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员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一、总则为了提高救生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公共水上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参加救生员培训的所有学员和培训工作人员。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掌握救生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提高学员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4. 确保学员具备国家规定的救生员资格证书。
三、培训内容1. 救生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2. 水上安全知识与法规;3. 救生器材的使用与维护;4. 水上救生技能;5. 水上急救技能;6. 实战演练与考核。
四、培训组织1. 培训单位应成立救生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2. 培训单位应设立救生员培训部,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3. 培训单位应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救生员担任培训讲师。
五、培训制度1. 学员报名:学员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培训;2.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3个月,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3. 考核制度:培训结束后,学员需参加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救生员资格证书;4. 考核不合格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免费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需重新报名参加培训。
六、日常管理1. 学员管理:培训部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包括考勤、学习、生活等方面;2. 教学管理:培训讲师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培训质量;3. 器材管理:培训部负责救生器材的采购、维护和保养;4. 安全管理:培训部负责培训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员人身安全。
七、奖惩制度1. 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学员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3. 对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给予重新培训或调整学习计划的机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救生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总则1. 为确保游泳馆安全,保障游泳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所有救生员。
3. 救生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游泳馆安全有序。
二、救生员职责1. 救生员应具备救生技能、急救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熟悉游泳馆环境及设施。
2. 救生员应严格遵守游泳馆开放时间,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3. 救生员应负责巡视游泳馆,发现游泳者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
4. 救生员应密切观察游泳者情况,发现溺水、抽筋、晕厥等情况,立即采取救援措施。
5. 救生员应做好救生器材的检查、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救生器材的正常使用。
6. 救生员应与游泳馆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共同维护游泳馆安全。
三、救生员上岗要求1. 救生员须持有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救生技能。
2. 救生员应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3. 救生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 救生员应接受游泳馆组织的专业培训,掌握救生技能和急救知识。
四、救生员培训与考核1. 游泳馆应定期对救生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救生员综合素质。
2. 救生员培训内容包括:救生技能、急救知识、游泳馆安全知识等。
3. 救生员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五、救生员值班制度1. 救生员值班应实行24小时制,确保游泳馆安全。
2. 救生员值班期间,应严格遵守值班纪律,不得擅自离岗。
3. 救生员值班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六、奖惩制度1. 对表现优秀的救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救生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解聘等处罚。
3. 对救生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应进行批评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馆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游泳馆救生员管理制度范本,旨在规范游泳馆救生员的管理,提高救生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游泳馆安全有序,为广大游泳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水上乐园游客安全救生管理制度一、引言水上乐园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救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关于水上乐园游客安全救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安全意识培养1. 游客安全宣传水上乐园应定期进行安全宣传,向游客普及安全常识、游玩须知和应急措施。
2. 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具备救生、急救技能,提高员工对游客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游客安全设施建设1. 救生员布置水上乐园应设置充足的救生员岗位,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监控游客的安全。
2. 游泳圈、救生衣的提供为了增加游客的安全性,水上乐园应提供游泳圈、救生衣等必要的安全装备。
3. 安全警示标识在水上乐园的各个区域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引导游客正确游玩并提醒潜在的危险。
四、应急措施1. 事故预案水上乐园应制定完善的事故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发生时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
2. 急救设施设置安装足够的急救设施,包括急救箱、急救床等,以应对突发的伤病情况。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安全监控和检查1. 监控系统安装全面覆盖的监控摄像系统,监控游泳区域和其他关键区域,及时发现并处理危险情况。
2. 定期检查定期对游泳区域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杜绝安全隐患。
六、游客安全守则1. 游客守则制定水上乐园应制定游客守则,明确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和注意事项。
2. 游客安全提示向游客提供安全提示,如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不过度暴晒等,以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七、安全事故处理1. 事故记录与报告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水上乐园应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事后分析和改进。
2. 事故调查与处理建立事故调查和处理机制,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八、总结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水上乐园游客安全救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游客的安全保障水平,保证游客在水上乐园的愉快体验。
游泳池救生员管理制度水公园安全管理制度1.救生员和有关工作人员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
做到开放前认真检查器材设备,放置各种救生器材,熟悉水域情况。
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提高责任感,防止突发事件。
3.要牢牢树立安全意识,把保障游客的安全放在首位。
营业时间内由救生员负责游泳者的安全工作,要严格执行游泳救生常规。
4.救生员需由专业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规定明确的职责,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
工作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注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开放完毕要做好清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5.救护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确立有备无患,安全第一的思想,具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对游客的安全负责。
6.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
