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5
教育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系统引言:教育部作为我国教育系统最高行政机构,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毕业设计(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渐重视,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教育部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
本文将介绍教育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一、系统设计1.目标设定:教育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的目标是全面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
2.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方面,包括选题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实证分析的准确性、文献综述的全面性等。
3.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应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通过专家评审、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途径获取评价数据。
二、系统实施1.数据采集:教育部应建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评语、专家评审反馈等途径,获取评价数据。
2.数据分析:评价数据应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3.评价报告:教育部应根据评价结果,编写评价报告,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反馈与改进:教育部应将评价报告反馈给相关高校和学生,促使其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结论:教育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推动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平。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作者:张嫣红倪晓宇刘英吴晓莉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第20期摘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评价是检验本科教学质量和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比较多种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计算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运用传统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学生成绩,详细设计出一套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证明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80-05Abstract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heck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graduate training. At first, a variety of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n,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calculated by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applied to calculate graduation design scores. Finally, a set of complet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aduation design is designed, and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s the rationality and oper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ssy comprehensive method1 前言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基本置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后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能力发挥,也能对毕业生的择业或继续深造起到很大的影响。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内容创新
1.创新性思维:评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运用创新性思维,包括提出新颖的问题、解决已知问题的新方法、突破传统框架的思考方式等。
评价学生对设计任务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以及能否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设计方案。
2.独立思考:评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提出并论证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是否能够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理论应用:评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对学科理论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合理运用。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对设计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并能够合理运用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技术应用:评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工具和软件。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法进行设计,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类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学生对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技术难点的解决能力。
总之,评价内容创新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技术方法的运用能力以及对设计任务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创新程度,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教育厅文件
鄂教高[2001]18号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教学管理
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本科专业学生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这一教学环节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现将《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教
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内自查自评,在自评中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高教处。
我厅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组织有关专家抽查各本科高校有关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
具体实施办法和时间另行通知。
附件:1、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2、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评估
指标体系(试行)
二ΟΟ一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 高校毕业论文管理评估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2001年7月9日印发
共印45份
附件1:
附件2:
说明:A级指标为优秀级标准;C级指标为合格标准;B级介于A、C之间;D级为不合格。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选题与研究背景1.选题合理性:选题是否在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研究背景分析:对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准确的综述。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明确性:研究目标是否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2.研究内容全面性:研究内容是否涵盖了选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各个方面。
3.研究方法选择与合理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适应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广度:文献综述是否对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2.文献综述深度:对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综合,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研究方法完整性:研究方法是否完整且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
2.实验设计合理性:实验设计是否有效地验证了研究的假设和目标。
3.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合理,是否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和说明。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准确性: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是否与研究目标一致。
2.结果分析与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是否合理、深入,并能获取新的结论。
六、论文结构与语言表达1.论文结构完整性:论文章节是否合理划分,论文结构是否完整清晰。
2.语言表达准确性:论文语言是否通顺、准确,是否符合学术规范。
七、创新与推广应用1.创新性:论文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否能对学术领域或实际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2.推广应用价值:论文研究成果对实际应用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以上是一个试行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持续完善和修正,以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和需求的要求。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教学管理评估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着力改革,重在建设”的原则,深化改革,锐意创新,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水平和质量。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函〔2002〕152号)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办法:一、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进一步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并积极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及管理工作改革的新思路。
二、评估对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工作定于每年4月进行,评估对象为前一年度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
三、评估程序学校成立评估专家委员会,并根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置评估专家组,负责实施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遵循“严格标准、实事求是、公正公开、注重质量”的原则,采取学院自评与学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如下程序进行:1.学院自评。
各学院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材料,精心组织开展自评工作,评定自评等级,并说明各条目评级理由,及时向学校报送自评报告、被抽查学生论文(设计)等相关文件、材料。
2.质量评审。
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抽取各专业学生论文(设计)全套资料,由评估专家组进行质量评审。
评审工作实行主副审制,每篇论文(设计)由1名专家担任主审,2名专家担任副审。
3.管理评估。
评估专家组按评估指标体系内涵深入各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共分“听”、“看”、“议”、“评”四个阶段:“听”——学院负责人汇报本单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自评情况;“看”——评估专家组现场查看毕业论文(设计)各项材料;“议”——评估专家组与学院进行交流和质疑,要求一问一答,简明扼要;“评”——评估专家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评议,评定成绩。
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浙江省高等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浙江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不含军事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全程监督,具体抽检工作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
第三条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目的在于引导高校规范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严格毕业标准,严把毕业“出口关”,切实建立健全本科毕业环节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章抽检对象和程序第四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
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对于上一学年度出现问题较多的高校和需要重点监测的专业适当加大抽检比例。
第五条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制定当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具体要求,启动年度论文(设计)抽检工作。
根据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全国抽检信息平台)和全省学士学位论文信息,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抽检名单。
省教育厅指导评估机构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和组织专家评审。
第六条各高校根据省教育厅通知要求,通过全国抽检信息平台报送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全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文、设计作品照片及说明等材料。
除按照盲审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外,不得人为加工修改送检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于实施本科毕业论文替代制度或有特殊培养要求的学生,需提供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相关部门通过的特殊培养方案或者毕业论文(设计)特殊要求等支撑材料,供专家评议时参考。
若学位授予对应的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国家涉密论文相关规定,可不报送原文,须提前以机要形式向省教育厅报送涉密论文定密审批材料。
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办法(试行)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的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机制,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际,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办法。
一、抽检原则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工作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抽检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抽检范围及比例每年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两次抽检,第一次抽检对象为本学年待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比例不低于3%。
第二次抽检针对当年存档的已授学士学位的毕业设计(论文),两次抽检比例之和原则上不低于6%。
三、评议要素和重点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等要求,结合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际,确定不同专业毕业论文抽检评议要素,制订质量标准,重点对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学术规范以及工作量大小等进行考察。
四、工作程序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检名单,覆盖学校全部专业,并覆盖30%以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3年内抽检覆盖100%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学校首次抽检安排在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结束后,通过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采取随机匹配方式组织同行专家对抽检论文进行评议,提出评议意见。
每篇论文至少送1位同行专家评审,专家结论为“合格”的论文将视为合格,评议合格的论文不再组织校内评阅,直接进入答辩环节。
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论文,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2位复评专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将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
对于“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将责成专业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次组织专家对论文评议。
评议意见为“合格”的毕业论文,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整改期限不少于二周。
复议意见仍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将至少延期答辩1个月。
第二次抽检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存档工作结束后,学校将依据随机抽检的原则,确定抽检学生名单下发各系,组织校系两级督导及相关专家,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方案
(试行)
二○○七年三月
一、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二、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三、毕业论文(设计)评估结论标准
1、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
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A≥13,(其中重要项目A≥9,C≤1),C=0;
良好:A+B≥13,(其中重要项目A+B≥9 ,D=0),C≤2;
合格:D≤1。
2、本方案观测点共15项,其中观测点(黑体字)10项,一般观测点5项。
评估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 级的为D
茂名学院
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估评价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