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络线暗挖隧道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交底

联络线暗挖隧道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交底

联络线暗挖隧道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交底
联络线暗挖隧道全断面深孔注浆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地面深孔注浆方案

热力管线工程青年北路 (青年北路-星火路-家园路-东风南路) 隧道地面深孔注浆止水加固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城建五维市政工程 东南热电厂外线工程项目部 2014年7月

目录 1.工程及地质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地质 (1) 1.3水文地质 (1) 2.本方案编制背景 (2) 3.试验段施工 (2) 4.深孔注浆施工方案 (3) 4.1地面深孔注浆适用围 (3) 4.2暗挖隧道地面深孔注浆施工方法 (5) 4.3深孔注浆施工流程 (7) 4.4注浆材料 (7) 4.5注浆材料配比 (8) 4.6主要注浆参数 (8) 4.7深孔注浆加固土体施工步骤 (8) 5.主要的注浆设备及材料配备 (9) 6.理论注浆量计算 (9) 7.注浆施工过程中被加固地层变形的安全控制 (10) 7.1 监控量测 (11) 7.2 人工巡查 (12) 8.管理人员及劳动配备 (12) 9. 质量保证措施 (12) 10.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13) 11.进度比选 (14)

1.工程及地质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青年北路(家园路-东风南路)、东风南路(青年北路-星火路)热力管线工程。共有青年北路段热力工程与东风南路段热力工程两部分。 青年路段(家园路—东风南路)起点位于青年北路家园路口北侧90米处,管线延青年北路向北敷设至东风公园14点,管线全长为1846米,其中干线管径为DN1200,干线长度1805.8米设小室7座。预留分支1处:在青年北路家园北一路路口设东、西向对开DN500分支,支线向西长14.3米;向东长25.9米,支线总长度40.2米。暗挖隧道覆土厚度6.5-9m。 东风南路段(青年北路—星火路),工程起1#点为青年北路段14#点,热力管线由设计1#点向西沿规划东风南路中心线北侧向西敷设,东风南路段热力管线自东向西先后穿越东风公园、下穿台洼村七棵树路、穿越京包铁路后沿现状东风南路北侧向西敷设至东风南路与酒仙桥路交叉口止,终点为16#点。管线全长1448.5m,管径DN1200,全线设计小室8座,预留分支一处:在1#点设东向DN1400分支。暗挖隧道覆土深度5.5-11m。 设计暗挖隧道均采用对侧墙及拱顶深孔注浆的方式,进行止水及加固地层处理。 1.2工程地质 根据勘察部门所提供的初步的《地勘报告》,本工程场地地质概况如下: 本工程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①1粘质粉土填土、②砂质粉土、②1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③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④粘质粉土、⑤细砂、⑥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细砂。 隧道段均位于②、③、③1 、④、⑤层之。 1.3水文地质 场地水文条件:于钻孔中观测到三层地下水。第一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

隧道径向注浆方案

XXX隧道出口注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XXX铁工管…2012?38号关于印发《XXX铁路隧道注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确定对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进行径向注浆,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选定围岩注浆方式、注浆参数,以确保注浆施工质量和效果,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1施工概况 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段原设计围岩为二叠系灰岩,为I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构造影响带,受构造影响严重,岩石呈灰黑色,以绢云母片岩为主,夹石灰岩透镜体。岩体破碎,岩质软,片理面及节理面极为发育,片理面光滑,手摸污手,由原设计IV级围岩变更为属V级围岩。 2注浆目的 增强破碎围岩整体性;提高堵水能力,预防塌方发生,预防突泥突水灾害发生,保证隧道停工、复工期间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 3注浆段落 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采取径向注浆加固。 4注浆前准备工作 注浆人员组织:成立专门的注浆作业班,每班20人。

隧道预注浆机具设备包括钻孔机械、注浆泵、浆液搅拌机、止浆塞、混合器以及流量计、压力表、阀门、注浆管路等配套装臵。采用机械设备见下表: 注浆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5径向注浆施工方案

根据XXX施隧参Ⅰ-102《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设计图》开挖后加固3m全断面径向注浆设计图对DKXXX+XXX~DKXXX+XXX段采用径向注浆,如达不到预计效果,注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扩大。 5.1孔位布臵 注浆孔按浆液扩散半径2m布设,孔口环向间距180cm,每环22孔,孔底间距约250cm,孔深3m,纵向间距260cm。具体布臵见径向注浆布臵图。 注浆横断面布置图注浆纵断面布置图 径向注浆布臵图 5.2钻孔 采用风枪钻开孔,孔径φ52,成孔后用高压风吹干净。 5.3埋设孔口管 孔口管采用1米长φ50mm,壁厚3.5mm的热扎无缝钢管,孔

