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杂铜的回收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25
再生铜的分类及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再生铜是指通过回收废旧铜制品,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后重新提炼而成的铜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的有限性,再生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再生铜的分类及用途,探讨其在环保领域的意义,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再生铜的产生和应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再生铜的分类,包括其按来源和加工方式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分类进行详细解释。
随后,将探讨再生铜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包括电子行业、建筑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等。
最后,将重点讨论再生铜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包括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再生铜的分类及用途,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再生铜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再生铜的分类、用途和环保意义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再生资源的重视和利用。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大众对再生铜的认识,促进再生铜产业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和推广。
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目的。
2.正文2.1 再生铜的分类再生铜主要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几种分类。
一般来说,再生铜可以分为两大类:工业废铜和废旧铜制品。
一、工业废铜工业废铜主要来自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废弃铜材料,如废旧电线、废旧电缆、废旧电器、废旧管道等。
根据不同的形态和成分,工业废铜又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废旧电线:包括裸铜电线、绝缘电线、电焊丝等。
2. 废旧电缆:包括铜芯电力电缆、铜芯通信电缆等。
3. 废旧电器:如废旧电机、废旧变压器、废旧电磁铁等。
4. 废旧管道:如废旧水暖管、废旧空调管道等。
二、废旧铜制品废旧铜制品是指由铜材料制成的废旧产品,如废旧铜锅、废旧铜器、废旧铜带等。
废旧铜制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摘要]介绍了我国铜的需求及资源状况,提出了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的必要性。
总结了国内废杂铜的分类方法和废杂铜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废杂铜的回收处理方法,并针对国内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情况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铜;废杂铜;铜资源;铜回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十分强劲,特别是铜,其供应十分紧张。
铜资源的严重不足将是制约我国铜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7 年世界精铜年产量约为1810 万t,其中85 %~90 %是从铜矿提取冶炼出来的,10 %~15 %来自铜的回收利用。
因此铜再生产业成为弥补铜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鉴于铜资源现状和废杂铜再生投资、能耗和成本低、污染小和工艺较简单等特点,废杂铜回收在我国极受重视。
1 我国铜的需求及资源状况1.1 我国铜的需求状况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业制造基地和铜基础产品输出国。
我国是世界上精铜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平均增长率是全球的2.4 倍,特别是2000 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约30 万t,成为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国家。
我国的铜主要用于电力、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铜的短缺状况尤为突出。
2007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建筑、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铜材消费呈稳步上升态势,需求量的增速远远高于产量增速。
1.2 我国的铜资源状况铜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铜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我国铜工业冶炼能力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
我国铜基础储量3042 万t,资源量3177 万t,资源总量6218 万t。
铜矿储量与国外可比部分,不超过1800 万t,居世界第七位[2]。
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铜资源依然很贫乏(尤其是缺乏富铜矿),与国外铜资源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废铜的如何再生利用废铜是铜工业的一个重要原料来源,也是在所有铜再生中性能是最好的。
废铜按其来源有两类。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
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最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
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
实际上所有的废铜都可以再生。
再生工艺很简单。
首先把收集的废铜进行分拣。
没有受污染的废铜或成分相同的铜合金,可以回炉熔化后直接利用;被严重污染的废铜要进一步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对于相互混杂的铜合金废料,则需熔化后进行成分调整。
通过这样的再生处理,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受损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
