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7.00 KB
- 文档页数:2
影视美学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1、雨果·闽斯特堡,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16年出版《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2、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萌芽始于19世纪中叶象征主义的出现,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问世。
而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正式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20世纪20年代欧洲大陆上出现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其中心是法国和德国,并影响到瑞典、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
4、梅里爱,法国电影导演。
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有“银幕魔术师”之称。
5、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两部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标志着电影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真正使蒙太奇成为一种艺术手法。
6、蒙太奇的完整内容或概念内涵的三个方面:(1)、作为技术手段的蒙太奇——叙事蒙太奇(2)、作为艺术手段的蒙太奇——艺术蒙太奇(3)、作为思维方式的蒙太奇——思维蒙太奇7、维尔托夫(1896——1954),原苏联纪录片大师。
1921年后,他组织“电影眼睛派”,认为电影镜头比人的眼光更客观,主张实况拍摄的方法,反对一切虚构和编造。
8、库里肖夫,原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提出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论:将同一镜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意。
他的理论经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丰富和发展对世界电影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9、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
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
10、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流派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维尔托夫与库里肖夫的准备阶段;爱森斯坦的高潮阶段;普多夫金的完成阶段。
11、普多夫金把蒙太奇分为五个类型:(1)、“对比蒙太奇”,通过尖锐的对立或强烈的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2)、“平行蒙太奇”,就是在结构上将两条情节线并列表现,使它们彼此紧密联系、互相衬托补充,它可以是镜头与镜头的并列,也可以是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的并列。
影视美学课件资料1、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晚上,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开始做第一次的公开售票公映,所放映的影片名为《火车进站》。
2、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
3、蔡楚生导演,由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摄制于1934年的黑白影片《渔光曲》,在1935年2月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展,捧回了“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赢得国际声誉的故事影片。
4、关于什么是电影,历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克拉考尔所说的观点,电影的本性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与艺术没有关系。
另一种代表性的电影观念来自于美国电影理论家梭罗门。
梭罗门虽然承认电影的物质性和客观工具性,但是他在整体上把电影看成是一种叙事艺术。
5、所谓“视觉暂留”,是指电影的发明,其活动画面依赖于人类眼睛特有的“视觉滞留”功能。
1829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通过观察发现: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不会因物体移开而马上消失、而是会继续滞留0.1至0.4秒的时间。
譬如,在一张纸片的一面画一个鸟笼,另一面画一只鸟,纸片转动起来后,我们看到鸟却是被关在鸟笼里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看到鸟后,鸟的形象会留在我们脑海里(视觉暂留),这时鸟笼却接着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于是就出现了鸟在鸟笼的情况。
6、就电影本身而言,电影是以机械性工具(摄影机、放映机等)为技术媒介和手段,以复制现实物象和塑造银幕形象为创作机制,纪录和表现自然外貌、人类生活与情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方式。
电影以影片为具体产品形式,依赖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实现交流,通常划分为纪录片、科教片、故事片、美术片四大片种。
7、电影从影片的生产程序上讲,其制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施摄录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8、完整意义上的电影蒙太奇概念,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蒙太奇思维、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