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表格型计算题专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化学表格综合计算测试题-中考复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K-39 Na-23 S-32 Fe-56 Ca-40 Cl-35.5)【一】1.常温下,向盛有100.0g 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60.0 80.0 100.0 120.0烧杯中溶液的pH 13.7 13.3 7.0 0.7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g。
(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8.5g铁,放到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最终得到9.2g固体。
为测定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同学们将62.5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到该固体中,得到数据如表:次数 1 2 3 4 5 加入盐酸溶液质量/g 12.5 12.5 12.5 12.5 12.5剩余固体质量/g 8.5 7.8 a 6.4 6.4 请分析计算:(1)表中a的值是。
(2)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3. 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注射器水平放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他在试管中加入lg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快速将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实验结果如下表。
(忽略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及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活塞对应的刻度/mL 0 98 152 176 176(1)实验中判断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完的依据是。
(2)当时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g/L.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请回答:(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2)表中m=;(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表格型)1、*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请计算:(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其他成分既不(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4、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其他成分既不(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5、我市*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
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试问答:(1)10.0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10.0g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
化学表格计算题归纳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液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1)表示m的值为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同学去风景区游玩,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
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他称取10.0g样品,将6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的有关数据见下表(已知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酸盐反应)。
求:⑴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⑵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⑶10.0g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4、有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气体;(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5、某课外小组为了测定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铜铁合金样品20.0g,将80.0g稀硫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逐渐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充分反映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见下表:试求:(1)20.0g铜铁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g。
《表格类计算问题》专题练习卷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将30g1体的质量如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数10 10 10 加入稀硫酸质量/g0.020.040.04生成氢气质量/g。
g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3 ()反应前后,装置内锌元素的质量_________0.1)(【答案】119.6%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不变(3 (假稀盐酸分4.0gCaCO2.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贝壳样品,把50g5次加入样品中3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
稀盐酸的用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剩余固体的质量3.0g第一次加入10g2.0g第二次加入10g1.0g第三次加入10g0.8g 10g 第四次加入0.8g第五次加入10g请计算:。
1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1(2)这些贝壳最多可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答案】(1) 80% (2) 1.43•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20 2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y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x0.120.40.36、y= 。
)上表中(lx= _______ _________(2)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3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0.24 0.4 )(【答案】158.4% (2) 29.4%3) (20gHCl4 •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的质量。
取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的氢氧化钡溶液,17.1%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pH=7溶液的(已知量和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BaCl) 230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25/g 1051.165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2.33 /g4.66 4.66【答案】(1) 4.66 g (2)29.2%。
中考化学计算题(表格型)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の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の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の质量(如下表):(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の质量为__________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の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の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の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の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の质量为,石灰石中碳酸钙の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の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の“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の含量,课外活动小组の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g(2)求样品中碳酸钙の质量分数;(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の质量为g。
4、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の“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の含量,课外活动小组の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の值为;(2)求样品中碳酸钙の质量分数;(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の质量为g。
5、我市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
