机等设备实现电视观看。
2.收器:接收器是电视接收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它你可以接收到电视信号,比如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
3.射器:发射器是电视发送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发射出电视信号,比如无线电视发射器、卫星电视发射器等。
4.叭:喇叭是电视机上的重要附件,它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可视或听觉信号,以便观众能够听到电视上的声音。
5.示器:显示器是电视显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将电视信号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以便观众能够看到电视上的图像。
6.控器:遥控器是电视操作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电视的操作,比如音量调节、频道切换、电视设置等。
7.线:天线是电视接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接收到电视信号,比如地面无线电视、卫星电视等。
8.谐器:调谐器是电视接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调节电视信号的频率,以便接收到更好的电视信号。
9.源:电源是电视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供给电视机、接收器、发射器等电子设备的电源。
10.CATV:有线电视又称有线电视系统(CATV),它是由发射器、接收器组成的电信系统,可以通过有线向终端用户提供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等节目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电视人名词的一些解释,由此可知,电视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电子设备都有关联,它们可以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善的电视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观看体验。
此外,当今世界也出现了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也是由一系列的专业术语构成的,比如智能操作系统、触控显示器、智能遥控器、家庭媒体中心等等。
由此可见,电视技术的发展拉开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更高品质的视听体验,使电视成为人们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媒介的基本术语1. 广告片(Advertisement/ Commercial):广告片是指电视媒介中用于宣传和推销产品、服务或品牌的电视广告制作成的短片。
广告片通常在节目中插播,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频道(Channel):频道是指在电视机或有线电视网络上播放特定内容的电视节目选择或分类。
每个频道通常具有独特的主题或类型,如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等。
3. 特写镜头(Close-Up):特写镜头是指电视节目中放大特定物体、人物的镜头。
特写镜头用于突出细节和情感,以增强观众的体验。
4. 解说词(Voice-Over):解说词是一种在电视节目中,由解说员用旁白的方式叙述情节或解释画面的文字。
解说词通常用于纪录片、新闻报道等类型的节目中。
5. 插播(Intermission):插播是指在电视节目中暂停放映当前节目,插播其他内容,如广告、新闻简报、预告片等。
插播可以用于增添节目的间隔或提供其他信息。
6. 彩铃(Ringtone):彩铃是一种通过手机或电视进行播放的简短的音乐片段,用于提醒用户来电、短信等。
彩铃通常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可以定制为个人喜欢的音乐。
7. 音效(Sound Effect):音效是指在电视节目中用于模拟或增强特定场景或事件的声音效果。
音效可以通过音频编辑技术增加或修改,以创造更加生动和逼真的视听体验。
8. 画外音(Off-screen):画外音是指在电视节目中,声音来自画面之外但不显示相关人物或物体的声音。
画外音通常用于描绘或暗示某些情节,如电话铃声、风声等。
9. 画中画(Picture-in-Picture/ PIP):画中画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的视频画面。
其中,一个视频画面被较小地嵌入到另一个画面中,以便观众同时观看两个内容。
10. 主持人(Host/ Presenter):主持人是指在电视节目中负责引导和推动节目进程的人。
主持人通常负责与嘉宾互动、介绍节目内容和管理观众情绪等任务。
数字电视专业术语--DTV名词扫盲数字电视专业术语STB——Set-top Box机顶盒IRD——Integrated Receive Decoder 集成接收解码器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同步传输模块GE——Giga Ethernet千兆以太网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 数字音频播送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表TS——Transport Stream传输码流ASI——Actuator Sensor Interface调节传感器接口MPEG——Motion Picture Exports Group 运动图像输出专家组PSIP——Program System Information Protocol 节目系统信息协议SI——Service Information 效劳信息iTV——interactive TV互动电视STM——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同步传输模式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IP-TV——Internet Protocol