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拜耳制药中国市场年度推广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5.27 MB
- 文档页数:45
德国拜耳材料德国拜耳(Bayer)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化工和制药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企业,拜耳在材料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其产品涵盖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等多个领域,深受全球客户的信赖和青睐。
首先,我们来看看拜耳在塑料领域的表现。
拜耳的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候性和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例如,拜耳的聚碳酸酯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度和耐热性,在汽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车灯罩、车窗等部件的制造;而在电子领域,其优良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则使其成为手机壳、电脑外壳等产品的理想材料选择。
除了塑料领域,拜耳在橡胶材料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
橡胶制品在汽车、轮胎、工程机械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拜耳的橡胶材料则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和耐老化性能而著称。
例如,拜耳的丁腈橡胶可以用于汽车密封件、油管等部件的制造,其出色的耐油性能可以有效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在涂料领域,拜耳的产品也是备受青睐。
拜耳的涂料产品不仅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还能提供丰富的色彩选择和良好的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汽车等领域。
例如,拜耳的环保型水性涂料不含有害物质,具有低VOC排放、无刺激气味等优点,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环保的追求,因此备受市场欢迎。
此外,拜耳在胶粘剂领域也有着丰富的产品线。
拜耳的胶粘剂产品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可以满足不同材料的粘接需求。
例如,拜耳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可以用于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粘接,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建筑装饰等领域。
总的来说,德国拜耳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其在材料领域的产品表现可圈可点。
无论是塑料、橡胶、涂料还是胶粘剂,拜耳都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相信拜耳将会继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拜⽿收购滇虹:⼀场中药“迷局”编者按:⼀边是中国中医药产业多年来“⾛出去”的奋⼒呐喊,⼀边则是全球经济⼀体化⽇益加剧。
德国拜⽿,这家世界级医药巨头,堪称西医药产业的“航母”。
如今,它开始船头调转,“杀⼊”东⽅。
近⽇,德国拜⽿以36亿元完成对中国滇虹药业的整体收购。
正当业界都瞪⼤了眼,以为德国拜⽿要进军中药产业时,德国拜⽿医药保健中国总裁康洛克则淡然回应称,这场收购或与中医药研发完全⽆关。
德国拜⽿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主收购——⼤幅超出业内估值相关数据显⽰,滇虹药业2013年的销售额为1.23亿欧元(约合⼈民币9.44亿元)。
⽽本次收购德国拜⽿斥资36亿元,其⾼溢价收购中药企业背后颇耐⼈寻味。
根据记者查询到的信息,此前,德国拜⽿曾经收购原东盛集团旗下的感冒药“⽩加⿊”,⽽收购滇虹药业是德国拜⽿迄今为⽌布局中国市场的最⼤⼀笔收购。
稍早前,业内曾根据滇虹药业2013年近10亿元销售业绩,预期估值应在15亿元左右。
德国拜⽿此次收购后,将会获得滇虹药业在昆明、上海和成都的四个⽣产基地和⼀个研发中⼼。
德国拜⽿⾼层称,未来将会把滇虹药业在中药领域的专长与去年收购的德国中草药制造商Steigerwald公司结合起来。
记者采访了⼀些业内⼈⼠,他们普遍认为,德国拜⽿收购滇虹药业,⼀⽅⾯是因为中德关系的不断升温为德国拜⽿在华业务扩张提供了良好契机。
另⼀⽅⾯,也是因为德国拜⽿在中国发展的⼤红⼤紫,“⽣财有道”,即便是在外资药企遭到反腐调查的2013年,德国拜⽿的业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当年,德国拜⽿在华销售额突破116.5亿元,同⽐增长约10%。
另据⼀位业内⼈⼠表⽰,滇虹药业在国内IPO(股票发⾏上市)遇阻,也是其⽢愿售卖⾃⼰的原因。
据了解,2013年3⽉,滇虹药业对外发布拟⾸次公开发⾏股票并上市(IPO)的消息。
该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A股不超过6837.61万股,募集资⾦6.5亿元,将投⼊与主业相关的3个项⽬。
药品推广的八种模式药品营销模式,从运作主体上的不同,可以分为底价承包模式(代理模式)和自主经营模式;从操作手法上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术营销模式、专科营销模式、品牌营销模式、新闻营销模式、数据营销模式、流通营销模式等,本文主要对新药营销的八大营销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层次地窥探它们的物质和更到位地掌握其中的要领。
