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个领域,每个领域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1〕〔2〕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

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

“教育部

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

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

摘要:文章阐述了刚刚兴起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首次提出

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合作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详细表述了这些素养内容的特点。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5)05-0078-04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林小驹

沈晓红

(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

518101)

作者简介:林小驹(1961-),广东揭阳人,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教研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编号:23)研究成果。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年5月上半月

课程与教学

DOI:10.16215/https://www.doczj.com/doc/1f7580422.html,44-1371/g4.2015.05.019

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三、高中化学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化学创新能力培养(即化学核心素养)强调不足,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

突出特点是,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因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经常无法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日用沐浴露中的主要成分高达20多种,为什么会这么多?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合成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即质量标准)

我们提出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各项指标体系中。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必须要检测是否到达了基本能力水平了。目前还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评价的质量标准。

(三)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培养不足,缺乏“动态”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书本与大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的、“二维”空间的思维训练与培养。我们知道,在动手的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要查找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研究药品的用量,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通过探索,总结规律;实验中的实物、现象对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当前的高中化学,缺乏学生在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动脑过程,缺乏在“动态”的、“三维”的实战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削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缺乏CTS教育的发散思维训练

化学—技术—社会(CTS)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我们现在所做的化学实验一般是验证性实验,很多学校也能认真完成。但这些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实验设计方案,仪器、用品和药品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过程并不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如:若你是“补铁”保健品的研发人员,在设计其主要成分时,你将考虑哪些方面?

(五)现行化学教育中,缺乏对化学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及教学建议

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展示相对应的课程资源,同时给予教师重要的教学建议等。

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一)化学素养的培养

1.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概念、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能自主或合作设计完成一些化学探究实验。

2.化学思想

化学学科思想是指人们在认识化学的活动中所运用科学方法的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

课程与教学

征、价值的基本认识。如守恒思想(质量、能量、原子、电荷守恒);对立统一思想(微观和宏观、量变和质变、定性和定量);控制变量思想;一般与特殊、归纳与演绎思想;验证探究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以致用思想等等。

3.化学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方法,有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及一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推、联想、归纳、演绎、迁移法、实验、图像法等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高度综合地将多种方法运用于化学研究中,如把物理、生物及数学等方法移植于化学方法之中并加以融合。同时,积极汲取系统论的整体化思想,开拓化学的新概念、构建化学的新概念、构建化学的新理论,推进现代化学的发展。

4.化学精神

化学精神是指带有化学色彩的科学精神。我们学习化学,并不意味着将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而是要掌握化学方法和化学精神,它们是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化学精神就是对化学规律、化学原理、概念、化学现象的理解,就是严谨、求实、探索、毅力、实证、创新、独立、批判、和谐、宽容等工作风尚。

(二)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

本文中的化学信息是指,与化学相关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数据、书刊、图表、音像、模型、化学资源(如装置图、反应设备、工艺流程、有机合成路线等)、化学程序等信息。

1.强化化学信息意识,利用化学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化学工具书、查阅化学文献、网络查询和应用等。

2.获取、识别化学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的信息题比例很大。常常引入一些新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处理,总结归纳两三条规律。

3.在化学信息交流合作中,学会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守法,形成信息伦理。

学生要学会描述实验现象,独立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生成新信息、应用化学信息和形成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新的化学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要自律、自觉抵御有害信息。

(三)化学能力素养

1.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探究实验和设计实验或改进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操作实验,检测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化学探究结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2.合作互助能力、团队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需要具有交往能力的人。要想取得工作的成功或科研成果,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在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学习活动和个体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结合体,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对高中生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树立起到促进作用。

3.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化学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大胆猜测和假设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进行化学思维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探究FeCO3的性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猜想假设FeCO3的化学性质,推测的依据;设计实验方案,列出试剂,预期现象;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总结FeCO3的性质。

4.竞争与创新能力

竞争会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学生更加勤奋和努力,会提高学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不断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出新;不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

课程与教学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四)化学语言素养的培养

1.与他人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相应反应的过程,与人沟通既可以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程度。我们培养的学生中,很多人学习优异,但沟通能力差,与人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弱,这也是理科学生的弱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真诚、专注交流的和谐气氛,敢于问答、善于倾听、注重礼节,培养学生自信、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化学语言能力

