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区情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25
郑州高新区区情简介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为绿城。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
未来五年,郑州市将抢抓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历史机遇,以国际商都建设为统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郑州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郑州高新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是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全区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万,下辖5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10个社区。
建区以来,在国家科技部、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下,经过28年的艰苦创业,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支柱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文明新城区。
先后于1993、1998、2003、2008、2012年五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9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进入首批四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09年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3年5月,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第16名,科技创新能力排名第10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排名第8名。
区域交通条件优越。
西三环、西四环、化工路、科学大道穿区而过,北倚连霍高速公路,西临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距郑- 1 -州火车站约12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30公里。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
区内集聚了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31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517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以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4所知名高校。
全区各类科技人才5万余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00余人,其中市级以上创新型科技团队116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01人,驻区院士12人,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之首。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重要经济特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之一。
作为郑州市的发展引擎,郑州高新区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热门目的地,并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郑州高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连接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区域内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高铁站等交通设施,使得来往于郑州高新区的交通极为便利。
另外,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也贯穿整个区域,使得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
郑州高新区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入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
目前,这里已经孕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同时,郑州高新区还聚焦于推动科技创新,在创新型企业孵化、科技服务和研发方面不断提供支持。
这使得郑州高新区成为了引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方面,郑州高新区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同时也不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高新区重视产业链的打造,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此外,该区域还注重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加强科技研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郑州高新区的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高新区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也为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经济发展,郑州高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高新区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政策,努力提升环境质量。
同时,高新区注重建设与居住相协调的城市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河南省郑州市的重要经济特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引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面积大,辖区足够广泛。
本报告将对郑州市各区进行总结,包括各区的发展现状、人口情况、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报告对郑州市各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 中原区中原区是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也是郑州市政府所在地。
中原区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该区经济发达,是郑州市商业、金融和政治中心。
中原区的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郑州市的核心区域。
此外,中原区还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庭在此定居。
2. 金水区金水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坐落在郑州市西部。
该区房价相对较高,是郑州市的富人区。
金水区有许多高档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外地人才。
该区有着较为完善的交通系统,便利居民出行。
金水区还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3. 高新区高新区位于郑州市的东部,是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区域集中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是郑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地区。
高新区有完善的科研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该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
4. 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位于郑州市的南部,是郑州市重要的工业区。
该区域拥有较大的土地储备和丰富的资源,适宜进行工业发展。
经济开发区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驻。
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其他区县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区域外,郑州市还有许多其他区县,如管城回族区、二七区和惠济区等。
这些区县各具特色,有些以旅游业、有些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郑州市各区县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
结论总体而言,郑州市各区发展不平衡,中原区和金水区属于发达区域,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则是郑州市的新兴区域,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潜力。
针对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城市中心的特点,规划提出双“V”字型城市产业带的构想,优化了郑州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
郑州未来的经济构成,将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重视21世纪的成长产业,即IT、物流、生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快速道路网络把新区与老区连成一体,新区建设将为老城改造提供新的活力和空间支撑。
郑东新区的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和环形城市的先进理念,立意新颖,风格独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
新的规划一改过去“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模式,采取组团开发的概念,把城市结构分为CBD、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若干组团,从而为郑州城市远景建设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方案。
每个组团把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着球形公路布置,并通过环形公路的相互连通来联系组团。
沿河流、湖泊、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都规划有大面积的生态回廊绿地,为人居环境创造理想的空间。
