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并购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2
反并购的常见方法反并购是指企业或个人对被收购公司进行抵制和反抗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并购是企业成长和扩张的一种常见手段,但并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企业稳定发展,被收购方可以采取以下常见方法进行反并购。
一、防御性收购:被收购方可以选择主动进行收购,以实现反向并购。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控制权和独立性,避免被动被收购的局面。
防御性收购需要被收购方在收购对象中持有一定的股权,以便发起收购并获得控制权。
二、策略合作:被收购方可以与其他竞争对手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联盟力量,抵制并购者的收购行为。
通过策略合作,被收购方可以共同利益,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被收购方可以主动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引入新的资本和资源,增加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投资者,被收购方可以增加筹码,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以抵制并购者的收购意图。
四、寻求政府支持:被收购方可以向政府申请并购审批,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以阻止并购的进行。
政府在并购审批中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对并购进行限制或干预,保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秩序。
五、法律诉讼:被收购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抵制并购。
比如,被收购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并购或索赔。
法律诉讼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和保护被收购方的权益。
六、舆论引导:被收购方可以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来进行反并购。
通过舆论引导,被收购方可以扩大舆论影响力,制造负面声音和舆论压力,影响并购者的决策和形象。
七、采取毒丸措施:被收购方可以制定一些毒丸措施,加大并购的难度和风险。
比如,被收购方可以增加债务,进行资产重组,设立特殊股权等,以防止并购者获取控制权。
八、寻求国际支持:被收购方可以寻求国际组织或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以抵制并购。
国际支持可以增加被收购方的力量和影响力,形成国际舆论压力,制约并购者的行为。
九、加强内部管理:被收购方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反并购:策略与运用一、绪言敌意并购(Hostile Take Over)一旦发生,被并购公司及其控制性股东就面临反收购问题。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人员须要深谙反并购之道。
因为充任企业的反并购顾问,是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重要内容,熟悉各种反并购策略,是投资银行做好反并购业务的基本功。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投资银行在策划收购行动时,如果深谙各种反并购策略,它就可以事先预测目标公司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反收购方法,并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反反收购手段,从而击败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动,帮助收购方实现收购成功。
从这个角度上说,熟悉反并购策略,亦是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基本功。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发展起来了许多反收购方法。
我国的投资银行应该借鉴这些方法,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新的反并购策略。
投资银行的反并购业务旨在增大收购难度和收购成本,帮助目标公司及其控制性股东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反收购目的。
它包括三部分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内容。
其一、投资银行为客户公司事先策划组建“防鲨网”或曰修筑防御工事。
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随时都面临并购的威胁。
为了避免被并购,上市公司须要自始安排一些防御措施。
通过这些防御措施使收购难度增大或使收购根本成为不可能(比如在安排股权结构时,使自己控股51%),令收购者望而却步。
在华尔街,收购袭击者通常被称作鲨鱼,上市公司的这些出于防卫目的的防御措施也就被称作“防鲨网”。
好的防鲨网可以令鲨鱼们(收购袭击者)退避三舍。
投资银行为其客户公司建立“防鲨网”提供专业策划和设计,是投资银行反并购业务的重要内容。
该项工作做好了,往往可使客户公司在并购与反并购的争战中收到御敌于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
其二、在客户公司遭到收购袭击时,投资银行作为专业顾问机构充当客户公司的反收购军师和参谋,针对收购袭击者的收购动机和手段策划反击方案,采取种种反收购行动,迫使收购者鸣金收兵或付出高昂代价。
其三,在并购争战收场时,投资银行帮助客户公司进行善后处理。
反并购策略反并购策略旨在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构成反并购业务的完整内容。
•建立“合理的〞持股构造•在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反收购策略性公司重组•焦土术的常用做法•毒丸术的常用做法•金降落伞、灰色降落伞和锡降落伞•帕克曼防御术•“白马骑士〞•鲨鱼观察者•防御性合并•刺激股价涨升•股份回购与死亡换股•死亡换股•管理者收购建立合理的持股构造收购公司的关键是收购到“足量〞的股权。
一个上市公司,为了防止被收购,应该重视建立这样的股权构造,在该种股权构造中,公司股权难以“足量〞地转让到收购者的手上。
很显然,这里的所谓“合理持股构造〞的“合理〞,是以反收购效果为参照标准的。
建立这种股权构造,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自我控股即公司的发起组建人或其后继大股东为了防止公司被他人收购,取得对公司的控股地位。
其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开场设置公司股权时就让自己控有公司的“足量〞股权。
另一种情况是通过增持股份加大持股比例来到达控股地位。
自我控股又有控股程度的差异。
自我控股如果到达51%的比例,那么敌意收购不再可能发生,收购与反收购问题不复存在。
一般来说,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对一个公司持有25%左右的股权就能控制该公司。
但从理论上说,只要持股比例低于50%,敌意收购就可能发生,公司就要面临反收购问题。
一个股东对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大,该上市公司被收购的风险就越小,当持股比例大到51%时,被敌意收购的风险为零。
那么在51%以下,该持股多少比例才为最正确“点位〞呢?这要视控股股东及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
持股比例太小,难以收到“足够〞的反收购效果;持股比例太大,那么会过量“套牢〞资金。
适宜的持股比例点位应是这两方面的“平衡点〞。
二、穿插持股或相互持股即关联公司或关系友好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股权,在其中一方受到收购威胁时,另一方伸以援手。
比方A公司购置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又购置A公司10%的股份,它们之间达成默契,彼此忠诚相互保护,在A公司沦为收购靶子时,B公司那么锁住A公司的股权,加大收购者吸纳“足量〞筹码的难度,同时B公司在表态和有关投票表决时支持A公司的反收购。
企业的反并购措施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并购已成为当今商业世界中常见且重要的策略之一。