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
7.做好游泳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儿童池、成人池、深水区、浅水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越界和不服从劝阻的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清除出场。
8.密切注意池内情况,特别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成人池儿童池交界区等;发现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常情况的,应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救助措施。
9.上岗时穿好救生服,配带好口哨、救助用工具,并提前20分钟到岗,将池内警示牌、太阳伞、过脚池、循环系统、地面卫生等清洁干净、打开和摆放好。
10.应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上岗时不兼做教练,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上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玩手机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只限于身体不适和两便)并找人替岗,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
11.每天结束后必须清查负责的水区域。
救生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救生员队伍,保障游泳者的安全,维护游泳场所的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配备救生员的游泳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海滩、水上乐园等。
第三条救生员是游泳场所的重要管理人员,负责游泳者的安全和秩序维护工作。
第四条救生员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游泳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游泳场所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游泳场所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救生员,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第六条救生员管理工作由游泳场所管理者负责,必须积极做好救生员队伍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救生员的条件和资格第七条救生员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没有患有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第八条救生员必须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从事救生员工作。
第九条救生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救生设备。
第十条救生员必须具备责任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救生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一条救生员有权接受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提升自身的救生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十二条救生员有权利根据规定使用救生设备,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救生员有权对游泳场所内不遵守规定的游泳者进行劝阻和制止,并有权将情况上报给管理者。
第十四条救生员有义务遵守游泳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
第十五条救生员有义务向游泳场所管理者汇报工作情况,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和事故处理工作。
第四章救生员的管理第十六条游泳场所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救生员管理制度,确保救生员队伍的正常运转和管理。
第十七条游泳场所应当每年组织救生员进行一定时长的培训和技能考核,保持其救生技能和知识的更新。
第十八条游泳场所需建立救生员轮班制度,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员在岗。
第十九条游泳场所需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保证救生员的救援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
第二十条游泳场所管理者应当对救生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表扬和奖励优秀救生员,对不合格救生员进行督促和整改。
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三类人员(以下简称“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二、人员分类1. 三类人员的分类1.1 临时工:指临时被本单位聘用的劳动者。
聘用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1.2 合同工:指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聘用期限超过三个月。
1.3 外包人员:指由外包公司经过合法程序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派遣到本单位工作的劳动者。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分类2.1 危险作业人员:指从事具有危险性的特殊工作的人员,包括高处作业、爆破作业、挖掘作业等。
2.2 对特殊设备操作的人员:指从事特殊设备操作的人员,如起重机械操作员、电梯维保人员等。
2.3 特殊工种人员:指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焊工、电工、救生员等。
三、人员管理1. 招聘和录用1.1 招聘和录用程序(1) 人力资源部负责发布招聘信息,并组织面试、考核等程序。
(2) 经过面试和考核合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等材料。
(3) 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背景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录用该人员。
2. 岗位安排及工作时间2.1 人员岗位安排(1) 根据实际需要和人员的专业背景,确定岗位分配。
(2) 职位调动需经过申请、评估和批准程序。
2.2 工作时间(1) 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表。
(2) 人员应按照工作时间表准时到岗,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
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1. 培训和考核1.1 培训(1) 特种作业人员需参加经过批准的特种作业培训。
(2) 培训完毕后,特种作业人员需参加相关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 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和相关知识考核。
2. 安全措施和制度2.1 安全用具(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用具。
救生员的员工手册8篇救生员的员工手册8篇救生员的员工手册怎么做?救生员(Lifeguard)是一个技术员工种,使命是水上活动的救护员,保障泳池及海滩使用者的安全,防止遇溺,救助遇溺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救生员的员工手册。
救生员的员工手册篇1一、救生员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上岗不得迟到并需提前15分钟进场检查好器材做好迎场工作,准时开场上岗。
二、救生员必须文明上岗,礼貌待人,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
三、在岗时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精力集中随时观察和掌握池内情况,严禁在岗位上打瞌睡、看书报、发信息、听随身听、吃东西、吸烟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四、不得在值岗时会亲友、与泳客攀谈,值岗时不得私自下水教游客游泳兼任教练。
五、如发生情况要及时施救,见“溺”勇为,在专业急救医生到来前不得随意终止救生工作。
六、不得私自离岗,换岗或串岗,如有要事必须提前向救生组长请假得到同意后方可离开。
七、服从指挥统一调度,遇到事故不得随意发表“个人意见”,严格遵守所属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救伤员上班当日不可喝酒上岗。
九、按时清场,没有例外不得提前清场,清场后必须做好相应的离场前工作,认真检查并确认池内场内无人;检查救生器材,如有缺少或损坏要及时上报,搞好泳池岸边卫生熄灯离场。
救生员的员工手册篇2游泳馆溺水抢救操作规程事故处理制度一、救死扶伤、抢救生命、争分夺秒1、救生员争取第一时间接近溺水者,招呼同事,注意观察;2、及时把溺水者救至岸上,进行判断,现场急救,并报120;3、现场急救时,其他救生员应坚守岗位,密切注意其他泳客的安全,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救生员抢救工作;4、抢救时应大胆、果断、迅速、不慌忙、不推脱、不随意终止;5、按规定时间及时汇报有关部门;二、现场急救检查顺序:现场急救一定要做到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检查抢救程序可分为以下八个步骤:1、判断意识2、高声呼救3、急救体位4、打开气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7、紧急止血8、保护脊柱救生员的员工手册篇31、对本部门领班负责,服从工作安排,做好游泳池的日常管理、对客服务及泳客安全保障救助工作。
2024年救生员定期培训制度为了确保救生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特制定本定期培训制度,适用于所有注册救生员。
一、培训目的定期培训旨在提升救生员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急救知识与技能:包括心肺复苏(CPR)、急救包扎、急救电话处理等。
2.游泳技术:包括各种泳姿的熟练掌握、水上救援技巧等。
3.救生设备使用:熟悉各种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浮标等。