TV网络电视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数据复用器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DMB——Digital 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媒体播送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数字音频播送DMB-H——DMB-Handl手持DMBDMB-T——DMB-Terrestrial数字地面DMBMUSICAM——掩蔽型通用子带综合编码和复用(MP2)VDSL——Video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视频数字通讯网络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线BSAC——Bit-slice Arithmetic Code 比特时间片算术编码ETI——Ensemble Transport Interface信号群传输接口BER——Bit Error Rate误码率BS——Bit Sreeam 比特流ECM 其全称为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授权控制信息),其意思就是“与条件收视〔CA〕有关的控制信息〞。
1、三分规那么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响。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穿插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场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似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视频专业术语解释MPEG-1 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非专业的压缩标准,该标准用于VHS质量的图像。
MPEG-2 电视广播质量的图像的压缩标准。
MPEG player (MPEG播放机)播放MPEG-1压缩图像的软件和硬件。
它可以将.MPG和.MPA 文件解压缩。
MPG用MPEG-1压缩标准压缩的文件格式。
它可以同进包括图像文件的画面和伴音面分,出可以只包括画面成分。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e国际电视标准和员会)由国际电视标准委员会规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它规定第秒30帧图像,广泛用于北美,日本和南美的许多国家。
PAL (Phase Altermation by Line 隔行倒相) 使用50Hz交泫电的国家采用的一种彩色电用程序访问的原始图像。
非数字式的湖图像先要采集到数字格式。
源图像可以是录像带,激光盘,或动态脚本,也可以是现有的数字图像文件。
Source video device(源图像设备)用于播放非数字图像的设备。
源图像设备包括VCR,机光盘播放机,VCD播放机以用摄录机。
S-video 亮色分离的图像。
图像质量高于复合图像。
Transition(切换)在一个图像文件中,从一个贴片到另一个贴片转换的一种图像效果。
一种常用切换是衰落,如从全黑开始的衰落(从全黑贴片的低一个贴片)或以全黑结束的衰落(从最后一个场景到全黑贴片)。
Video CD foramt(VCD格式) MPEG图像特有的一种文件格式。
VCD写作软件所这种文件写到一张CD上,该CD称为video CD,它可以在VCD 播放机或用MPEG播放器在工作站的CD-ROM 驱动器上播放。
Visual component(画面成分)一幅图像的画面部分(您可以看到的部分)。
它和伴音成分分开保存,这样两成分可以分开使用。
当谈到伴音和画面成分时,画面成分也常称为图像成分。
.WA V一种数字伴音文件格式,也称为声音信号文件。
1.屏幕尺寸是指液晶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
和电视机一样,大的液晶电视观看效果好一些,更利于在远一点的距离观看或者在宽敞的环境观看。
不过受液晶板制造工艺的影响,尺寸过大的液晶屏幕成本会急剧上升,现在的主流产品主的屏幕尺寸在20英寸左右。
2.屏幕比例我们一般把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
目前液晶电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两种。
4:316:9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1.33:1(准确地说是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1.33:1)。
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33倍。
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就是说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
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电视行业面临着采用何种屏幕比例作为电视标准的问题。
为了方便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最后决定采用学院标准作为电视的标准比例,这也就是4:3电视画面比例的由来。
这个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电视的主导标准。
由于这样的传统,目前我们所接收到的电视节目都是这样的比例,所以液晶电视的屏幕比例目前也还以4:3为主。
然而真正的电影一般都是宽银幕的,将宽银幕的电影转换为4:3总会造成画面质量、形状或者内容的损失,为了在电视机上更好的收看电影节目,16:9的电视屏幕比例出现了,并且由于未来的高清晰电视主要会使用16:9的比例,因此目前也有一些液晶电视使用了这样的屏幕比例。
3. 点距液晶电视的像素间距(pixel pitch)的意义类似于CRT电视机的点距(dot pitch)。
点距一般是指显示屏相邻两个象素点之间的距离。
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由许多的点所形成的,而画质的细腻度就是由点距来决定的,点距的计算方式是以面板尺寸除以解析度所得的数值,不过液晶电视的点距对于产品性能的重要性却远没有对后者那么高。
