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 格式:pptx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6
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教课内容:教科书第 29 页,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
教课提示:教材选用了一个班念书沟通会的场景,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之中。
念书、读故事都要边读边想,从书中吸取营养,这是念书的好习惯。
本节课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了这个主题教育学生应当如何念书。
教材经过“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数学知识来指引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和圆有关的知识去解决实质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质操作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和作用,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和圆有关的的知识灵巧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故事是学生的一大特色,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本节课教师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梯度不一样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故事中意会到更多的道理。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经过读故事,认识故事中所包含的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
2.过程与方法:掌握“转变”这一数学方法,能运用“转变”的思想方法解决实质问题。
3.感情、态度、价值观:领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宽泛应用,激倡始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念书的好习惯。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
教课难点:解决问题的灵巧性。
教课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底稿纸等。
教课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入主题投影直接出示教材第29 页情境图。
讲话: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读过哪些故事?生1:我读过《田忌赛马》。
生 2:我读过《曹冲称象》。
生 3:我读过《狄多公主圈地》。
【设计企图:本环节采纳直截了当的方式引入新课,直奔主题,节俭了时间。
】(二)合作研究1.认识故事内容。
《狄多公主圈地》故事的大概内容以下:古代有一位公主叫狄多,她的王国发生反叛后,就逃离了非洲。
一天,她向当地的一名酋长雅布乞求一些土地,雅布酋长不想多给土地,就给了狄多一张犍牛皮,让公主用这张犍牛皮圈土地,圈多少就给多少。
聪慧的公主用这张犍牛皮圈了好多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成立了拜萨(意思为牛皮)城。
第二单元1、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圆的认识及圆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提示: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单元主题图呈现的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情景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本单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1呈现有圆的物体,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抽象出圆的平面图形。
通过圆规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归纳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例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发现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特征。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
可以在众多所画图形中较为准确地辨认出圆。
有一定的研究图形特点的方法积累(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
这些方法可以为课堂中学生研究圆的特点有一定启发。
同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圆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能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
但不能很准确地对于生活中圆的例子进行准确性描述。
举例说出生活中见到过的圆,学生回答:笔筒、胶条……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个物体上的某个面是圆形的。
但对于让学生做到真正深入认识圆是由之上的若干个点连接而成,以及在学生头脑中充分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还是比较困难的。
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对圆规都有一定的了解(平时买作图工具时都是成套的,包含圆规),一般都有画圆的经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物品或圆规画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1、我会填空。
(1)+ + =( )+( )+( )=( )( )×( )=( ) (2)72×4=()()()⨯=()7 5×41=()()4⨯ (3)求3个103是多少列成算式是( ) (4)、15千克的31是( )千克 3吨的83是( )吨2、我会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4×74=4×74=71( )(2)52×2=252⨯=103 ( )(3)1米的32和2米的31一样长。
( )3、我会计算 52×4 = 5×83= 91×5 = 61×6= 157×6= 75×14= 3×97= 15×54=24×83= 57×193= 7×214= 85×12=4、每米铁丝重52千克,15米铁丝重多少千克?5、正方形边长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6、体育课上列队形,每个同学间隔3米,21名同学排列成一列,队伍有多长?第二课时1、我会填空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计算。
(2)、18个61的和是( ) 132的6倍是( )(3)、26的132是( ) 12的43是( )(4)、125时=( )分 53米=( )厘米 65日=( )小时(5)、4千米的32和( )个32千米一样重2、计算 97×3= 8×165= 157×5= 33×2213= 73×3= 4011×8=2×25= 21×145= 50×2511=3、一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8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4、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光华小学六年级学生捐款400元,五年级学生捐款是六年级的107,五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5、一本科技书240页,小明看了全书的83,小明看了多少页?6、一根钢材锯成2段用了83分钟,如果锯成9段用多少分钟?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1、我会填 (1)、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分子,( )相乘的积作分母。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练习(含答案)一、填空3/4时是(45 )分3/4米是(7.5 )分米3/4平方米是(75 )平方分米3/4立方米是(750 )立方分米3/4吨是(750)千克周角的2/3是( 240 )度平角的2/3是( 120 )度直角的2/3是( 60 )度二、应用题1、某地平均年日照1200小时,甲地年日照时间是它的3/2。