由于废铜可以再生,从而有较高的价值。
例如,清洁1级废铜的价格可以达到新精炼铜价格的90%以上;黄铜新废料的价格也可达到相应黄铜价格的80%以上。
对于铜制品厂,由于能够收回生产过程中铜废料的价值,可使成本显著降低。
某些国家对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再生铜来满足国内需要。
例如,美国的铜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1976到1996年的20年间,由废铜再生提供的铜占每年铜消费量的比例在44%至54.7%。
在欧洲,铜矿资源缺乏,除大量进口铜精矿外,还要依赖废铜作重要补充。
据统计,1997年再生铜占总原料的42.6%。
其中废铜直接利用的为22.4%,经再次精炼的为20.2%。
从矿石开采到生产出精铜,需要经历许多耗能的生产过程,能量消费大。
用废铜回收生产铜,不但经济而且节能,与原生铜的生产相比可以节能80-90%。
铜的再生利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影响铜再生利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废物收集系统的效率、技术经济因素、产品设计、社会价值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等。
对材料的合理设计、使用、再生和废弃,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铜以多种形式天然地存在于环境中。
在地壳上层10公里范围内,平均含有约 0.0033%的铜。
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有效回收方案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有效回收方案废杂铜冶炼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铜资源,有效回收这些资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且对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下面将逐步介绍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的有效回收方案。
第一步:渣料预处理首先,需要对废杂铜冶炼渣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对渣料进行筛分和磁选,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磁性物质。
筛分可以将较大颗粒的渣料分离出来,而磁选可以去除含有磁性物质的渣料,使得后续步骤更为高效。
第二步:酸浸提取接下来,将经过预处理的渣料进行酸浸提取。
这一步骤可以利用酸性溶液中铜与渣料中的铜发生反应,将铜离子溶解在溶液中。
常用的酸浸剂包括硫酸和盐酸。
酸浸提取的条件如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调节,以提高铜的溶解效率。
第三步:溶液处理经过酸浸提取后,得到含有铜离子的溶液。
为了进一步提取和回收铜资源,需要对溶液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电解、溶剂萃取和水热法等。
电解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场,使得铜离子在阳极上还原成纯铜。
溶剂萃取则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萃取出来,然后通过脱溶剂和再溶剂两个步骤将铜离子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最终得到纯铜。
而水热法则是利用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通过添加特定试剂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转化成稳定的铜化合物或纳米颗粒,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得到纯铜。
第四步:铜产品制备最后,通过对溶液进行干燥、熔炼等处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铜产品。
这些铜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例如铸造成铜坯、制备铜粉等,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回收。
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铜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冶金行业的铜渣主要来自于火法炼铜的过程,包括采矿过程中废石、冶炼过程中的废渣和尾矿渣。
其他的铜渣则是炼锌、炼铅过程中的副产物。
铜渣含有铜、锌等重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
目前,我国的粗铜年产量为52万吨左右,产出的炉渣约为150万吨,再加上副产废铜渣,数量巨大。
这些固体废物大量堆积,不仅侵占了土地、污染了环境,而且这些废渣含有的大量的有用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
目前,铜渣的利用方法很多,利用率也较高,主要包括提取有价金属、生产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等。
1.化学组成铜渣由于炼铜原料的产地、成分以及冶炼的方法的不同,其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表13-5所示为铜渣的化学组成。
由表13-5中数据可知,铜渣中铁的含量很高,还含有Cu、Pb、Zn、Cd等金属,具有回收金属元素的价值,铜渣中的主要矿物包括硅酸铁、硅酸钙、少量的硫化物和金属元素等。
在提取有价金属后,可以作为水泥的原料。
2.粒度组成水淬铜渣颗粒形状不规则,尺寸也不同。
有个别滤渣状多孔颗粒和细针状颗粒。
粒径组成略大于普通沙的一级配区。
如表13-6。
一、含铜废渣中回收铜根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NERAL COMMODITY UMMARIES 2012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铜储量为6.9亿吨,智利以1.9亿吨的铜储量居于全球首位,中国以3000万吨位居全球第五。
但我国主要以贫矿为主,且开发程度不高。
而我国铜消耗量在逐年增长,精炼铜和矿山铜(精矿)多年来供不应求。
自给率仅为65%左右,长期靠进口弥补。
因此,一些低品位矿、尾矿、表外矿及含铜矿渣等难以开采和洗选矿脉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满足铜的需求,还能减少废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为了回收铜渣中的铜,研究人员将难选的氧化铜矿类矿渣经过氨浸、蒸馏、酸化和结晶等工艺流程后得到五水硫酸铜产品。
在实验中探讨了氨浸的机制,研究了铜浸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浸出液配比,得出了氨浸、蒸氨、酸化、浓缩和结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为难选氧化铜类矿石及其废渣中回收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基本工艺参数。
