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据运算
- 格式:ppt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4
c语言数据结构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在C语言中,一元多项式的表示与运算是常见的数据结构操作之一。
一元多项式由一系列具有相同变量的单项式组成,每个单项式由系数和指数组成。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包括多项式的创建、求和、差、乘积等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单项式。
每个单项式由一个系数和一个指数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定义如下:```cstruct term{float coefficient; // 系数int exponent; // 指数};typedef struct term Term;```接下来,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元多项式。
一元多项式由一系列单项式组成,可以使用一个动态数组来存储这些单项式。
```cstruct polynomial{Term* terms; // 单项式数组int num_terms; // 单项式数量};typedef struct polynomial Polynomial;```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基本运算了。
1. 创建一元多项式要创建一元多项式,我们需要输入每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指数。
我们可以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来创建一个适应输入的单项式数组。
```cPolynomial create_polynomial(){Polynomial poly;printf("请输入多项式的项数:");scanf("%d", &poly.num_terms);poly.terms = (Term*)malloc(poly.num_terms * sizeof(Term));for(int i = 0; i < poly.num_terms; i++){printf("请输入第%d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指数:", i+1);scanf("%f %d", &poly.terms[i].coefficient, &poly.terms[i].exponent);}return poly;}```2. 求两个一元多项式的和两个一元多项式的和等于对应指数相同的单项式系数相加的结果。
c语⾔基本运算计算机的基本能⼒就是计算,所以⼀门程序设计语⾔的计算能⼒是⾮常重要的。
C语⾔之所以⽆所不能,是因为它不仅有丰富的数据类型,还有强⼤的计算能⼒。
C语⾔⼀共有34种运算符,包括了常见的加减乘除运算。
这讲就对C语⾔中的运算符做⼀个详细介绍。
⼀: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常地简单,就是⼩学数学⾥⾯的⼀些加减乘除操作。
不过呢,还是有⼀些语法细节需要注意的。
1.加法运算符 +1 int a = 10;23 int b = a + 5;在第3⾏利⽤加法运算符 + 进⾏了加法运算,再将和赋值给了变量b,最终变量b的值是152.减法运算符或负值运算符 -1 int b = 10 - 5;23 int a = -10;1> 在第1⾏利⽤减法运算符 - 进⾏了减法运算,再将差赋值给了变量b,最终变量b的值是52> 在第3⾏中,这个 - 并不是什么减法运算符,⽽算是⼀个负值运算符,-10代表的是负⼗3.乘法运算符 *1 int b = 10 * 5;注意:乘法运算符并不是x或者X,⽽是星号*。
变量b最终的值是50。
4.除法运算符 /1 double a = 10.0 / 4;2 double b = 10 / 4;34 printf("a=%f, b=%f \n", a, b);注意:除法运算符并不是÷,⽽是⼀个正斜杠 /1> 第1⾏中的10.0是浮点型,4是整型,因此会将4⾃动类型提升为浮点型后再进⾏运算,最后变量b的值是2.52> 第2⾏中的10和4都是整型,计算机中的运算有个原则:相同数据类型的值才能进⾏运算,⽽且运算结果依然是同⼀种数据类型。
因此,整数除于整数,求出来的结果依然是整数,会损失⼩数部分。
最后变量b的值是2。
查看输出结果:3> 如果想让整数除于整数不损失精度的话,可以将某个整数强制转换为浮点型数据1 double a = (double)10 / 4;23 double b = 10 / (double)4;45 double c = (double)10 / (double)4;67 double d = (double) (10 / 4);10和4之间只要有1个强转为浮点型数据即可,另外1个整数会⾃动类型提升为浮点型数据。
c语言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C语言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进行转换,但需要注意数据精度的损失和溢出问题。
以下是数据类型间的转换及其运算:
1. 整型转浮点型:整型可以直接转换为浮点型,即将整数值转换为浮点数值,例如将int类型变量a转换为float类型的变量b,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float b = (float)a; 强制类型转换
2. 浮点型转整型:浮点型转换为整型需要注意精度的损失和溢出问题,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方式或者使用取舍方法进行转换:
int a = (int)3.14f; 强制类型转换,a的值为3
int b = (int)(-3.14f); 强制类型转换,b的值为-3
int c = (int)(3.14f + 0.5f); 取舍方法转换,c的值为3
int d = (int)(-3.14f - 0.5f); 取舍方法转换,d的值为-3