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1200*3/2=1800(小时)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2、某地平均年日照1200小时,甲地年日照时间比它长1/2。
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方法一: 1200*1/2=600(小时)方法二:1200*(1+1/2)=1800(小时)1200+600=1800(小时)答:甲地年日照时间大约1800小时。
3、某地平均年日照1200小时,乙地年日照时间是它的3/4。
乙地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1200*3/4=900(小时)答:乙地年日照时间大约是900小时。
4、某地平均年日照1200小时,乙地年日照时间比它短1/4。
乙地年日照时间比它短多少小时?1200*1/4=300(小时)答:乙地年日照时间比它短300小时。
三、应用题1、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4/5,走了多少千米?150*4/5=120(千米)答:走了120千米。
2、甲地到乙地 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4/5,它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方法一:150*4/5=120(千米)方法二:150*(1-4/5)=30(千米)150-120=30(千米)答:它离乙地还有30千米.3、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走了(这里删掉全程的)4/5千米,它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150-4/5=149.2(千米)答:它离乙地还有149.2千米。
四、应用题1、校园里有杨树6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是柳树的2/3,槐树有多少棵?60*9/10*2/3=36(棵)答:槐树有36棵。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材16~41页)单元知识整理单元考点复习一、填空。
1.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2,那么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
2.一个圆的直径是5 cm,如果这个圆的直径增加到10 cm,这个圆的周长增加到( )cm。
3.在周长为80 cm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
4.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0.28 dm,它的面积是( )dm2。
5.一个环形,外圆半径是3 dm ,内圆直径是4 dm ,这个环形的面积是( )dm 2。
二、判断。
1.半径一定是直径的12。
( ) 2.圆的面积大于扇形的面积。
( )3.圆环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 ) 4.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 ) 三、选择。
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
A. 4 B. 8 C. 162.一个半圆的周长等于( ) 。
A.2CB. πr +2d C. πr +2r3.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它们的( ) 。
A. 圆心位置不同B. 圆周率大小不相等C. 直径不相等 四、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cm)五、解决问题。
1.伦敦市的标志性建筑——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它的时针的长度是2.75 m 。
大本钟的时针针尖一昼夜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2.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0.6 m 。
如果它每分转200圈,那么要通过一座长753.6 m 的桥,需要多少分?3.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8 m ,在它的周围铺一条1 m 宽的小路。
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思维拓展题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dm)一、1. 1∶4 2. 31.4 3. 62.8cm 314 (crn2) 4. 6.28 5. 15.7二、1.× 2.× 3.√ 4.×三、1A 2.C 3.C四、分析: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直径是40cm的圆的周长再加2条60 crn的线段长。
解答:3.14⨯40+60⨯2=245.6 (cm)五、1. 2⨯3.14⨯2.75⨯2=34.54(m)2.753.6÷(3.14⨯0.6⨯200)=2(分)3.3.14⨯(82+1) 2-3.14⨯ (82)2=28.26(m 2)思维拓展题3.14⨯(8÷2) 2⨯2-8⨯8=36.48(dm 2)。
第二单元圆➢单元备课方案◆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单元主题图;②圆的认识;③圆的周长;④圆的面积。
以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
圆的认识包含圆的认识,认识圆的半径,直径等相关知识,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还涉及到扇形的相关知识,如圆心角,弧等概念以及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设计图案等。
在圆的周长这节中,了解圆周率的概念,已知直径求周长和已知半径求周长等。
圆的面积包括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已知半径求面积,已知直径求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还包括求一些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求圆环的面积等知识。
◆教材分析: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
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引入学习内容。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基本特征。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概念,而是提供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圆形的物体,为学生的学习圆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2.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探究、发现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是“化曲为直”、“化圆为方”。
教材力图通过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思想。
例如,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材首先设计了估一估的活动,通过原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比较,及估计了圆的面积的大小范围,又再一次渗透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思想。
1.1分数乘整数1.填一填。
(1)+++++=()×()(2)×3=()+( )+( )2.直接写得数。
×4=×12= ×18= ×6=×3=×3= ×3=×2=×4=×30=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5.在某电视台举办的一个闯关节目中,最快的一名选手用时分,最慢的一名选手用时是最快选手的4倍。
最慢的一名选手用时多少分?答案:1.(1) 6 (2)2. 8 3 143. 34. 595. ×4=(分)【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2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1. 填空题。
(1)整数乘分数,用整数乘( )的积作分子,分母( )。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 ),再计算。
(2)16千克的是( )千克;12个是( )。