顶管注浆施工技术交底

顶管注浆施工技术交底 一、注浆事由 芙蓉大道顶管穿越道路、原有管沟,防止道路沉陷和原有管沟渗漏引起管涌等安全隐患。采用地面紧急高压旋喷注浆方式,封堵好地下水。为防止路面进一步产生塌陷,我项目部组织人员和机俱对路面实行临时封堵并对悬空路面进行上铺钢板覆盖保护。 二、路面加固方式 为确保下步顶管工作继续进行和路面行人及车辆安全,对路面以下采取顶管顶部和两侧填充注浆和路面顶高压旋喷桩注浆进行道路加固。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组成。按地层沉积韵律从上至下分述为: 2.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1)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砖瓦块、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底部夹薄层素填土,局部位置含大体积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层厚0.50~3.50m,分布于整个场地。 (1-2)素填土:杂色,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少许腐质物和植物根须。层厚0.40~4.30m,普遍分布于整个场地。 2.2第四系上更新统统冲洪积层(Q3al+pl) (2)粘土:黄~黄褐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裂隙发育。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7.40击。普遍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2.10~6.20m。 (3)粉质粘土:黄褐~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分布。层厚0.50~3.70m。 (4)粉土:黄色,湿,稍密,主要由长石、石英颗粒组成,含云母片,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5.4击。普遍分布于整个场地,与卵石层交界处含薄层细砂。层厚0.40~2.30m。

隧道全断面注浆方案

嵩山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设计方案 一、全断面注浆方案设计 根据地质综合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该段预加固注浆设计如下:1、止浆墙施工 止浆墙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厚2.5m,周边采用2排环向间距1.0m,排距1.0 m,长2m的Φ25mm砂浆锚杆,嵌入围岩1m。周边预埋1.5m长的Φ42mm 导管,止浆墙浇注完成后,通过导管进行注浆对止浆墙与初支护间的裂隙进行封闭。止浆墙施工过程中,基础必须在基岩上,基底虚渣必须清理干净,防止虚土引起止浆墙下沉和注浆过程中漏浆。混凝土浇筑前对前方流水进行集中引排,防止流水对止浆墙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止浆墙混凝土浇筑前在空腔位置埋设2~3根混凝土输送管,便于止浆墙浇筑后对塌方体上方空腔进行泵送C15混凝土回填。见图2。 2、径向注浆加固 为了保证全断面注浆过程中后方初支安全,对止浆墙后方10m范围内上台阶初支采用小导管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径向注浆加固见图3、图4、图5,加固参数见表1。

图3 径向注浆加固断面图 D K 207+044.5 D K 207+034.5 图5 径向注浆加固布孔示意图 表1 径向注浆加固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参数值 备 注 1 加固范围 纵向 DK207+034.5~+ 044.5(10m ) 径向 初支轮廓线外3.5m 2 浆液扩散半径 0.8m 3 终孔间距 1.2m 4 注浆方式 小导管径向注浆 5 注浆速度 10~100 L/min 6 注浆终压 0.5~0.8MPa 7 浆液充填率 0.8~0.9 8 钻孔数 140个

9 浆液种类 以普通水泥单液浆为主,普通水泥-水 玻璃双液浆为辅。 10 浆液配比 普通水泥单液浆:W:C=0.75~1.0:1;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W:C=0.8~1.0:1,C:S=1:1,水玻璃浓度35~38Be ’。 4、全断面注浆加固范围 纵向长25m (含止浆墙),径向加固范围上台阶开挖轮廓线外6m ,下台阶开挖轮廓线外5m ,仰拱底部开挖轮廓线外3m 。浆液扩散半径上台阶2.5m ,下台阶2.0m 。开孔位置和终孔位置均按环形布孔方式,总共设计63个孔,上半断面35个空均下入玻璃纤维锚杆,以增强加固体的整体性。加固注浆设计图6、图7、图8、图9。 G1 G5G10G15 G20G25 G30 G35 G40G45 O A1B1A2B3A3B4 A4B5A5 B6 A6B2 A20B20A19B19A18B18A17 B17A16B16 B15A14A13B12A10A7 A15 C1 C2 C3C4C5C15C14C13C12D1 D2D8D7D6D5D4D3C11C10B14C9A12B13C8 A11C7C6B7A8B8A9B9B10B11X Y 图6 全断面注浆开孔布置图