3. 字符类型转换:字符类型可以转换为整型和浮点型,例如将char类型变量c 转换为int类型的变量a,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char c = 'A';
int a = (int)c; 强制类型转换,a的值为65
4. 数组类型转换:可以使用指针类型进行数组间的转换,例如将int类型的数组a转换为float类型的数组b,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int a[3] = {1, 2, 3};
float *b = (float *)a; 强制类型转换,b指向a的首地址
5. 布尔类型转换:布尔类型不可以直接强制类型转换为整型或浮点型,但是可以使用True和False来表示0和1,例如:
bool flag = true;
int a = flag; a的值为1。
实验二数据运算和输入输出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8.10.26批次 4 地点教师教师评语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常量表示方法;2.掌握C语言变量定义初始化;3.掌握各种运算符及表达式的运算规则;4.熟悉并掌握格式化输入和输出函数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必做实验:【实验2.1】,【实验2.2】,【实验2.3】【实验2.4】2.选做实验:【实验2.5】三、程序调试步骤及运行结果(写清题号,附上编写的程序及运行结果)【实验2.1】#include"stdafx.h"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int i=5,j=5,x,y,z;char ch1,ch2;i++;printf("i=%d,j=%d\n",++i,j++);x=10;x+=x-=x-x;printf("x=%d\n",x);return 0;}实验二数据运算和输入输出【实验2.2】#include"stdafx.h"/**********found**********/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int c,f=100;/**********found**********/c=5*(f-3)/9;printf("f=%d,c=%d,\n",f, c);return 0;}【实验2.3】#include"stdafx.h"#include<math.h>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float a,b,c,p,s;scanf("%f%f%f",&a,&b,&c);p=(a+b+c)/2;s=sqrt(p*(p-a)*(p-b)*(p-c));printf("Three edges are :%.2f,%.2f,%.2f\n",a,b,c);printf("The area is:%.2f\n",s);return 0;}【实验2.4】#include"stdafx.h"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char ch1,ch2;scanf("%c",&ch1);printf("%c %d %o %x\n",ch1);ch2=ch1+32;printf("%c %d %o %x\n",ch2);return 0;}。
第2章 C语言的数据和运算[目的要求]1. 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2. 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3. 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的常量和变量的引用方法;4. 掌握简单的输入和输出;5. 掌握变量赋初值的方法;6. 掌握各类数据的混合运算;7. 掌握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和算术、关系、逻辑表达式;8. 掌握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基本内容]1. C语言的数据类型;2. 常量与变量;3. 简单的输入(scanf())和输出(printf());4. 运算符和表达式。
[重点难点]1.重点:数据类型、表达式。
2.难点:变量、表达式。
[课时安排]4学时。
2.1 程序设计概述一个程序应包括对数据的描述和对数据处理的描述。
1.对数据的描述,即数据结构。
2.对数据处理的描述,即电脑算法。
算法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是程序的灵魂。
为此,著名电脑科学家沃思〔Nikiklaus Wirth〕提出一个公式:数据结构 + 算法 = 程序2.2 C语言的数据类型C语言提供的数据结构,是以数据类型形式出现的。
具体分类如下:1. 基本类型分为整型、实型〔又称浮点型〕、字符型和枚举型四种。
2. 构造类型分为数组类型、结构类型和共用类型三种。
3. 指针类型。
4. 空类型C 语言中的数据,有常量和变量之分,它们分别属于上述这些类型。
本章将介绍基本类型中的整型、实型和字符型三种数据。
2.3 常量和变量2.3.1 常量1. 常量的概念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称为常量。
2. 常量的分类〔1〕整型常量〔2〕实型常量〔3〕字符常量。
〔4〕符号常量。
2.3.2 变量1. 变量的概念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被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2. 变量的两个要素〔1〕变量名。
每个变量都必须有一个名字──变量名,变量命名遵循标识符命名规则。
〔2〕变量值。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值存储在内存中。
在程序中,通过变量名来引用变量的值。
c语言数组运算规则摘要:1.C 语言数组的基本概念2.C 语言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3.C 语言数组的运算规则4.C 语言数组运算的实例5.总结正文:一、C 语言数组的基本概念C 语言中的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