1、学术模式:通过学术推广让医生在临床上使用药品对于新药营销,学术推广是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始于德国拜耳公司在1920年开始设立专业医药代表针对医生进行药品推广工作。
1989年以后,这种营销模式被无锡华瑞、西安杨森、中美史克、上海施贵宝等外资企业相继引入中国。
在临床上,除非是全球跨国公司开发出来的专利新药,于一般企业研发的新药,临床医生由于没有使用过该药品,也难以认识到该药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会不会出现不良反映。
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生是很难主动开出该药品的。
医药代表的主要工作就是以个性化、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方式去说服医生在最大程度上接受自己的产品。
但目前,学术推广活动在中国也变了味,以致造成成本趋高,但效果却不明显。
一是带金销售成为了普遍现象,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严重影响了新药进入医院临床系统;二是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当中不少暗箱操作,造成不公平竞争;三是多次药品降价直接影响到新药销售利润;四是反商业贿赂使许多医院排斥医药代表到医院开展正当的学术推广活动,也不允许医生参与此类活动。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种主流的新药营销模式,学术推广模式是不会因为反商业贿赂而消失,相反经过这次暴风雨般的洗礼之后,这种模式应当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成为引领未来新药销售的发动机。
2、专科模式:针对特定患者、特定病种和相关专科医院合作专科模式事实上是从医院营销中细分出来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是针对特定专科医院、特定病种、特定患者而采取的新药推广销售模式。
从特定专科医院分析,由于它们无论是在人员上、技术上还是设备上均无法与大中型医院相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地位。
从拜耳看品牌公司的医药知识产权保护&PA1ENTL从拜耳看医药知识拜耳作为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以雄厚的资产,卓越的研发能力,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良好的品牌营销策略,长期居于制药业的全球领先地位.由于拜耳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组织审查员走访了拜耳公司,了解了拜耳公司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情况.拜耳公司于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阿司匹林在专利和营销上的成功为拜耳的壮大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自此之后,拜耳坚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并重的策略,不断壮大成为在医药保健,作物营养,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拜耳旗下有三大富有潜力,效率和独立性的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和拜耳材料科技. IMSHealth数据显示拜耳是在华跨国药企中销售排名第一的医药保健公司.2007年.拜耳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达43%左右.中国是拜耳集团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2009年2月12日. 拜耳先灵医药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资1 亿欧元设立研发中心至此.中国成66l器P:ATENT为拜耳在德国和美国之外的第三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国家.■E锄瞄班i■新药研发具有投资量大,风险高,耗时长的特点,从发现活性化合物到作为药物上市往往需要数十亿美元.耗时10年左右乃至更长时间.一般而言,新药的研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主要是靶点的研究,测定法的发展和药物的筛选,确定先导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优选,以确定候选化合物:在开发阶段,主要是临床试验.申请上市等.在新药研发的每一个步骤,对于新药研发而言.专利保护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专利保护.在研发过程中确定候选化合物一般会申请以新实体化合物为主的专利申请.一旦该药品获得上市.就是该药品的基本专利(Basicpatent),随着后续研发的不断跟进,研发公司还会陆续申请制备方法,结晶,制剂,用途,复方等多种专利由此.品牌制药公司利用专利保护这一有效的法律武器在一定时间形成垄断.以期收回高额投入的研发成本维护该药品的垄断利润.在此例举拜耳公司已经上市的四种品牌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拜耳公司对于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由此可窥一斑.;盈蕾Il0强—盂基三翻拜糖苹,优思明,多吉美和拜瑞妥都是已经在中国上市的品牌药.其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各有千秋,本文将以此四种药物为例,分析拜耳在药物方面的专利保护策略.1.