4.观察与判断:提高对潜在危险和紧急情况的识别能力。
5.团队协作:模拟救援场景,训练团队间的协作与配合。
6.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救生员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7.心理健康:应对压力和紧急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培训频率1.基础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础技能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2.进阶培训: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进阶技能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3.应急演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救生场景。
4.日常训练: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日常技能训练,包括游泳和救生设备使用等。
四、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通过讲座、视频学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2.实践操作:在游泳池或开放水域进行实地演练,确保每位救生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3.模拟演练:使用模拟器或情景模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救生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网络学习:利用在线平台提供课程,方便救生员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
五、培训评估1.理论考试:每次培训后进行理论考试,检验救生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救生员的技能水平。
3.应急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4.综合评价:结合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应急演练评估,对每位救生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培训记录1.每位救生员须建立个人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和考核的结果。
2.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日期、内容、考核成绩和评估意见。
3.培训记录作为救生员资格年审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救生员管理制度内容要点救生员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和指导救生员工作的制度,旨在确保救生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救生员管理制度的要点:1. 岗前培训和资质要求:- 救生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具备必要的救生技能和知识。
- 救生员应持有有效的救生员资格证书,并遵守相关规定进行证书的更新和维护。
2. 工作责任和义务:- 救生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 救生员应了解和熟悉所负责区域的水域情况、危险区域和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
- 救生员应及时发现并处理游客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和应急措施。
3. 值班安排和考勤管理:- 救生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应按照规定合理安排,确保持续的救生服务。
- 救生员应按时到岗,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执勤,并及时上报请假和调班等情况。
4. 设备管理和维护:- 救生员应妥善保管和使用救生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 救生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救生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协作与沟通:- 救生员应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维护游客的安全。
- 救生员应及时与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重要信息,保持信息畅通。
6. 事故处理和报告:- 救生员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
- 救生员应详细记录事故的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提交给上级进行事故报告和分析。
7. 绩效评估和培训提升:- 救生员的工作绩效应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救生员进行奖励和激励。
- 救生员应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救生技能和知识水平。
以上是救生员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实际的制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救生员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救生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游客在水域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游泳馆救生员游泳安全管理制度一、导言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游泳馆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游泳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游泳馆救生员游泳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救生员的职责与义务1.救生员必须熟悉游泳馆的安全设备、游泳池的特点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2.救生员应严格执行游泳馆的管理制度,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劝阻和制止。
3.救生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救生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4.救生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形象,做好游泳馆安全管理的示范者和榜样。
三、游泳池的安全管理1.游泳馆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向游泳者介绍游泳馆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2.游泳池的水质应定期检测并保持清洁,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游泳池周围应设置合适的护栏和警戒线,防止游泳者误入危险区域。
4.游泳池边应设置专门的安全设施,如救生浮筒、救生圈等,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5.游泳池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游泳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1.救生员在发现游泳馆内有游泳者遇到危险时,应立即采取救援行动,并及时报告游泳馆管理人员。
2.救生员应熟知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使用急救器材,对遇险者进行紧急救助。
3.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救生员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游泳者有序疏散并提供帮助。
五、游泳者的安全责任1.游泳者应服从救生员的管理和指导,遵守游泳馆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2.游泳者应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游泳区域和深度。
3.游泳者在游泳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并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
4.游泳者应尽量避免饮酒或饱餐之后游泳,以免影响自身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六、安全检查与监督1.游泳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游泳设施和安全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2.游泳馆应聘请专业的安全检测部门进行定期的水质和设备安全检测,确保所有设施和水质符合要求。
XXXXX游泳馆
救生员管理制度
一救生员必须持有《救生员资格证》和《健康证》上岗,建立健全的救生员档案。
二救生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泳客服务,保证泳客游泳时的人身安全。
三救生员必须遵守游泳馆的规章制度及其他细则。
四救生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岗,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及器材检查。
五救生员在岗期间不得会客、接听电话和他人闲聊,不做与救生员无关的工作,按分管区域进行巡查,尤其是重点和死角区域。
六救生员有权及时制止泳客不符合游泳馆规定的危险行为和不良行为。
七救生员发现溺水应立即按照正确程序实施救护,杜绝馆内发生伤害事件和溺水事故。
八救生员交接班时,必须详细记录当班情况和处理结果,仔细询问需要待办事项。
九救生员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安排人员顶岗后,方能离岗,否则按旷工处理。
十救生员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协调开关照明及门窗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