CRT显像管的点距会因为荫罩或光栅的设计、视频卡的种类、垂直或水帄扫描频率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而液晶电视的像素数量则是固定的,因此在尺寸与分辨率都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液晶电视的像素间距基本相同,所以对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的价格一般与点距基本没有关系。
媒介专用术语(电视媒体中的广告术语)(一)覆盖率(cov%/000):覆盖率概念:是指特定的媒介计划(广告投放计划)实施时所能到达的不重复观众人数占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百分比。
与到达率一样,用户可以改变收看的最小分钟数或收看时间在整个时段中的最小百分比来自行定义到达条件。
计算公式为:覆盖率% = %覆盖率(Cov(000))是指特定的媒介计划(广告投放计划)实施时所能到达的不重复观众人数,以千人表示。
覆盖率揭示了有百分之几的家庭有条件接收到某个频道。
而入户率则揭示了百分之几的家庭能实际收看某个频道。
(二)收视率:(Rating%/000)收视率(Rating%):收看某电视节目的个人或家庭占总人口或家庭数的比率。
收视率(000):是针对某特定时段(或节目),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千人)。
收视率又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两种:家庭收视率(Household Rating): 以家庭为计算单位的节目收视率。
个人收视率(People Rating): 以个人为计算单位的节目收视率。
目标观众收视率概念:在一段时间内收看了某节目或某一频道的目标观众人数占目标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相关概念说明:在同一平台下(调查总体),收视率是评估节目或者频道最基本的指标,收视率越高表明收看该节目或者频道的人群越多。
也是量化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包括广告)的消费模式、变化和趋势的一组指标。
当观众被锁定为总体推及人口的一部分时(如4-14岁的儿童),收视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目标观众收视率。
收视人口和收视率:收视人口和收视率指的只是暴露与某一特定节目的人口及比率,并不一定是被观众实际收看到的,如果把收视数据当成实际收看的,将使媒体效果被过度高估,而导致媒体投资不足。
a、收视人口:暴露于某一特定节目的人口数。
b、收视率:暴露于某一特定节目的人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率。
依计算单位的不同分: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
c、在商品的对象消费者被确定之后,多确定的消费群中的收视人口及收视比率即为对象收视人口与对象收视率。
电视广告术语大全1. 品牌形象广告:通过对品牌的描述和展示,向观众传达品牌价值观和品牌形象。
2. 产品广告:用于宣传和推广某个具体产品的广告,强调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并鼓励观众购买。
3. 创新广告: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产品或品牌,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 故事广告:通过一个故事情节来表达产品或品牌的价值,在广告中使用人物、情节和情感元素。
5. 幽默广告:利用幽默手法和笑料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共鸣,增强广告的记忆度。
6. 温馨广告:通过展示家庭氛围、情感连接或人与自然的互动等元素,创造温暖的氛围。
7. 引发反思广告:以引发观众反思现实问题或社会议题为目的,通过广告激起共鸣和关注。
8. 快节奏广告:通过快速剪辑和动感的音乐,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9. 嘉宾代言广告:邀请知名人物或名人代言产品或品牌,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10. 动画广告:利用动画片段或卡通形象展示产品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增加广告的趣味性。
11. 插播广告: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短时间广告片,以增加品牌或产品的曝光度。
12. 直销广告:通过直接呼唤观众购买产品或参与活动,以促进销售和推广。
13. 合作广告:将多个品牌或产品合作在一起进行推广,共享资源和观众群体。
14. 品牌联想广告:通过与某些特定元素或形象的联想,将产品或品牌形象与其他成功品牌关联起来。
15. 行业竞争广告:在同一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广告比较和比拼。
16. 协会或组织广告:由协会、组织或公益机构发布的广告,旨在宣传特定目的和价值观。
17. 广告策略:广告商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用的广告宣传方法和手段。
18. 目标受众:广告所面向的特定受众群体,广告商会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投放选择和宣传策略。
19. 媒体计划:根据广告商的预算和目标受众,制定广告投放的特定媒体和时间计划。
20. 代理人:指广告商委托负责广告宣传的公司或个人,代表广告商与媒体、媒体代理公司等其他相关方沟通。
电视术语解释一,微分相位:微分相位是指与色度有关的亮度信号幅度变化所引起的彩色载波分量的相位变化。
在NTSC系统中,彩色信号矢量角的变化代表了色调的变化,所以微分相位对信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而PAL系统因为采用了逐行倒相技术,所以自身补偿作用使得用色饱和度的变化代替了色调的变化。
总的来说,微分相位是用来描述亮度信号的幅度变化对彩色色调影响的一个参数。
二,微分增益:微分增益是指色度信号的幅度变化随有关亮度信号幅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它对图象的影响是彩色饱和度的变化。