拜糖苹(Acarbose)拜糖苹,又名阿卡波糖,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为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第一个0【-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0【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在中国市场阿卡波糖位于口服降糖药的第一大品牌.阿卡波糖的化合物专利于1984年在德国申请.而当时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刚刚建立,并于1992年之后才接受化合物专利申请.从在中国的专利保护来看.阿卡波糖主要获得了两个制备方法专利(86108259A和97118621.9).这两个专利的保护力度虽然不及化合物专利,但是成功保护了制备方法中的关键步骤,有力地规避了其他公司的仿制.此外,阿卡波糖作为一个品牌原研药,在国外通过化合物专利保护.建立起了良好的专利保护和营销策略:进入中国以来.拜耳非常重视商标和品牌保护.让拜糖苹这一品牌长期位于中国市场的销售前列.2.优思明(Y asmin)优思明是一个创新的低剂量单相口服避孕药,含0.03毫克乙炔基雌二醇和3毫克屈螺酮(drospirenone).可有效地防止怀孕,提供最佳的周期控制.2009年3月21日.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其生产的短效口服避孕药——优思明正式在中国上市.在国外,优思明是拜耳医药保健销售排名第一的产品,也是首款能够控制体重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的化合物专利最早于1976年在德国申请.由于我国于1993年之后才接受化学领域产品的专利保护, 因此.拜耳在中国提出了97196035.6 这一化合物制备方法和中间体的专利申请.并于2004年成功获得授权.该专利保护了制备屈螺酮的关键中间体而现有的有效合成屈螺酮的方法都需要经过该中间体制备屈螺酮.因此,该方法专利具有很大的保护力度.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研发人员发现屈螺酮和炔雌醇配合使用的效果尤佳,因此拜耳公司又申请了专利00815054.0.并于2005年获得授权.针对该类组合物,研发人员又陆续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已经在国内公开的有10件之多),构建了全方位的专利保护策略.由屈螺酮的专利保护策略可见,紧紧跟随研发的脚步,申请必要的专利保护.既保障研发的顺利进行.也对规避仿制药的竞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多吉美(Sorafenibtosylate)多吉美,又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是美国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世界第一个上市用于临床的多靶点口服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经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肾癌和肝癌.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也是唯一一个证实可显着延长晚期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2008年7月27日拜耳医药保健宣布,该公司的口服抗癌药多吉美已获得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或肝癌患者的治疗.从在中国的专利保护情况看.多吉美的核心化合物4一(4一{3一【4一氯一3一(三氟甲基)苯基】脲基}苯氧基)一N2一甲基吡啶一2一甲酰胺已经获得化合物专利授权.此外.拜耳公司还申请保护了该化合物的盐,组合物,用途,制备方法,并成功地获得了授权.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专利保护机制.特别是获得了保护力度非常大的化合物专利.这使拜耳公司取得了开发该药的绝对排他权.并通过后续专利的强化保护.获得和延长了该药品的垄断保护期.4.拜瑞妥(Rivaroxaban)拜瑞妥,又名利伐沙班片,是全球首个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2009年6月24日,拜耳医药保健宣布,其抗凝新药——拜瑞妥已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上市.拜瑞妥用于成人择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精确作用于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靶点Xa因子,疗效显着优于现行常规的由葛兰素史克公司&PA TENTI.~I研发的依诺肝素注射剂,是一种理想的抗凝剂.13服每日一次,无需监测.无需调整剂量.不受食物影响,用起来非常简便安全.从在中国的专利来看,拜耳与强生联合开发的拜瑞妥的核心化合物5一氯一氮一((5S)一2一氧-3一【-4一(3-氧.4?吗啉基)苯基]-1,3一唑烷一5一基-2一噻吩一羧酰胺在中国已经申请了7件专利,拜瑞妥的核心化合物5一氯-氮一((5S)一2一氧-3一【一4-(3一氧一4-吗啉基) 苯基】一1,3一唑烷一5一基一2一噻吩一羧酰胺已成功地获得了化合物专利保护.并且,在研发中发现联合用药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拜耳公司又着眼于组合物,用途以及晶态和非晶态形式的化合物.采取研发和专利保护并进的策略,形成了立体的保护机制.由此,拜耳公司有效地获得了对于该药的垄断保护,相信随着研发的深入,还会继续申请专利以强化保护,获得和延长对该药的垄断保护期.从上述品牌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可见.拜耳公司作为一个百年老店".长期注重研发和创新.已经将专利保护的策略注入了新药研发的每一个环节,并积极主动地申请各种专利保护创新成果,从而获得了稳定和持久的高额回报.再次投入到研发创新当中,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让拜耳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拜耳公司作为药物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成功案例,给予我们很多启迪.拜耳成功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靠其良好的管理和完善的营销机制.在走访中,我们也发现.拜耳独特的企业文化Sciencefor abeRerlife(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拜耳员工为之努力奋斗.拜耳公司对于创新的关注.是拜耳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应该说.拜耳成功发展的诸多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由CHINAINVENTION&PATENTl●I■- 2009年第9期中国发明与专利l_E】I,。