规划意义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奔流不息的黄河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两岸沃野千里,是华夏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出了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河南物宝天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曾孕育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文学家韩愈,诗人杜甫,近代更是出现了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许多历史名人。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其三。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朝的重要都邑,因此郑州也有商都之称。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就坐落于嵩山西麓。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是禅宗祖庭。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0.04.23•【字号】郑开管文[2010]101号•【施行日期】2010.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郑开管文[2010]101号)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现将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汇报如下,请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一、高新区城中村基本情况高新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两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万。
目前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该范围内分布着近20个行政村,即所谓的城中村,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城中村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高新区建成区内大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社会管理混乱,城市公共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问题已成为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痼疾”,不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
若不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后改造任务将越来越重,成本将越来越高。
二、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依据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经市政府多次研究,并明确有关规定。
(一)2006年12月19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城中村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批复》(郑村改〔2006〕18号),同意高新区对辖区内所属城中村进行改造建设,并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计划。
(二)2007年6月1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第四十九条规定: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可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政策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2008年4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等问题的会议纪要》(〔2008〕36号)第一项指出: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该区域城中村改造工作与各区一致,纳入全市统一管理。
大美郑州高新作文在郑州生活了这么些年,要说让我觉得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最具魅力的地方,那还得是郑州高新区。
记得刚开始了解高新区的时候,那里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片正在开发的土地,到处是施工的场景,尘土飞扬。
可如今,高新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区域。
高新区的道路那叫一个宽敞平坦。
科学大道、瑞达路、长椿路……这些主干道就像是高新区的大动脉,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路边的绿化带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红的像火,把道路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给行人带来一片清凉;秋天,金黄的银杏叶和火红的枫叶随风飘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彩色的地毯;冬天,松柏依然翠绿,傲然挺立在寒风中。
沿着科学大道一直往西走,就能看到郑州大学。
这所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高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校园里的建筑风格独特,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错落有致。
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学习;操场上,同学们尽情地挥洒着汗水,展现着青春的活力。
每到毕业季,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学士服拍照留念的毕业生,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在高新区,还有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那就是天健湖公园。
天健湖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湖岸边种满了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岛上种满了花草树木,还有一些造型别致的亭子。
周末的时候,我喜欢和家人一起来到这里,租上一辆自行车,沿着湖边骑行。
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感受着微风的吹拂,别提有多惬意了。
有时候,我们还会带上帐篷和食物,在湖边的草坪上野餐。
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除了美丽的风景,高新区的美食也让我回味无穷。
在雪松路上,有一家烩面馆,店面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却十分火爆。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图•西城发展基地西区座厂房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后公示
由河南嘉图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嘉图•西城发展基地西区座厂房,现已办理建筑审批手续,许可证号:郑高规建字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要求,现予以公示:
建设单位:河南嘉图置业有限公司
用地位置:高新区枫林路东、黄杨街南
建设情况:座厂房层局部层,高度M,总建筑面积平方M。
该项目四邻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如有异议,请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局反馈。
联系电话:
1 / 1。
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最新发展规划一、项目名称【郑州"高新新城"】"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二、项目背景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 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10月28日市规划局邀请专家和市直有关部门对该规划成果进行了座谈和论证。
根据专家意见和领导指示精神经高新区管委办公会研究下一步《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工作落实"五大提升"。
(一)重点研究我区西北部(即西四环以西、连霍高速以南、西南绕城高速以东、杜英街以北约35平方公里区域)的发展定位高品位谋划高起点规划努力将其打造成集产业、商业、居住、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新城"。
(二)研究西流湖周边地区规划提升方案。
18——以郑州高新区为例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土地问题简析文l 周萌研究探索一的科学规划,各个项目用地布局也没有科学统筹,布局不集中,影响高新区企业有效聚集和整体发展,无法实现产业集聚、规模集中、用地集约的局面。
(二)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郑州高新区处在大发展阶段,用地规模指标的扩张,导致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的减少。
虽然郑州市为实现占补平衡、占一补一实行异地补划占补平衡指标,但是对于郑州地区整个大环境来说,建设用地占比逐渐加大,耕地占比逐渐减小,且补划的一些耕地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环境的生态平衡。
此外,城中村拆迁改造也是导致区内耕地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监管不严等因素影响,高新区违法占地情况较为严重,部分企业未批先建,甚至有些企业打政策擦边球办理临时用地及设施农用地手续规避违法占地拆除风险,从而导致了原有耕地数量的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业不断进驻的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一些高污染企业偷排的废水、废气、废渣,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区内土质,再加之在郑州高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不再满足于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外出打工或靠出租政府补偿的安置房为生,导致大量耕地撂荒,耕地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土地利用效率低开发区在发展初期对于商业项目一般都是“来者不拒”,只要项目能进来,一般是项目用地要多少给多少,不考虑工业项目实际需求用地的规模。
郑州高新区普遍存在工业项目用地以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且面积较大,区内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所占比例低,大量土地被绿化。
郑州高新区一些特色的复合材料企业,大量的我国高新区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等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件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郑州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