深孔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概况 (2) 2.4设计概况 (2) 3.1施工方案设计 (2) 3.2深孔注浆原理 (3) 4.1准备工作 (3) 4.2钻孔的布置及工序 (3) 4.3注浆材料的选择 (5) 4.4注浆量 (5) 4.5注浆压力的选定 (6) 4.6注浆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7) 4.7注浆机械 (7) 4.8注浆工艺及要求 (8) 4.9工期安排 (9) 4.10人员安排 (9) 5. 施工保证措施 (9) 5.1质量保证措施 (9) 5.2安全保证措施 (9) 5.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10) 6. 岀现坍塌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10) 6.1临界条件 (10) 6.2产生的主要原因 (10) 6.3应急响应措施 (10) 6.4坍塌的应急抢救要求 (11) 6.5设备物资配置及相关措施 (11)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XXXX占~XXXX占区间风险源深孔注浆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XXXX站?XXXX占区间暗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 2)XXXX站?XXXX占区间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目前我施工单位掌握的现场勘测资料; 4)根据目前施工情况和工期的要求; 5)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及石家庄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法律和法规; 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XXXX站~XXXX站区间,由站前街的XXXX站出发,沿 中山路向东,到达XXXX 站。区间起点里程K9+603.75,终点里程K10+686.300,全长1082.55m。 暗挖隧道下穿地下通道、电力沟、污水管等风险源,为保证地铁上方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控制地面沉降。隧道初支外 2.5m,初支内1m范围内采用深孔注浆加固措施。 2.2工程地质 本区间暗挖段结构拱顶以上主要为素填土① 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③1层、黄土状粉土③2层、粉细砂④1层及粉质粘土⑤1层。其中粉细砂④1层为中密土层,土体自稳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坍塌。 穿越风险源时,隧道拱顶上方地质为黄土状粉质粘土③1层,隧道上半断面主要

联络通道注浆技术交底

3#联络通道注浆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1.1通道地理位置及地面环境 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YDK17+,位于桥北侧,距离桥约125m处,其正上方为主干道。 图1.1联络通道地面环境图 1.2 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详勘及补勘结果,联络通道位置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主要为<1-1>人工填土层、<6-5>残积可塑状砂质粘性土、<6-6>残积硬塑状砂质粘性土、<10-1>全风化混合片麻岩、<10-2>强风化混合片麻岩。联络通道洞顶及洞身均处在<6-6>及<10-1>地层,详见图1.2-1所示。

图1.2-1 联络通道加固地质剖面图 二、施工工艺 为避免因通道施工造成地下水流失,地表下沉等影响地面建筑物及道路的安危,同时加固地层,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开挖通道,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深孔注浆的方式,加固通道部位。

图2-1 联络通道洞门深孔预注浆加固图 (1)注浆孔位编号 钢管片预留孔用于联络通道开挖前对该段地层进行预注浆,预留孔共设26个,直径为60mm。周边孔略向外倾斜,倾斜角控制在5-10度,以便于合理布设注浆管。孔位具体布置见图2-1。 (2)平台搭设 为保证全断面钻孔和注浆,在洞口采用保圆器(保圆器见附件)配合钢管脚手架搭设作业平台,平台满足钻机和施工人员承重及高度要求,上面铺设走道板及木板。 (3)注浆管打设 注浆管采用直径32mm,长度4m的无缝钢管,按钢管片预留孔布置。使用钻机将注浆管顶进预留孔,按预留孔角度进行施工。

(4)注浆 1)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①对预留孔漏水部位进行注浆堵漏; ②检修和调试注浆设备; ③配置浆液及注浆材料的准备; 2)注浆参数 ①浆液浓度: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混合液,42.5普通硅酸水泥,水玻璃模数m=2.4~3.4,波美度35。水灰质量比=0.6:1~1:1,水泥浆:水玻璃体积比=1:1。 ②扩散距离:顶部、底部及两侧水平方向,水平两侧扩散3m,底部2m,顶部3m; ③注浆压力:1~1.5MPa,注浆终压:P=2MPa; ④注浆结束标准:注浆量越来越少,达到设计终压并持续10min以上,即可结束注浆; (5)监测 全断面注浆开始前,在隧道洞门上部和下部各留一个安装阀门的监测孔,第一轮注浆完成之后,再对出水量进行测量,通过预留孔检查出水量注浆效果进行判定,确认注浆已经达到加固和止水预期效果后方可以拆除钢管片进行开挖作业,进行通道的开挖施工。 三、监测措施 联络通道注浆施工过程中,要在地面设置沉降监测点,对联络通道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2小时一次。测量室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沉降变化情况,并及时将结果向工程部及相关领导报告。 四、质量标准 1)所有注浆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无漏注现象。 2)浆液有效注入范围大于设计值。 五、质量控制 (1)严格要求按设计图及技术交底施工;