化学语言能力是学生准确运用化学语言传递信息、表达化学交流,用化学语言描述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问题,并能向他人表达化学思想的能力。目前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不尽人意:口头回答或书面回答时,条理不清,思维混乱;化学用语、化学原理和化学生活语言不准确;作业和试卷中回答表述词不达意、没有重点和关键点、缺乏条理和科学性。

3.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高中生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要加强培养学生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相互理解与宽容;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

(五)化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1.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和化学事实,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化学事物、化学规律的思维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对化学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推理、猜想、假设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批评性思维能力

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独立思考、反思、合理质疑,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去其糟粕。

3.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各种化学思维能力的综合和核心,是人们以敏锐的知觉,从化学现象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化学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经常使用发散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逆向思维方法(反面思考)、迂回思维方法(拐弯思考)、联想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求异思维方法等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1.各学科知识整合、融合、综合素养培养

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知识互相渗透,具有基础性和交叉性。跨学科跨情境的知识整合,包括学习思想、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及各种资料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融合、综合。如在化学教学中用诗词表达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渗透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用数学(数列、空间几何、图像、计算等)、物理(热、电、力、电、波普学等)、生物(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再现化学试题。

2.综合能力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生产、生活、社会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科学地探究事物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渗透教学对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知识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及高科技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新阳,裴新宁.为21世纪重建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2〕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责任编辑:张海新)

课程与教学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精品文档 .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 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这无法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化学教学对有效教学的不利影响 1、教学目标的设定只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知识,教师会组织和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认为学生做对题了,化学就学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变化,以至于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达不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反而还容易让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厌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用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主要考点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溶液PH的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有关计算),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等。 二、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 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的挥毫泼墨 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的神来之笔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

高中各学科学习特点大全【最新】

高中语文学习辅导的特点: 1,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解; 2,课堂上,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更强调主动的参与; 3,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更强调进行规律的总结; 4,自修课上,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 5,在学习别人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更强调探索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济南延安学校在注重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教给学生合理科学的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更在于全面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比如阅读理解,基础知识,文言文学习,作文等多个模块化针对性学习。 高中语文辅导班收费合理,师资雄厚,多年一线高中教师亲临代课,多年办学经验,济南4A级办学水平机构,每年8000名学员输送,教学成果突出,每年中考高成绩辉煌,更多的案例详见济南延安学校官网; 数学作为延安学校的优势教学学科,得到济南几万名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信赖,每年冲着这个名头来的学员数不胜数; 高中数学学习辅导的特点: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4.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2、思想松懈 3、学不得法 4、不重视基础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树立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数学学习观。 5.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延安学校在数学教研教学体系建设上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同时每年从延安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很快,这从每年的高考成绩就能反映出来! 高中英语学习特点: 初高中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的特点:初中阶段的英语单词少(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左右的生词,200~300个短语)、课文短、内容简单(基本的语法知识),考试前只要强记一番便能得高分,更多的是模仿、机械训练;初中三年所学的内容完全可以压缩成几页纸,这点东西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docx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科教兴国 1 / 1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个领域,每个领域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1〕〔2〕 。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 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 “教育部 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 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 摘要:文章阐述了刚刚兴起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首次提出 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合作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详细表述了这些素养内容的特点。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5)05-0078-04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林小驹 李 跃 沈晓红 (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 518101) 作者简介:林小驹(1961-),广东揭阳人,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教研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编号:23)研究成果。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年5月上半月 课程与教学 DOI:10.16215/https://www.doczj.com/doc/1f7580422.html,44-1371/g4.2015.05.019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应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并为将来在化学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1、化学的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包括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规律的宏观把握,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无机知识体系、有机知识体系、物质结构知识体系等。 2、化学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 3、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基本操作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检验或验证某一猜想是否成立的能力等。 4、规范表述某一现象、某一性质的表达能力。 5、利用数学学科构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重视新课教学中的“第一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从容的,也不能指望做成半生不熟后再回炉。唯有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些内容时,通过形象化的辅助手段、一定难度的思考与辨析,才能让学生对它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的、清晰的,所以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是高三能否提高学科素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前提。 2、从化学学科特点看,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以下几个核心思想,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建设有化学味的课堂的目的: (1)“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无论是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还是有机化学不同类别物质的认识,应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客观世界物质缤彩纷呈,特别是有机物价键、官能团等的差异搭配,不可能让我们把所有物质都认识一遍、学习一遍,掌握了结构相似性与性质相似性的关系、掌握了有机化学学习就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初步具备预测物质性质、模拟书写反应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强调结构的分析,如原子结构、周期表的位置,官能团的类别,以及相似性质的相似结构分析等等;复习有机化学,更可以改变教材编排体系,以烷烃—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类—酯类的主线去编写导学案。 (2)守恒的核心思想。物理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质量守恒,化学学科中同样存在着守恒,如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具备守恒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认识和处理化学问题。守恒思想的形成,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逐步开发,高一新课教学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形成“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同时为高二电化学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奠定基础;高二新课学习电解质溶液时,重点形成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思想,“质子守恒”留待高三复习时视班型考虑是否拓展。平常在习题讲评中,遇到守恒法可用可不用情况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优先考虑守恒法,并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3)把握反应规律的核心思想。化学反应很多,既有普遍的反应通式,也有特殊的反应,学生要准备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走“背化学”的路子,效率低下且不科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普遍规律和特殊性,认清出现规律的原因和反常的原因。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字”规律,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电化学中离子放点顺序所体现的氧化性、还原性规律,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性质学习与基团对官能团的影响的规律等等。教学中,不能把学习变为“背书”,贪图教学简单而不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而不去分析原因。 (4)分类与对比的核心思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把书由厚读薄、把要记忆的内容由繁杂变得简单,需要化学教师和学生在分类对比中寻找突破。例如有机化学官能团相似、性质相似的分类记忆,无机化学同族性质相似的记忆,基本概念中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物质分类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对比理解,将极大减轻学生在记忆中的痛感。 3、重视实验,坚信“所做有所得”。化学的有机、无机物质多,性质多,现象描述类的考察多。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基本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依然是题设的得分点。这些内容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动动手、“开开眼”,再通过记忆辨析,相信效果会比教师说实验、学生看视频要好的多。提升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应试能力,只有从起始年级开始接触实验,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全局思考能力,不能到了高三再去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高一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 化学学科还有很多学科思想,比如量变引起质变、平衡等思想。教学中只有着眼于学生长远能力的提升,用“上台阶”式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才能得到加强。 -可编辑修改-