十大营销案例1:学术决定加速度2010年,步长创造了丹红注射液年销售额过27亿的奇迹。
其高明之处在于:一如既往地借助已经得到国内医学同行认可的强大的理论体系,汲取其固有模式的优势,并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品牌的美誉度,最终加速提升销售额。
入选企业:步长制药入选案例:品牌营销品种:丹红注射液背景: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类中成药自2007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1.94%,高于心脑血管总体用药市场及整个医院用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步长加速了对其相关领域产品的布局。
创意:自2004年问世以来,丹红注射液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年销售增长额,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步长以学术理论为指导,坚持企业家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品合一”的营销思想,成功实现了丹红注射液每年的销量突破。
执行:基于“脑心同治”和“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肯定,步长将这两个理论作为丹红注射液的理论基础,为其学术推广奠定了先天优势。
开展学术活动是步长提升丹红注射液品牌价值的重要方式。
步长每年都会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下属各分会召开学术推广会,并根据专业素质和活动能力严格选择推广人员。
此外,步长还会邀请医生到公司进行参观、研讨等活动,让医生充分了解丹红注射液及其临床研究成果,通过医生对患者的宣传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步长还专门培育了一支终端药学队伍进行患者教育,直接面对消费者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维护丹红注射液逐渐形成的品牌,步长成立了“品牌战略委员会”。
坚持“三品合一”的营销思路,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不被假冒伪劣产品所侵害。
严格控制质量是步长维护丹参注射液口碑的基础。
步长做到自产品上市以来,无一例不良反应记录,使丹红注射液的品牌得到长久维护。
效果:2010年丹红注射液获得中国中药首个专利金奖。
丹红注射液2010年销售额27亿元,年增长率22.7%。
十大营销案例2:精耕通路细作人心任何一种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凸显出种种问题和矛盾,誉衡的代理制也不例外。
国内重点市场口服药市场分析1。
前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且具有发病率高、患者数庞大、需要长期服药等特点,所以糖尿病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而口服药在国内外一直略高于胰岛素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一项“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高达9.7 %,患病人数据推算已达9200万,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由于有着巨大的患者基数,糖尿病药物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以迅猛速度在增长,国外糖尿病药物巨头企业近几年纷纷增加在中国的投资,扩大生产车间,增加市场投入并投放新产品,国内企业的同类仿制药更是层出不穷,外企专利药及国内企业仿制药争相竞争的局面愈演愈烈。
2 国内口服降糖药及市场情况2。
1 口服降糖药分类及厂家表1 口服药分类汇总表2.2 口服降糖药品种简析及市场潜力分析2.2。
1二甲双胍在中国,施贵宝的原研药格华止约占二甲双胍市场份额的3/4,格华止是一个上市已有50年时间的口服降糖药,专利过期之后其各种仿制药更是层出不穷,从2002 年开始,该药在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的份额一直呈下滑趋势,有分析认为是因为缺少创新,加上利润空间的下降。
2.2.2 a-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是国内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领先的大类品种,占据了糖尿病口服用药市场份额的30%以上,拜耳的阿卡波糖(拜糖苹)独占了83.94%的份额,2009年中国销售额约15亿元,几乎贡献了全球销量的一半,其在国外由于胃肠道反应严重,肝毒性大等副作用,销量并不像国内这么好,拜糖苹在中国的成功依赖于其上市的良好时机及其成功的市场概念推广。
目前国内仿制药的生产规模在5-20吨,生产成本约3000元/kg,如能更好降低成本将更有价格优势。
伏格列波糖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制,曾在世界畅销药排行榜上排150位,但在中国的发展不及阿卡波糖。
2.2。
3 噻唑烷二酮类此类药物是比较新的口服降糖药,罗格列酮由于其安全性问题,目前在美国和欧盟这两大市场遭限和遭退后,SFDA和卫生部联合发表声明限制罗格列酮的使用,在遭遇安全危机以前,文迪雅一度是全球排名第三的糖尿病畅销药物。
