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大桥的简单介绍及受力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2
上海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是充满活力的。
广vast的黄浦江有一座宏伟的桥梁,它横跨河流,浦西和浦东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是非常壮观的形状,它是一座双塔双电缆平面斜拉桥,主桥846米长,有跨越423米的跨河,像一条巨大的龙在黄浦江上自由飞翔,华丽的。
塔子就像一个字母h,梁上的南浦大桥四个剧烈的红色字符,两侧的柱子由一根根管子像一根粗绳子拉,像一个竖琴,鸟在上面玩精彩的音乐。
南浦大桥桥梁宽敞平整,六条电动车道上多次机动的跑车,快速行驶在桥上。
呜咽 - 口哨不断地耳鸣,河上运载着各种吨货船和豪华客轮,他们慢慢在桥下,来来去去,一个繁忙的现场。
在桥上也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世界着名的上海最高的电视塔 - 东方明珠和第一座高层- 金茂大厦。
蒲江两岸的高层建筑,四周环绕着各种花卉和植物树木,草的两边也都是江风吹的摇曳,好像在爱情歌中跳舞优雅的舞蹈。
吹儿童的叶子耳语,仿佛在偷窃一个奇怪的桥来讲述神话,在克罗温暖的诗歌。
只要在南浦大桥漫步,你可以闻到凉爽的杨柳香,两端的桥梁都是漂亮的丝绸,细长的柳条儿童在空中自由漂浮。
所有这一切都如此安静和开放。
桥和河对应的一天和相应的,似乎有南浦大桥。
什么!南浦大桥,你是宏伟而美丽的,你是一个开放的纪念碑改革,也是我们在上海的人民的骄傲。
最新上海南浦大桥的介绍优质(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上海南浦大桥的介绍篇一今天我们要去的景区是有海口“城市名片”之称的假日海滩旅游区。
来到海南,你就来到了海的世界,看海,听海,玩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假日海滩就是这么一处可以让我们与大海亲近的地方。
它可是我省唯一的开放性,公众性的国家4a景区。
假日海滩旅游区位于海口市西北部;北部和我国第三大海峡——琼州海峡相邻,眼力好的朋友说不定能看到雷州半岛哦;它的东边起源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帆板冬训基地——西秀海滩;而南边与滨海大道相依。
海滩全长7公里,陆地面积约33公顷,距离海口市中心只有十分钟的路程。
是海口人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哦。
整个旅游区由西秀海滩公园、“印象海南岛”剧场、假日海滩这三个部分所组成。
西秀海滩公园在我们的游览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遮天蔽日的“海滩卫士”——木麻黄林,这里就是我们的西秀海滩公园了。
海滨沙滩平缓,海水清澈。
在这里曾经举行过全国帆板运动会,更有一大批亚运冠军、世界大赛奖牌得主都在此训练过,可以说,他们的“军功章”里也有西秀海滩的一半。
不单单是训练基地,还是大众游泳场。
水上运动休闲和海滨烧烤为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西秀海滩,不懂水性的,可以在浅水区纵情嬉戏,躺在水面上任由海浪抚捋;水性好的,尽可走到水深的地方,让海浪把你轻轻地托起放下,使你体味到一种若浮若沉、若虚若实、若定若惊的异趣。
在海湾的怀抱里,击浪于碧波之间,浮沉于银浪之上,的确令人身心舒畅。
玩累了,你可以躺在洁白如银的沙滩上,倾听大海的欢歌笑语,或是坐下来悠闲的烧烤聊天,看孩子们在朱红色的户外轮滑道上留下的飒爽英姿。
“印象海南岛”剧场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胆型仿生剧场,它就是我们的“印象海南岛”剧场了,他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及王潮歌、樊跃的第四个印象系列作品。
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原创版2篇】目录(篇1)1.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2.南浦大桥的历史和设计3.南浦大桥的维护和修缮4.南浦大桥的未来规划正文(篇1)一、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南浦大桥是上海市一座标志性的桥梁建筑,位于黄浦江之上,连接浦东新区和黄浦区。
它的建造标志着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南浦大桥始建于1991年,历时三年于1994年建成通车。
它的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二、南浦大桥的历史和设计南浦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上海正面临着交通拥堵的问题。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开始考虑建设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设计,南浦大桥最终在1991年开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上海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黄浦江的水流情况,最终设计出了现在的南浦大桥。