高中化学学科要求及特点

高中化学学科要求及特点 高中化学学科要求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理解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 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 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理解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 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 般方法。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 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实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水平。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升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 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 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 学精神。理解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 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是化学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 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 知识和技能,很大水准上是型,欠缺独立思考水平的培养,习惯于被 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 象侧重抽象,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主动地接受 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既抽象,

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一时不适合,这是学生 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 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 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 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即时 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 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合。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 个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化学 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实行概括、综合,实现 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 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水平, 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仅仅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 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度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 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使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 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 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刻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出guo教师资格证提供: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考试目标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 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 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 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 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 法改进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运用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学科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应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并为将来在化学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1、化学的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包括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规律的宏观把握,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无机知识体系、有机知识体系、物质结构知识体系等。 2、化学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 3、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基本操作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检验或验证某一猜想是否成立的能力等。 4、规范表述某一现象、某一性质的表达能力。 5、利用数学学科构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重视新课教学中的“第一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从容的,也不能指望做成半生不熟后再回炉。唯有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些内容时,通过形象化的辅助手段、一定难度的思考与辨析,才能让学生对它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的、清晰的,所以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是高三能否提高学科素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前提。 2、从化学学科特点看,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以下几个核心思想,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建设有化学味的课堂的目的: (1)“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无论是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还是有机化学不同类别物质的认识,应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客观世界物质缤彩纷呈,特别是有机物价键、官能团等的差异搭配,不可能让我们把所有物质都认识一遍、学习一遍,掌握了结构相似性与性质相似性的关系、掌握了有机化学学习就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初步具备预测物质性质、模拟书写反应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强调结构的分析,如原子结构、周期表的位置,官能团的类别,以及相似性质的相似结构分析等等;复习有机化学,更可以改变教材编排体系,以烷烃—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类—酯类的主线去编写导学案。 (2)守恒的核心思想。物理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质量守恒,化学学科中同样存在着守恒,如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具备守恒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认识和处理化学问题。守恒思想的形成,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逐步开发,高一新课教学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形成“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同时为高二电化学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奠定基础;高二新课学习电解质溶液时,重点形成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思想,“质子守恒”留待高三复习时视班型考虑是否拓展。平常在习题讲评中,遇到守恒法可用可不用情况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优先考虑守恒法,并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3)把握反应规律的核心思想。化学反应很多,既有普遍的反应通式,也有特殊的反应,学生要准备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走“背化学”的路子,效率低下且不科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普遍规律和特殊性,认清出现规律的原因和反常的原因。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字”规律,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电化学中离子放点顺序所体现的氧化性、还原性规律,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性质学习与基团对官能团的影响的规律等等。教学中,不能把学习变为“背书”,贪图教学简单而不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而不去分析原因。 (4)分类与对比的核心思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把书由厚读薄、把要记忆的内容由繁杂变得简单,需要化学教师和学生在分类对比中寻找突破。例如有机化学官能团相似、性质相似的分类记忆,无机化学同族性质相似的记忆,基本概念中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物质分类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对比理解,将极大减轻学生在记忆中的痛感。 3、重视实验,坚信“所做有所得”。化学的有机、无机物质多,性质多,现象描述类的考察多。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基本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依然是题设的得分点。这些内容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动动手、“开开眼”,再通过记忆辨析,相信效果会比教师说实验、学生看视频要好的多。提升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应试能力,只有从起始年级开始接触实验,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全局思考能力,不能到了高三再去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高一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 化学学科还有很多学科思想,比如量变引起质变、平衡等思想。教学中只有着眼于学生长远能力的提升,用“上台阶”式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才能得到加强。