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の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の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の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试问答:(1)10.0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の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中考特训10 化学反应的计算10.1 表格型计算重难点集训目录一、表格型计算与解答1、已知反应前与反应后几个物理量,求待测量、反应性质与组成元素等2、固体样品与某溶液反应(金属或大理石样品等)与酸的反应3、求反应中某段的溶质种类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重难点习题集训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一瓶含有铜和铁的均匀混合物。
为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实验分四组,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表中的W=________(填数值)。
(3)第1组实验中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计算第4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 p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s 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 。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 pH 值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盐酸的密度取 1.0 g/mL ;化学方程式为 NaOH +HCl=NaCl +H 2O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不少柱子都是用大理石做的。
某大理石厂为了测定一批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5g大理石样品,把25g稀盐酸分5次(每次5g)加入到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无物质损失),最后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⑴第________次实验中稀盐酸肯定过量。
⑵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⑶计算 5g 该大理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化学专题训练-------图表计算可能用到原子量:H-1、O-16、Zn-65、S-32、K-39、Cl-35.5、Ag-108、N-14 Ca--40、Na--23、Cu--64、Cl--35.51.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
要把50g 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20%的硫酸。
(1)稀释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2)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是多少? 2.现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 请仔细阅读后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该瓶浓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欲配制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用这种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3.向10g 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镁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有一根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镁条样品,其质量为2.56g ,将该样品与44g 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反应过程中测得数据如下:请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 :(1)2.56g 样品中含金属镁的质量是多少? (2)氧化前镁条的质量是多少?5.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1)请计算实验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
(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C12=CaCO 3↓+2NaCl )(2)通过实验一的分析和(1)的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
中考第三轮复习计算题之三——化学方程式计算(表格型)1、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
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
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
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计算:(1)第________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________。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2、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求:(1)表格中m的数值是________。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________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3、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 固体;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________。
(2)第________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4)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4、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
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如图2所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4次图1 图2(1)人体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这时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健药剂外,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食物。
nt h初中化学表格计算题答案:75% 1g/4g=75% 14.6%(1)75% 1g/4g=75%(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 g 稀盐酸后,3 g 碳酸钙与15 g 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03 + 2HCl === CaCl 2 + H 20 + C02↑ 100 733g x73/100 =" x" / 3 x="2.19" 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9/15×100%=14.6%2、现将石灰石样品15 g 与105.4 g 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s 202020202020质量/g119.52118.64117.76116.88116116(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答案:(1)0.96 (2)81.7%试题分析:(1)此题是数据分析、处理题,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不断产生,故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再发生变化,说明 结束,故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3g-2.04g=0.96g (2)根据化学反应:2KClO 32KCl + 3O 2↑中氧气和氯酸钾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氯酸钾的质量,进an dAn ga re 而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解: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 32KCl + 3O 2↑ 245 96 x 0.96g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4、某样品为Cu 和CuO 的混合物。
为测定样品中CuO 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物 质 质 量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学生丁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 /g 30252020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 /g 100100100120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g22171212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2)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特训10 化学反应的计算10.1 表格型计算重难点集训目录一、表格型计算与解答1、已知反应前与反应后几个物理量,求待测量、反应性质与组成元素等2、固体样品与某溶液反应(金属或大理石样品等)与酸的反应3、求反应中某段的溶质种类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一瓶含有铜和铁的均匀混合物。
为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实验分四组,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表中的W=________(填数值)。
(3)第1组实验中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重难点习题集训(4)计算第4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 p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s 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 。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 pH 值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盐酸的密度取 1.0 g/mL ;化学方程式为 NaOH +HCl=NaCl +H 2O ) 【答案】(1)125(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导致温度上升,反应结束产热停止,还要向外散热,所以温度下降。
