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定稿及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12
HIV检测点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加强HIV检测工作,提高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率,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制定本工作制度。
1.2 原则(1)遵循自愿、保密、免费、快速的原则,为自愿接受HIV检测的人员提供服务。
(2)检测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保护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检测结果和个人信息。
二、组织管理2.1 设立HIV检测点(1)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设立HIV检测点。
(2)HIV检测点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独立的检测室、专业的检测人员、必要的设备等。
2.2 人员配备(1)HIV检测点应配备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检测人员。
(2)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服务水平。
2.3 工作流程(1)接受检测咨询,为自愿接受检测的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2)填写检测申请表,采集样本。
(3)检测样本,出具检测报告。
(4)对检测结果阳性的人员进行告知,提供相关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5)对检测结果阴性的人员提供咨询,如有需要,提供后续检测服务。
三、检测服务3.1 检测对象(1)自愿接受HIV检测的人员。
(2)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注射毒品者、同性恋者等。
(3)有疑似HIV感染症状的人员。
3.2 检测方法(1)采用国家认证的HIV检测试剂盒。
(2)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
3.3 检测结果(1)检测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
(2)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复检。
(3)阴性结果如有需要,可进行后续检测。
四、质量管理4.1 检测试剂(1)使用国家认证的HIV检测试剂盒。
(2)定期对检测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准确性。
4.2 检测设备(1)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2)确保检测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3 检测人员(1)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
(2)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服务水平。
艾滋病检测点半年现场督导考核评分细则被检查单位:时间:得分:
注:对按照本打分细则有可能最后得分为负分,得分小于0分的以0分计,拒不接受现场考核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现场检查得分不合格则年度考核总成绩不能取得优秀;半年现场检查得分占年度考核总成绩20%,年度现场检查得分占年度考核总成绩30%;对半年检查中扣分项,年度检查仍没改正的加倍扣分。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全国艾滋病检测管理办法》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检查人签字:。
制定本院防艾工作考评方案
一、考评目标
本方案旨在对我院防治艾滋病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升防治水平,有效降低艾滋病发病率。
二、考评内容
1.组织管理
2.宣传教育
3.监测检测
4.干预措施
5.治疗与关怀
6.患者管理
7.物资保障
8.人员培训
三、考评标准
1.组织管理: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治工作。
2.宣传教育: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防治艾滋病意识。
3.监测检测:建立健全监测检测网络,定期开展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
4.干预措施:落实高危人群干预措施,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5.治疗与关怀: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加强关怀支持工作。
6.患者管理:建立健全患者管理制度,加强随访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7.物资保障:保障防治工作所需物资的供应,合理使用防治经费。
8.人员培训:定期开展防治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能水平。
四、考评方法
1.查阅资料:查阅医院防治艾滋病工作相关资料。
2.现场调查:对医院防治艾滋病工作进行现场调查。
3.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4.个案访谈: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
5.综合评价:根据考评标准,对各项内容进行评价打分。
五、考评时间
考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医院安排确定。
六、考评人员
考评人员由医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
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提高艾滋病检测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应当遵循自愿、保密、免费、快速的原则,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检测服务。
第三条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人隐私权,保护检测者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检测结果和相关个人信息。
第四条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应当加强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组织等的合作,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并配备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
第六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七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第八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服务第九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向公众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检测、CD4+T 淋巴细胞检测等服务。
第十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为检测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解读等。
第十一条艾滋病检测点在提供检测服务时,应当充分告知检测者检测的目的、意义、方法、结果解读以及可能的风险等,并取得检测者的书面同意。
第十二条艾滋病检测点在收到检测结果后,应当及时告知检测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和指导。
第十三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保密工作第十四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建立健全保密制度,确保检测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艾滋病检测点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检测者个人信息。
第十六条艾滋病检测点工作人员在提供检测服务过程中,应当保护检测者的隐私权,不得擅自记录、复制、传输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艾滋病检测点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培训,提高其保密意识和能力。
样品采集和处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做到安全、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和处理,保证合格的样品质量。
2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适用范围适用于艾滋病抗体和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工作。
4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操作程序:艾滋病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
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
常用的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下。
4.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3-5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自然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2)对所有采集的样品及样品送检单进行现场统一编号,并注明采样日期,一周内检测的样品置2-8℃保存,对需长期保存的样品置-20℃冷冻保存。
4.2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抽取3-5ml静脉血,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分离出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2)对做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选用加有K3EDTA或肝素或枸椽酸钠的抗凝管。
采血后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以防止凝固,收集样品在24小时以内,送检至省确认实验室或中心筛查实验室。
(3)对所有样品及样品送检单进行现场统一对应编号,并写明日期和收集时间。
4.3采集样品注意事项:(1)采集样品原则上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有特殊要求除外)。
(2)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安全,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避免直接接触血液;直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3)对采集样品时产生的废弃物,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4.4采样器具的处理:(1)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必须以安全为原则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制度。