三、南浦大桥的维护和修缮南浦大桥自建成通车以来,经历了多年的运营和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桥梁结构难免会出现一些损伤和磨损。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维护和修缮工作一直是南浦大桥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南浦大桥进行了多次维护和修缮,确保它能够继续为上海的交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行服务。
四、南浦大桥的未来规划南浦大桥是上海市的一座重要桥梁,它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影响着上海的城市交通,也反映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特色。
在未来,南浦大桥将继续进行维护和修缮工作,以确保它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上海市政府也正在考虑对南浦大桥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它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目录(篇2)1.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2.南浦大桥的历史和设计3.南浦大桥的影响和意义4.总结正文(篇2)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上海南浦大桥是位于上海市内的一座公路桥梁,是上海市内环线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大桥。
南浦大桥建于1991年,历时三年建成,全长834米,主桥长1576米。
第一部分、斜拉桥简介1.1斜拉桥结构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索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主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
主梁的重力和桥体上的车辆重量通过斜拉索传递给索塔,因此塔柱之间不需要其他的支撑,使斜拉桥具有较大的跨度。
索塔所受到非常大的向下的力压,全部由地基承担,而主梁则受到较大的弯矩。
桥面越长,则索塔越高,拉索的角度也越小,拉力越大,这便影响了斜拉桥跨度的进一步延伸。
图11.1.2 斜拉桥分类按照材质的分类,斜拉桥分为混凝土斜拉桥、钢斜拉桥、钢—混凝土结合梁(叠合梁)斜拉桥、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
其中混凝土斜拉桥造价低,后期养护简单便宜,但跨越能力不如钢结构。
钢斜拉桥跨度大,但后期养护工作量大,且抗风稳定性差。
钢—混凝土结合梁节省钢材且刚度和抗风稳定性优于钢主梁斜拉桥。
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适用于边跨和主跨比较小的情况,但结构细节较复杂。
按照跨径分布又可分为单塔双跨式、双塔三跨式、多塔多跨式。
1.2斜拉桥构造1.2.1斜拉桥一般为三孔桥,中孔为主孔,边孔跨度一般为孔的0.25~0.50,多在0.4左右。
若为两孔,两孔比值为0.5~1.0,一般在0.8~0.9之间(图1)。
索面根据桥宽和美观要求,选择双索面和单索面。
塔形对整个斜拉桥的造型影响很大,其高耸挺拔的风姿引人注目,显示出一种直指蓝天、向高空伸展的动势。
一条条细柔的斜拉索,蕴含着强劲的力从塔端射出,将加劲梁轻轻拉起,形成巨大的刚柔反差和力的和谐平衡体系。
1.2.2索塔的有效高度从桥面算起,索塔H越高,斜索的倾角越大,索的力度越小,索塔过矮,塔的气势要减弱,索的水平分立加大,加劲梁受力不利。
下图所示是一般选取的斜拉桥高跨比的范围。
图21.2.3 索塔形式顺桥面方向索塔形式:单住形a),倒Y形b),A形c)。
单柱形结构简单,外形轻盈美观,是最常用的柱形。
图3 横桥面方向索塔形式:单柱形、门形、H形、A形、钻石形、菱形、倒Y形、梯形等。
宏伟的南浦大桥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宏伟的南浦大桥,感谢您的阅读!
我见过许多桥,乡村里的独木桥优雅别致,公园里的木桥古香古色,训练营里的铁索桥摇摇晃晃,而我最喜欢的是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是上海第一座跨过黄浦江的大桥,主桥桥面用钢材与混凝土结合而成,这种方法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使用,开创了我国建桥史上的先河。
它包含了七个全国之最。
跨度最大,达423米;钢框架最重,达80吨;钢板最厚,达80毫米;拼装钢框架使用的螺栓最大,达30毫米;牵引的钢索最重,直径146毫米,重21吨;使用的千斤顶拉力最大,达600吨;建桥时工人高空作业高度最高,达50米以上。
看了这些,你可能被吓倒了,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非它那雄伟壮观的外貌莫属了。
南浦大桥一直从上海市中山南路连接到世博大道,跨过黄浦江,它是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浦西引桥造形优美,曲线螺旋形,绕了好几个大圆圈,上下三环分岔,桥上有两座“H”形的建筑物,邓小平爷爷亲手在上面题了“南浦大桥”四个红色的大字。
南浦大桥悬空临上与黄浦江,下面是碧波粼粼的黄浦江。
大桥犹如一条盘旋起来的巨龙卧在江上,上面来来往往行走着许多车辆,更像一条游动的长龙,气势磅礴。
夜晚,这条“巨龙”全身金光闪闪,身上镶嵌着的投光灯,宛如一颗颗闪亮的钻石,上面有一些蓝色的小光点,再加上桥面上橙色、黄色、白色一环环的光圈,显得无比华贵,透露出一种王者之风的霸气。
