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网络传播概论名词解释:1、信息图表:将信息数据等可视化的一种方式。
(含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列表)。
(新闻信息图表:它是那些具有新闻价值或者可以传达、解释新闻信息的图表,其特点是形象性与直观性。
)2、网络新闻专题: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
3、社会化媒体营销:是指运用各种社会媒体平台和手段开展的品牌营销、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企业公关等活动。
4、网络论坛:通常是指以各种话题讨论为主的BBS。
它是利用网络手段所开展的一种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是网民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也是网民评论的主要栖息地。
5、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
也可以说,语义网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
6、微博:也称为微博客,它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
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在微博平台上发表简短的消息,这些消息可以即时地传送给关注自己的那些对象。
尽管它常常被拿来与博客相比,但微博不是博客的一种简单延伸,它把即时通信、SNS和博客等的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在人际交流与公共信息传播方面形成了综合优势。
7、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源于社会组织,社会变化以及由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一个技术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百度)从微观来看,该“网络社会”是从原现实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分离与统一的新的现实社会。
从宏观视之,它是由人们的交往实践主体与主体通过网络这一中介客体构成的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交往大系统,是现代世界交往、互动联系的媒介,是交往实践全球化的共在结构。
8、网络营销: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9、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传播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传播活动。
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全球性等特点。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 TCP/IP 协议、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这些技术是构建网络通信的基石,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多媒体技术涵盖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处理和编码技术。
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用户对于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4G、5G 网络,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网络传播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三、网络传播的类型(一)网站传播各类网站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包括新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
网站通过页面设计、内容组织和更新,吸引用户访问和互动。
(二)社交媒体传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账号,发布动态、分享观点、与朋友和关注者进行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三)电子邮件传播虽然在即时通讯工具兴起后有所式微,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正式沟通和信息传递方式。
(四)搜索引擎传播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检索并呈现相关的网页和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所需内容。
四、网络传播的受众(一)受众的特征网络受众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并且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二)受众的行为包括信息搜索、浏览、评论、分享等。
⏹1、门户网站:指用户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站点,是大型综合性网站,提供新闻、网站指南、天气、音乐等服务,如新浪、百度、搜狐等⏹2、网络广告: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后附有详细定义)⏹3、网络新闻: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4、网络出版: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政协的在线传播行为。
如超星图书馆、万方、维普等(网络出版的优势P327)⏹网络新闻的优势P10⏹1、实时性⏹2、信息的整合性⏹3、有利于深入报道⏹网络广告的优势P14⏹1、传播范围广⏹2、查阅自由方便⏹3、针对性强⏹4、形式多样⏹5、成本低⏹6、实时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网络广告的定义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英文称之为net AD⏹网络广告的特点:1,广告传播网络化;2,广告信息数字化;3,实时交互性;4,广告对象的广域性;网络广告与营销一体化。
⏹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网络版也叫上网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指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自己采编的新闻报道、播放自己制作的节目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特点:⏹1、打破了时空限制⏹2、在网上发布新闻方面占主导地位⏹3、拥有强大的资料数据库⏹4、能同时满足大众和小众的需要⏹5、交互性强⏹6、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7、有精良的记者团队⏹网络自生媒体:指某个组织或者个人利用网站、主页等网络工具定期制作和发布新闻而形成的新的新闻传播媒体,如优酷、土豆、新浪等⏹网络自生媒体的特点:⏹1、内容包括新闻,同时包括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及受众对新闻评论的反馈⏹2、更关注受众的需要⏹网络自生媒体的类型:⏹1、新闻媒体:指有正式出版刊号、专门在互联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杂志,如《神州学人》⏹2、非新闻媒体: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商业网站——不具备采访权,报道新闻的方式主要是整合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源⏹其发布新闻的特点;⏹1、时效性强⏹2、依赖传统媒体,信息全面⏹3、提供图片和视频信号⏹专业网站,主要是提供专门化的信息为服务特色,如金融网站、健康网站、体育网站,企业网站等⏹上网媒体与网络自生媒体的比较⏹上网媒体的优势:⏹1、上网媒体是传统媒体品牌的延伸⏹2、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资料库和节目库⏹3、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经验丰富⏹4、传统媒体有强大的自我宣传能力⏹网络自生媒体的优势:⏹1、对待上网观念上,较传统媒体超前⏹2、资金相对较为充足⏹网络传播的特点⏹一、传播范围开放性与全球性⏹开放性指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封闭系统。
网络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致力于研究通过网络手段传播的信息,并对其产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在社会方面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个人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网络传播定义、网络传播特点、网络传播影响及其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网络传播学的内容。
网络传播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手段传播信息,并对其产生的影响。
它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等。
它是社会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互联网等新兴的技术工具实现传播的功能,因此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同时,网络传播也是一种文化形式,由于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传播的信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网络传播具有诸多特点,如快速、高效、可见性强等。
一方面,网络传播的速度比传统的传播形式要快得多;另一方面,它的效率也比传统的传播形式高得多,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此外,由于它的可见性较强,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的获取到任何的信息。
网络传播同样也有很多的影响。
首先,它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获取任何信息;其次,它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人们可以轻松地及时地进行沟通;第三,它使传统的传媒受到不断的冲击和变革;最后,它也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方式,使人们可以更加轻松、高效地应对和利用社会资源。
网络传播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它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它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它的发展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传播作用,有助于建设网络体系,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并在新兴的技术支持下实现信息的更快传播。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及它产生的影响。
