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惟妙惟肖的蒙古族剪纸文化我国许多民族都有着剪纸这项民间艺术,而蒙古族的剪纸艺术却应用广泛,其历史却可以追寻到北魏时期,在这样代代相传的千古遗风中,使得剪纸艺术更加的贴近生活。

剪纸是蒙古族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观点是远古时代。他们认为那时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相继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种完善的远古艺术手法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极其明显的一致。这充分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植根于大众的民间艺术。

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无论从信仰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生命记忆的功能。

蒙古族剪皮艺术最常被用来装饰马鞍及鞍垫,多用皮剪成鸟、盘肠、回纹、交叉图案等纹样贴绣缝缀于马鞍上,既醒目大方又富有装饰感。剪皮贴花还多用于民间流行的盛乳

革囊等生活用品上,或摔跤服等服饰上。

在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刺绣中,有靴花、枕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等不同类型的剪纸图案,还有毡绣和服饰贴花都是先剪后绣、剪绣结合的。蒙古族剪纸风格单纯质朴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多以盘肠、卷草、花鸟、卷云,石榴、西瓜、葫芦等作为刺绣图案,有些花边和角隅纹样采用规则对称或重复的二方连续图案。

在草原牧区的剪皮与剪纸中,多采用造型奇异的形象,具有粗壮、热烈、奔放、丰满和简洁的特色,多数作品以半侧身的形象出现,以程式化的方式表现物象的各种结构,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在剪纸中点可以表示头饰中的珍珠、动物的腿、树的叶、锯齿纹可以代表鸟兽的毛以及衣服的皱褶等。剪纸布局也采用了透明透视的方法即大小套叠,如大动物身上刻小动物,大动物一般都被视为是小生命的母体,小动物可以是腹中的胎儿,具有强烈的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风格在北方原始岩画中也可以看到。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蒙古族民族音乐参考资料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民歌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比较著名的多为长调,蒙古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标签: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长调哈扎布文化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鉴赏 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人对那首有着草原风情的《赞歌》都不会太陌生。20世纪60年代《赞歌》曾传唱一时,风靡大江南北。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首旋律优美的《赞歌》是由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歌曲改编而来。 2005年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人类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2001年的昆曲和2003年的古琴音乐艺术之后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也就反应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文化甚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闭上眼睛,一阵略带苍凉的声音传入,带着一份从容,透着一份自信,放荡得回响在无穷的草原之上。这是心与心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声音,飘向草原与蓝天相接的远方。这就是蒙古族长调带来的宁静,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长调民歌, 蒙语称为“乌日汀?道”, 是蒙古族在草原生活和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民歌体裁。传统长调民歌包括许多歌种, 诸如牧歌、情歌、赞歌、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等, 形成了完整系列。它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 而且气息宽广, 情感深沉, 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的描绘性相结合; 深刻的哲理性与日常 平凡的自娱性、实用性相结合; 陈述性的语言节奏, 抒情的悠长节奏,持续音上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的装饰, 展现出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 生机盎然的 美好景象。长调民歌流行很广, 以呼伦贝尔盟和锡林格勒盟最为丰富, 典型的曲例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调特点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舒缓、节奏漫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在使用散板的音乐作品中强调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整个乐句的布局常以比较短促的音符 开始逐渐进入长音, 最后又用短促的音符收住, 表现出紧-松-紧的原则。小节线不十分明显,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 往往不写小节线, 也不拿小节线来限制它的优美旋律的自由性。如《辽阔的草原》全曲只有四句歌词,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每个乐句都以连续向上进行的曲调开始,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爱情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接下去,时紧时松、起伏跌宕的旋律,象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是他内心惆怅不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这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使得年轻牧民的情感可以畅快、不收拘束的自由表达。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奏技巧 1.高腔唱法。这里的高腔唱法主要是指高音区的假声运用。因为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属于抒情歌曲, 善于正面表现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 抒发蒙古人炽热 的内心情感。一般音域较宽,需要运用假声唱法来完成。这种高腔唱法的产生 客观上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由于长调是蒙古人在放牧时所唱, 表现草原的广阔 无垠, 声音要求送得很远, 曲调必然要向高音区发展; 另一方面, 由于它多为 男子演唱, 为了取得音色上的变化发展了它的高音假声唱法, 从旋法上看, 有 比较大的跳动, 正是由于这种男声大跳形成的假声运用, 使曲调富于夸张和戏 剧性的效果。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牧马人高声歌唱,让歌声充斥在天地之间,驱走独自一人的孤独,畅快的表达心底的感情。唯有高腔才能表达牧马人豪放的性格。 2. 颤音唱法。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歌手, 歌声高远明亮而又低