灌浆施工技术交底

表C2-1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7年7月20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装配式结构 交底提要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主要材料 超高强无收缩钢筋连接灌浆料:本工程灌浆套筒连接用灌浆料采用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灌浆料,与灌浆套筒为同一厂家,满足使用及强度要求。特点:1)高强、早强;2)高流态、微膨胀;3)无毒、无害;4)流动度高,可操作时间长,不泌水;5)对水质、周围环境无污染,对钢筋无锈蚀,耐久性好。 密封砂浆:墙体长度大于1.5米时坐浆分仓专用; 2、主要机具 灌浆机、灌浆枪、抹子、锤花、手提变速搅拌机、搅料桶、电子称、量筒、截锥圆模、小水桶、橡胶塞等。 3、作业条件 3.1技术准备 1)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 2)首次灌浆作业前,择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试制作、试灌浆;通过施工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 3)灌浆前,由项目技术人员依据预制构件专项方案及有关规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写灌浆施工技术交底,并组织专门会议现场对灌浆班组进行详细交底; 4)灌浆过程由项目管理人员全程监控,留存影像资料及相关记录; 5)已邀请设计院及灌浆料厂家相关人员对灌浆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6)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2现场准备 1)钢筋套筒比主体结构晚1-2层即可开始灌浆施工,严禁晚于主体结构超过两层以上方才注浆,避免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2)墙板吊装分仓前,根据墙边线,混凝土工对墙体根部剔除、凿毛处理,直至漏出混凝土石子,最后将施工缝位置松动石子及混凝土渣子清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确保构件与灌浆料接触面干净,

深孔注浆专项施工方案演示教学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概况 (2) 2.4设计概况 (2) 3.1施工方案设计 (2) 3.2深孔注浆原理 (3) 4.1准备工作 (3) 4.2钻孔的布置及工序 (3) 4.3注浆材料的选择 (5) 4.4 注浆量 (5) 4.5注浆压力的选定 (6) 4.6 注浆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7) 4.7 注浆机械 (7) 4.8注浆工艺及要求 (8) 4.9 工期安排 (9) 4.10 人员安排 (9) 5.施工保证措施 (9) 5.1质量保证措施 (9) 5.2安全保证措施 (9) 5.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10) 6.出现坍塌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10) 6.1 临界条件 (10) 6.2 产生的主要原因 (10) 6.3 应急响应措施 (10) 6.4坍塌的应急抢救要求 (11) 6.5设备物资配置及相关措施 (11)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XXXX站~XXXX站区间风险源深孔注浆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XXXX站~XXXX站区间暗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 2)XXXX站~XXXX站区间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目前我施工单位掌握的现场勘测资料; 4)根据目前施工情况和工期的要求; 5)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及石家庄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法律和法规; 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XXXX站~XXXX站区间,由站前街的XXXX站出发,沿中山路向东,到达XXXX站。区间起点里程K9+603.75,终点里程K10+686.300,全长1082.55m。 暗挖隧道下穿地下通道、电力沟、污水管等风险源,为保证地铁上方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控制地面沉降。隧道初支外2.5m,初支内1m范围内采用深孔注浆加固措施。

隧道初支注浆施工方案

***隧道初支径向注浆堵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隧道设计图纸; ⑵****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⑶《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⑷公司及项目相关技术文件。 二、工程概况 **隧道是**至**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位于***市境内,为上、下行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90+120~ZK94+040,长3920m;右线起讫桩号YK90+125~YK94+065,长3940m。 隧道防水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自防水能力,混凝土的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S8。隧道V、IV级围岩断层破碎带水头压力小于0.3Mpa地段,抗渗等级不低于S10,拱墙砼掺加防水剂,仰拱砼掺加高效抗裂防水膨胀剂。拱墙背后设置厚度不小于1.5mm单面自粘式HDPE复合防水卷材。隧道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止水,隧道施工缝采用膨胀橡胶止水条止水。 ***隧道渗漏水集中在两侧排水沟排出,旱季开挖过后实测渗漏水量较小,但渗点明显。由于隧道岩溶、断层垂直发育,渗水量、水头压力与气候气象、地形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地表水下渗是造成雨季渗漏水量和水头压力主要因素,水量和水头压力无法预估。 三、水文地质概要 ***隧道地表水:出口端从ZK93+500开始,沿线路左侧地表有一条溪沟,从出口端ZK94+050处转向线路右侧,流入沟谷,常年有水流,枯水期流量约为1~2升/s,丰水期0.5~1 m3/s,暴雨季节1~3 m3/s;ZK91+440~ZK91+640北侧发育岩溶洼地,形成落水洞,两条沟水汇于该洼地,顺落水洞,沿地下暗河向下游排泄。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面流,地表径流条件较好,隧道进、出口位于斜坡中部,分布标高较高,但汇水面积大,水量多,地表水对隧道施工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暴雨期间地表面流对洞口的冲刷破坏作用,宜采取截流、疏排措施。 ***隧道地下水:表层为残坡积粉质黏土、碎石土中的孔隙水、基岩风化带内的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岩溶水,水量大小受空隙率、溶蚀、裂隙发育程度及季节变化影响,