废杂铜冶炼渣铜含量提高新方法废杂铜冶炼渣铜含量提高新方法废杂铜冶炼渣中铜含量的提高对于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种可以提高废杂铜冶炼渣中铜含量的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废弃杂铜冶炼渣。
废弃杂铜冶炼渣是指在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铜。
在开始改进过程之前,需要收集足够数量的废渣样品,以便进行后续实验和分析。
步骤二:通过物理分离提取可回收金属。
废渣中含有多种金属,包括铜在内。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分离技术(如磁选、重选等)将铜和其他金属进行分离。
这样可以使得回收的金属更加纯净,为后续步骤的提高铜含量创造条件。
步骤三:进行浸出或浸渍实验。
浸出或浸渍是一种化学过程,可以将废渣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到溶液中。
该步骤可以选择合适的溶液及浸出剂,进行实验研究。
浸出或浸渍的目的是将废渣中残留的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固态转化为可溶解的溶液态。
步骤四:进行溶液的过滤和纯化。
在浸出或浸渍后,可以通过过滤和纯化的方法将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
这将提高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并减少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
步骤五:进行电解或其他适当的提纯方法。
在过滤和纯化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提纯方法,例如电解,以获得更高纯度的铜。
电解是一种常用的提纯方法,通过在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液和电流,可以将铜离子还原成固态铜,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铜金属。
步骤六:铜的再利用。
经过以上步骤,成功提高了废渣中铜的含量,并获得了高纯度的铜金属。
这些铜金属可以用于再次进行冶炼或其他应用,实现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通过收集废弃杂铜冶炼渣,物理分离提取可回收金属,浸出或浸渍实验,溶液的过滤和纯化,电解或其他适当的提纯方法以及铜的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废渣中铜的含量。
这种新方法有望促进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减少对新铜矿石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
由于金属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废杂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锌、锡、镍等,它们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工作原理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分类收集:根据废杂有色金属的种类和特点,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将废铜、废铝、废锌等不同种类的金属分开收集。
2. 破碎分选:将收集到的废杂有色金属进行破碎和分选,去除其中的无用物质,得到较为纯净的金属碎片。
3. 熔炼提纯:将破碎分选后的金属碎片进行熔炼提纯,得到高纯度的金属锭。
4. 加工成型:将金属锭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建立回收网络: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废杂有色金属回收网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
2. 升级技术装备:引进先进的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4. 拓展市场应用:积极拓展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产品的市场应用范围,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包括工业废料、电子废弃物、城市垃圾等中的有色金属资源。
同时,本方案也适用于对废旧有色金属设备的拆除和再利用。
五、创新要点1. 高效分选技术:采用先进的破碎和分选技术,高效地将废杂有色金属中的有用物质分离出来,提高金属回收率。
2. 熔炼提纯技术:采用先进的熔炼提纯技术,有效地去除金属中的杂质,提高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3. 产品加工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工成型技术,将金属锭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4. 能源节约技术: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废铜回收、再生铜及废铜冶炼现状分析一、铜加工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
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
二、铜产量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202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为1002.5万吨,同比增长2.5%;铜材产量为2045.5万吨,同比增长1.4%。
三、废铜现状1、废铜回收随着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较快。
其中2020年中国废铜回收量为223万吨,同比增长3.7%。
2、再生铜产量《2022-2028年中国再生铜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数据显示:再生铜,是一种回收的废铜再一次冶炼的产品。
2020上半年中国再生铜产量约为145万吨。
其中2020年中国矿产电解铜产量为765.05万吨,占再生铜的75.93%;再生电解铜产量为235.2万吨,占再生铜的24.07%。
3、废铜冶炼量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从2020年中国废铜冶炼数量来看,2020年5月废铜冶炼量为全年最高12.8万吨。
四、废铜进口情况我国废铜进口数量较多,但近三年废铜进口数量有所下降。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为94.4万吨,同比下降36.7%;中国废铜进口金额为453701万美元,同比下降38.5%。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2019年中国废铜进口均价逐年增加,2020年受疫情有所影响,均价微降至4.81千美元/吨。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最多地区为马来西亚172000吨,其次是从日本进口废铜出来为146000吨;再次是从美国地区进口废铜数量99986.5吨。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纯铜废料的回收利用方法及未来展望纯铜废料的回收利用方法为了实现纯铜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国内外的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有些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有些仍处于研究阶段,其中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火法处理和直接电解处理。
