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技术教程(第3版)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357.00 KB
- 文档页数:1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授个人计算机硬件选购、软件的安装、配置、维护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选配、安装、配置和维护个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能力,结合实际更进一步的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及组成原理,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历史(2)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3)掌握典型微机的物理结构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分类、构成和工作原理的能力(2)具有对计算机物理结构宏观认识的能力(二)第二章 CPU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CPU及其品牌、种类和兼容性(2)理解CPU的技术规格、性能指标、典型CPU的技术特征(3)掌握CPU的频率设置和散热,CPU的合理选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CPU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合理选购、设置、维护、识别分析CPU的能力(三)第三章微机的主板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主板的组成、种类及架构(2)理解总线标准、扩展槽、芯片组、CACHE、BIOS、其它部件及主板辅助功能(3)掌握主板的合理选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主板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主板的能力(四)第四章存储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发展和类型,微机存储系统的体系结构(2)理解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基本结构(3)掌握存储系统的合理选择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存储系统体系结构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能力(五)第五章显示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显示器基本知识、显示卡工作原理及3D图形处理(2)理解显示卡、液晶显示器和其它类型显示器技术基本结构及特点(3)掌握显示卡、显示器的合理选择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显示器、显示卡基本知识(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显示卡、显示器的能力(六)第六章其它部件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外围设备的发展及种类(2)理解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3)掌握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合理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选购、安装维护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能力(七)第七章部件的选购与组装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关联和兼容性(2)理解各部件的协调及组装注意事项(3)掌握如何协调各个部件的选购和组装以最高的性价比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整体把握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关联和兼容性能力(2)具有合理选购整体硬件并进行规范组装、维护的能力(八)第八章常用软件安装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各种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2)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硬件间的联系(3)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微机系统测试及BIOS的设置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进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微机系统测试及BIOS的设置的能力(九)第九章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特点(2)理解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功能(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基本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基本应用的能力(十)第十章常见故障处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见故障的特点(2)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3)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系统优化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原因、特点的能力(2)具有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系统优化的能力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一)实践性教学项目一1、项目名称:计算机系统概述实验2、属性与学时:实验课,2学时3、教学目标与要求:(1)目标通过实验,认识了解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