拜耳医药保健在中国拜耳医药保健和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90年代后在中国市场飞速发展,目前拜耳医药保健在中国拥有员工5000人,总部位于北京,由以下三个业务部门组成:- 处方药- 保健消费品- 动物保健作为全球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造举世瞩目的成绩,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对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要求。
作为中国领先的医药公司,拜耳医药保健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健康的社会,其中制药公司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开发出更多疗效良好的新产品,来满足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拜耳医药保健已经、并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在中国上市世界领先的医疗产品,让中国百姓获得更新,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拜耳医药保健在中国拥有四家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广州,成都和启东,覆盖了中国的东南西北。
2009年初,拜耳医药保健在北京建立了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为我们能在亚洲医药行业保持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也成为拜耳处方药在德国和美国以外的第三个设有研发中心的国家,它的设立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将延续我们在中国的成功发展。
拜耳医药保健一直非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拜耳医药保健不忘所应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合作,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人才培训。
拜耳医药保健中国里程碑1936年拜耳在中国成立第一个生产公司-拜耳医药公司,生产一系列的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阿司匹林®止痛药。
1992年拜耳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1995年拜耳在中国注册成立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996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开始在北京建厂。
1999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工厂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管理中心的药品GMP 认证。
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拜唐苹®增加IGT(葡萄糖耐量低减)适应症,中国因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批准用药物干预IGT的国家。
bayer拜耳全球以创新与发展创造价值拜耳是一家在医药保健、作物营养、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自身产品与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同时致力于以创新、成长与高盈利能力创造更多价值。
拜耳公司秉承"拜耳——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将活动集中于三大富有潜力、效率和独立性的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拜耳材料科技,并由三家服务公司为其提供各项支持。
各运营公司均以其卓越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主要市场的发展。
作为一家发明型企业,拜耳将继续在研发密集型领域引领潮流。
创新是竞争力之基,是发展之源,也是企业未来成功之关键所在。
拜耳公司以其专业技术和产品,协助诊断、减轻和治愈疾病,提升全球食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并为积极向上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做出了巨大贡献。
凭借专业技术与创新品质,我们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解决方案,并发布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
我们全新的价值观LIFELIFE取代了拜耳集团过去的价值观和领导原则。
LIFE代表了:Leadership领导,Integrity正直,Flexibility灵活,Efficiency 效率。
这套价值观将贯穿整个集团,指导我们展开协作和业务经营。
我们的使命宣言“拜耳: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很好地传达了公司的心声:我们是一家创新型公司,致力于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企业规范与企业责任准则I. 公司遵纪守法政策拜耳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高质量产品,可靠和公平在充满竞争的行业内取得成功。
这就意味着需要遵守公司和法律规章,公司遵纪守法政策就是基本准则。
它提供了很多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
II. 商业行为准则拜耳集团恪守各种适用法律,包括国际法,并要求所属员工与业务伙伴也必须遵守。