目前,回收纯铜废料的方法以火法为主,主要过程是:纯铜废料首先经过人工拣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废料,然后去除杂质、油污等,接着投入高温炉熔化、铸锭,最后电解精炼制得精铜。
火法处理废杂铜开始主要用于处理企业内部因切割、连铸等产生的边角料,随着工艺的成熟,逐渐推广到用于各种废杂铜的直接精炼,具有处理量大,对原料要求低等特点。
FRHC(火法精炼高导电铜)废杂铜精炼工艺是由西班牙拉法格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一项废杂铜熔炼、连铸、连轧生产的专利技术,通过化学精炼和深度氧化还原,使废杂铜中的杂质形成维化合物,生产的低氧光亮铜杆含铜量大于99.93%,导电率从100.4%IACS提高到100.9%IACS。
美国对废杂铜的分类更为严格,因此,回收工艺也更加细化。
其中火法熔炼是很重要的部分。
我国再生铜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发了很多成熟的工艺,火法处理主要包括反射炉工艺、倾动炉工艺和卡尔多炉工艺反射炉熔炼废杂铜时,在氧化阶段可进一步脱除其中的杂质,但其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倾动炉在熔炼的不同阶段可倾斜炉体,便于通入气体和排除熔渣,但具有炉体结构复杂的缺点。
卡尔多炉工艺是一种强氧化熔炼方法,对原料要求低,不仅能够处理纯铜废料,甚至可处理铜含量20%~60%的废杂铜。
但因其炉子寿命短、成本高,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然而,纯铜废料熔铸是高耗能过程,若能够省略熔铸过程,直接进行电解精炼生产精炼铜或铜粉,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能源消耗,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
有学者进行了纯铜废料的直接电解回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迄今,尚未有废杂铜直接电解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直接电解过程中的流场、浓度场、温度场研究不够深入,致使实验室直接电解实验难以实现放大化生产。
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变得尤为重要。
废杂铜冶炼渣中含有丰富的铜资源,因此开发高效的铜回收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的步骤。
1. 渣料分析:首先,对废杂铜冶炼渣进行详细的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渣中铜的含量以及其他有害元素的含量,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2. 磨碎和筛分:将废杂铜冶炼渣进行机械磨碎和筛分,使其颗粒尺寸均匀一致,方便后续处理。
筛分可以将渣中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
3. 酸浸:将筛选后的冶炼渣放入酸浸槽中,用稀硫酸或盐酸进行浸取。
通过酸浸可以将渣中的铜溶解出来形成铜离子。
4. 溶液过滤:将酸浸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杂质颗粒。
这样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铜离子溶液。
5. 电解:将过滤后的铜离子溶液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固体的金属铜,同时释放出电子。
经过电解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铜。
6. 铜收集和熔炼:将电解后的固体铜收集起来,进行熔炼。
熔炼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的纯度,并将其他杂质从铜中分离出来。
熔炼后的铜可以用于再次冶炼或者制作各种铜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废杂铜冶炼渣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上述步骤,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可以高效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为冶炼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节约成本。
因此,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废杂铜火法精炼有别于液态熔融粗铜的火法精炼,其精炼工艺和装备有很大差异。
目前国内大多数废杂铜精炼厂都是采用固定式反射炉精炼,存在氧和还原剂利用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国外大都采用倾动炉技术处理废杂铜,具有环保、安全、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倾动炉没有熔体微搅动装置,传热传质能力较差,结构复杂。
针对现有废杂铜处理技术的不足,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NGL”炉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和装备,现已在国内几个大型废杂铜处理工厂应用。
一、废杂铜火法精炼的特点由于废杂铜来源广,成分复杂,形状各异,所以其火法精炼工艺和装备有如下特点:(一)加料、熔化时间长加入炉内的废杂铜均为固体冷料,有块状、粉屑状和丝状料打成的包块,加料速度慢,熔化时间长。
在废杂铜火法精炼中,加料和熔化时间占作业周期的一半以上,消耗的燃料占总量的80%以上,所以废杂铜火法精炼时加料速度和熔化速率对生产效率和能耗影响很大。
(二)成分复杂,精炼难度大废杂铜中除了含有Pb、Zn、As、Sb、Bi、Ni、Fe等金属元素,还经常含有卤族元素如F、Cl、Br和有机物等。
进入火法精炼工序的废杂铜一般杂质含量在4%~20%,而液态熔融粗铜含杂质一般在0.5%~2%,所以废杂铜的精炼需要根据不同的除杂要求反复氧化和造渣,有时还要造碱性渣等,所以精炼难度高,时间长。
(三)渣量大,排渣次数多废杂铜精炼造渣率一般在5%~10%,入炉物料品位低时造渣率更高。
炉渣含铜高达20%~35%,渣量大、黏度大,所以废杂铜精炼炉在结构上要考虑方便出渣作业。
(四)挥发物多,烟气处理系统要求高废杂铜精炼过程中有大量可挥发物进入烟气,如Pb、Zn和未燃尽的有机物等,有时烟气含尘高达100g/m3,生产中控制不当会严重粘结炉子出口、烟道和余热回收系统,给烟气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NGL炉工艺及设备介绍NGL炉是结合倾动炉和回转式阳极炉的优点而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