南浦大桥,你虽没有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跨度大,也没有丹麦的大带桥宏伟,
但你在我心目中是最美丽的大桥!。
南浦大桥介绍作文
南浦大桥是沪杭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位于嘉兴境内,是我国
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
全长14.9公里,其中跨海段长5.6公里,是连接嘉兴市区与海宁、桐乡、桐乡与嘉兴港区的重要通道。
南浦大桥原名南山路,它是一个美丽的名字。
因为它横跨在
南山路上,所以就有了这个美丽的名字。
南浦大桥是由上海市政
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是一座多跨连续梁桥。
南浦大桥于1995
年6月28日开工建设,1997年10月28日建成通车。
在南山路
上有这样一座桥,它的建成标志着上海浦东与浦西的跨江通道建
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又增加了一条交通大
动脉。
南浦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双层悬索桥。
南浦大桥上层为双向6
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双线铁路及城市主干道。
南浦大桥东接嘉
兴火车站,西接杭州绕城公路及杭甬高速公路;中间有一条南北
交通要道——长虹路。
南浦大桥的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拨款和社会筹资两部分组成。
—— 1 —1 —。
上海南浦大桥的故事
上海南浦大桥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的城市桥梁,它跨越黄浦江,连接浦东和浦西两岸。
这座大桥不仅是上海的地标建筑,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之一。
南浦大桥见证了上海从一个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转变,它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
南浦大桥的建造始于1988年,是为了应对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交通需求的增长而设计的。
工程团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黄浦江湍急的水流和桥梁的巨大尺寸。
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技术创新,南浦大桥于1991年竣工,成为当时亚洲最长的悬索桥。
南浦大桥的设计充满了现代化和艺术感。
桥面上的灯光设计使得夜晚的桥身变得绚丽多彩,成为了上海市区夜景的一部分。
此外,南浦大桥的造型独特,象征着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它的完美弧线和高耸的塔楼,让人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南浦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大桥承担着连接浦东新区和浦西旧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的角色。
它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见证了上海迅猛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南浦大桥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桥梁背后的故事和宏伟的设计。
在南浦大桥上漫步,欣赏着黄浦江两岸的美景,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总而言之,上海南浦大桥通过它的建造历程、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城市从沧海桑田中崛起的过程,也见证了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南浦大桥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交通工具,它更是一段时代的见证,一座连接城市和人们心灵的纽带。
第一部分、斜拉桥简介
1.1斜拉桥结构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索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主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
主梁的重力和桥体上的车辆重量通过斜拉索传递给索塔,因此塔柱之间不需要其他的支撑,使斜拉桥具有较大的跨度。
索塔所受到非常大的向下的力压,全部由地基承担,而主梁则受到较大的弯矩。
桥面越长,则索塔越高,拉索的角度也越小,拉力越大,这便影响了斜拉桥跨度的进一步延伸。
图1
1.1.2 斜拉桥分类
按照材质的分类,斜拉桥分为混凝土斜拉桥、钢斜拉桥、钢—混凝土结合梁(叠合梁)斜拉桥、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
其中混凝土斜拉桥造价低,后期养护简单便宜,但跨越能力不如钢结构。
钢斜拉桥跨度大,但后期养护工作量大,且抗风稳定性差。
钢—混凝土结合梁节省钢材且刚度和抗风稳定性优于钢主梁斜拉桥。
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适用于边跨和主跨比较小的情况,但结构细节较
复杂。
