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理性使用手机二、班会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沉迷游戏、影响学习、损害视力等。
因此,引导学生理性使用手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班会目的1、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
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班会对象具体班级七、班会准备1、收集有关手机使用不当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和相关数据。
2、制作 PPT,包括手机危害的图片、视频等。
3、准备一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提前让学生填写。
4、安排学生排练相关的小品或短剧。
八、班会过程(一)引入主题1、展示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走路玩手机等不良行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行为好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班会主题——理性使用手机。
(二)案例分析1、讲述一些因沉迷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社交能力弱化等的真实案例。
比如,_____同学原本成绩优异,但自从迷上手机游戏后,经常熬夜玩游戏,上课无精打采,成绩一落千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危害。
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三)数据展示1、通过 PPT 展示一些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间、依赖程度以及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相关数据。
比如,超过X%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X小时,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近视率上升、颈椎病等问题。
2、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机过度使用的严重性。
(四)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手机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如何才能做到理性使用手机?2、每个小组指定一名记录员,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尤其是课堂上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次班会以“杜绝手机,回归校园生活”为主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手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班会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x月x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会人员全体师生四、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邀请校领导发表讲话3. 学生代表发言4. 教师代表发言5. 学生分组讨论6.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7. 总结发言五、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主题班会,旨在倡导大家杜绝手机,回归校园生活。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让大家认识到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 邀请校领导发表讲话校领导:同学们,手机作为一款便捷的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尤其是课堂上玩手机,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果。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班会,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取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共同探讨如何杜绝手机,回归校园生活。
3.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自从有了手机,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手机让我在课余时间能够随时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但也让我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我深刻认识到,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今天,我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杜绝手机,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4. 教师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同学们,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关注你们的学习情况。
近年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过度依赖会让我们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希望大家能够自觉抵制手机的诱惑,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放下手机,我和我的手机朋友”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态度和习惯。
3. 增进学生与同学、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教学内容1. 手机的利与弊2. 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3. 正确使用手机的建议4. 与手机朋友和谐共处的方法5. 自律意识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手机使用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手机使用的思考。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使用手机的经历,讨论手机的利与弊。
3. 分享:邀请专家或老师讲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以及正确使用手机的建议。
4. 互动: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与手机朋友和谐共处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机的利与弊、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正确使用手机的建议等知识点。
2. 分享法:邀请专家或老师分享经验,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3. 互动法: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制定自律计划,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1. 学生对手机利与弊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的了解程度。
3. 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能力。
4. 学生与手机朋友和谐共处的情况。
5. 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手机使用的短片或视频。
2.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分享。
3. 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4. 制定自律计划的模板。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手机使用的影响和危害的文献、案例等。
2. 印刷资源:关于手机使用的宣传册、文章等。
3. 人力资源: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分享。
八、教学时间1. 导入和讨论:20分钟2. 分享和互动:30分钟九、教学拓展1. 开展手机使用自律挑战活动,鼓励学生坚持正确使用手机。
2. 组织学生参加线下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建立手机使用监督小组,互相提醒和监督。
1. 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手机使用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手机班会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手机班会4篇手机班会第1篇〔班会目的〕:1、通过辨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性、空间性。
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技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
〔活动过程〕:一、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性浏览几组图片,数据及观看视频《学生用智能手机娱乐大于学习》显示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性及他们的手机的主要用途。
反思:你身边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他们这样使用手机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今天这节班会课深入的讨论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并理性使用手机,让它成为我们助手而不是学习的“绊脚石”。