数组在C 语言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可以简化程序的设计,提高编程效率。
二、C 语言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1.声明数组:使用关键字“int”或“float”等声明一个数组,后面跟上数组的名称和方括号[]。
例如:“int arr[5];”声明了一个整型数组arr,它有5 个元素。
2.初始化数组:在声明数组后,可以对数组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方法有以下两种:(1)静态初始化:在声明数组时,直接赋值给数组元素。
例如:“intarr[5] = {1, 2, 3, 4, 5};”。
(2)动态初始化: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赋值语句给数组元素赋值。
例如:int a = 1, b = 2, arr[2] = {a, b};。
三、C 语言数组的运算规则C 语言数组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访问数组元素:使用数组名加上方括号[],再跟上元素的下标。
例如:arr[0] 表示访问数组arr 的第一个元素。
2.修改数组元素:通过赋值语句,将新的值赋给数组元素。
例如:arr[0] = 10;。
3.数组之间的运算:C 语言支持数组与数组之间的运算,如加法、减法等。
运算时,数组的每个元素都会参与运算。
例如:int arr1[5], arr2[5]; arr1 + arr2 表示将arr1 和arr2 的每个元素相加。
4.数组与指针的运算:C 语言中,指针可以用来操作数组。
指针变量可以存储数组的地址,通过指针可以访问数组的元素。
例如:int *p = arr;表示指针p 指向数组arr。
c语言中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原创版)目录1.概述2.混合运算中的数据类型3.混合运算的规则4.实际运算示例5.总结正文1.概述在 C 语言编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混合运算,例如对整数和浮点数进行加减运算,或者对字符串和整数进行拼接等。
本文将介绍 C 语言中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数据类型在 C 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型(char)和字符串(string,需要使用数组表示)。
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3.混合运算的规则(1)整型与浮点型的混合运算:整型和浮点型的混合运算遵循以下规则:- 整型与浮点型相加减时,整型会自动转换为浮点型,然后进行运算。
- 浮点型与整型相乘除时,浮点型会自动转换为整型,然后进行运算。
(2)整型与字符型的混合运算:整型和字符型的混合运算遵循以下规则:- 整型与字符型相加减时,字符型会自动转换为整型,然后进行运算。
- 整型与字符型相乘除时,字符型会自动转换为整型,然后进行运算。
(3)浮点型与字符型的混合运算:浮点型和字符型的混合运算遵循以下规则:- 浮点型与字符型相加减时,字符型会自动转换为浮点型,然后进行运算。
- 浮点型与字符型相乘除时,字符型会自动转换为浮点型,然后进行运算。
4.实际运算示例以下是一些实际的混合运算示例:```cint a = 5;float b = 3.14;char c = "A";// 整型与浮点型的混合运算int sum = a + b; // sum = 8.14float diff = a - b; // diff = 1.86// 整型与字符型的混合运算int product = a * c; // product = 5int quotient = a / c; // quotient = 0// 浮点型与字符型的混合运算float sum_float = b + c; // sum_float = 3.14float diff_float = b - c; // diff_float = 2.14```5.总结在 C 语言中,不同类型的数据间的混合运算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C语⾔实现⼤整数加减运算详解前⾔我们知道,在数学中,数值的⼤⼩是没有上限的,但是在计算机中,由于字长的限制,计算机所能表⽰的范围是有限的,当我们对⽐较⼩的数进⾏运算时,如:1234+5678,这样的数值并没有超出计算机的表⽰范围,所以可以运算。
但是当我们在实际的应⽤中进⾏⼤量的数据处理时,会发现参与运算的数往往超过计算机的基本数据类型的表⽰范围,⽐如说,在天⽂学上,如果⼀个星球距离我们为100万光年,那么我们将其化简为公⾥,或者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个很⼤的数。
这样计算机将⽆法对其进⾏直接计算。
可能我们认为实际应⽤中的⼤数也不过就是⼏百位⽽已,实际上,在某些领域⾥,甚⾄可能出现⼏百万位的数据进⾏运算,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如果没有计算机,那么计算效率可想⽽知。
由于编程语⾔提供的基本数值数据类型表⽰的数值范围有限,不能满⾜较⼤规模的⾼精度数值计算,因此需要利⽤其他⽅法实现⾼精度数值的计算,于是产⽣了⼤数运算。
本项⽬实现了⼤数运算的加、减运算。
⼀. 问题提出⽤C语⾔实现⼀个⼤整数计算器。
初步要求⽀持⼤整数的加、减运算,例如8888888888888+1112=8888888890000或1000000000000-999999999999=1。
C语⾔中,整型变量所能存储的最宽数据为0xFFFF FFFF,对应的⽆符号数为4294967295,即⽆法保存超过10位的整数。
注意,此处"10位"指数学中的10个数字,并⾮计算机科学中的10⽐特。
浮点类型double虽然可以存储更多位数的整数,但⼀⽅⾯常数字⾯量宽度受编译器限制,另⼀⽅⾯通过浮点⽅式处理整数精度较低。