蒙古音乐

蒙古音乐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 蒙古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音乐分类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 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流传于蒙古族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击乐器等。? 长调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长调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呼麦

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草原炎黄--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历史沿革 汉族较早出现在呼伦贝尔的是军队、官员、犯人和匠人。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禄徐志为出塞,汉军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复争匈奴,西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唐朝征服室韦后,设室韦节度使,派汉族官兵镇守。辽、金、元时代,这一地区已 有汉族官兵驻防,还有因争战而来的俘虏或抢来的奴隶,以及从事耕种、烧砖制瓦、冶陶和铁、银、木匠等手工艺人,但人数都不是很多。明朝从洪武五年(1372年),争战北元开始驻军呼伦贝尔地区,到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北元灭亡,41年间明军数次开进和驻扎呼伦贝尔地区,直至在呼伦贝尔地区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哈拉该卫、哈剌哈千户所、海剌儿千户所、只儿蛮卫、坚河卫、古贲河千户所、古贲河卫、阿伦河卫、阮里河卫等3所6卫后,驻军才分驻或调撤。上述汉族人口均属流动性质,且人数不多。进入清朝以后,本地始有较稳定的汉族常住人口。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派兵设卡伦于岭西地区。当时募兵多来自山西、河北等地,同时随军来本盟的一些汉商,称“旅蒙商人”(简称“旅蒙商”),专作军队及随军家属的买卖。雍正十年(1732年)后,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及其部分家属驻屯呼伦贝尔岭西各地,清廷命京都汉商到此地经商,早期持“龙票”来岭西的有八家汉商,号称“八大家”,集居在今海拉尔。 从秦汉时起到元明清各朝代,法律都规定有“流刑”,即一方百姓犯罪不致处死,可执行“流刑”放流徙边,或流放漠北。《清实录》对汉官犯法,“本该杀,但念功劳卓著”,故“配流布雨尔索伦、打虎儿为奴。”“布雨尔”即呼伦贝尔。 清乾隆至嘉庆朝,呼伦贝尔地区建立了许多寺庙,建寺庙所用的砖瓦大都由汉族人烧制,寺庙也由汉族人施工建成。1941年,日本经济调查会的市川正义在《南部呼伦贝尔调查报告书》中记载:新巴尔虎左翼旗王福,汉人,画匠,专门漆画佛象,家族4人,曾祖父从山西省迁至本地,全家除王福为汉名外,已经蒙化;刘俊升,祖籍直隶省人,现年54岁,商人,何年迁此不详,本人和妻子儿女均报称蒙古人;樊巨川,祖籍河南人,商人,50岁,妻为汉人,何年迁来不详,已蒙化,儿子是喇嘛;庞忠义,祖籍山西人,银匠,专制寺庙中的佛具,懂蒙语蒙文,由“外蒙古”迁来,契约为三年;张富贵,36岁,是从山西经海拉尔请来的裁缝,专门为喇嘛制作法衣。鄂温克旗伊敏苏木一孙姓汉族人家,早在清同治朝代迁来,木匠出身,后代散居伊敏、巴彦托海、海拉尔、大雁等地,已融合于鄂温克、蒙古、达斡尔等族中。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废除森林禁采和封禁垦荒、采矿的政策,从关内和东北三省流入呼伦贝尔地区的汉族人口大为增加。先期流入岭东者,大部分从事采伐和经商、耕种,流入岭西者多从事采金、采煤、伐木和商业。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受雇于俄人矿主从事采金业的山东、河北籍汉族劳工多达万余人。1903年东清铁路通车后,汉族人口开始大量迁入并定居下来。1932年以后,汉族人口亦是不断流入呼伦贝尔。1937年,汉族人口已占呼伦贝尔地区人口的首位,即64%,共有143 502人。 这一时期,清廷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呼伦贝尔岭东岭西地区推行民治。特别是岭西地区,一时两种“政权”并存,所设民治机构官员大都由汉族人担任。由于改设民治过急,加之其他不适当的措施,遭致少数民族的不满,其民治机构终在民国元年废除。此后,直至1920年,岭西地区重设民治机构,亦主要由汉族人担任官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全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6年,汉族人口年年都从全国各地流入呼伦贝尔。据1956年底统计,全盟汉族人口增加到448 106人,占当年总人口的85%,几近1949年的一倍。以后,随着兴办国营农牧场,开发大雁、伊敏、宝日希勒三个中型煤矿,铁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而优秀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内涵名播古今中外,也让世人直接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或者说蒙古民族性格很大程度地反映和折射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研究探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它最核心的理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充满原动力的多样的贸易需求和灵活的谋生方式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以讲真话、讲信用、诚实守信为特征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以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特征的政治生态理念。联系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这些独具特色的核心理念,无不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利用。 与蒙古族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关系密切乃至很难严格区分的,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近年来,区内外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多有论述,笔者最赞同的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团英研究员将其总结归纳为“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