简单的说:微分增益是亮度信号幅值的变化对彩色饱和度的影响。
三,色-亮串扰:色-亮串扰是微分增益的反面,它表示亮度信号的幅度随有关色度副栽波幅度变化的关系。
四,r(枷马)校正:所谓枷马校正就是检出图象信号中的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并使两者比例增大,从而提高图象对比度效果。
五、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声表面波滤波器是利用石英、铌酸锂、钛酸钡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的性质做成的。
所谓压电效应,即是当晶体受到机械作用时,将产生与压力成正比的电场的现象。
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在受到电信号的作用时,也会产生弹性形变而发出机械波(声波),即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
由于这种声波只在晶体表面传播,故称为声表面波。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英文缩写为SAWF,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不需要复杂调整。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实现邻频传输的关键器件。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特点是:(1)频率响应平坦,不平坦度仅为±0.3-±0.5dB,群时延±30-±50ns。
(2)SAWF矩形系数好,带外抑制可达40dB以上。
(3)插入损耗虽高达25-30dB,但可以用放大器补偿电平损失。
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声表面波电视图像中频滤波器、电视伴音滤波器、电视频道残留边带滤波器。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典型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六、梳状滤波器梳状滤波器它是由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
梳状滤波器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称为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器在电视技术中的应用很多。
梳状滤波器被用于分离色度信号的两个正交分量U色差信号与V色差信号。
梳状滤波器一般由延时、加法器、减法器、带通滤波器组成。
对于静止图像,梳状滤波在帧间进行,即三维梳状滤波。
对活动图像,梳状滤波在帧内进行,即二维梳状滤波。
除特殊要求的场合外,大多数的数字电视设备或高质量的数字电视接收机,采用行延迟的梳状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级联,构成Y、C分离方案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使用梳状滤波器使得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解决了色串亮及亮串色造成的干扰光点、干扰花纹;消除了U、V混迭造成的彩色边缘蠕动;消除了亮、色镶边。
七、衰减器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一种用以引入一预定衰减的电路。
一般以所引入衰减的分贝数及其特性阻抗的欧姆数来标明。
在有线电视系统里广泛使用衰减器以便满足多端口对电平的要求。
如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电平的控制、分支衰减量的控制。
衰减器有无源衰减器和有源衰减器两种。
有源衰减器与其他热敏元件相配合组成可变衰减器,装置在放大器内用于自动增益或斜率控制电路中。
无源衰减器有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
固定衰减器由电阻组成,不影响频率特性,常用T型或π型网络组成;(有关常用75Ω阻抗T型、π型不同衰减量的电阻数据可参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一书);可调衰减器由电位器组成在调试中及电平调整中使用。
要求衰减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应和接口端匹配,有线电视系统里都应为75欧。
衰减器的频率特性要满足系统的频率范围要求,在频率范围内衰减器的衰减量应和频率无关。
因此,常用电阻元件组成。
频率范围不同,衰减器的形式也不同。
有用同轴线作衰减器;在波导系统中,常用吸收电场能量的膜片作衰减器;也有采用固态二极管(如PIN二极管)在微波频段内制成波导或同轴线系统的可以电调谐的衰减器。
衰减器常用于多种电信设备和电子仪器中。
八、均衡器在电信设备中,用以校正因频率不同而引起的衰减(即传输损耗)及相位差不同的网络。
能校正衰减与频率关系的,称为"衰减均衡器";能校正相位差与频率关系的称为"相位均衡器"。
在有线电视系统里经常需要使用均衡器。
均衡器通常串接在放大器的电路中,是为平衡电缆传输造成的高频、低频端信号衰减不一致而设置。
因为电缆的衰减特性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
常用的衰减均衡器,又称为幅度均衡器。
一般由线圈、电容器、电阻等元件组成。
衰减均衡器的特性阻抗等于一个定值,其均衡值为电缆高、低频参考点之间衰减量的分贝差,均衡器的频率特性正好与电缆频率特性相反,而是频率低衰减大,频率高衰减小,用这一相反的特性起到均衡作用。
均衡器也常做成小块印制板插件式结构,以均衡量的大小来分。
九、混合器将两套以上的不同频率的射频节目(信号)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路宽带的射频(信号)多频道节目输出的器件为混合器。
在有线电视系统前端里混合器是系统信号的集散点,即在混合器输入端集中所有经过技术处理的多频道射频信号,再在混合器输出端将信号输出出去分送到系统网络送至用户。
混合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工作频率:混合器要是宽带型的则频率应满足系统里整个频带的要求。
混合器要是频道型的则频率应满足所需混合的各频道要求;接入损失:信号经过无源网络时总希望接入损失(插入损失)越小越好。