例如:double a = 1377083362513770833626.0, b=1585054852315850548524.0;printf("res = %.0f\n", a+b);输出为res = 2962138214829621510144,⽽正确值应为2962138214829621382150。
c语言不同数据类型间的混合运算转换规则+常见数据类型【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间的混合运算转换规则+常见数据类型】在C语言中,数据类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经常会涉及到不同类型数据的运算和转换。
本文将探讨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间的混合运算转换规则,以及介绍常见的数据类型。
一、常见的数据类型1. 整型在C语言中,整型数据类型用于存储整数。
常见的整型数据类型包括int、short、long和long long。
这些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占据的空间大小有所不同。
2. 浮点型浮点型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带有小数点的数值。
常见的浮点型数据类型包括float、double和long double。
这些数据类型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精度的浮点数。
3. 字符型字符型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单个字符。
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类型用char表示。
4. 其他类型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数据类型之外,C语言还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指针类型、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等。
二、混合运算转换规则在C语言中,当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混合运算时,会涉及到数据类型的转换规则。
一般来说,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可以分为隐式转换和显式转换两种方式。
1. 隐式转换在C语言中,当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时,编译器会自动进行类型转换。
这种转换方式称为隐式转换。
隐式转换一般遵循以下规则:a. 如果参与运算的两个数据类型不同,系统会自动将宽度小的数据类型转换为宽度大的数据类型。
b. 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类型包括有符号数据类型和无符号数据类型,系统会自动将有符号数据类型转换为无符号数据类型。
c. 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和浮点型,系统会自动将整型转换为浮点型。
2. 显式转换除了隐式转换之外,C语言还支持显式转换。
在显式转换中,程序员可以通过强制类型转换的方式来改变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使用强制类型转换可以通过类型名将需要转换的数据括在括号中,例如(int)x。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实际编程中,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转换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讲 C语言中的数据运算主要内容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浮点、字符型)变量赋值与混合运算算术运算和强制类型转换赋值运算和赋值表达式逗号运算和逗号表达式输入输出再讨论浮点型数据(实型数据)实型变量数据存储:指数形式:符号位 尾数(为[0,1]间的小数) 指数尾数和指数的位数没有统一标准,由各C系统自定。
实型变量的分类类型 字节数 有效数字 表示数值范围float 4 7 10 38 ~10 38double 8 16 10 308 ~10 308 实型变量定义float 变量表;double 变量表;。
说明:double数据的输入格式串是“%lf”或“%le”练习1:编程输入一个 float 数据后直接输出,理解 float 的有效数字。
练习2:编程输入一个double数据后直接输出。
实型常量²十进制小数形式:必须有小数点。
如:3.14159、-23.4563、.5、1.²指数形式:字母e前必须有数字,字母e后必须为整数。
如:1.5e4、6.8e-10说明:n实型常数只以十进制表示n所有实型常数默认为double,加 f或 F显式说明为 floatn绝对值小于1的实数,小数点前的 0可略n Turbo C用默认格式输出实型数时,保留小数点后6位n实型数据易产生误差,对于实型数据的比较,谨用“= =” 。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main(){int a,b;if(1./41*41==1)a=1;else a=0;if (sqrt(2)*sqrt(2)==2) b=1;else b=0;printf("%d\t%d\n",a,b);}思考1. double 和 float,哪种类型表示的数据精度高?有效位数分别是?2. 用什么格式串输入数据给 double 型变量?3. 用什么格式串输出 double 型数据?4. 目前认识的输出格式串有哪些?5. 3.5 是哪种类型的常量?6. 如何表示 float 型的常量?7. 实型数据可以以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输出吗?8. 输出 double 型数据的格式串是?字符型数据字符常数n直接表示, 如'a', '9', 'Z'n ASCII码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