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附6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66.96 KB
- 文档页数:8
附表1禽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1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1.场/户/养殖小区概况1附表1~6在疫情确诊后一周内报送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室(联系电话0)。
**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4.采样检测情况②A冷冻;B.冷藏;C.常温6.疫点地理特征请提供当地行政区划图,并在地图上标出疫点位置,注明疫点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靠7.其他信息如有其他信息,如当地的养殖特点(如该养殖场户的卫生状况和设施情况、饲养本地区养殖区域分布、禽苗主要来源、活禽及其产品主要来源地及销售地区等)、风俗习惯(如斗鸡、不食用病死畜禽等)及其他(如当地有形成产业的烧鸡加工产业等)等,请填写。
如有现场三、疫源追溯追溯期为第一个病例发现前1个最大潜伏期,对所有调入疫点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接四、疫源追踪对第一例病例发现前1个最大潜伏期至封锁之日,所有从疫点调出的家禽及产品,及与疫点填表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签章处):附表2牛、羊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二、现况调查**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2.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公、母两种情况注明。
6.疫点地理特征:如有可能,请在县级行政区域图上标出疫点所在地,并注明疫点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靠近山脉、河流、公路等。
如已采取封锁措施,请标注封锁范围和时间。
7.其他信息如有其他信息,如疫点所在县口蹄疫疫病史、当地养殖特点(如本地区养殖区域分布、活畜及其产品主要来源地及销售地等)、风俗习惯(不食用病死畜禽等)等,请填写。
如有现场照片,请附上。
三、疫源追溯追溯期为1个最大潜伏期,即从发现第一例病例向前追溯1个最大潜伏期,对所有调入疫点四、疫源追踪对第一例病例发生前的最大潜伏期内,所有从疫点出售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畜群接触填表单位(签章处):附表3猪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1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1.场/户/养殖小区概况3.场/户/养殖小区养殖概况(养殖场可不填养殖户数)二、现况调查**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附件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病例发生、传输,特制订本方案。
1 调查目标1.1调查可能传染源、传输路径及影响原因,为疫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发觉和追踪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病例亲密接触者。
1.3 发觉人传人线索,并寻求其证据,为立即做好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2 组织和准备2.1 开启条件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过监测系统汇报、群众反应、媒体报道、疫情通报等路径获知本辖区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发生经省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证实禽流感疫情。
(2)发觉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发觉人禽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4)发觉其它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病例或需要开展调查相关情况。
2.2 组织及实施2.2.1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汇报后2小时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立即采取对应预防、控制方法,并将调查结果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
依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技术支持和指导。
2.2.2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前往疫区指导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调查准备调查单位应快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标、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组员任务及职责。
调查组组员通常包含相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消毒人员、试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
3 调查内容和方法3.1背景资料搜集3.1.1当地地理、气象、人口等资料搜集经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地理情况(如地理位置、流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湖泊、河流、交通情况等)、气象资料(如年均气温、年均月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月降雨量、年均湿度、当年月均气温及月均降雨量及月均湿度等)、农林业(土地使用、农业种植、养殖业、野生动物、候鸟迁徙情况等)、人口资料(最新人口总数、年纪别组成、流感人口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医院数量及床位数、学校数量等)、其它相关资料如特殊风俗及生活习惯等。
(新)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09年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依法做好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能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1.责任明确。
各地应当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明确流行病学调查责任部门,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未依法履行职责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科学规范。
各地应当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实施辖区内工作方案,系统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报送信息,定期开展评估,为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3.协调一致。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强化资源整合,协调各分中心、有关专业实验室、地方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监测站),形成合力,有序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三)组织分工1.农业部负责全国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全国动物疫病防控状况,制定和发布全国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组建国家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承担全国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重要调查结论的审定、论证、咨询和技术支持工作。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指导辖区内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疫情监测站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工作。