并购活动通常可以带来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然而,并购也有其风险和挑战,使企业需要考虑并实施一系列的反并购措施。
本文将介绍企业在面对并购威胁时可采取的反并购措施。
提前制定战略计划在面临并购威胁之前,企业应提前制定战略计划,以确保能够应对并购的挑战。
这些计划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企业应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便在并购威胁出现时能够更好地抵御压力并保持自身独立性。
2.加强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企业应注重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一个有强大品牌和市场地位的企业更有可能抵御并购压力。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核心团队:企业应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并吸引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核心团队。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并增加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反并购的关键方面之一。
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自身价值,并提高自身投资吸引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反并购措施:1.完善财务报告和分析:企业应加强财务报告和分析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这将有助于潜在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潜力,从而减少被并购的风险。
2.优化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加自身的投资吸引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回购股票等方式增加股东价值,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忠诚度。
3.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业务稳定性。
减少成本和控制风险,可以使企业在面对并购压力时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是其竞争力和抵御并购威胁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针对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反并购措施:1.加强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当今公司并购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投资银行等外部顾问机构的帮助下,开始重视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防御性措施进行反收购,以抵制来自其他公司的敌意收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并购策略:一、反收购的经济手段反收购时可以运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四大类: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收购收购者、适时修改公司章程等。
1、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1)资产重估: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中,资产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来估价。
普通的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往往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
多年来,许多公司定期对其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把结果编人资产负债表,提高了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由于收购出价与账面价值有内在联系,提高账面价值会抬高收购出价,抑制收购动机。
(2)股份回购:公司在受到收购威胁时可回购股份,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公司将可用的现金分配给股东,这种分配不是支付红利,而是购回股票;二是换股,即发行公司债、特别股或其组合以回收股票,通过减少在外流通股数,抬高股价,迫使收购者提高每股收购价。
但此法对目标企业颇危险,因负债比例提高,财务风险增加。
(3)寻找“白衣骑士”(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是指目标企业为免遭敌意收购而自己寻找的善意收购者。
公司在遭到收购威胁时,为不使本企业落人恶意收购者手中,可选择与其关系密切的有实力的公司,以更优惠的条件达成善意收购。
一般地讲,如果收购者出价较低,目标企业被“白衣骑士”拯救的希望就大;若买方公司提供了很高的收购价格,则“白衣骑士”的成本提高,目标公司获救的机会相应减少。
(4)“金色降落伞”:公司一旦被收购,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将可能遭到撤换。
“金色降落伞”则是一种补偿协议,它规定在目标公司被收购的情况下,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离开公司,都可以领到一笔巨额的安置费。
与之相似,还有针对低层雇员的“银色降落伞”。
但金色降落伞策略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支付给管理层的巨额补偿反而有可能诱导管理层低价将企业出售。
反并购的几种常用策略--------------------------------------------------------------------------------在现在公司并购之风流行的状况下,愈来愈多的公司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投资银行等外面顾问机构的帮助下,开始重视采纳各样踊跃有效的防守性举措进行反收买,以抵制来自其余公司的敌意收买。
以下是几种常有的反并购策略:(一)反收买的经济手段反收买时能够运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四大类:提升收买者的收买成本、降低收买者的收买利润、收买收买者、合时改正公司章程等。
1.提升收买者的收买成本( l)财产重估: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中,财产往常采纳历史成原来估价。
一般的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常常低于财产的实质价值。
多年来,很多公司按期对其财产进行从头评估,并把结果编人财产欠债表,提升了净财产的账面价值。
因为收买出价与账面价值有内在联系,提升账面价值会抬高收买出价,克制收买动机。
(2)股份回购:公司在遇到收买威迫时可回购股份,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公司将可用的现金分派给股东,这种分派不是支付盈余,而是购回股票;二是换股,即刊行公司债、特别股或其组合以回收股票,经过减少在外流通股数,抬高股价,迫使收买者提升每股收买价。
但此法对目标公司颇危险,因欠债比率提升,财务风险增添。
(3)找寻“白衣骑士”(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是指目标公司为免遭敌意收买而自己找寻的好心收买者。
公司在遇到收买威迫时,为不使本公司落人歹意收买者手中,可选择与其关系亲密的有实力的公司,以更优惠的条件达成好心收买。
一般地讲,假如收买者出价较低,目标公司被“白衣骑士”挽救的希望就大;若买方公司供给了很高的收买价钱,则“白衣骑士”的成本提升,目标公司获救的时机相应减少。
1 / 4(4)“金色下降伞”:公司一旦被收买,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将可能遇到撤换。
“金色下降伞”则是一种赔偿协议,它规定在目标公司被收买的状况下,高层管理人员不论是主动仍是被迫走开公司,都能够领到一笔巨额的布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