二、学生使用手机的“弊”1、中学生带手机之弊及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大家从自己身上或者周围的同学身上找找,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2、学生小组讨论并作记录,发言。
3、小结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弊的方面: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⑥影响校园治安。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
由于手机的对学生造成的种种不良影响,很多政府机构及学校都作定了不同的规定或者法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三、政府、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国外的做法:观看视频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南阳中学的要求:我校认为学生带手机回校弊大于利。
所以,学校决定,禁止学生带手机回校,凡违反者一经学校发现,手机一律没收,学期结束由家长到政教处签领,第二次没收则高三毕业才能领回。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班级会议室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班级同学一、班会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次班会旨在讨论手机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同学们分享手机使用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手机使用情况,张老师请同学们依次分享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时长以及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分享内容)同学A:“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在3小时左右,主要用于刷微博、看新闻、玩游戏等。
这让我在学习上分心,成绩有所下滑。
”同学B:“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在2小时左右,主要用于学习、交流。
但我发现,有时候会因为手机上的娱乐内容而影响到学习。
”同学C:“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约在4小时左右,主要用于学习、工作。
虽然手机让我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但同时也让我忽略了与家人、朋友的交流。
”3. 讨论手机管理方案针对同学们的手机使用情况,张老师组织大家讨论手机管理方案,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手机,减少负面影响。
(以下是讨论的几个方案)方案一:设定手机使用时间限制,如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超过2小时。
方案二:将手机放在教室外,上课期间不使用手机。
方案三:下载手机管理软件,监控手机使用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方案四:班级开展手机管理竞赛,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4. 制定手机管理制度根据讨论结果,班级制定了以下手机管理制度:(1)上课期间,手机必须放在教室外,不得带入课堂。
(2)课间休息时间,可适当使用手机,但不得影响他人。
(3)晚自习期间,手机需关闭或静音,不得使用。
(4)班级设立手机管理员,负责监督手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手机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教案时间:12月5 日下午第三节班级:高二(1)班[班会目的]:1、通过辨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性、空间性。
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技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
[活动过程]:1、教师开篇,导入主题。
2、揭开序幕:小品(学校手机族日常学习生活的缩影)。
3、学生自由讨论(从小品中引发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讨, 并且选几个小组的代表对问卷调查做归纳)。
4、现场采访(对象:有手机的同学,没手机的同学,在座的听课老师等)。
5、引导同学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拓展到对待电话,对待网络以及一切新生事物)。
6、班主任小结,主题班会结束。
各位班主任,各位领导:下午好,很感激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班的主题班会,我们甚感荣幸。
我们这次的班会主题是“我们与手机”。
什么是手机。
手机,英文为mobile phone或cellphone。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用户群体日趋低龄化,校园里,中学生带手机俨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少数,他们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
他们用手机发信息、聊天、玩游戏...... 在学生当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通讯工具,也是玩具。
手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学生利用手机在上课、自习、午休甚至晚上就寝时间发手机短信聊天,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休息。
高一新生,由于离家远,换新环境或是与以前的“老乡”联系要用手机,高二、高三是分班后新形成的班集体,好朋友可能因选的专业而在不同的班里,平时很难碰面,因为每个人作息、学习时间不同,所以要谈心事或学习,他们当中最流行的一句话“ 有事给我发信息或打我手机。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机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机成瘾问题,学会与家长、老师沟通。
教学重点:1. 手机的优点和缺点。
2. 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和技巧。
3. 手机成瘾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手机的普及程度,以及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引导学生思考手机的优点和缺点。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手机的优点和缺点。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手机的优点和缺点。
重点讲解手机成瘾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手机成瘾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小组讨论: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良好手机使用习惯,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手机使用计划。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则,并在下一节课分享成果。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机优缺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制定手机使用计划的积极性和执行力。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手机使用情况的反馈。
四、教学资源1. 手机成瘾案例资料。
2. 课堂讨论表格。
3. 课后作业模板。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手机成瘾时,要注意语气平和,避免对学生产生指责感。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六、教学过程8.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的场景。
每组派代表分享表演成果。
9. 经验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自己在家庭中如何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以及遇到手机成瘾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
10.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分享,强调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小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机的利与弊,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
二、教学内容:1. 手机的利与弊2. 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3. 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4. 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危害5. 自我控制力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手机使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手机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分享彼此的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观念。
5.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我控制力,制定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机利与弊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手机成瘾原因及危害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我控制力的提高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身边发生的手机使用相关案例。