(3)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NaOH+HCl=NaCl+H2O40 36.5X 0.14640∶x=36.5∶0.146 g x=0.16 g、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不少柱子都是用大理石做的。
某大理石厂为了测定一批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5g大理石样品,把25g稀盐酸分5次(每次5g)加入到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无物质损失),最后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⑴第________次实验中稀盐酸肯定过量。
化学表格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盐水答案:C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每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水分子D. 每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的分子个数比是 ________。
答案:1:14.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根据化合价规则,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答案:+6三、计算题5. 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
反应方程式:2Na + Cl2 → 2NaCl(1)钠(Na)和氯气(Cl2)的摩尔比是 ________。
(2)钠(Na)和氯化钠(NaCl)的摩尔比是 ________。
答案:(1)1:1 (2)1:16. 某溶液中含有0.5摩尔的硫酸(H2SO4),计算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SO4^2-)的摩尔数。
答案:1摩尔四、简答题7. 描述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
答案:首先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然后根据系数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
系数表示在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各物质的摩尔比。
例如,对于方程式2Na + Cl2 → 2NaCl,钠和氯气的摩尔比为1:1,生成的氯化钠摩尔数与反应的钠摩尔数相等。
8. 解释什么是摩尔质量,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例如,水(H2O)的摩尔质量是18克/摩尔,因为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的原子质量约为1克/摩尔,氧的原子质量约为16克/摩尔,所以水的摩尔质量为2*1 + 16 = 18克/摩尔。
九年级化学中考计算专题复习――表格类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有关量的意义。
2、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规范完整的书写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图表的分析、数据的选择能力,体会出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畏困难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一、河北理综36题(5分宝典--3要2关2注意)3个要领: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得数准确。
2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个注意事项:计算时单位要统一,代入量要纯且完全反应。
二、近9年河北计算题考情归纳总结:文字叙述类-3次;实物流程图类-2次;表格类-3次;坐标曲线类-1次;标签类-0次。
对于表格类的计算题,存在表格数据分析不清,导致代入量找不准,本节课重点突破表格类的计算题。
三、例题精练例1:将生理盐水与足量硝酸银溶液混合,计算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各找2名学生前板书写并讲解分析解题过程,教师点评)例2: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归纳总结:1、学生总结表格题的突破口表格体现出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找差量(质量守恒定律)表格为分次加入反应物的,找到一组恰好完全反应的量。
2、老师总结此类试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
因此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图表数据所表达的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从中选取关键的数据(一般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或完全反应的物质),再利用其质量来进行解答。
(注意:解设!!!)练习巩固:10g Cu-Zn合金于烧杯中,取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
1、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硫酸质量分数。
(找1名学生分析表格)课后作业:将其改编为实物流程图类。
(为下节课做铺垫)四、表格类计算题小结分析表格: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找差量(质量守恒定律);分次加入反应物的,找到恰好完全反应的一组量(注意:解设!!)。
题型3 表格数据型计算1.有一份铜锌合金粉末样品(设只含铜、锌),为认识其组成等,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请参与并完成有关计算:(1)取样品20g和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3.5g。
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到三份100g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样品的质量/g 10 20 30生成气体的质量/g 0.1 0.2 0.25 试计算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解:(1)由于剩余的是铜,所以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2)设硫酸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98 2x 0.25g=x=12.25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2.25%答: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2.有镁和氯化镁固体混合物,取一定量的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16 m 0.48 0.5 0.5 (1)表中m的值为。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解:(1)第1次40g稀盐酸对应0.16g氢气,而第3次40g稀盐酸对应的氢气为0.48g,说明每加入40g稀盐酸生成0.16g氢气,所以第2次4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应为0.16g,a=0.16+0.16=0.32;(2)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Mg+2HCl=MgCl2+H2↑73 240g•x 0.16gx=14.6%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3.文文想通过实验测定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分四次向182.5g稀盐酸中加入含有杂质的锌粉(杂质不溶于盐酸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记录所加锌粉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次数 1 2 3 4 锌粉质量/g 5 5 5 5氢气质量/g 0.15 0.15 0.1 0 请帮文文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期末考前表格型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试验中第___次试验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上表中m、n的数值应均为多少?足量盐酸与100t这种石灰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5、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
表格型计算题专题练习1、 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了4g 石灰石样品,把2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 5g 5g 5g 5g 剩余固体的质量3g2g1g1g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反应前,烧杯+稀硫酸200g 150g 150g加入的铁样品质量9g 9g 14g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08.7g 158.7g 163.7g(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小王、小陈、小杜三位同学分别取废电池外壳(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王小陈小杜废电池外壳的质量/g 10 10 20取用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固体质量2 2 12/g(1)求废电池外壳中能产生氢气的金属成分的质量分数。
(2)假设这些金属为锌,则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
甲乙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400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200 240 200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固体质4 4 24量/g(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甲制得的硫酸亚铁的质量(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三、表格型计算题专题练习
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了4g 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小王、小陈、小杜三位同学分别取废电池外壳(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假设这些金属为锌,则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
(1)
(2)甲制得的硫酸亚铁的质量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
试计算:
(1)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