2. 求m的 (n不等于0)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 mnB. m+C. m×3. 小明家上月用电120千瓦时,本月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用电量比上月下降了。
小明家本月比上月少用多少千瓦时电?4. 一台联合收割机收割1公顷小麦需用柴油吨,收割18公顷小麦需要柴油多少吨?答案:1. (1)分子不变约分(2)8 3 2. C3. 120×=30(千瓦时)4. ×18=8(吨)【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3分数乘分数6.找出下面各题中单位“1”的量。
(1)看一本书,看了这本书的。
( )(2)小明的身高比小刚高。
( )(3)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
(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
( )7.直接写得数。
×= ×= ×= ×=8.平方米的?9.我国供水不足的城市个数占全国城市总个数的,其中又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答案:1.(1)这本书的总页数(2)小刚的身高(3)男生人数(4)长方形的长 2.3. ×=1(平方米)4.=【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执教老师:姬长江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利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共 4 个小节。
教 学 内 容圆这一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学生从学 习学习直线图形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 法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借助直线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思维方法,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讲 对学生是一个飞跃。
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借助圆规画圆,理解圆直径、半径的含义。
2.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面积的意义,掌握圆周长、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教 学 目 标 确地进行计算。
3.能应用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认识扇形,了解扇形的大小与扇形的圆心角的关系。
5.学会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1.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 学 方 法 2.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 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 课时。
课 时 划 分 1.圆的认识 2.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2 课时 3 课时 3 课时 5.整理与复习 1 课时4.解决问题2 课时云梦小学活页教案课圆的认识课时累计题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目的 要求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
重、难点 圆的画法的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课堂时间安排: (总 40 分) 课堂导入(5) 分钟 新授课(25 )分钟 教 一 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填空。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最长的一条。
(2)圆的对称轴有()条,长方形的对称轴有()条。
(3)圆的半径是2cm,它的直径是()cm,它的周长是()cm,它的面积是()cm2。
(4)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36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cm。
画周长是9.42d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dm。
(5)一个直径是4dm的半圆形铁皮,周长是()dm,面积是()dm2。
(6)一个圆环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cm2。
(7)在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cm。
(8)将一个直径是4dm的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dm,面积是()dm2。
(9)用一根12.56dm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铁环的直径是()dm,面积是()dm2。
(10)两根铁丝长都为6.28dm,用它们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的面积大些,大()dm2。
2.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2)半圆是轴对称图形,时称轴只有一条。
()(3)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4)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5)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的两脚尖在直尺上应取3cm的距离。
()3.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右图中,三个圆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大圆的周长()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2)一个圆环,大圆半径是2dm,小圆半径是1dm,圆环的面积是()。
①3.14dm2 ②9.42dm2 ③12.56dm2(3)下列图形中,只有四条对称轴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三角形③正方形④圆(4)用4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正方形③长方形④圆(5)右面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综合训练训练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书写(3分)(64分)一、填一填。
(共25分)1.可以用()和()表示位置。
(2分)2.虎山在熊猫馆的南偏西30°方向上,这是以()为观测点。
(1分)3.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一种使生活更加便利的发明。
下面是张叔叔的车载导航系统显示的地图。
(16分)(1)张叔叔的车在医院()偏()()方向上,距离为()m。
(2)书店在火车站()偏()()方向上,距离为()m。
(3)张叔叔开车去火车站,先从出发点向()偏()()方向行驶()到达医院,再从医院向()偏()()方向行驶()m到达火车站,这样走较近。
4.下图是银泰城及其周边的示意图。
(6分)(1)城市书房在文化馆北偏东15°方向上,距离是200 m。
请画出城市书房的位置。
(2)体育馆在银泰城东偏北40°方向上,那么银泰城在体育馆()偏()()方向上。
二、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以学校为观测点,书店在东偏北30°方向上,下图正确的是()。
A. B.C. D.2.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西偏北36°,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工。
要使以后公路准确接通,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
A.北偏西36°B.西偏北54°C.南偏东36°D.东偏南36°3.如图,灯塔在轮船的()处。
A.东偏南25°方向6 kmB.北偏东25°方向6 kmC.南偏西25°方向6 kmD.东偏北25°方向6 km4.观察如图的位置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书店在体育馆东偏北35°方向600 m处B.状状家在体育馆西偏北30°方向800 m处C.体育馆在状状家南偏东60°方向800 m处D.体育馆在书店南偏西35°方向600 m处三、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