顶管洞内深孔双液注浆施工方案

管道内深孔双液注浆 施工方案 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3月

一、因本工程管线部分井段(M3~M4井段、M6~M5井段30米、M1~M2井段12米)位于后期杂填土下方,开挖及管道顶进时极易产生后期杂填土及含水砾砂及顶管作业面面坍塌,造成地表严重下沉,直接威胁现状构筑物及现有管线的安全。 (一)需要对此段洞内管道中线以上部分(拱顶)范围进行双液注浆加固,目的是通过外界压力将注浆压入后期杂填土或含水砾砂层中,并将土粒子间的间隙压缩,挤密,从而提高杂填土的粘接强度,保证开挖及管道顶进时不坍塌,保障施工及既有构筑物的安全。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采用洞内双液注浆的施工工艺。 (二)掌子面布置分三环布设,从掌子面通过三次定位钻机呈发散状布置,孔位排间距0.8m,孔深为6m、8m、10m交叉梅花型布设。 二、注入率的设定 采用经验公式:λ=na(1+β) λ——注入率β——损失系数 π——孔隙率α——充填率 根据现场观察,杂填土层的孔隙率为30-40%,如果充填率以50%计算,考虑到注入量的损失,本方案注入率设定为55%。 三、注浆加固杂填土层技术要求 1、每一循环洞内加固土体的有效长度10m。 2、注浆孔扩散有效半径0.75-1.0m。 3、有效加固砾体宽度超过管道两侧开挖线各2.5m以上。 4、注浆改良后土体的渗透系数达到0.01m/d量级。

5、注浆改良后,土体的粘接力C值不小于50Kpa。 6、洞内注浆加固接先外环后内环的顺序施工,采用后退式注浆工艺。 四、施工工艺要求 1、注浆机械 每套注浆机由钻机,浆液搅机等组成,其中钻机和注浆为一套机具。 2、注浆工艺流程见下图:

全断面注浆加固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施工方案设计 (4) 3.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5) 4. 注浆效果检测手段 (16) 5.安全应急预案 (18)

1. 工程概况 1.1隧道概况 本工程为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北运河西滨河路)电力管道工程,工程地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北侧。起点位于新华大街与新华南北路交点的东北角,终点位于北运河西滨河路。 主要工程量:本工程新建2.0×2.3m电力隧道1827.4m。M-PP过路拉管131.5m。(暂定)其中Φ4.0m电力竖井3座,Φ5.2m电力三通井6座;6.0×6.0m电力四通井3座;5.0×5.0m电力四通井3座。防火线槽3655m,通风亭10座,机械排水8套。 隧道结构见下图。

Φ32超前钢管,L=1.75m,环向间距300,榀榀打设 钢筋网,拱墙底均铺设Φ6@100×100 Φ20纵向连接筋沿横断面布筋,间距每 米一根内外交错布置 250厚C20喷射防水混凝土掺8%FS-P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600g/㎡)2.0m ×2.3 m 隧道断面图 1.2地质水文情况 根据目前钻探所取得的地层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将已完成钻孔勘探深度(最大20.00m )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根据各土层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进一步划分为5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层:褐黄色,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夹粘土透镜体,基本连续分布; 粉砂②1层:褐黄色,饱和,中密,含云母、氧化铁、粘性土团,透镜体分布;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2层: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含云母、氧化铁,夹粘土透镜体,呈透镜体分布。

隧道径向注浆方案

隧道径向注浆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XXX隧道出口注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XXX铁工管〔2012〕38号关于印发《XXX铁路隧道注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确定对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进行径向注浆,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选定围岩注浆方式、注浆参数,以确保注浆施工质量和效果,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1施工概况 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段原设计围岩为二叠系灰岩,为I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构造影响带,受构造影响严重,岩石呈灰黑色,以绢云母片岩为主,夹石灰岩透镜体。岩体破碎,岩质软,片理面及节理面极为发育,片理面光滑,手摸污手,由原设计IV级围岩变更为属V级围岩。 2注浆目的 增强破碎围岩整体性;提高堵水能力,预防塌方发生,预防突泥突水灾害发生,保证隧道停工、复工期间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 3注浆段落 XXX隧道出口DKXXX+XXX~DKXXX+XXX段采取径向注浆加固。

4注浆前准备工作 注浆人员组织:成立专门的注浆作业班,每班20人。 隧道预注浆机具设备包括钻孔机械、注浆泵、浆液搅拌机、止浆塞、混合器以及流量计、压力表、阀门、注浆管路等配套装置。采用机械设备见下表: 注浆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5径向注浆施工方案