它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快速、高效、可见性强等,并为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它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网络传播学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第一章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第一节信息与信息革命系统论对信息的概括: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信息是一种资源,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殊资源。
信息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七种:1)客观性,信息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感知和传播的。
2)可处理性,信息是可以被加工处理的。
3)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对信息进行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间接识别。
4)可存储性,大脑—载体5)可传输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和信道进行传播6)时效性,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最新的变化7)共享性,信息不同于一般资源,是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进行共享的。
信息传播革命(5次)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
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利用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简单嗓音相互传递和交换有限的信息。
人们在劳动中产生语言,通过声音传递使信息的质量、范围和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
人类得以在自己大脑之外进行信息存储,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的积累和传承通过文字,得以长期保存。
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机械化的印刷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伴随着工业革命,人类的传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
以往的语言、图形、文字等传统的信息识别形式,被新的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传真机等所收发的电磁信号所取代。
信息传递方式也从印刷、出版向更有效的通信广播转变,新的信息存储方式,如录音、录像取代了原有的文书、印刷品而占据主导地位。
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革命及其与通信技术的迅速结合,信息传递、储存的质量和速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信息传递、储存、加工处理以及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
标志着人类社会即将告别工业社会而步入信息社会。
第二节信息社会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上岛首先提出。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引言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来传达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该书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部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传播的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网络传播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传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传播媒介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的技术与工具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社交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和工具,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网络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这一部分通过对实际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实践方面。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战略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包括网络品牌建设、危机公关、网络口碑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网络传播的战略和管理网络传播的过程。
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通过对未来趋势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传播的方向和发展。
结论《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本必备的教材。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传播工作中。
1、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亿,居世界第一2、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联网确定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3、“信息爆炸”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4、188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采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创造了一种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号的信技术5、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莱特香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被认为的信息论诞生的标志6、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知后的再现7、信息的主要特性:①客观性;②可处理性;③可识别性;④可存储性;⑤可传输性;⑥时效性;⑦共享性8、①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②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章符号的产生和运用;③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9、“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日本著名学者梅田中夫在《朝日放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情报产业论》。
第二年,《朝日放送》杂志又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这一概念10、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1、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12、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员”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两大具有上几节历史意义的时间,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开端13、从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来看,信息社会已经并且正在表现出以下特征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②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③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14、信息技术又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基本力量15、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①微波通信;②卫星通信;③光纤通信;④移动通信16、根据美国政府的NII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为:①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②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③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17、第一个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威廉斯卡德,1623年他制造了第一台计算器,并称之为“计算器”18、目前公认的第一条使用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与1623年制造的19、巴贝奇的设计已经于现代计算机十分接近了,因而她被后人尊为“使计算机之父”第一个采用电子遇见自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Mark-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
其主要设计者霍华德艾肯。