以下为部分重要实践要点。
1. 我们致力于公平竞争——不违反反垄断法2. 我们致力于诚信的商业交易——拒绝腐败3. 我们致力于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当风险4. 我们致力于遵守对外贸易法——杜绝出口违规5. 我们致力于维护证券交易中的机会均等原则——禁止非法内幕交易6. 我们致力于建立规范的记账与透明的财务报告制度——禁止欺诈7. 我们致力于营造公平、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禁止歧视8. 我们致力于保护自己奋斗取得的成果,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禁止侵犯我们自己的和他人的财产权利9. 我们致力于隔离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避免利益冲突10. 我们致力于配合政府机构——避免信息误传III. 本准则的贯彻执行1. 公司为其员工提供各种必要信息来源之使用权、法务部之咨询权,防止员工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2. 每位主管必须确保其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本规范之要求;3. 控股公司、子集团与服务公司须指定其各自的遵纪守法负责人,负责就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方面提供建议及培训并对涉嫌违规的行为进行调查;4. 所有员工均有责任立即举报任何违反本规范之行为;5. 企业审计部门将定期监督本规范守则的遵循情况。
63家跨国制药企业简介1、阿斯利康公司简介: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2007年公司全球营业额超过296亿美元。
阿斯利康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全球员工67,000名。
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阿斯利康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29个生产基地。
阿斯利康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2007年研发总投入为50亿美元。
在8个国家(美、英、法、瑞典、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设有17个研发机构,约有13,000名员工从事与新药研发相关的工作。
阿斯利康在6大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医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呼吸和抗感染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6年阿斯利康开始进入抗生素领域,开发研制新一代的抗生素以治疗对现有抗生素高度耐药的重症感染病人。
阿斯利康中国区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及香港地区共设有29个办事处,现有近3300名员工,分布在生产、销售、临床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领域。
阿斯利康坚持“立足中国,长远发展”的理念,长远规划,长线投资,扎根中国。
阿斯利康在无锡已投资一亿五千万的工厂先期投资为1.34亿美元,于2001年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6年4月,阿斯利康对无锡工厂追加3500万美元投资,以进一步扩大产能,投入生产七年来,运行良好,得到江苏省政府高度评价。
2006 年5月,阿斯利康在中国决定投资一亿美元,在上海建立研发基地——中国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重点放在转化科学,为中国拥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做贡献。
合作伙伴将是各大医学院、医学研究所和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医院。
该中心初期的研究将集中于癌症领域。
阿斯利康在中国目前已有50名研发人员开始工作。
此外,阿斯利康致力于加强与中国本地科研机构的合作。
阿斯利康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在精神**症基因研究领域的伙伴关系,阿斯利康为该项目的投入为600万美元。
阿斯利康还和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化合物合成方面开展合作,该项目的投入为1400万美元。
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班级:06国贸全英班组员:陈燕婷黄正新陈倩凯张聪张健辉一、案例概述: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 (3)二、案例分析(一)当前中国医药业发展概况 (4)(二)动因 (4)1、东盛出售“白加黑”动因 (4)2、拜耳收购“白加黑”动因 (5)(三)收购方式——现金收购 (5)(四)利与弊 (5)1、东盛出售“白加黑”的好处 (5)拜耳收购“白加黑”的好处 (6)2、东盛出售“白加黑”的弊端 (6)拜耳收购“白加黑”的弊端 (6)三、影响:药业外资并购热浪滚滚,中国成为外资药企扩张首选 (7)附:东盛科技2006年综合财务指标表 (9)北京日报/2008年/3月/5日/第010版财经新闻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本报讯著名的感冒药品牌“白加黑”即将易主。
昨天,“白加黑”的上级公司东盛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拜耳医药签订协议,将包括“白加黑”在内的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有限公司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出售给拜耳,作价12.64亿元。
