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赏析共59页
- 格式:ppt
- 大小:10.89 MB
- 文档页数:4
外国建筑赏析英国,十九世纪中叶建造,是一座红砖结构的大型建筑。
从伦敦乘火车或汽车到达西敏市中心。
市政厅前是议会大厦,呈绿色。
大厦两旁有高高的圆柱形塔楼,正面入口处有八根花岗岩方柱,上刻狮子、雄鹰等图案,雕刻精致美观。
塔楼之间用大理石的尖顶拱廊和大玻璃窗户连接起来。
大厦后面有一座小小的宫殿似的建筑物,四周有美丽的喷水池环绕,东边是一个很大的人工瀑布,蔚为壮观。
它象征着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利,这就是英国议会大厦。
它的基座比议会大厦要大得多,在它的基座上,正对议会大厦,矗立着一座三层的方形钟楼,这是市内最高的建筑物。
这些都是王家特权和荣誉的标志。
大厦内还有一座中世纪风格的古老法院。
英国王室宫殿一般分布在全国各地。
爱德华七世时建造的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的居住和办公地点,因建于汉白金汉郡而得名。
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城内西南角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山冈上,背靠白金汉山,俯瞰着威斯敏斯特城,气势磅礴。
宫殿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440米,南北宽约270米,四周是白色的围墙,南面是一片平原,可以看到美丽的湖泊,湖畔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宛如仙境。
宫殿内有著名的“皇家套房”、“国宴厅”、“音乐大厅”、“舞厅”、“银厅”等,显示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的创始国,通过立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英国议会大厦的历史可追溯到1066年。
史学界认为议会大厦的前身是15世纪的威斯敏斯特宫,所以威斯敏斯特宫又被称作“议会大厦的老家”。
在“玫瑰战争”中,议会大厦被毁,大厦仅剩下外墙,也称“断壁残垣”。
一百多年后,一位绅士捐款修建了目前这座议会大厦,它依山而建,占地18万平方米,共有12个宽敞的楼层,房屋380间,中央大厅有1300个座位。
大厦两侧各有7座塔楼,装饰十分美观。
大厦的中央大厅是议员们聚集开会的地方,由于座位的安排十分奇妙,这里没有任何两个议员是相对而坐的。
从中央大厅的地板到最高层的天花板距离为60英尺,正好是1公里的距离,因此每逢重要决议时,要选择吉日。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建筑,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可是建筑师如何建造出一座让人感觉到美的建筑物,相信这对于现在的建筑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那么古代与现代人的建筑是怎样的呢?古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建筑主要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就从人口基数讲起吧!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拥有约13亿人口,而世界人口总数大约在70亿,两者比例为1: 7。
可想而知中国有多少人口。
西方大约10亿左右人口,我们来看一下比例就知道了,西方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数,并且在历史上多次侵略过中国,抢夺中国的领土,那他们的建筑肯定会拥有更多的功能。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当时的建筑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很多设计都融入了很多科学的理论,其中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
它的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古希腊的建筑主要是供贵族居住,当时的工程师受希腊哲学家关于人类自身的认识论的影响,非常注重建筑的合理性,他们追求规模宏大、外观富丽堂皇的古典主义风格。
后来他们的建筑又融入了大量的雕塑以及浮雕等艺术形式,尤其是著名的雅典卫城,更是将人文精神推向了高峰。
古罗马是由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拉丁姆平原发展起来的一个文明古国,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罗马作为古代意大利的首都,是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此发展壮大的罗马文明影响着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历史进程。
从古罗马遗留至今的大量建筑物来看,它的建筑主要是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物。
所以它的建筑风格显得非常豪华奢侈,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
到了近代的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也自然开始注重城市的建设。
不过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持续的时间不长,只维持了一百多年,再加上各种内外因素,英国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在资本主义的熏陶下,伦敦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欧洲第一流的都市。
中国建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世界著名建筑赏析一、引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著名建筑,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二、古希腊建筑(一)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
它采用多立克柱式,柱子粗壮有力,给人以庄重、稳定之感。
其建筑比例协调,展现出古希腊人对和谐与美的追求。
(二)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除了帕特农神庙外,还包括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建筑。
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其独特的女像柱闻名于世,这些女像柱栩栩如生,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雕刻技艺。
三、古罗马建筑(一)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之一。
它的建筑结构复杂,可容纳数万名观众。
椭圆形的设计使得观众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有较好的视野,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混凝土。
(二)万神殿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其穹顶直径巨大,是古代世界跨度最大的穹顶建筑。
穹顶顶部有一个圆形的天窗,光线透过天窗洒入殿内,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四、中世纪建筑(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教堂。
其高耸的尖塔、巨大的玫瑰花窗和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教堂内部空间宽敞,光线透过彩色玻璃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二)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它的建造历时数百年,其双塔高达157 米,十分壮观。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绘画。
五、文艺复兴建筑(一)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重要标志。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技术,成功建造了这个巨大的穹顶。
(二)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其内部装饰豪华,有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六、现代建筑(一)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造型独特,犹如一组即将扬帆起航的帆船。
它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形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二)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外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拜占庭建筑是⼀种建筑的艺术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
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个殖民地,公元395年,显赫⼀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就是诞⽣于这⼀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种建筑⽂化。
从历史发展的⾓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化,形成了⾃⼰的建筑风格(图为圣索菲亚⼤教堂)。
拜占庭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的第⼀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 '穹窿顶'。
第⼆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突出。
在⼀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往往⼗分突出,那体量既⾼⼜⼤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围绕这⼀中⼼部件,周围⼜常常有序地设置⼀些与之协调的⼩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承在独⽴⽅柱上的结构⽅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形平⾯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的⾃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彩的使⽤上,既注意变化,⼜注意统⼀,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显得灿烂夺⽬。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种兴盛于中世纪⾼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来,为⽂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世纪的法国,持续⾄⼗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词则于⽂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巴黎圣母院是⼀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它建造全部采⽤⽯材,其特点是⾼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
教堂的顶部采⽤⼀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空透。
教堂的正⾯往往放⼀对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