根据XXX施隧参Ⅰ-102《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设计图》开挖后加固3m全断面径向注浆设计图对 DKXXX+XXX~DKXXX+XXX段采用径向注浆,如达不到预计效果,注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扩大。 孔位布置 注浆孔按浆液扩散半径2m布设,孔口环向间距180cm,每环22孔,孔底间距约250cm,孔深3m,纵向间距260cm。具体布置见径向注浆布置图。 注浆横断面布置图注浆纵断面布置图 径向注浆布置图 钻孔 采用风枪钻开孔,孔径φ52,成孔后用高压风吹干净。 埋设孔口管 孔口管采用1米长φ50mm,壁厚的热扎无缝钢管,孔口管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地基土注浆加固技术交底

华南城站注浆加固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1、站址环境及地质条件 本站为深圳市轨道交通10号线华南城站,站址沿平新北路布设,跨国际大道路口设置。两侧有较宽的绿化带和人行道进行交通疏解。站位南侧为华南城,西南侧为空间酒店、金湘庭新概念酒楼、庒都食品有限公司,其余周边为临时工业厂房及空地。 地表以下4m为素填土,多由花岗岩残积土及黏土回填而成,混少量砂砾,碎石。 2、注浆处理范围 W33处(长4m,宽2m,深4m) 二、参照规范、技术标准 1、《深圳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 04-2015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三、施工机械 注浆设备主要有钻孔机械、搅拌机、注浆泵、注浆管等。注浆泵宜采用柱塞泵和双液注浆泵,注浆管由输浆段和喷浆段组成,喷浆段长度不宜小于1m。 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采用“底孔注浆法”处理注浆范围内地基。注浆材料为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型混合浆液。 拌制封闭泥浆注入封闭泥浆、拔钻杆 图1:底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参数 1、场地平整 平整、清理预注浆范围内场地,设置截水沟和集水坑。钻机与注浆设备合理摆放。 2、钻孔 注浆孔的钻孔直径一般可采用60~110mm,钻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0%,孔位偏差应不大于100mm。

3、孔口封闭及封闭泥浆性能 当孔深达到设计注浆深度后进行孔口段封闭,封闭材料可采用泥浆,其7d立方体抗压强度宜为qu=0.3~0.5MPa,黏度80~90s。从钻杆内注入泥浆,拔管。 4、注浆要求 1)注浆压力:渗透注浆压力的选用应根据土层的性质及埋深、注浆形式和浆才等因素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砂土中宜取0.2~0.5MPa;在黏性土中宜取 0.3~0.6MPa。 2)注浆开始前宜采用压水试验方法检查管路及接头密封性能,以及仪表和设备的运行情况。一般注浆一开始即应连续进行。 3)浆液必须在搅拌均匀过筛后,在泵送压注,在注浆过程中,浆液应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4)浆液流量一般为7~10L/min,对地下孔洞、裂隙、破碎带,流量应适当加大,但也不宜超过20L/min。注浆量和注浆有效范围应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在 黏土地基中,浆液注入率宜为15%-20%;注浆点上覆土层厚度应大于2m。 5)宜采用跳孔间隔注浆,间隔时间按浆液的初凝试验结果确定,且不应大于4h。 6)注浆过程中出现地面冒浆或压力突变,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采用措施。 7)水温不得超过30~35℃,盛浆桶和注浆管路在注浆体静止状态下不得暴露于阳光,防止浆液凝固;每次注浆后应及时清洗注浆管、泵和管路,以防浆液凝固 造成堵塞。 5、拌制双液浆 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选用PO42.5,水灰比0.6~1.0,其中水泥浆与液态水 玻璃按体积比1:1配置。水玻璃模度系数2.5~3.3,且不溶于水的杂质不应大于2%。 6、注浆范围 注浆深度为地面下4m,沿导墙设置一排注浆孔位相邻两孔间距1m。 7、施工记录 施工中应记录注浆的各项参数和出现的异常现象,主要记录内容有: 1)钻孔记录:孔号、孔深、土层类型、分层注浆深度等; 2)注浆记录:注浆压力、浆液配比、注浆量、注浆起止时间、注浆段起止深度、复注次数等; 3)测试记录。 五、质量检验 1、质量检验宜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 2、对地基加固的注浆效果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取芯进行室内试验宜检验注浆体强 度和均匀程度。 六、安全文明施工 1、调查清楚地下管线情况。 2、注意保护路面和导墙安全。 3、设备操作人员和用电作业需持证上岗,佩戴必须的防护用具。避免机械伤害和触电事故发生。 七、其他 本交底中未尽事宜,在施工前均需请示当班技术干部,严禁擅自施工。