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有1名主要负责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设立省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承担辖区内技术支持和培训,推选其中3~5名专家作为国家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候补成员。
3.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内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具体实施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工作。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2.04•【文号】卫发电[2004]15号•【施行日期】2004.0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发电[2004]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向人间传播,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人间禽流感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参见卫生部网站),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此前我部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内容与本方案不一致,以本方案为准。
附件:《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卫生部办公厅二00四年二月四日附件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感疫情,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目前对禽流感疫情发展变化形势和禽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制定本技术指南,以指导各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发生、传播、蔓延扩散。
一、目的与原则通过本技术指南的实施,规范人禽流感疫情的监测、职业暴露人员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感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本技术指南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出现人禽流感病例和发现病例之间存在人传人的可能等,分类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随着对人类禽流感认识的不断深入,本指南及相关附件将随时修订、完善。
附件3 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预防和操纵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和传播,做好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1.为核实病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证据;2.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阻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操纵提供科学依据;3.为研究人禽流感自然史,积存个案资料,描述、分析流行现状;4.发觉人传人的线索、并寻觅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付预备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法定按甲类治理的乙类传染病,县(区)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接到相关疫情报告后,均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为:1.不明缘故肺炎病例;2.人禽流感待查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3.显现发烧等异样临床表现的紧密接触者;4.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
三、调查内容和方式(一)调查内容1.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大体情形、发病通过和就医情形、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紧密接触者情形、诊断和转归情形等。
详见附表“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2. 标本搜集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要注意搜集相关标本,标本搜集种类、时限和方式参见《人禽流感标本搜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附件4)。
3. 其他调查(1)动物疫情背景调查搜集与人禽流感发生有关的动物疫情情形。
①本地家禽饲养业的状况:家禽种类,饲养方式、饲养规模、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等。
②本地禽类、鸟类交易情形:交易种类、货物来源、交易方式(有无活禽集市、现场屠宰及防护情形等)。
③本地最近几年,尤其是近1~2月内发生禽流感或发生禽鸟类病(死)情形:发生时刻,动物发病表现,动物发病、死亡的种类、数量和散布(涉及的时刻、地域),本地动物疫情监测结果(包括农业/林业部门开展的实验室诊断的健康带毒调查)。
④候鸟迁移情形、近期异样死亡情形、禽流感监测情形。
(2)病例间流行病学联系调查发觉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及其他不能排除人传人的病例的线索,要认真调查,寻觅人暴露的证据,评估人传人可能性大小。
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方案第1篇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方案一、背景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可感染家禽、野生鸟类以及人类。
人感染禽流感(以下简称“禽流感”)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系统、全面、人性化的防控措施,降低禽流感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目标1. 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 降低禽流感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和感染率。
3. 建立健全禽流感防控机制,确保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防控措施(一)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宣传- 开展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 加强对重点人群(如养殖户、兽医、医务人员等)的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2. 生物安全- 加强对家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养殖、屠宰、运输等环节的操作。
- 定期开展家禽疫情监测,对疑似感染的家禽进行隔离、检测和扑杀。
3. 个人防护- 提倡公众在接触家禽或野生鸟类时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 避免与病禽、死禽接触,一旦接触后应立即彻底清洗手部。
(二)控制措施1. 病例发现与报告-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禽流感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2. 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观察期为自最后接触病例之日起算14天。
- 观察期内,密切接触者应每日测量体温,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疫点疫区处理- 对确诊禽流感病例所在地区进行封锁、消毒等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 加强对疫点疫区的家禽养殖场、市场等场所的监测和管控。
4. 疫苗接种- 根据疫情情况,对重点人群进行禽流感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 鼓励公众主动接种禽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四、监督与评估1. 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 各级政府部门应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流感爆发调查方案