按照跨径分布又可分为单塔双跨式、双塔三跨式、多塔多跨式。
1.2斜拉桥构造
1.2.1
斜拉桥一般为三孔桥,中孔为主孔,边孔跨度一般为孔的0.25~0.50,多在0.4左右。
若为两孔,两孔比值为0.5~1.0,一般在0.8~0.9之间(图1)。
索面根据桥宽和美观要求,选择双索面和单索面。
塔形对整个斜拉桥的造型影响很大,其高耸挺拔的风姿引人注目,显示出一种直指蓝天、向高空伸展的动势。
一条条细柔的斜拉索,蕴含着强劲的力从塔端射出,将加劲梁轻轻拉起,形成巨大的刚柔反差和力的和谐平衡体系。
1.2.2
索塔的有效高度从桥面算起,索塔H越高,斜索的倾角越大,索的力度越小,索塔过矮,塔的气势要减弱,索的水平分立加大,加劲梁受力不利。
下图所示是一般选取的斜拉桥高跨比的范围。
图2
1.2.3 索塔形式
顺桥面方向索塔形式:单住形a),倒Y形b),A形c)。
单柱形结构简单,外形轻盈美观,是最常用的柱形。
图3 横桥面方向索塔形式:单柱形、门形、H形、A形、钻石形、菱形、倒Y形、梯形等。
1.2.4 索塔结构
索塔由基础、承台、横梁、塔柱等
图4 1.2.5索面布置
按空间布置,分为单索面和双索面,双索面又分为垂直双索面和倾斜双索面。
图5
顺桥面方向,斜拉桥布
置形式一般有辐射性、扇形、
竖琴形。
现一般常用的是扇
形布置。
图6
第二部分南浦大桥简单介绍
2.1.1 简介
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落成于1991年11月19日。
工程总投资8.2亿元。
主桥全长846米,为一跨过江的双塔双索面(见前面介绍)斜拉桥(图8),其中叠合梁为765米。
主跨(中孔跨径)423米,边跨为主跨的0.4倍。
两岸各设一座150米高的“H”型钢筋混凝土主塔,桥塔两侧各以22对钢索连接主梁索面,加上四根0号索,共180根,索区采用拉索锚固钢横梁构造(见图),拉索呈扇形分布。
桥下通航高46米,可通行5万吨级巨轮。
图7
2.1.2 主桥
主桥主跨423米,岸跨(边跨)211.5米,设有辅助墩,锚固墩和边墩。
(辅助墩为活动墩,其支撑作用,没有水平约束;锚固墩起水平约束作用和支撑作用)。
图8
2.1.3 横断面布置
主桥面六车道23.45米,另设两侧观光人行道2米,全宽30.35米。
图9
2.1.4 斜拉索
顺桥向塔中心设一对零号索,塔向岸跨、河跨各设22对斜拉索。
全桥共180根索。
梁部标准索距9米,上塔柱拉索垂直间距2米。
钢索(图11)抗拉强度
1568MPa,最大设计承载力5880KN。
图10 图11 钢索截面2.1.5 叠合梁构造
斜拉桥梁体由钢工字梁、车行道横梁、小纵梁、组成的平面钢框梁与其上叠合的混凝土桥面板构成叠合体系。
每个标准段18米,由2根主梁、4根横梁、1根中梁、4根小纵梁、与四根人行挑梁组成。
构件间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桥面板共500多块,除少数现浇,均为现场预制,面板厚260mm,重33.8
图12 主梁图13 标准段
图14 标准段示意图图15 拉索与主梁的连接2.1.6 主塔
主塔柱高150米,为折线H形(花
瓶型)(图16)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清
水混凝土。
共分为5个部分:下塔柱变截
面尺寸为5mX10m向上收小至4mX7m,
斜率1:5.72;中塔柱为4mX7m,壁厚70cm,
向内倾斜,斜率1:8.5,截面为菱矩形环
(图17);上塔柱垂直,空箱内有19对
锚固钢横梁(图18)(另外3对固定在下
横梁上);上、下横梁为空腹箱形断面(图
19)8mX6.7m,壁厚70cm,跨度分别为
25m和37m,下横梁设预应力束。
图16 主塔
图17 塔柱截面图18 锚固钢横梁图19 下横梁截面第三部分南浦大桥的力学分析
3.1.1
分析桥体第12段标准件(见图10)受力
如右图,第12段受到6X103KN,钢索夹角36度
1)钢索受力
F=6×103÷sin36°÷2=5.6×103KN < 5.88×103KN
故符合设计要求
2)钢梁受力
B点为受压最大点,A点为受弯最大点
受压由混凝土和钢梁共同承担,故可不比校正。
A点: 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故下部更危险,腹板下端受到最
大拉应力,工字梁中间受到最大剪应力。
S z=0.0125 m3 I z=0.058m4
σmax=M×y/I z=58MPa τmax=F×S z/I z=0.323MPa
故符合强度要求
3.1.2
分析上塔柱受力
上塔柱两边受到相同的拉力,合力向下。
1)分析钢锚固梁的受力
最上端的钢锚固梁受到的拉力最大,假设其截面为矩形,现计算其面积
F=4.728×103KN σ=[200]MPa
S=F/σ=2.37×10-5m2
2)分析塔柱受压
应为没有具体资料,不知道混凝土中钢材比重,故只做定性分析。
混凝土上塔柱截面为菱矩形环,近似矩形4mX7m,壁厚70cm,抗压强度
σ1=40MPa现计算上塔柱底端受力。
设大桥总重25000t
S=1.54m2假设钢梁面积为其S/x, 先矫正其强度。
E g=2×105MPa, E h=0.2X105MPa
F1=σ1×S1 F2=σ2×S2 F1+F2=3×108N
ε=σ1×E1=σ2×E2 < 1/800
解之有x=1.3
实际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更高,截面积也更大,故此为保守值,可能会相差几倍。
3.1.3 补充
下图为主梁设计可以承载的弯矩图、剪力图及2006年后半年对大桥进行检测后绘制的弯矩图、剪力图,仅供了解。
a),c)分别为设计桥体所能承受的弯矩图、剪力图,b),d)为应为浦东浦西两侧地基沉降差异所引起的弯矩、剪力图。
由图可知地基沉降所产生的弯矩、剪力尚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但部分已很接近,如果地基进一步沉降,有可能会超出允许值。
注明:因所学东西尚浅,对大桥不能做出更多的力学分析,但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