深孔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概况 (2) 2.4设计概况 (2) 3.1施工方案设计 (2) 3.2深孔注浆原理 (3) 4.1准备工作 (3) 4.2钻孔的布置及工序 (3) 4.3注浆材料的选择 (5) 4.4注浆量 (5) 4.5注浆压力的选定 (6) 4.6注浆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7) 4.7注浆机械 (7) 4.8注浆工艺及要求 (8) 4.9工期安排 (9) 4.10人员安排 (9) 5.施工保证措施 (9) 5.1 质量保证措施 (9) 5.2安全保证措施 (9) 5.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10) 6.岀现坍塌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10) 6.1临界条件 (10) 6.2产生的主要原因 (10) 6.3应急响应措施 (10) 6.4坍塌的应急抢救要求 (11) 6.5设备物资配置及相关措施 (11)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XXXX占~XXXX占区间风险源深孔注浆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XXXX站?XXXX占区间暗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 2)XXXX站?XXXX占区间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目前我施工单位掌握的现场勘测资料; 4)根据目前施工情况和工期的要求; 5)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及石家庄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法律和法规; 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 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XXXX站~XXXX站区间,由站前街的XXXX站出发,沿 中山路向东,到达XXXX 站。区间起点里程K9+603.75,终点里程K10+686.300,全长1082.55m。 暗挖隧道下穿地下通道、电力沟、污水管等风险源,为保证地铁上方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控制地面沉降。隧道初支外2.5m,初支内1m范围内采用深孔注浆加固措施。 2.2工程地质 本区间暗挖段结构拱顶以上主要为素填土① 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③1层、黄土状粉土③2层、粉细砂④1层及粉质粘土⑤1层。其中粉细砂④1层为中密土层,土体自稳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坍塌。 穿越风险源时,隧道拱顶上方地质为黄土状粉质粘土③1层,隧道上半断面主要 位于粉细砂④1层及粉质粘土⑤1层中。

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施工初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郑州220千伏红旗变110千伏送出工程暗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图; 1.1.2挖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1.3根据目前我施工单位掌握的现场勘测资料; 1.1.4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及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法律和法规; 1.1.5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1编制原则 ( 2.1.1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编制中始终按照“关注风险、措施可靠、安全可控”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紧抓落实,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1.2技术可靠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借鉴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项目部在其它类似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2.1.3质量保证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1.4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精良的施工设备;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

2.1.5以人为本原则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卫生、健康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和施工安全。 2.1.6注重环保原则 执行ISO14001标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在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机械的配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方面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2.1.7风险可控原则 对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对等级较高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减小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害。 2.1.8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的要求下,合理安排人、财、物的使用,杜绝浪费,施工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做到资本投入的合理、高效。 。 第二章~ 第三章工程概况

地表注浆施工工艺

思剑六标香树园隧道出口端堆积体段 地表注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香树园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幅起讫桩号为ZK50+418—ZK51+299,长881米,右幅 隧道起讫桩号为YK50+418—YK51+288 ,长870米,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隧道场区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隧道横穿山体,进出口均位于斜坡地带,隧道区附近海拔443.0—615.3m,相对高差172.3m,隧道通过地段高程为510.2—615.3m,相对高差105.1m。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 溶蚀型低山地貌,植被较发育,多为灌木。隧道基岩裸露,岩体节理很发育,岩体破碎, 对隧道围岩分级有影响。隧道出口段堆积体长120—200 m,宽40—80 m,厚10—30 m,为 块石土,结构松散,稍湿,坡体现处于稳定状态,隧道开挖可能使边坡失稳,极易产生滑 坡及崩塌。 二、施工方案设计 1、注浆范围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地表注浆加固的区段为:香树园隧道剑河端左幅ZK51+249~ZK51+291(42 m),香树园隧道剑河端右幅YK51+247~YK51+271(24 m)。 2、根据现场配合比试验及设备所能达到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 3、注浆管采用?50×4 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间距1.5×1.5 m,呈梅花形布置;注浆 钢管四周设置?10 mm注浆孔,间距30cm,呈梅花形布置止浆段不设置注浆孔; 4、当隧道埋深小于10m时,钢花管尾端2m为止浆段,地表2m以下至开挖轮廓线以 外50cm为注浆段;当隧道埋深大于10m时,隧道拱顶以上10m至开挖轮廓线以外50cm 为注浆段,顶拱以上10m至地表为止浆段; 5、地表注浆按固结钢管周围有限范围内土体设计,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7δ(δ为