背景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全球每年有数百万
人感染流感,并造成数千人死亡。
在流感高发季节,如秋冬季节,流
感疫情往往会爆发,并给公共卫生及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查和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流感爆发调查方案,以便快速调查流
感疫情、及早发现疫情变化并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方案
调查流感疫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尽快报告流感病例
在流感高峰期,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患者的流感
病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时间、旅行史、接触史等内容。
2.开展流感疫情监测
每日对当地各个医疗机构就诊的流感患者进行监测,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就医科室、病情严重程度等信息。
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尽早控制疫情。
3.调查疫情的传播途径
通过调查病患的活动范围、家庭成员和同伴的病情等信息,并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对疫情进行传播源追踪和疫情动态监测。
4.加强宣传教育
对公众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流感预防知识宣传。
例如,鼓励大家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饮食清淡、多喝水等措施。
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电视、报刊等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政策。
结论
通过本方案提出的流感疫情调查方案,可以迅速采集和掌握疫情信息,做好相关预防和处理措施。
希望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执行,常态化开展工作。
最终达到保护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的目标。
一、调查目的根据自治区202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制定,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分析当年动物疫病的流行状况,了解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内容1.动物种类和疫病类型调查范围包括畜禽类动物(如猪、牛、羊、鸡、鸭等)和野生动物,主要调查的疫病类型包括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重要疫病。
2.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动物场所、养殖户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勘查和数据收集;(2)问卷调查:采用结构化问卷对养殖户、兽医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动物疫病的防控情况和疫情通报等情况;(3)实验室检测:收集病死动物、活体动物、血清样本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是否感染疫病。
3.调查指标(1)动物数量和分布:分析不同动物种类和分地区的养殖数量和分布情况;(2)疫情通报和报告:调查疫情的发现和上报情况,分析疫情通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疫情监测和控制:了解各地疫情监测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分析控制效果;(4)病死动物处理和消毒措施:了解病死动物处理和养殖环境消毒措施的情况。
4.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调查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展示不同动物种类和疫病类型的流行程度和时空分布规律;分析疫病传播途径和高风险因素,为疫病的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计划1.调查准备阶段(1)成立调查工作组,明确调查目标和工作计划;(2)制定调查问卷和调查指标,统一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标准;(3)培训调查人员,掌握调查技巧和流行病学知识;(4)与各地畜牧兽医局、养殖户协商,并取得合作;(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2.实施调查阶段(1)按照调查计划,依次实施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2)完善调查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定期汇总和分析调查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
3.数据整理和报告阶段(1)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制作可视化报告;(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疫病防控建议和政策措施;(3)撰写调查报告,上报自治区畜牧兽医局。
流感爆发调查方案背景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每年都会造成数百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的情况发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密集的人口活动以及跨国旅行的普及,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
当流感爆发时,及时采取措施对于控制病情扩散至关重要。
为了提前预防和应对流感爆发,需要制定一套流感爆发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第一阶段:爆发病例确认当有人出现流感症状时,需立即进行确认。
具体步骤如下:1.病人首先向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汇报症状。
2.医护人员需对病人进行诊断,并将其放入隔离区域进行治疗。
3.医院将病人送至所在地卫生局进行登记,确诊后再报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阶段:流感病毒分类及追踪确定爆发病例后,需要对病毒进行分类并进行追踪,以便控制病毒传播。
具体流程如下:1.从患者体内取样,进行病毒分离。
2.对病毒进行测序,确定病毒的基因型。
3.将病毒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向省、市疾控中心报告。
4.根据病毒信息,确定病毒的来源、演变情况以及传播途径等相关情况。
第三阶段:舆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在流感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必须密切关注并及时评估相应的舆情和风险。
具体流程如下:1.建立流感舆情监测机制,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渠道以及新闻媒体对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搜集,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2.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疫情的传播范围以及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并向上级疾控部门提供相关报告。
第四阶段:疫情应对和预防针对流感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具体流程如下:1.针对已经确定的疫情爆发地点进行疫情应对和病毒防控措施。
2.进行人员隔离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追踪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并进行隔离观察。
3.加强宣传,提醒公众注意防范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4.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结论在流感爆发的情况下,需要确立流感爆发调查方案,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对疫情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的扩散范围,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处理方案一、目的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生育委员会通报我国上海、安徽、江苏发生3例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已确诊7例病例,2人死亡,疫情还有进一步扩大可能。