2. PPT:手机利与弊、正确使用手机方法与技巧、手机成瘾原因及危害等内容的PPT。
3. 视频素材:关于手机成瘾危害的相关视频。
4. 小组讨论工具:纸、笔、卡片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分享他们对于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的看法和经验。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如在家里、在学校、和朋友在一起等。
3.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手机成瘾和提高自我控制力。
4. 制作宣传海报:学生分组制作关于合理使用手机的宣传海报,用以提醒自己和他人。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手机的利与弊、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等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观念。
4.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制作宣传海报等实践活动,提高正确使用手机的能力。
主题班会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与手机告别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开展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主题班会。
这一次,我们不谈论孩子们的话题,不涉及课业、考试或者未来的规划。
相反,我们将要聚焦在一个我们忽略已久的话题上——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的交流,还是搜索资料、浏览信息,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我们的传统工具。
但有时候,我们是否会平白地将手机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主角,使其无法为我们带来独立思考和深度交流的机会呢?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手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手机让我们习惯了即时的反馈和快速的满足。
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或者是快速获取信息的习惯,我们变得越来越“着急”和“急躁”,很难耐心等待和思考。
其次,手机让我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变少了。
曾经的学校课间操、午饭时间、放学后的活动,都变成了大家低头看手机的画面。
我们错过了很多珍贵的时刻和机会,错过了与身边的人真实互动的机会。
此外,手机还让我们缺乏自律性和专注力。
手机上的各种应用和游戏,总是让我们忍不住地陷入其中。
而当我们忽略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也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资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手机告别,让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呢?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手机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和体验。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和身边的人进行真实的交流,体验生活中的美妙时刻。
其次,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手机使用的规则,例如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禁用手机。
通过约束自己的使用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最后,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和专注力。
让我们尽量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阅读和锻炼身体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学们,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了我们很多方便和乐趣,但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让我们在这次主题班会上,共同决定与手机告别,追求一个更加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
谢谢大家!。
《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与手机》主题班会教案时间:2008年12月18日下午第三节班级:高二(24)班[班会目的]:1、通过辨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性、空间性。
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技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
[活动过程]:1、教师开篇,导入主题。
2、揭开序幕:小品(学校手机族日常学习生活的缩影)。
3、学生自由讨论(从小品中引发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讨,并且选几个小组的代表对问卷调查做归纳)。
4、现场采访(对象:有手机的同学,没手机的同学,在座的听课老师等)。
5、引导同学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拓展到对待电话,对待网络以及一切新生事物)。
6、班主任小结,主题班会结束。
各位班主任,各位领导:下午好,很感激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班的主题班会,我们甚感荣幸。
我们这次的班会主题是“我们与手机”。
什么是手机。
手机,英文为mobilephone或cellphone。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用户群体日趋低龄化,校园里,中学生带手机俨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少数,他们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
他们用手机发信息、聊天、玩游戏......在学生当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通讯工具,也是玩具。
手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学生利用手机在上课、自习、午休甚至晚上就寝时间发手机短信聊天,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休息。
高一新生,由于离家远,换新环境或是与以前的“老乡”联系要用手机,高二、高三是分班后新形成的班集体,好朋友可能因选的专业而在不同的班里,平时很难碰面,因为每个人作息、学习时间不同,所以要谈心事或学习,他们当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有事给我发信息或打我手机。
”相信在座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平时课外使用手机也就算了,但是慢慢地形成了把“手机带进课堂”不良氛围。
如果遇到学生使用手机,老师一般会非常生气,影响讲课的情绪。
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他几句吧,转眼就忘;想要没收,手机又不比小人书之类的;属贵重物品,很快就得
归还;想要禁用,只要学生调了振动,小小手机往课桌一塞,还是防不胜防。
手机对中学生影响甚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不能弃之不理,这已经是迫在眉睫需要提出来重点讲解的事情了。
那么,今天下午这节课,我们就“我们与手机”这个话题展开这次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手机的看法。
老师:同学们,我们当中不少人都有手机,有的同学的手机还相当名贵,功能很齐全。
学校不提倡学生带手机,同学们的手机就在“地下”活动。
今天,我们就畅所欲言,说说带手机的利弊。
同时,同学们应正确看待手机,手机并不是身价的象征。
作为学生,学好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才是今后走向社会的真正资本。
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做弊,每攫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可以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
更不要证券交易侥兴漏网的人了,一定还要多,连期中、期末这样的大型考试,都也到用短消息作弊,更不用说平时的那些“小考”了。
利用手机作弊,更令人防不甚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
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用短消息聊天,一聊就聊到深夜,造成睡眼不足,第二天也就会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大大折扣,、不仅自己受到影响,也要扰了别人的休息。
多数教师不提倡高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看看高中的交友范围,他们一般的交际就在班级和学校里,他有必要带个手机来联系这些同学吗?其次,高中生不一定有很强的自制力,在课堂上发短消息或打游戏都可以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隐敝地做,定会影响学习,第三,担心手机会成为新型的攀比物,因为手机型号在不断翻新,外型、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攀比中自然会影响到学习或学生的心态。
此风当刹山东荣成21中房瑛瑛时下,校园颇为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手机。
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的竟拥有三四部手机,并越来越时尚。
对此,我的立场很坚定,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理由主要有三方面:一、短信闲聊,贻误学业;二、不良信息,污染心灵;三、助长奢侈浪费和盲目攀比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