重义精神”。当然,除了这四种精神,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自己的传统典籍中没有这种经典表述,但同样具有这种伟大的精神禀赋并令人信服地将这种精神书写在自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千年风云第一人”成吉思汗之所以被一些学者誉为“全球一体化”的始作儒者,就是因为弘扬开拓进取精神,利用国家政权形式开通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把几乎整个东亚、中亚、西亚和东欧联合在一起的结果。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英雄乐观精神 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蒙古族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书中描写的“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但是,蒙古族对英雄的理解,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对“力量”的崇拜上,而是对人的智慧也同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因此,蒙古民族不仅有尚武精神,而且具有崇尚智慧的传统和习惯。圣主成吉思汗箴言“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世英雄”,正是蒙古民族崇尚智慧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长期

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 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历史上看,蒙古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3世纪初以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过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高原上的诸多蒙古部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随着民族共同语言与生活习俗的形成,蒙古人所操场方言与区域性音乐风格,经历了一场“由多而少”的发展过程。原先数十百计的方言与诸多区域性音乐风格,逐渐趋势于削弱或消亡。元代近百年之内,蒙古音乐统一的民族风格基本形成,但其中又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地区风格:即中部音乐风格区、东部科尔沁音乐风格区、西部斡亦剌惕(瓦剌)音乐风格区。从宏观上说,明、清以来蒙古族音乐的所谓地区风格,不过是上述三种音乐风格发展嬗变、分化整合的结果罢了。元朝灭亡之后,蒙古族音乐的地区风格,又经历了一场“由少而多”的演变过程。达延汗时代结束后,蒙古汗权再度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崛起,蒙古草原重新陷入了诸侯混战,长期分裂的局面。由此,音乐上统一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削弱,而地区风格则随之勃兴。诸如永谢布、乌梁海等蒙古部落,当时均十分强盛,有其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后来或因战败,或同化于其他部落,这些部落的音乐风格便逐渐消失了。 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故蒙古族音乐的地方风格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清朝覆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动荡,塞北草原亦卷入了大变革的浪潮。在新的形势下,蒙古族音乐的地域风格受到猛烈冲击,再度出现了“由多而少”的发展趋势。直至晚清,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大体形成了五个基本风格区和三个派生风格区。这八个地域性音乐风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尚未出现根本变化。 蒙古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调式问题素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鲜明特色,往往通过某些独特的调式体现出来。诚然,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其调式思维的基础是五声音阶。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并非只适用于汉族音乐,而是概括了我国乃至亚洲诸多民族音乐的调式规律,包括蒙古族音乐在内。然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只是研究蒙古音乐调式的基本框架,而不是现成结论。何况,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除却五声音阶之外,还存在着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乃至蒙古族固有的一些特殊调式。但它们赖以发生的律学依据,不是西洋的“十二平均律”,而是中国的“五度相生”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而优秀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内涵名播古今中外,也让世人直接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或者说蒙古民族性格很大程度地反映和折射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研究探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它最核心的理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充满原动力的多样的贸易需求和灵活的谋生方式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以讲真话、讲信用、诚实守信为特征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以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特征的政治生态理念。联系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这些独具特色的核心理念,无不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利用。 与蒙古族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关系密切乃至很难严格区分的,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近年来,区内外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多有论述,笔者最赞同的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团英研究员将其总结归纳为“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当然,除了这四种精神,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蒙古族民间舞说课稿

蒙古族民间舞蹈------硬腕动作说课稿 白云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容是大学,由徐文霞、娟主编的《舞蹈基础教程》现在我将对本课的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幼儿师统编教材《舞蹈基础教程》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容有汉族的东北秧歌、花灯、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民间舞作为各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代生息、演进、融合而流传至今,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兄弟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与热爱。而蒙古硬腕动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活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同事了解到硬腕动作在蒙古舞中浓缩了力量与豪爽的气质,是蒙古族风格完美体现的重要元素。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幼教专业必修的主干科目——舞蹈,也在这样的一

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幼教专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人才,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做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中职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习惯不好,双基薄弱,但渴望被认可,渴望展示自己。我校幼儿师专业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初次接触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但喜欢舞蹈,有表演欲望,希望被关注,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可。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舞姿美感是有差异的,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将舞蹈的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基本风格特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族气质的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以下容: 结合以往学过的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来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并能用规定的手位、脚位创编三个以上舞姿造型。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动作。能在自己设计的舞姿上做硬腕动作练习。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 使其具备较强的动作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编意识。