这是中国制药领域最大的一起外资并购案。
◆东盛忍痛割爱作为国内制药行业的龙头,东盛科技旗下的“白加黑”的知名度和市场表现都很不错。
记者从国内最大的连锁要点老百姓大药房了解到,在国内众多感冒药品牌钟,“白加黑”销量一直稳居前三名。
这样一只赚钱的“金鸡”,东盛科技何以拱手让与他人?“是因为资金链紧张,才不得已而为之。
”东盛科技董事长郭家学坦言。
据介绍,从1996年至2004年,短短8年间,东盛科技出手进行过20多次并购,平均没年两到三起。
把丽珠得乐、云南白药等众多药企收入囊中的同时,东盛科技也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资产负债率,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利润交给银行。
2006年,等不起的东盛科技决定出售以“白加黑”为主的盖天力非处方药业务,拜耳找上门来。
◆拜耳欲“借鸡生蛋”东盛科技在公告中称,此次向拜耳出售的资产除“白加黑”感冒皮外,还有“小白”糖浆和“信力”止咳糖浆,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线及销售渠道。
拜阿司匹灵的营销策略第三章拜阿司匹灵产品的竞争环境分析拜阿司匹灵虽然有众多的适应证,经过在中国医院市场10年的推广,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市场仍然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领域。
随着新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专利药品已过保护期,国产仿制品上市越来越多,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以价格为主要参考入选标准等因素,对拜阿司匹灵的未来战略提出了挑战。
3.1拜耳公司和拜阿司匹灵产品介绍拜耳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财富企业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拥有111400名员工及291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
医药保健、材料科技以及作物科学是公司的三大支柱产业。
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
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FriedrichBayer)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Johann Friedrich Weskott)在今天德国乌拍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创建了一家颜料企业一属富黎德里希.拜耳公司”。
在1888年,拜耳的首个制药产品非那西汀面世,同年拜耳成立了制药部,标志着拜耳公司进入到医药领域。
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拜阿司匹灵成功上市,成为风靡全球的止痛产品,该商标后来也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
拜耳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从1882年就开始了在中国业务。
1994年成立了拜耳中国有限公司。
1996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主要生产经营拜耳公司的医药产品。
中国是拜耳在亚洲的第一大单一市场。
多年来,他们对中国的关注稳步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逐步投资发展为目前的大规模、世界级工厂投资。
拜耳在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资表明,大中华区已经成为拜耳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开展运营。
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
药品推广方案【六篇】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ldquo方案&rdquo,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ldquo 方案&rdquo。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品推广方案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20xx年,我们将医药销售市场关上代莱思路,在确保医药品安全合格的基础上,罗列出来以下销售计划和目标。
20xx年医药销售工作计划销售70万盒,力争100万盒,需要对市场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并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要求。
一、目前医药市场分析:目前在全国基本上进行了点的销售网络建设,但因为零售价格过低,18.00元/盒,平均销售价格在11.74元,共货价格在3—3.60元,相当于19—23扣,部分地区的零售价格在17.10元/盒,因为为新品牌,需要进行大量的开发工作,而折合到单位盒的利润空间过小,造成了代理商业或业务员不愿意投入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拓展.经过与业务员的大量沟通交流,业务员缺少对公司的信赖,主要原因就是公司管理表面直观,实际繁杂,加之地区经理的感情及不最合适的沟通交流措辞其他有关因素,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惧怕资金投入后市场展开代莱分割、或市场的失控,导致冲货、蹿货的出现,不愿展开市场资金投入,将变成情感的销售,实际上,因为高利润的原因,这样的情况将可能将持续至每个市场的润利润在10000以后才有所发生改变。
