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 格式:docx
- 大小:15.91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②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③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诗人。
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
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⑤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炫彩夺目的代表。
⑥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翻译与理解《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①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②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 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 。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2.把明月人格化, 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 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 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 。
2.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 。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 冷落. 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 。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
2.咏雪的直接原因: 。
3.两个比喻句: ;。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 。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 ,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 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 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 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 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求学应该谦虚, 正如《论语》中所说: , 。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 。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 , , 。
《古代诗歌四首》一、基础积累(25分)1.理解性默写(19分)(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分)(2)《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分)(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
(2分)(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9)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沦落异乡的游子浓重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诗歌的相关知识,能够准确背诵和默写这四首诗歌。
2.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拥有豁达的心胸、积极乐观的精神。
绘壮丽之景,展非凡之志——《观沧海》赏析曹操的《观沧海》,融情于景,借壮丽之景,展现出他的雄才宏志。
诗人写景时,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描绘出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
从写景的远近上看,先写山岛、树木和百草,再写波涛汹涌的海水,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四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先写全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用得饱满有力,再着“澹澹”一词,使得整个沧海神韵俱全。
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显得一派生机盎然;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瑟瑟秋风中海浪汹涌起伏的壮观景象。
曹操独立寒秋,极写秋天海的气象壮阔,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洗历代骚人墨客悲秋的感伤情调,其壮志凌云和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
前四行诗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态之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态之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融想象和夸张于一体,意境阔大。
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这样具有雄才大略、傲视群雄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宏阔气象的诗句吧。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唐天宝初年,王昌龄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蛮荒之地,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
好友李白在扬州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下了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切同情和慰藉。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2、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9、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2、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9、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人教版七语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第一篇:人教版七语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人教版七语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交代作者行踪的两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生动勾勒北固山下壮阔图景的两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二篇:七上古诗理解性默写答案教学目标:1、能背诵并默写古诗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理解古诗内容并能依据提示默写古诗句子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论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辛弃疾的《西江月》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理解性默写: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性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观沧海》(曹操)1.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2.《观沧海》一诗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6.《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7. 曹操《观沧海》中诗句“”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8.《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
9.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10.《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12.盛夏时节,美丽的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这两句诗。
13.《观沧海》中的“”,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山水相连景象。
14.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诗句是:。
15.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16.《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的句子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1.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2.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
3.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
”4.杜甫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而“”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曹操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观沧海》曹操
【原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
【原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理解性默写: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原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解性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原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性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