民风民俗资料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过去时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各地戏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哲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七月一日,由拉萨、日喀贝、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政府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每天中午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后,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本地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下午各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篷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六年级小学生写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作文500字饮食文化

六年级小学生写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作文500字饮食文化 余孟 蒙古族是一个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靠着放牧为生,他们也跟我们汉族人民一样以食为天,十分注重饮食。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内蒙古品尝一下那里的特色饮食吧! 这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行驶着,过了一会,只见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原来是主人们到几十里外来迎接远客。我们跟着主人们向目的地缓慢地行驶着,不一会就到了几座蒙古包前。 我们下了车与主人们握手,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的,就进了蒙古包,大家礼貌地盘腿坐了下来,只见热腾腾的奶茶被端了上来,这是蒙古族人民普遍饮用的饮食,是砖茶煮成褐色,倒入器皿澄清,锅内放入几片羊尾,加稷子米炒熟,最后倒茶,加适当鲜奶煮开,加少许的盐。 这时,香喷喷的全羊宴被摆了上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整只羊肉,顿时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可是一想到我们是客人要注意礼貌,

只好坐在位子上呆呆地看着这整只羊肉。这时,有一个游客终于按捺不住了,准备伸手去抓羊肉吃,这时作为导游的我立马阻止了他:“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蒙古民族的人民十分重视饮食的礼节,在酒宴开始之时,一般要唱着赞歌敬酒三巡。在举行‘全羊宴’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蒙古族在分食整羊时,要将肥软的羊尾献给长者,把户胛骨献给尊贵的客人……”当一切礼节都完毕时,早就忍不住的我们便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我又对游客们提醒道:“蒙古族的饮食讲究先白后红,白即白食,红即肉食。蒙古人以白为尊,在宴席上要先尝奶食品,再品尝肉食。”游客们听完了话又开始吃了起来,不过他们这次是按蒙古人的吃法来吃的! 吃完了饭,主人们又端上了饭后点心,里面有由油渣,加糖、野果做成的朱乞黑,还有蒙古族人民最爱吃的炒米拌酸奶加“乌如莫”和白糖。 …… 蒙古饮食不仅造就了其强悍刚健的体魄,而且是其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体现,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其中的奥妙吧!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这种在所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其实就是一种给一切事物赋予尊严,视一切生命为平等的行为,是对生命在最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尊重,体现综观蒙古族的图案花纹,它以其流畅的程式化语言,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典雅古朴的配色共同创造了健康、大气、而又充满了感性秩序的装饰艺术。在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中,每一类的图案花纹都在用自身生动的表现方式揭示着蒙古人思想、情感的信息,讲述着蒙古族文化对于世界的见解与态度。以蒙古族的装饰艺术而言,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之间自由穿梭和转换着,蒙古族艺术中这种自由而感性的特质,一直以来在一代代的蒙古人身上从未消失过,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民族性为其艺术打上的印记。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而优秀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内涵名播古今中外,也让世人直接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或者说蒙古民族性格很大程度地反映和折射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研究探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它最核心的理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充满原动力的多样的贸易需求和灵活的谋生方式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以讲真话、讲信用、诚实守信为特征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以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特征的政治生态理念。联系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这些独具特色的核心理念,无不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利用。 与蒙古族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关系密切乃至很难严格区分的,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近年来,区内外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多有论述,笔者最赞同的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团英研究员将其总结归纳为“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当然,除了这四种精神,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自己的传统典籍中没有这种经典表述,但同样具有这种伟大的精神禀赋并令人信服地将这种精神书写在自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千年风云第一人”成吉思汗之所以被一些学者誉为“全球一体化”的始作儒者,就是因为弘扬开拓进取精神,利用国家政权形式开通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把几乎整个东亚、中亚、西亚和东欧联合在一起的结果。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英雄乐观精神 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蒙古族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书中描写的“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但是,蒙古族对英雄的理解,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对“力量”的崇拜上,而是对人的智慧也同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因此,蒙古民族不仅有尚武精神,而且具有崇尚智慧的传统和习惯。圣主成吉思汗箴言“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世英雄”,正是蒙古民族崇尚智慧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长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对酷热严寒的抵御能力和忍耐力极为强劲,对创伤、失败等厄运都可以泰然自若,在保卫故土的战争中不怕牺牲,视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光荣等,同样体现了英雄乐观精神。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体现在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知难而进的高贵品格上,体现在英雄个体的价值与群体社会责任的统一上。因此不难看出,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