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春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17
1.我国以()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世界地位突出。
A.文化性B.民族性C.原生性D.萌变性答案:C2.旅游路线的组织和设计是一项()性很强的工作。
A.政策B.实践C.技术D.应用答案:C3.堆绣、壁画和()被称为塔尔寺的三绝。
A.转经筒B.酥油花C.经卷D.唐卡答案:B4.《货殖列传》堪称我国最早的中国旅游地理记述专篇,它载于下列()名著中。
A.《史记》B.《山海经》C.《水经注》D.《梦溪笔谈》答案:A5.()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园,与拙政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A.蠡园B.豫园C.沧浪亭D.梅园答案:C6.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美誉的是()。
A.峨眉山B.武夷山C.黄山D.雁荡山答案:D7.我国旅游地理学是以()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
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B.区域旅游资源调查研究C.游憩娱乐D.旅游交通答案:A8.()是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区构成最基本的地域单元。
A.景点B.旅游点C.旅游目的地D.旅游地答案:B9.著名的九寨——黄龙风景区属于下列()旅游大区。
A.华北B.东北C.西北D.华中答案:D10.张家界的自然景色,以()制胜。
A.雄B.险C.奇D.秀答案:C11.最早载有我国各地山川风物与古迹的典籍是()。
A.《水经注》B.《论语》C.《山海经》D.《徐霞客游记》答案:C12.在旅游资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最生动、形象、直观的方法是()。
A.实地考察法B.信息技术法C.分类对比法D.地理图表法答案:D13.在我国的七大古都中,作为古都的时间最长的是()。
A.洛阳B.安阳C.西安D.开封答案:C14.我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起于()。
A.20世纪30年代初B.1949年C.20世纪70年代末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答案:C15.就全球而言,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开始形成于()。
A.20世纪30年代初B.19世纪末叶C.20世纪70年代中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答案:C16.下列地貌景观中,最具普遍旅游开发价值的是()。
【奥鹏】-[南开大学]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正确答案:D第2题,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成分D、污染物正确答案:A第3题,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B、0C、1D、2正确答案:C第4题,经过重新测算,目前在构筑全球碳循环模式时,陆地植被的碳库大多采用()Pg C。
A、375B、550C、827D、1276正确答案:B第5题,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正确答案:B第6题,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B、5%-25%C、10%-15%D、10%-25%正确答案:B第7题,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第8题,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第9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正确答案:D第10题,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正确答案:A第11题,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
A.遥感技术的分散化
B.实用化与商业化
C.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
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答案:A
2.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群体系统
答案:B
3.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2
B.1
C.0
D.-1
答案:B
4.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
B.不确定
C.下降
D.上升
答案:C
5.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
B.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
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
D.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
答案:D
6.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答案:A。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1.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A题].太阳能[B题].水分[C题].养分[D题].二氧化碳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2.随着冰期的结束,全新世气候开始转暖,约在()前进入最暖的时期,国际上称为全新世大暖期。
[A题].3.2万年[B题].1.8万年[C题].9千年[D题].1千年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3.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题].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B题].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C题].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D题].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4.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题].板块运动[B题].海洋变化[C题].火山喷发[D题].水汽输送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5.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题].光合同化量[B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C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D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6.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题].30米[B 题].300 米[C 题].3000 米[D 题].30000 米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D7.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
[A题].上升[B题].下降[C题].先上升再回到原始水平[D题].先下降再回到原始水平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B8.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
A.2.8年
B.28年
C.280年
D.2800年
答案:D
2.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B.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C.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答案:B
3.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
A.遥感技术的分散化
B.实用化与商业化
C.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
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答案:A
5.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群体系统
B.开放系统
C.封闭系统
D.孤立系统
答案:C
3.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2
B.1
C.0
D.-1
答案:B
4.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
B.不确定
C.下降
D.上升
答案:C
5.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
B.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
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
D.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
答案:D
6.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答案:A。
南开大学20春学期《生态旅游》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应服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A.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B.突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C.寻求多种方法论的统一
D.以游客为本
答案:D
2.下面哪个不包含在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三体”的关系中()
A.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
B.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者
C.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投资商
D.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业
答案:C
3.下面哪个不属于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 )
A.经济性
B.环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