在日本广岛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计算,就是由Mark-I完成的21、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8——1958);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22、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23、任何一个网络必须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在它们之间有一些需要共享的东西;②一种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通道;③一些保证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规则:24、OSL模型分为两组共七层,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其中一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为应用组,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为数据传输组2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结构26、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开放性;②数字化;③交互性27、互联网的特征:①规模全球性;②网址唯一性;③规则统一性;④功能服务性28、互联网在中国:①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②基于TCO/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年至今)29、我国于1997年6月证书成立了“中国互谅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并授权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运行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30、互联网的基本功能:通信功能、信息检索功能和信息提供功能31、与传统邮件相比,电子邮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电子邮件的速度更快,传统邮件的物理位移与以光速的比特根本无法相比②电子邮件使用非常方便,价格低廉)③电子邮件的功能更强,利用传统的邮件系统只能一信发一人,利用电子邮件只有建立一组收件人列表就可以发给一群人32、①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②“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高级传播活动③“网络传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⑤所谓网络传播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山的万维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传呼机等手段33、网络传播的大众攒吧功能:①监视环境功能;②决策参与功能;③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④娱乐功能34网络传播的特征:①网上信息极为丰富;②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③网络传播跨越时空界限;④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自由交互;⑤网络传播提供个性化服务35、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①传递信息功能;②协调人际关系功能;③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功能36、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①匿名性;②想象空间;③网络语言和非语言符号37、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①信息骄傲刘不平衡扩大;②文化冲突日益加剧;③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38、①总线结构中网络上的各个节点都连接到一条总线,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联网结构②星型拓扑结构是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网络以集线器或交换机为中心,将各个节点都连接起来。
与其他拓扑结构的网络相比,星型结构的优势是网络建设和扩展都比较方便,某个节点的故障不会给整个网络带来太大的影响,可以通过中心节点即集线器或交换机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但是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网络③环型拓扑结构将所有联网计算机连成环状,每台计算机都与相邻的两台计算机连接,一台计算机出发的信息需要经过若干节点才能到达目的地39、1973年,BBS开创了一种叫做Ceefax的早期文字电视广播,这是一个单向系统,将加密后的信息随电视信号发送到用户额家庭电视机上40、1980年,法国电话公司推出的Minitel是一种与特殊的电话终端相连接的双向互动的图文电视系统41、创建于1969年的CompuServe是美国最早的全国性的私营信息提供商42、早在1987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信使报》就将纸质报纸的内容搬上了互联网,成为第一家网络报纸43、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WW服务器44、ISP的主要业务是向需要上网的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接入服务,提供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帮助用户解决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以及域名注册、主机托管、硬盘出租、主页制作和广告服务等45、ICP更注重内容,除了向用户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内容以外,还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库、论坛、电子邮箱、聊天室以及网络游戏等46、Usenet,即新闻组,是互联网上提供的一种分主题讨论的服务方式,47、门户网站是指网络大门、停泊或入口。
著名的搜索引擎搜狐是1998年2月由张朝阳创立的48、网络媒体的分类:⑴门户网张;⑵从个人网站到博客;⑶传统媒体网站(①印刷媒体上网②网络广播③网络电视49、网络媒体的特征:①超越时空限制;②海量信息;③多媒体;④交互性;⑤小众化50、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一个名叫麦特德拉吉的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自称为“世界独家新闻”的消息:“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51、最早上网的中国传统媒体具有以下特征①从数量来看,上网媒体数量很少②从技术手段看,这一时期传统媒体在网上的表现在今天看来还相当初级③从内容上看,这一段传统媒体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为单一的文字信息,没有多媒体信息④从网站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看,这一时期传统媒体的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没有即时交互功能52、最先走上互联网的中国新闻媒体①《神州学人》1995年1月12日(杂志)>②中国新闻社1995年4月(通讯社)③《中国贸易报》1996年12月(报纸)④广东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12月(广播电台)⑤中央电视台1996年12月10日(电视台)⑥中国互联网络新闻中心1997年1月1日开通(网络新闻媒体的综合平台)53、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03年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媒体开始走向成熟54、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⑴网络全文数据库网络全文数据库是指网上提供全文检索服务的数据库。
国外著名的全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Springer、Blackwell和Kluwer等。
其中Elservier 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商,出版的期刊被公认为和ijieshang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而国内的全文数据库主要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等。
其中维普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⑵联机馆藏目录库:联机馆藏目录系统式网络用户自网上获取图书馆书目信息的重要途径⑶学科信息门户:学科信息门户是将一学科领域内有关的信息资源、研究机构、主要任务、主要会议和参考工具等整合在一起,为该学科内的用户提高高质量的网络信息的一个入口—⑷开放获取:开放获取一般是指能够供科研人员免费或低成本地获取科研信息的出版机构⑸互联网①FTP文件传输: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它的作用是使用户可以从世界各地的联网计算机上获取文件并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或者把自己计算机上的文件发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计算机上②Telnet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是一个能够使人们与互联网上其他计算机(分处世界各地的主机、UNIX机甚至是PC机)相连的工具③Gopher基于菜单的网络服务④Archie:Archie作为一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与1990年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在分散的FTP资源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⑤WAIS广域信息服务器55、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一般说来,这个网络应用程序由网页收集系统、预处理系统以及查询系统三个子系统完成:①网页收集系统采用广度优先、深度优先或启发优先的策略,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运行搜索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搜索互联网各个站点。
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送到搜索引擎的临时数据库②预处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对Spider采集到的网页信息进行自动标引,形成规范的索引,实现建立可供检索的Web索引数据库的过程③查询系统在Web的客户端提供特定的检索界面,供用户以一定的方式输入检索提问式并提交给系统,系统通过特定的检索软件检索其索引数据库,并将从中获得与用户检索提问相匹配的查询结果再返回客户端供用户浏览}56、Google的基本检索功能包括以下几项①自动使用“and”进行查询②不区分大小写③支持精确匹配,不支配截词或通配符运算④利用减号(“—”)去除无关信息⑤使用双引号进行词组和短语搜索⑥范涛检索57、百度除常用的检索功能以外,还提供一些特殊检索功能:①拼音提示;②错别字提示;③计算器和度量衡转换;④专业文档搜索58、BEOnline+的评估指标包括:①易得性;②权威性;③内容;④用户界面/导航性59、网络噪声:①绝对噪声(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②相对噪声60、网络赋予个人自由发布信息的权利,这就带来了一下两个矛盾<①有限需求与无限信息的矛盾;②有方向需求与无方向传播需求61、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信息过滤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分级法;②URL地址列表法;③动态文本分析法62、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交换63、移动通信与手机①大哥大——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摩托罗拉公司技术研究员马丁库伯,他所拿的“大砖头”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