化学学科素养详解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2016-07-13 16:34:06) 转载▼ 分类:化学教学 标签: 教育 时评 文化 育儿 杂谈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个领域,每个领域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1〕〔2〕。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 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

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 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 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现状研究1 2.4.2.2 不同教龄段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的认 识 关于高中化学教师的调查,笔者将高中化学教师的教龄分为1-3年、4-6年7-9 年、10-15年、15 年以上5个教龄段。各教龄段所占人数百分比见图2- 1. 图2-1 高中化学教师各教龄段所占人数百分比 教龄段为1-3年的教师称为新手型教师,教龄段为15年以上的教师称为专家型教师,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称为熟手型教师,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各指标的认同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2-6教龄为1-3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三重表征守恒思想动态平衡联系发展辩证思维绿色应用百分比M58.3358.3358.3358.3358.3358.33表2-7 教龄为4-6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问题解决守恒思想实验操作信息迁移辩证思维绿色应用百分比M85.7171.4371.4371.4371.4371.43表2-8 教龄为7-9 年的离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问题解决信息加工实验操作信息迁移守恒思想绿色应用百分比M1001001001007575表2-9 教龄为IO-15 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守恒思想实验操作信息迁移推理思维对立统一绿色应用百分比M10010010010085.7185.71

表2-10 教龄为15 年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 从上述 5 个表中可以得出,总体来说,各教龄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中指标认同度是小同大异。 由表2-6可知,教龄为1-3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三重表征、守恒思想、 动态平衡、联系发展、辨证思维、绿色应用这六项指标的认同度最高。对这些 教师的问卷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他们对指标都具有普遍的认同度,他们认为每 一项指标都很重要,都可以成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关键项。这种 认识与他们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联,教龄为1-3年的教师普遍为新手型教师 ,他们大多是刚刚走上岗位的毕业生,缺乏一定的教书经验,没有丰富的知识 体系,不能掌握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他们不能明确地判断出哪些指 标是最重要的。 由表2-7、表2-8可知,教龄为4-9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在问题解决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最高。问题解决主要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历 四个阶段: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通过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巩固,才能实现知识的运用。在化学教学中,教会着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因此,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一种体现。 自表2-9、表2-10 可知,在守恒思想上,教龄为10 年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的 认同度最高,在高考中,守恒思想是一个常考点,在许多计算题中,都要运用到 守恒思想:电子得失守恒、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教龄为10 年 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可以说是老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丰富合理的 知识结构。他们对高考动向有预见性,全面掌握了高考的考点。因此,他们认为 ,高考所考就是学生所学,学生所具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以高考为前提。 除此之外,各个教龄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绿色应用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都很高。绿色应用主要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活化学,绿色化学。现在绿色环保是社 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化学这门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来源于生活并 作用于生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 这也可能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动态平衡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较高, 源于高考的要求,动态平衡主要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依然进行, 这是选修四的重点,也是学生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总结.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能力 1.课程性质 2.课程的基本理念 3.课程设计思路 4.课程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了解、认识、能表示、辨别、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2.技能型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课程内容标准 必须课程学生应得到以下方面的发展 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生活 1.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应用化学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 3.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技术 1.了解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 3.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的观念。 4.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 物质结构与性质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史实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