混合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称混合器的接入损失。
接入损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用分贝表示时,为输入端电平分贝数与输出端电平分贝数之差。
不同的混合器接入损失不一样;输入输出阻抗:为了在整个系统内各个接口都应匹配,所以混合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阻抗都应75欧;输入端之间的相互隔离;在理想情况下,混合器任一输入端加入信号时,其它输入端不能出现该信号,任一输入端有开路或短路现象时也不应影响其他输入端。
但实际上总有一定的影响。
在各端匹配的情况下,某一输入端加入一个信号,该信号电平与其它输入端出现的该信号电平之差,即为混合器输入端之间的相互隔离,一般用分贝来表示。
对于不同的混合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大于20分贝。
十、互相调制比(IM)有线电视系统中放大器放大多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时,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作用(主要是二次项),使传送信号彼此混频,产生的和频或差频落到欲接收频道的频率范围内和有用信号一起进入电视接收机,就会产生干扰,这就叫互相调制简称互调。
互相调制与频率有密切关系。
互调干扰,它产生网纹或斜纹干扰。
互调比定义为 IM=20lg载波电平有效值/互调产物有效值国家标准中规定IM≥57dB,设计时应取58dB。
十一、交扰调制比(CM)有线电视系统中放大器放大多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时,由于放大器中非线性器件的影响(主要是三次项),使所欲接收频道的图像载波受到其它(干扰)频道的调制波的幅度变化干扰,这就称为交扰调制或交叉调制简称交调。
常见的现象是在欲接收的图像背景上出现干扰频道图像的负象。
有时干扰频道的水平同步信号在欲接收的图像画面上翻转,成为一个垂直白条,而且左右移动(在行频一致时是固定的),好象汽车前窗的雨刷,因而也叫"雨刷干扰"。
交扰调制是干扰信号的调制转移到了有用信号的载波上。
定义交扰调制: XM=20lg被测载波上转移调制的峰-峰值/被测载波上需要调制的峰-峰值与交扰调制定义相反,定义交扰调制比(CM): CM=20lg被测载波上需要调制的峰-峰值/被测载波上转移调制的峰-峰值国家标准中规定CM≥46dB,设计时应取48dB。
十二、分配器分配器是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中分配网络里最常用的部件,用来分配信号的部件。
它的功能是将一路输入信号均等地分成几路输出,通常有二分配、三分配、四分配、六分配等。
有线电视网的频率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加强,因此对分配器的要求不断提高。
分配器主要技术要求。
频率范围:分配器使用在整个有线电视网中,因此应具有宽带的频率特性;输入输出阻抗:有线电视网中的射频各种接口阻抗均应为75欧,以实现阻抗匹配,因此分配器输入端及输出端阻抗均应为75欧;分配损失:在系统中总希望接入分配器损耗越小越好。
分配损失Ls的多少和分配路数n的多少有关,在理想情况下Ls=10lgn,当n=2时为二分配器分配损失为3dB。
实际上除了等分信号的损失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分配器件本身张衰减,所以总比计算值要大。
如二分配器分配损失工程上常取值3.5dB,4分配器损失常取值8dB;相互隔离:相互隔离亦称分配隔离。
如果在分配器的某一个输出端加入一个信号,该信号电平与其它输出端该信号电平之差即是相互隔离,一般要求分配器输出端隔离度大于20dB以上。
分配器输出端隔离度越大越好,则表示分配器各输出端之间的相互影响、干扰小;驻波比:驻波比是衡量分配网络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阻抗匹配程度。
在理想情况下,分配器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它相联接的同轴电缆的阻抗完全相等,这时的驻波比为1,实际上驻波比往往大于1。
如果驻波比太大,则传输信号就会在分配器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产生反射,对图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如重影等。
分配器在工程中还分为过电型分配器、户外型分配器、户内分配器等。
十三、单声道一个声音通道,用一个传声器拾取声音,用一个扬声器进行放音的过程,称之为单声道。
在电视广播中,单声道伴音质量欠佳,特别是遇到优势的文艺节目,尤其是现场直播高水平的音乐表演时就显得逊色不少。
另外单声道伴音只能用一种语言进行广播,这对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我国是不适用的,应当发展为双伴音(双通道)同时播放两种语言,同时也为立体声广播创造条件。
十四、双伴音/立体声利用双声道可以实现双声道电视伴音,同时播放两种不同语言的伴音,如一路用标准的普通话;另一路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或方言,且两者可随意选择。
也可以一路用标准的普通话或民族语言;另一路用某一外国语言,而且两者也可随意切换。
比如在播放原版国外电视片时,虽然可以在电视屏幕上打中文字幕,看起来总不顺畅,而双伴音就可克服打字幕的缺陷。
双声道为立体声广播创造了条件。
因为人的双耳能够辨别各声源的距离和方向,故听音有空间感(或立体感)。
在放声系统中,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通道,使听者所感到的声源相对空间位置能接近实际声源的相对空间位置,这种重放声音称为立体声。
立体声有双声道立体声、四声道立体声、杜比立体声、杜比环绕声、杜比AC-3数码环绕声等。
采用立体声技术进行的无线电广播称为立体声广播。
以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为例。
双声道立体声广播是,通过一个或两个不同频率的广播频道播送对应于听众左前和右前两个方位的两路声音信号。
听众使用具有双声道重放系统的立体声收音机接收,可以辨别出声源的相对位置而产生立体声感;如用普通收音机也能接收到同一节目内容,但是没有立体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