虽然目前该病毒尚无人传人证据, 基于该病毒存在引起严重疾病的可能性,故应谨慎对待。
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1、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2、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3、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4、为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二、工作内容1、病例的个案调查2、接触者追踪3、资料管理和利用三、工作程序和方法(一)病例的个案调查1、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调人员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原则上每例病人至少由2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调查。
2、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如病人病情较重或死亡,无法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基本内容: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和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情况.调查表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晰。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订正报告或转归报告时,应及时做好随访和相关信息的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个案调查表。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一、病例一般情况1.病例姓名:家长姓名(若是儿童,请填写):2.性别:□男□女3.民族:4.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实足年龄:□□岁或□□月)5.身份证号码:□□□□□□□□□□□□□□□□□□(或家长身份证号码)6.户籍: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栋) 组(单元) 号7.现住址: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栋) 组(单元) 号8.学习或工作单位:9.联系电话:(1)手机: (2)家庭电话: (3)其他联系人电话:10.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教师□保育保姆□餐饮业□商业服务□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待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其他二、病例的发病与就诊经过1.发病日期:□□□□年/□□月/□□日2.请填写以下就诊情况:三、病例的临床表现1.首发症状(描述):2.临床表现:□发热:体温(范围) 入院时℃,最高℃;□咳嗽□咳痰□咽痛□头痛□流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寒战□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结膜炎□恶心□呕吐□腹泻□脑膜刺激征3.其他临床表现(描述):四、病例居住环境及暴露情况1.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楼)周围环境描述:2. 病例居住地是否能见到候鸟或野禽:□经常见到□偶然见到□从未见过□不知道□其他3. 病例居住地周围最近一月是否有死亡候鸟或野禽:□是□否□不知道4.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区)动物饲养或病死情况: 有□无□□是□否□证实中□不知道五、病例家禽饲养情况1.家中禽畜饲养情况:3.是否证实禽畜H7N9型禽流感感染或相关环境中检出病毒:□是□否□证实中□不知道3.1 环境/病死禽畜采样情况:六、病例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1.是否有慢性疾病,若有(医生已经诊断,可多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免疫缺陷□其他慢性疾病: 2.一年内是否接种流感疫苗:□是□否2.1如有,最后一次接种日期:□□□□年/□□月/□□日3.是否曾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否□记不清3.1如有,最后一次接种日期:□□□□年/□□月/□□日七、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1.病前2周内是否接触禽畜类及其他动物:□是□否□不知道1.1 若接触,则接触动物种类: 动物名称为:(可填多种动物)1.2 接触方式:□饲养□打扫、清洗禽畜舍□接触动物分泌物□购买加工生鲜禽畜肉□职业运输□收集或运输禽畜类粪便□收集或卖鸡蛋□清洗禽畜毛□买卖活禽、活畜□宰杀禽畜类□食用□处理/掩埋禽畜类1.3 接触时间:1.4接触禽畜后是否洗手:□每次均洗□偶尔洗一次□从不洗手1.5若未接触过禽畜类,是否在病前2周内到过:□饲养场□农贸市场□河/湖/塘边□湿地□公园□其他2.病前2周内是否接触病死禽畜类:□是□否□不知道2.1若接触,则接触种类:动物名称为:(可填多种动物)□未接触□不清楚□其他2.2若接触,则接触方式(可多选):□宰杀、加工病死动物□接触病死禽畜排泄物□接触病死禽畜分泌物□直接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病死禽畜肉□其他2.3 累计接触时间: 小时2.4 若食用病死禽畜肉,则所食用时是否熟透:□是□否□不知道3.病前2周内,若参与宰杀、加工病死禽畜类,则主要方式(可多选):□捕捉或固定病死禽畜类□烫洗死禽畜□拔除禽畜毛□接触死禽畜血液□清洗/接触死禽畜内脏□刀切病死禽畜肉□清洗、处理禽畜肉3.1 接触病死禽畜期间,手部伤口情况:□无伤口□未愈合旧伤口□处理过程造成伤口3.2处理病死禽畜类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他预防措施(可多选):□带手套□穿防护鞋□带口罩□服用抗病毒药物□无任何防护措施3.3处理病死禽畜后是否洗手:□每次均洗□偶尔洗一次□从不洗手□其他八、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第1次检查:□□月□□日,WBC: ×109/L;N %;L % 检测单位: 第2次检查:□□月□□日,WBC: ×109/L;N %;L % 检测单位: 第3次检查:□□月□□日,WBC: ×109/L;N %;L % 检测单位: 2.X线检查:第1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第2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第3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3.CT检查第1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第2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4.其他检查:5.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九、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1.病例出院诊断:1.2.3.4.2.最终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排除(病名: ) 3.转归: □痊愈□死亡□其他3.1若痊愈,出院日期: □□□□年/□□月/□□日3.2若死亡,死亡日期: □□□□年/□□月/□□日3.3死亡原因:十、调查小结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年/□□月/□□日调查者签名:附表1-2省市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注:1、接触病例类型:⑴疑似病例⑵确诊病例2、接触地点:包括⑴家中⑵医疗机构⑶工作单位⑷饭店⑸公园⑹其他3、接触频率:分为⑴每天⑵数次(写明日期或日期范围) ⑶仅一次4、接触方式(多选):⑴共餐⑵同室⑶同病区⑷共用生活用品⑸分泌物、排泄物等⑹诊治、护理⑺探视⑻陪护⑼其他8附表1-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健康随访记录表注:暴露类型:1接触患者2接触病死禽畜 3 接触患者+接触病死禽畜症状:指咳嗽或咽痛等医学观察地点:包括⑴家中⑵医疗机构⑶其他医学观察实施责任人、、9。
流感爆发调查方案随着气温的骤降,每年冬季流感病例也随之增多。
对于流感的爆发,我们需要及时处理和控制,以避免疫情的扩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流感爆发调查的方案,以方便我们更好地应对流感疫情。
1. 流感的认知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其潜伏期为1-3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头痛、全身不适等。