XX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现场验收/督导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现场验收/督导工作,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所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验收和督导。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包括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三类实验室。
第三条验收和督导工作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涉验收和督导工作。
第二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基本条件第四条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的人员设置、建筑条件和仪器设备配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员条件:实验室人员数量满足《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负责确证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3年以上从事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及以上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二)建筑条件:有独立的血清学或免疫学检测区域,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
(三)仪器设备条件:配备血清学检测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所需仪器设备,至少包括蛋白印迹仪、HIV 筛查相关设备(酶标仪+洗板机+孵箱/水浴箱或化学发光仪或时间分辨荧光仪等)、低温冰箱、离心机、加样器(仪)、专用计算机、消毒和污物处理设备、实验室恒温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和生物安全柜。
具有建立血清库和数据库的设备条件。
第五条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人员设置、建筑条件和仪器设备配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员条件:实验室人员数量满足《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负责筛查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2年以上从事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区县及以上级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二)建筑条件:有独立的血清学或免疫学检测区域,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
(三)仪器设备条件:配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所需设备,至少包括HIV筛查相关设备(酶标仪+洗板机+孵箱/水浴箱或化学发光仪或时间分辨荧光仪等)、脱盖机/脱盖离心机、普通冰箱、加样器(仪)、消毒与污物处理设备、实验室恒温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和生物安全柜。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豫卫艾防〔2011〕21号)精神,规范全省艾滋病检测点的管理工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完善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评审专家组制定了《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卫生厅关于《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豫卫艾防〔2011〕21号)精神,规范全省艾滋病抗体筛查工作,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根据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对艾滋病检测点要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我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艾滋病检测点的设置和要求
(一)根据当地艾滋病流行情况,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有检测的需要、但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条件的地方可设置艾滋病检测点。
包括农村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社区服务中心和艾滋病自愿咨询点等;
(二)必须符合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人员、试验台、设备基本条件和豫卫艾防〔2011〕21号文件艾滋病检测点条件的要求;
(三)必须达到《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现场考核评分细则》(详见附件1)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艾滋病检测点的申请和验收
(一)申请单位应填写“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审批申请表”(附件2)一式两份,向当地县(区)级(含省直管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报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报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二)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市级艾滋病实验室评审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进行现场验收。
专家组每次进行考核工作时不得少于3人,专家组按照评分细则对申请单位下发考核血清,进行技术操作水平考核,同时下发试卷对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基础理论考核,考核结束后由专家组签署考核验收意见。
为了更好地开展艾滋病检测点工作,市级专家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保障检测点考核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三)专家组将考核合格单位的申请表、评分结果、考核血清结果和理论考试结果一并提交至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
(四)省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合格的艾滋病检测点批准文件抄送至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凡艾滋病检测点在审批过程中未达到合格标准、或已经验收但需迁移或变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类别的均须重新提出申请。
三、艾滋病检测点的职责
(一)艾滋病检测点必须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手册》(2011年版)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筛查检测工作;
(二)艾滋病检测点每年必须参加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质量考核,初次考核不合格将进行复考,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检测点资格并全省通报;
(三)艾滋病快速检测结果为阴性反应报告“阴性”,阳性反应时不得出具艾滋病筛查阳性报告,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查”报告,须将疑似样本送至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筛查实验室进行复检;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复检为一阴性一阳性或均为阳性时,仍将疑似样本送至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筛查实
验室进行复检;详见《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手册》第五章;
(四)艾滋病检测点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疫情报告程序,发现疑似阳性者应尽快告知本人,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向任何无关单位或个人提供艾滋病检测结果;
(五)艾滋病检测点必须每季度按统一表格或通过网络直报形式向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情况。
四、艾滋病检测点的管理
(一)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备案辖区内检测点申请验收材料,每2—3年组织一次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技术培训或工作会议,一年一次质量控制和督导工作,并将培训和质量控制及艾滋病检测点基本信息上报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县(区)级(含省直管试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相关要求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检测点的疫情管理、检测信息收集,并及时上报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检测点自批准之日起,必须按照《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手册》(2011年版)要求做好HIV抗体检测工作,积极参加专项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并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附件:1、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申请表
2、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审批表
3、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现场考核评分细则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附件1:
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申请表
申请单位: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提交日期:
负责人(签字):
一、实验室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
三、实验室建设:
复印件;
2、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表格需要填写《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艾滋病检测点规定的仪器设备,不足可追加;
3、实验室建筑条件需要附艾滋病检测点平面图,地址请注明实验室坐落楼层及房间号,建筑面积。
附件2
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资质审批表申请单位
附件3
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点现场考核评分细则
评定标准: 0-70分为不合格 71-85分为合格
85-95分为良好 95-100分为优秀
总得分:
专家组意见:
组长:单位负责人签字:
成员:单位盖章:
评审日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