地下隧道超前深孔注浆加固施工方案学习资料

地下隧道超前深孔注浆加固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二零一四年四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2水文地质简介1.3编制依据 1.3.1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有关图纸。说明; 1.3.2 《职业与健康安全》(GB/T 28001) 1.3.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01) 1.3.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1.3.5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 50210-2001) 1.3.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8 《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 1.3.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2) 1.3.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1.3.11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2) 1.3.1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J108-92) 1.3.1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第二章方案设计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隧道采用上半断面注浆加固。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2.5m,注浆深度12m,开挖长度为10m,注浆孔间距0.6m,注浆孔直径为Φ42,梅花桩布置。注浆压力为0.1~0.3Mpa(周围无管线处压力0.3~0.5MPa)。掌子面的封堵厚度200mm,加设水平格栅(间距500mm),并在水平格栅内外两侧挂Ф6@10×10cm

钢筋网喷射C20早强混凝土进行掌子面封闭。每12m一个施工段,每一个施工段预留3m工作台;开挖到10m处,采用洛阳铲人工探测前方土质及地下水情况,并保留2m作为止浆墙。再次注浆完成,土体达到一定强度再进行隧道开挖,并按常规暗挖施工方法进行隧道施工。 (2)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对地下隧道工程地质情况的加固经验,决定采用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施工。 (3)工艺流程; --

最新圆梁山隧道全断面注浆技术

圆梁山隧道全断面注 浆技术

圆梁山隧道全断面注浆技 术 简介: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铁路隧道,隧道出口掘进至PDK355+020时遭遇岩溶涌水突泥,导致开挖面被淹,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通过地质钻探等综合预测预报手段并结合涌出物分析,决定采用全断面预注浆技术进行封堵,有效地堵住了地下水,并对围岩进行了加固,恢复了正常施工。 关键字:隧道岩溶涌水突泥全断面注浆 1 概述: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m,是新建铁路渝怀线上最长的单线隧道,隧道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和桐麻岭背斜,其中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总长2200m,向斜翼部最大埋深780m,核部最小埋深550m。该段岩溶和岩溶水异常发育,岩溶、高压富水是地质难题。根据设计资料,毛坝向斜段正常涌水量为55000m 3 /d,,最大涌水量83000m 3 /d,且洞身处存在4.6MPa的高静水压力。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大量排水将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被疏

干,直接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也可能引起局部地面的塌陷或开裂。为了减少隧道修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对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采取了“注浆堵水,限量排放”的施工原则。2 开挖面超前地质探测及涌出物分析为确保圆梁山隧道的安全优质、快速顺利施工,有效地采取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注浆方法,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多种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手段,如超前探水孔钻探、红外线、TSP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地质素描等手段,通过对地质预报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明前方地质情况。2.1 探测过程圆梁山隧道出口端平导掘进到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后,独头掘进达7133米,并在PDK355+058处开始进行反坡开挖,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每30m进行一次超前钻孔,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圆梁山隧道出口端平导开挖至PDK355+019时,于2003年6月27日6点开始在掌子面采用MKD-5S地质钻机进行常规超前探测工作。超前探孔布置如图1所示。图1 探水孔横断面布置图2 注浆段地质情况示意 Fig.1 Layout of water-exploring holes Fig.2 Geologic profile of grouting segment 在探水孔施作过程中,探1 #在整个钻进过程中,岩粉为深灰色颗粒,有白色方解石颗粒,有刺激性气体逸出;钻至3m处为破碎岩

超前深孔注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1.3 国家、北京市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主要工程量 (2)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 第三章施工方案 (4) 3.1主要措施 (4) 3.2施工方法 (4) 3.3注浆材料 (4) 3.4注浆范围 (5) 3.5注浆的分段原则 (5) 3.6注浆孔的布置及注入顺序原则 (6) 3.7主要注浆参数 (6) 3.8 沟道上方土体加固主要工程量 (6) 第四章施工部署 (7) 第五章劳动力组织及设备配备 (8)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9) 第七章安全措施 (11) 第八章注浆效果检测及辅助措施 (12)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 编制依据 1.1.1 黄杉木店110KV送电工程设计图纸(T12卷)。 1.1.2 我单位设备物资资源,经济技术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1.3 国家、建设部、北京市和朝阳供电公司等相关行业颁发的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1.1.4 依据实地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等。 1.2 编制原则 1.2.1 在充分细致学习图纸的基础上,在充分进行实地考察和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使其科学适用且着重考虑施工的经济性等因素,其方案做到科学、经济、实用、安全。 1.2.2 施工总体部署合理,施工计划可行、高效,确保总体工期要求。 1.2.3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响应朝阳供电公司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精品工程。 1.2.4 在施工全过程中采用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1.3 国家、北京市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7、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DB11/382-2006) 北京市建委、朝阳供电公司颁发的有关安全、质量、环保等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