在一些高危人群中,如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流感爆发现场处理流程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区域出现了较多的流感病例,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下面列举了一些流感爆发现场的处理流程。
•明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尽快向疾控中心或卫生部门报告病情•采集病原体样本并进行分析•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为患者提供基本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以上的处理流程针对流感爆发后的现场处理,下面我们将讲述针对流感的调查流程。
3. 调查流程3.1 报告病例和调查人员对于可能出现流感爆发的场所,我们需要针对性的安排调查人员,向医疗机构或卫生部门报告该场所可能存在的流感病例。
3.2 调查用具准备在进行流感疫情调查时,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用品和设备,包括口罩、手套、消毒水、测温枪等。
确保调查人员的安全和卫生。
3.3 调查方法调查过程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确认病例的数量、分布及患病者的症状。
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患病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等,以确定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
3.4 调查周期与公告针对调查结果,应定期公告相关进展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采取封控、隔离等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根据调查结果,对于高发人群进行关注和监测。
4. 流感预防控制对于类似流感这样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控制的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常规洗手和勤换衣服•避免接触病原体环境•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最后,应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制定流感的预防计划,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加大流感疫苗推广力度,遏制流感疫情的扩散。
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监测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制定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及时发现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防止疫情扩散;2. 监测禽类市场、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禽流感病毒情况,保障食品安全;3. 监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防止疫情对人类造成危害。
三、监测内容。
1. 对禽类进行定期抽样检测,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情况;2. 对禽类市场、养殖场和屠宰场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检测,确保环境卫生;3. 对禽类饲料、饮水进行定期检测,排除禽流感病毒的存在;4. 对禽类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
四、监测方法。
1. 采用PCR技术对禽类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2. 采用生物安全柜对禽类市场、养殖场和屠宰场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禽类饲料、饮水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4. 采用体温监测、血液检测等方法对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禽流感病毒监测。
五、监测责任。
1. 禽类养殖场、屠宰场负责人要对禽类进行定期监测,并报告监测结果;2. 禽类市场管理部门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并做好环境卫生工作;3. 疾控中心要对禽类样本、饲料、饮水进行定期监测,并做好疫情报告;4. 医疗机构要对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报告体检结果。
六、监测措施。
1. 对发现禽流感病毒的禽类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2. 对发现禽流感病毒的环境进行及时消毒,防止疫情传播;3. 对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人员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对人类造成危害。
七、监测评估。
1. 对监测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趋势;2. 对监测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效率。
八、总结。
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防止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做好禽流感监测工作,保障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
流感爆发调查方案研究背景近年来,流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和传染性,且易于通过空气、接触和飞沫传播等方式进行感染。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季节性和流行性两种形式传播,季节性流感每年都会发生,而流行性流感则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流感疫情。
为了更好的应对流感疫情,必须掌握流感病毒传播规律和流感疫情的发生变化。
因此,制定流感爆发调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内容为了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必须对流感疫情进行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流感病毒类型首先需要对确定流感病毒类型,以便针对性的开发疫苗。
采集病毒样本、分离病毒并行病毒检测。
2. 分析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必须对其传播途径进行分析。
应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3. 确定流感疫情的暴发时间和地点需要对流感疫情的暴发时间和地点进行准确的确认,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在人群中进行有目的的监测,并确定病例报告和研究病例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4. 监测人群需要针对性的开展监测人群。
例如,教育机构、医疗机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对该流感季节感染易感人群等。
以及对江苏省申报的全国手足口病和猪链球菌病监测。
5. 采取有效措施根据以上调查,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措施。
如封闭疫区、人员隔离、争取市场上相关流感疫苗等,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紧急报警和社会宣传。
调查方法针对流感爆发进行调查,需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针对流行性病情快速反应的重要手段。
可采集患者信息,如个人信息、病史、临床症状和治疗情况。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掌握疫情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及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测是确定疾病原因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室检查技术,可迅速、准确地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明确流行病学特征、病毒分离鉴定等信息,为制定相应流感调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