如果强制性的进行市场的划分,因为公司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更没有工资、费用的支持,加上产品的单一、目前利润很少,并没有让业务员形成对公司的依赖、销售代表对公司也没有无忠实度,势必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相互的恶意竞争,不仅不能拓展市场,更可能会使市场畏缩。
二、营销手段的分析:所有经营活动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模式,而不是所谓的放任自流,凭借代理商的主观能动性去把握和操作市场,因为产品价格定位、产品用途的定位、同类产品的竞争分析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更不可能期望于业务员替换单盒利润空间大的某个产品,事实上也是如此,与我来公司的前提出的以0tc、以农村市场为目标市场的市场销售定位为主、以会议营销实现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迅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拜耳处方药在华违规使用医生无意变推手被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寄予厚望的新药“拜瑞妥(利伐沙班,rivaroxaban)”,正陷入超适应证使用的指责中。
5月21日,拜耳公司在对外公告中极力撇清拜瑞妥在适应证外的使用。
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向网易财经强调,其问诊的大量适应症外患者,都曾使用该药。
对于拜瑞妥在临床上如何出现在适应证外科室,张强直指是拜耳公司违规推广药物所致。
而一位知名外资药企的销售经理李林(化名)则向网易财经表示,在面对适应证外的疾病,医药代表难以控制医生开药,而事实上,大部分药品的适应证扩大是由医生临床上的发现来完成的。
无论拜瑞妥通过何种方式到达病人手中,这款处方药从2009年从进入中国之日起,即以双倍于欧美的价格行销,获取高额利润。
拜耳身陷违规推广作为血管外科的医生,张强对拜瑞妥的质疑最初来自于大量病人的咨询,“很多病人来问我,我这个药吃了半年了,到底好不好,要不要停掉”。
咨询的病人,多有深静脉血栓症状。
据了解,按照相关的规定,当药品“超适应证”推广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对试验病人完全免费甚至付费,以取得相关的试验数据,即“试药”。
5月21日,拜耳发布公告,称“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严格遵循中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集团的管理规定,任何适应症外的市场推广活动均被明文禁止”,而其公关部门人士也否认了拜瑞妥临床试验、免费用药的说法,并称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据了解,目前全球共46个国家批准了DVT这一适应症。
而在中国,拜耳也于2011年底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DVT适应症的申请,目前正在审批中。
不过,就在前一日,拜耳与张强沟通的两名产品经理却表示,目前拜瑞妥确实在部分地区做适应性扩大的临床试验,但药品应为免费。
前后的说法不一,张强执着认为,拜耳应对拜瑞妥的“超适应证”负责。
“药是好药,但是在没有通过适应证扩大的申请之前,我不敢用,因为亚洲人体质跟欧美人还不太一样”,张强表示,“我认为我的患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知情权”。
一、SWOT分析(一)机会分析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压力大,加方过量饮酒、吸烟、空调、长期缺乏户外运动等因素,使得人们的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失调就会造成体质虚弱,抵抗疾病能力下降,于是,有的人会反复得感冒、头疼、咳嗽,现在的环境比较恶劣时而有流感传染疾病,而免疫力较差者更容易感染,可见这种纯天然中草药感冒胶囊市场前景广阔。
而感冒药大部分都有一副作用,如过敏之类,不仅给人的身体带来伤害,并且是治标不治本,只是传染的机率降到最低。
(二)产品优势连花清瘟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的功效,与同类产品相比,其产品优势明显:1.稳定性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2.具有提高机体免疫作用,临床应用范围较大多.(三)劣势分析独特的产品优势及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得制造感冒药的商家云集,竞争也日趋激烈.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纯天然中草药感冒药强势品牌,例如:999感冒颗粒等。
因此连花清瘟胶囊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品牌知名度不够2、产品定价不合理3、包装设计无特色4、营销渠道不畅通为了本产品能有一个好的销售前景首要问题是解决该产品的知名度,整合产品的优势,加快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培育和开发市场.(四)、风险分析连花清瘟胶囊作为中成药尚存在一些不明确的禁忌及副作用。
二. 药品营销组合4P方案1.药品品种方案,是药品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药品应是个整体概念,同时要树立起药品大质量的观念,把好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关。
2.药品的定价方案,药品价格目前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平价大药房的冲击药品的定价方案尤其重要,在新的环境下,连花清瘟胶囊应该更加充分考虑自己产品的定价,使价格更加亲民。
3.药品分销渠道方案,国内制药企业长期的营销模式,使医药企业形成了很大的渠道依赖,以岭药业需要建立起稳定的医药分销渠道,为连花清瘟胶囊进一步开拓民营药店的分销渠道。
4.药品促销方案,随着国家新的医药政策的出台,连花清瘟胶囊在新的形式必须引入健康的促销模式,新的营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